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因为不直接接触病人,社会上很多人都不了解它,但它却是保障医疗质量的“守护神”——消毒供应中心。
一提起消毒供应中心,你也许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科室,日常工作主要是“洗洗涮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黄山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戴海凤说:“我们主要是负责全院各科室临床所有重复使用的器物,如换药包、血管钳、手術器械、呼吸机管道等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如果说治疗病人是打赢一场战争,我们科室就是医生、护士的弹药库。”
记者见到戴海凤的时候,她正与消毒供应中心的同事们一道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一把普通的手术器械从手术台下来,需要经过预处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贮存、发放11个工作流程,耗时3小时左右。每一个流程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器械就有可能达不到无菌要求,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
戴海凤说:“像疫情防控的时候,吸氧的病人多,呼吸机很紧张,所有吸氧的湿化瓶都在我们这处理,原来的流通量每天大概两百多套,最高峰时超过五百套,中午根本回不了家,只想着赶快搞好,第一时间送到科室。”
为了简化繁杂的消毒程序,让杀菌消毒更彻底更高效,戴海凤带领团队设计了“拆装式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腔镜持物钳手柄卡扣”,应用到实践中,并成功申请两项外观设计专利。
戴海凤说:“很多的创新来源于工作,像清洗湿化瓶管芯,我们购入了一个清洗机,但它只能洗瓶子,管芯不能清洗。我们开动脑筋,设计了可拆装的湿化瓶管芯清洗架,然后和相关部门合作,把这个专利转化成我们的成果。”
作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的戴海凤,不仅要全面掌握消毒环节的各个步骤,以及新器械的消毒知识,还要定期给同事们开展培训。
戴海凤:“针对实习同学,一周有一节专业培训。除此之外,每个月我们还有理论培训和实操课。如果有新器械过来,随时也要进行培训。你得把器械呵护好,像孩子一样呵护好,要把它完完整整处理好,再交给医生、护士,这就是培训的目的。”
消毒工作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复杂性,还需要多学科合作。每一件满身污染的器械要经过十几轮消毒;消毒处理后的每一个敷料包要达到无污渍、无破损、无毛絮、折叠平整、标识正确清晰。
考虑到一些基层医院可能没办法接触到最新最详细的消毒知识,为了更好地守护生命的别样“战场”,戴海凤心底有这样一个愿景:“准备成立黄山市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搭建一个各家医院交流的平台,提升消毒供应专业水平,为病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黄山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