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奶牛酮病的病因及诊断治疗分析

2024-03-13 09:57李云鹏
新农民 2024年4期
关键词:奶牛

李云鹏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我国奶牛酮病的基本情况、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类型,通过采用观察法、生化法进行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奶牛;酮病;诊断治疗

奶牛酮病主要由于各类型病因导致泌乳奶牛体内出现缺糖现象,从而引发体脂分解,并累积酮体浓度,出现营养代谢病,常见于分娩后6周以内的奶牛,健康状况下降影响繁殖能力,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1 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对于奶牛饲养的研究水平逐渐提升,并始终致力于高质量产品的研发,注重生产效率,规模化牧场单产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相关数据显示,最高单产达到9.5 t。即便如此,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对产量和经济均带来一定影响。奶牛酮病是奶牛生产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酸代谢紊乱,造成全身性功能失调,常见于高产乳牛。临床显示,该疾病在产犊2~6周的奶牛身上发病率最高,特征为血糖下降、异食癖、血酮尿酮下降以及奶产量下降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威胁其生命。在疾病的影响下,部分牧场的死淘率明显上升。目前这一病症在畜牧业中十分常见,加拿大、美国围产期发病率高达60%,日本约45%,相比之下,我国奶牛酮病发病率约15%~30%。

2 奶牛酮病病因分析

随着我国对乳制品的需求逐渐提升,在饲养方面,产奶牛和干奶牛同期混饲,造成干奶牛精料过剩,体脂率和产奶量均有所提升,加之采食量恢复较慢,使得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供给不足,加之精料、粗料配比不适当,也是造成酮病的关键原因之一。首先,饲料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较多,精粗饲料比例搭配不当会影响奶牛蛋白质摄入量,造成脂肪堆积诱发疾病。其次,部分奶牛在生产后存在生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存在瘤胃黏膜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障碍等,针对此类存在基础病的奶牛会影响其采食量,缺乏生糖,造成能量负平衡。最后,当奶牛患有部分疾病时,在日粮营养成分不均匀的情况下也会导致采食量降低,如子宫内膜炎、产后瘫痪、瘤胃鼓气、乳房炎等。此外,还存在食源问题,如青贮饲料中丁酸盐控制问题,会形成丁酸菌繁殖的现象,产生大量酮体[1]。

3 发病机理

3.1 机体糖代谢

相关研究显示,造成奶牛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體内葡萄糖的平衡,奶牛乳腺健康情况的维持需要保证体内糖异生与葡萄糖利用率的平衡。其中,机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源和内源自产,再通过乳腺细胞合成乳糖,维持乳糖渗透压平衡,从而实现对产量的控制。但由于部分牧场追求高产,存在过度挤奶的情况,在泌乳高峰期间打破乳腺组织稳态,此时细胞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来补充,机体也需要获取大量合成乳糖。由于饲养方式和饲料供给问题,导致产奶牛无法获取相应的葡萄糖,只能从机体内其他部分转化葡萄糖,转化过程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且无法再合成脂肪,从而诱发酮病。肝糖原能够快速转化为可供乳腺利用的葡萄糖,但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下降,也会造成酮病。

此外,在日常的饲料投喂中,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碳水物质会直接在瘤胃内分解,只有少量会存在于小肠内实现葡萄糖分解,在这种情况下,奶牛的葡萄糖来源主要为内源生成,而非外源供给,糖异生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泌乳需求,造成能量匮乏。

3.2 脂肪代谢异常问题

为维持奶牛机体内血糖浓度的稳定,机体会分解其他部位的脂肪,用于满足泌乳的葡萄糖需求,主要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其中甘油能够转化为葡萄糖提升机体内血糖浓度,但由于缺乏磷酸甘油,不会再合成脂肪,加之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在机体内会存在大量游离脂肪进入血液加剧血糖降低问题。脂肪酸在不完全氧化状态下会产生酮体,其肝脏无法适应酮体,导致体内酮体浓度提升,甚至加快肝脏脂肪酸β-氧化,此时会产生乙酰辅酶A,在机体环境内由于草酰乙酸含量的降低,导致乙酰辅酶A物质无法进入三羧酸循环,会加剧酮体生成。奶牛机体在应用脂肪维持能量的过程中也在分解蛋白,由于缺乏草酰乙酸,只能利用丙酮酸氧化脱酸的方式生成乙酰辅酶A,直接导致酮体量的升高。另外,激素调节也会带来酮体,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会减少,造成的直接影响为葡萄糖受体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在胰岛素、肾上腺素的影响下,会加剧糖异生情况,导致肌蛋白和脂肪糖原的分解,此过程中奶牛机体酮体量升高。

相关资料显示,影响奶牛体内酮体量的因素有很多,大部分因素会导致酮体量骤然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会打破奶牛机体的酸碱平衡,出现酸中毒现象。酮体物质自身的毒性并不足以伤害奶牛机体,但高浓度的酮体会对其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一定抑制作用,加之奶牛血糖浓度较低,影响脑组织获取能量,出现昏迷、嗜睡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的不良状况。除此之外,若在患病过程中β-羟丁酸脱羟或丙酮生成异丙醇,还会导致患病牛狂躁伤人伤牛,不利于治疗。

4 酮病的患病类型

4.1 Ⅰ型酮病

该型酮病特点为酮体浓度高、胰岛素浓度低、血糖浓度低。此类病牛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身体机能状况较差,其肝功能健康,主要由于分娩后的养护期较短,所摄入的能量与产奶消耗能量不平衡。常见于分娩后泌乳高峰期,即4~6周。

4.2 Ⅱ型酮病

该型特点为血糖浓度高、胰岛素浓度高。此类病牛患病后存在肝功能下降的情况。常见于围产后期,但也有少部分病牛围产后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直到分娩后2~3 d较为明显。

4.3 Ⅲ型酮病

该型特点为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高。此类病牛主要由于食源中存在大量青贮饲料,病发率高于前2种。

5 临床诊断

5.1 观察诊断法

应用观察诊断法通过对奶牛状态的观察来判断其是否存在酮病问题,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奶牛的食欲有所下降,针对精料的食用量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不吃饲料的情况[2]。

(2)奶牛食用时只吃小部分青贮或干草,严重时甚至不吃饲料。

(3)奶牛的状态不佳,精神明显萎靡,但呼吸、心跳以及温度等指标均在常规范围内,奶牛产量和奶牛体重均下降,所生产的乳汁和尿液带有酮味,其状态呈现泡沫状。

(4)当奶牛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部分奶牛在日常饲养中会呈现出神经症状,初期阶段未生成异丙醇时,存在突发性的多种状态,如兴奋不安、站立不稳、流涎、肌肉紧绷、转圈磨牙、双腿由于紧张而交叉等,以上状态每次持续1 h左右,循环时间约4~5 h,反复出现各种症状,持续2~3 d后奶牛机体内的酮体浓度也会有所提升,此时患病牛会由兴奋状态转变为抑制,表示酮体抑制奶牛的神经系统,此阶段病牛会出现反刍减少、粪便干燥、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抑郁甚至昏迷情况。

5.2 生化诊断

针对奶牛酮病的生化诊断,主要依据的指标包括血糖、高酮血症、乳汁及尿液中的酮体浓度。详细指标如下:

(1)标准血糖浓度为500 mg/L,确诊浓度为200~400 mg/L。

(2)标准血酮浓度为100 mg/L以下,确诊血酮浓度为100~1000 mg/L。

(3)标准乳酮为25~30 mg/L,确诊后变化幅度很大,高达400 mg/L。

根据相关临床试验表明,最快的诊断方式为酮粉鉴定法,涉及的材料为硫酸铵、无水碳酸钠、亚硝基铁氰化钠,将三者按照20:20:1的比例制作成粉末,取出后在载玻片上放置0.3g,加入被检奶牛的乳液、尿液或血液,在载玻片中滴入3~5滴,若发生紫红色变化则表示被检验的奶牛存在酮病。

除了酮粉鉴定法外,还需要取用牛的尿液10 mL,与1 mL的5%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和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混合,若混合后呈现红色则表示阳性,颜色越深表示患病牛机体内的酮体浓度越高。再加入2 mL的20%醋酸,此时红色若消失,则为阴性反应。

部分畜牧牛场或门诊也可购买专用的血酮仪来对奶牛体内酮量进行检测,操作方式如下:

(1)将试纸条插入血酮仪。

(2)利用真空采血针对奶牛颈部、尾部进行采血。

(3)利用滴管将血液滴在试纸条上。

血酮仪会在30 s显示测定结果,其中1.2~1.4 mmol/L表示亚临床酮病,在1.4 mmol/L以上则表示为临床酮病。

6 预防及治疗

6.1 预防

6.1.1 科学搭配食粮

对于不同阶段的奶牛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饲养,以泌乳期阶段为标准进行分群管理,如干乳期、泌乳中期、盛期、围产后期等,并调整精料、粗料比例,平衡饲料蛋白与碳水化合物,其中盛期的比例控制在(50~60):(40~50),中产期比例控制在

40:60,低产期比例控制在30:70。除了基本的饲料外,还需注意碘、钙等矿物质及维生素C、维生素B等对于奶牛健康情况的调节。此外,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针对泌乳期的奶牛尽可能减少青贮材料食用量,可添加2%碳酸氢钠溶液,降低瘤胃中毒风险。

(2)分娩前2个月减少或停止挤奶行为,并在日粮中增加干奶期精料。

(3)生产前14 d更换精料为产奶精料补充钙元素。

(4)分娩后食用高钙饲料,添加草木灰物质降低胃酸分泌。

(5)严格管理泌乳高峰期奶牛精料脂肪比,添加比控制在6%,日粮蛋白控制在20%左右。

6.1.2 加强饲养管理

针对妊娠期的奶牛需要加强管理,控制其体重,在分娩前进行测量,避免过瘦或过肥,对于体质较高的奶牛需提升活动量,反之,体质偏低的需要增加日粮脂肪。定期进行牛舍消毒,保证通风换气,避免应激反应后抵抗力下降。做好饲料管理,避免发霉变质精料进入奶牛养殖场。

6.1.3 完善酮病监控体系

奶牛养殖场管理者需定期进行疾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疾病并落实治疗,避免病症后期造成更大的影响。针对7~8个月妊娠的奶牛需进行血糖浓度检测,根据浓度判断是否需要应用丙二醇、丙三醇等药物进行治疗。针对临近分娩的奶牛应增加检测频率,尤其在前7 d,保证每天检验1次,检验项目包括尿液pH、尿酮量等,发现异常立即用药处理。分娩后的奶牛须在

3周内进行酮病抽查,及时跟进治疗。部分有条件的奶牛养殖场,可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除了血酮、血糖外還应定期进行奶牛的血钙、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项检测,尽可能做到常态化,一旦发现参数变化幅度较大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6.2 治疗

针对奶牛酮病的治疗需要从病因入手,控制血糖平衡、增加生糖先质及丙酸含量,避免酸中毒,同时对神经症状加以治疗,采用中西结合法,本文汇总几项有效的治疗方案。

6.2.1 补糖治疗

主要应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提升奶牛机体内的含糖量。注射50%葡萄糖溶液,每次用量为500 mL,平均每天注射2次,治疗5~7 d。同时投喂丙二醇和丙三醇药剂,每次用量250~500 g,平均每天服用2次,间隔6~8 h,治疗3~10 d。同时灌服乳酸盐溶液,每次用量100~150 mL,平均每天服用2次,时间与药物服用时间相一致即可,治疗7 d。该方式治疗后能够有效提升血糖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奶牛机体酸中毒状况也会有所缓解[3]。

6.2.2 抗酮治疗

抗酮治疗也被称为激素治疗法,主要借助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注射后奶牛机体的糖异生能力会有所提升,血糖浓度的提升会移除过剩酮体。采用肌内注射的方式,分别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氢化可的松,其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次肌内注射200~600 U,平均每日注射1次,持续10 d;氢化可的松每次肌内注射0.2~0.5 g,平均每日注射1次,持续3~10 d。

此外还需灌服乳酸盐溶剂,每次100~150 mL,平均每天灌服2次,间隔时间控制在6~8 h,持续7 d。部分奶牛妊娠期后的体重出现升高情况但并无酮病症状,可对其注射科特壮来降低其患病率,该药物最佳注射效果应為分娩当天,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注射[4]。

6.2.3 神经症状治疗

针对部分存在神经症状的患酮病奶牛,可应用水合氯醛并配合碳酸钠、钴制剂等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牛脑组织兴奋问题,同时对消化系统中的多糖浓度进行分解,提升奶牛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瘤胃消化,从而有效提升丙酸浓度。主要用药方式及药物有:口服水合氯醛胶囊,该药物首次服用时为30 g,第2次及之后服用为7 g,疗程为5 d;拌料口服硫酸钴制剂,按照干饲料0.4~1.0 mg/kg为基准,每次约100 mg,每日1次即可,持续7 d,静脉注射5%碳酸钠溶液,用量为500~1000 mL,平均每日1次,持续治疗3 d。

6.2.4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当归、熟地、党参、神曲、益母草各50 g;40 g砂仁、45 g茯苓;郁金、胡黄连各20 g;菊花、防风、甘草各15 g。将以上材料按照一定要求研磨成末,需用开水冲调至水状,每日候温灌服1次,持续3 d即可,能够有效控制奶牛酮病,提升其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血酮浓度。

7 结论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逐渐发展,单产水平和质量均有所提升,但酮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甚至引发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瘫痪及其他问题,影响我国养殖业发展。养殖人员可根据酮病发病机理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王德香,李红宇,王树茂,等.奶牛酮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与预防[J].现代畜牧科技,2018,37(1):96.

[2] 陈庆中,赵双翠,陈正萍,等.奶牛酮病的病因分析与诊断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8(1):77-79.

[3] 阿依奴尔·吐地.奶牛酮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2,18(3):147-148.

[4] 魏春光.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12):108-109.

猜你喜欢
奶牛
巨型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奶牛腹泻的治疗与预防
小奶牛便签夹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奶牛印印印
夏至时节奶牛饲养六注意
奶牛吃草
《奶牛的家》
一例奶牛酮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