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晖,王 欣,初 晨,于 畅,朱 光,徐其伟
边疆地区环境复杂多样,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战备训练任务繁重,体能消耗大[1],加之驻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特殊等因素[2],边疆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薄弱[3],卫生防病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卫生员作为基层卫生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部队卫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第一时间了解官兵卫生防病需求,及时开展针对性预防,发挥大预防、大健康、大卫生作用,维护官兵身心健康。
1.1 自然环境恶劣 部队条件艰苦,担负任务多样,受驻地地理因素和部队任务性质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疾病特点。边疆地域环境卫生设施简陋,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投入力度不大,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集中处理不及时,蚊蝇孳生地较多,传染病防控工作量大[4]。
1.2 疾病种类复杂 驻地疫情复杂,疫源性传染疾病多发,呼吸道传染病占比较大,达33.03%[5]。消化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皮肤病和急性高原反应等疾病种类复杂,导致驻地疾病减员较大。
1.3 心理压力大 官兵训练强度大,维稳任务重,长期持续高风险、高强度战备,心理压力大,情绪调整难,体能消耗快,导致官兵免疫能力下降,心理应激症和心理疾患日益增多[6]。
2.1 卫生防病的意识淡薄 部分官兵对疾病认知不足,对常见病、多发病、训练伤的发生影响因素不清楚,缺乏有效的预防知识和技能,抱有轻预防重治疗的思想[7,8]。传染病方面,官兵受到旧思想、旧方法的影响[9],缺乏主动预防的意识和能力。
2.2 防病技术能力不强 因防病形势分析不深入,致使防病措施不能很好地结合驻地防病形势和部队任务特点,不能因时、因地制宜,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认识不足[10],还不能完全掌握其发病规律和特点,致使应对的卫生防病措施不够全面,技术方法不多[11];对具体的防控知识技能不熟悉;防病手段单一,受传统“卫生宣传”单一思维模式的影响,没有把行政手段、制度保障、部门配合等要素纳入其中[12,13];对特殊环境地域、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卫生防病认识不足,缺乏遂行保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2.3 卫生制度落实不经常 基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时紧时松,搞突击运动多,抓经常落实少。在官兵日常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不能按照部队卫生管理制度常抓不懈,部分官兵还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训练伤防控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
3.1 发挥“小哨兵”的前哨预警作用 卫生员是基层卫生防病工作的“小哨兵”,坚持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在季节更替、任务转换、天气变化等重要时节,及时了解掌握驻地疫情态势及部队行军沿途、宿营点流行病学情况[9],认真分析防病形势,重点关注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环境及军事训练伤、传染病防控工作[2],如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做好重点疾病通报预警,针对易发部位、高发时节、多发群体,完善防护措施,做到“季节病提前防,传染病抓紧防,多发病经常防,地方病认真防”。同一班排发生3例以上发热或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制度,及时为基层主官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病信息,当好部队卫生防病的“小哨兵”。
3.2 发挥“小喇叭”的教育宣传作用 卫生员负责防病知识普及、卫生防护和战伤自救互救教育工作,做个“小喇叭”,营造部队健康的生活训练环境,坚持教育先行,强化官兵自我健康意识。按照规定,进行战伤自救互救和“三防”训练教育,结合值勤、训练、处突、维稳等任务,每月进行一次训练伤、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等常识性知识教育。利用遂行保障、训练间隙、饭前集合、晚点名等时机,着眼细节,及时发现防病隐患,向官兵开展“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随机性防病教育。不断提高官兵卫生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努力营造“我要防、我能防、大家都会防”的健康环境。
3.3 发挥“小督察”的防病督导作用 卫生员协助开展基层爱国卫生运动,做个“小督察”,使官兵牢固树立大卫生观念,坚持健康干预及时有效。在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及时纠正官兵不良健康行为,提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督导炊事班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注意食具消毒和炊事员个人卫生。训练前配合组训负责人,对训练场地和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训练中密切观察参训人员健康状况和损伤先兆,及时消除隐患[12]。通过提醒督导,激发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养成的良好生活方式和文明健康行为,让“健康是一种责任”的理念深入人心。
3.4 发挥“小能手”的卫生防护作用 卫生员要努力学习基层实用的卫生防病技能,做个一专多能的“小能手”,守护官兵的健康安全。卫生防疫知识是卫生防病的理论基础,是卫生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放在消、杀、灭和卫生防护装备的使用上,突出强化卫生防疫、健康宣教等能力培养。基层卫生员是一线抢救人员,担负院前急救任务[13],培训应以基层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及训练伤的防治为重点,结合当前部队的任务特点,增加执勤、处突、反恐、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卫勤保障等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4]。坚持学用结合,为用而学,注重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训练。做好“传、帮、带”工作,技术骨干采取边讲边做的方式,手把手地对受训卫生员进行传帮带,遇有保障驻训、演习任务或其他非军事行动时,多让卫生员参与锻炼,使其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仗要怎么打、兵就怎么练”[15],有效提高卫生员卫生防病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边疆地区卫勤保障任务重,医疗资源相对薄弱,要坚持预防关口前移,做好教育引导和防病知识普及,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好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抓好各项工作末端落实,不断提高官兵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做官兵生命健康的保护神,为战斗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