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走向新均衡

2024-03-12 02:17庄双博
中国民商 2024年1期
关键词:出口消费经济

庄双博

2023年是全面貫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结束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这一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面对外需下滑、地产调整、工业去库存、价格冲击和地方债务等重重挑战,恢复之路虽显曲折,但稳健前行。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经济尽快恢复至新均衡的关键一年,相信重大项目将会持续推进。202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相信在政策支持下,随着内生动能持续修复、外部环境逐渐转好,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将会实现稳定发展。

政策效应将逐渐显现

2023年出台了很多稳增长的利好政策,但由于三年新冠疫情的疤痕效应以及国际局势动荡,导致经济复苏缓慢,政策利好并没有在经济实际运行中得到充分展现。但这些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对维护经济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动力。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渐落实,对2024年的经济发展将起到有力支撑和托举的作用。

2023年下半年,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民营经济31条”,中央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等;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财税支持政策落实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等。同时,不少地方政府也随即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

2023年12月各相关部门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相继举办了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7日-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为2024年我国发展和改革领域“划重点”。会议提出五项重点任务:1. 进一步加强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 进一步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切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有效落地;3. 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4.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5. 进一步加强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推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取得新成效。

2023年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将抓好12个方面重点任务:1.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3.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4.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5.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6.加快培育新兴产业;7.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8.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9.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10.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布局,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11.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12.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提质增效,主要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六个方面下功夫,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1. 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 支持扩大国内需求;3. 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5. 支持抓好“三农”工作;6. 支持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7. 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8. 支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重点任务:在住房和房地产方面,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在城乡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做实做细城市体检。研究建立城市设计制度,再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重点解决加装电梯平层入户、停车难等问题,建设一批完整社区,补齐一老一幼等设施短板,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打造一批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样板。

扩内需促消费仍是关键词

2023年在外部环境相对动荡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内需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12月举办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在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时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承健表示,“当前,国内总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需要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内需既是保障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展望2024年,在居民收入、消费意愿逐步向好的趋势下,叠加促消费政策继续发力,消费恢复基础将不断巩固,有助于消费企稳。消费的基础是居民收入,根据2023年1-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较2022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失业率的下降代表了居民收入将稳中有升,加之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提高、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等政策持续显效,对于2024年消费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除此之外,从2023年国庆中秋假期、元旦假期数据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倾向逐渐提升,三年新冠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正在逐渐消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将会促进各部门、各地区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目前我国没有通货膨胀压力,有的是通胀水平太低的压力,私人部门的储蓄意愿远大于投资意愿。这意味着政府举债的空间很大,政府举债扩大支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可以改善私人部门现金流,对私人部门也是挤入效应。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4年各部门将在能够以投资促消费的领域重点发力,其中就包括“三大工程”建设,以及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事实上,居民消费扩张会直接刺激生产,进而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他判断,2024年各部门对促消费将更加重视,特别是财政支持力度有可能加大,这包括各地更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这在短期内符合逆周期调节需求,长期来看则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依赖向消费驱动转换,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出口增速修复

受“高基数、低价格、弱外需”三重因素共同影响,2023年我国出口表现偏弱。1-2月出口延续2022年末的负增长态势,3、4月逆势上涨,5月份后步入持续下行区间,在去年同期低基数条件下,11月出口增速回升至0.5%,实现转正。前11个月出口同比下降5.2%,据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全年出口增速为-4.6%,弱于上年的5.6%。对于2024年出口增速,温彬预计出口增速转正至3.0%左右。

温彬基于外需对出口的拖累、出口市占率、出口价格三个方面对于2024年的出口增速做出预判:

首先,2024年外需对出口的拖累将有所缓解。主要发达国家抗通胀取得成效之后,政策目标将让位于稳增长,降息启动后,利率敏感型行业将企稳反弹;美国库存周期已经触底,2024年有望波动回升,带动我国出口边际改善。因此,WTO预测2024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将由2023年的0.8%提高至3.3%,IMF则预测由0%上升至3.2%。

其次,出口市占率有望保持稳定。2023年11月15日中美元首于旧金山再次会晤,被視为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标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RCEP全面实施将给我国与东盟等国家的贸易合作带来机遇。

最后,出口价格将企稳回升。受人民币贬值、PPI走弱等因素影响,2023年出口价格指数不断下行,拖累出口额整体表现。目前,美联储降息提上日程,人民币升值态势初现,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相关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周期,大宗商品价格易涨难跌,国内PPI有望继续回升,因此,2024年出口价格或将步入上行通道,对出口额由拖累转向支撑。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2024年中国出口将会出现“弱修复”态势,全年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增速有望达到4%以上。一方面,2024年中国出口份额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脱钩”虽直接冲击中国对北美的出口,却间接拉动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对于中国在全球出口的份额冲击相对有限。同时,中国制造业在汽车、电气机械、通用及专用设备、化工品等诸多细分领域竞争力增强,也有助于出口份额的稳定。另一方面,从海外需求看,欧美制造业走向复苏和“补库存”,将对全球商品贸易形成推升。即便是推进“再工业化”和“去风险化”,也离不开对中国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直接和间接的进口。

“先立后破”的结构转型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将2024年工作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从以往更强调“稳”,到今年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从往年的“稳中求进”,到如今的“以进促稳”,预示着2024年的发展政策将会更加偏向于积极,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先立后破”也是2023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的新词,这一发展思路是要求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之前某些地方出现的盲目求快和一刀切形成发展断代的做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整体来看,新的增长势头尚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把旧的增长力量彻底停下来,经济发展必然会面临难以承受的阵痛压力。只有在保障原有增长力量持续发力的情况下,积极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新旧经济发展力量形成顺畅衔接,再逐渐降低陈旧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以进促稳”。

“立”的新产业和旧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九项重点任务的首要位置,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接受东方卫视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新兴战略性产业,代表着生产力质量方面的巨大飞跃,这就需要用更多的资源投向综合要素生产率更高的这些产业部门,而这些产业部门并不是在基于传统部门的改善、改进,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在新兴产业投入力度更大,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就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先立后破”也意味着2024年对于以房地产为主的各传统行业的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房地产市场有望在2024年实现趋势性回暖,结束行业三年的下行周期。但是“后破”也意味着传统行业将退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角色,以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总体看来,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将重新回归新的均衡增长上升通道:外循环将会修复,内循环在“立”与“破”之间寻求再平衡,外贸、投资等拖累有望缓解,服务业消费与新质生产力投资接棒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责任编辑  李秀江)

猜你喜欢
出口消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新消费ABC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