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云
2023年周慶荣新出版了散文诗集《二元之外:戴卫和周庆荣的诗情画意》(以下简称《二元之外》)。周庆荣是位一直行走在艺术探索路上的诗人。《二元之外》以著名画家戴卫的画作为写作对象,体现诗人近十年的沉潜与感悟,实现了画与诗的互相诠释、互相补充的艺术效果,突显了散文诗的兼容性特质,但这种“诗画互融”不同于自古至今文艺领域内各种类型的文艺融合,具有其独特性。
首先,区别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诗画融合”。在中国文人画传统里,“画中题诗”始终是文人书画重要的元素之一,书法、绘画、题诗、印章四者合一促成了中国文人画的丰富与韵味。新作中戴卫先生的画作本身即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它与散文诗以并列存在的身份互融。新作中的散文诗则是对戴老画作的再创作,其言说的内容与方式、表达的情绪与经验等,使散文诗与画作既融为一体,又各自独立。从这点来看,新作的艺术体式既是对古代文人“诗画相生”传统的延续,也是一种当代拓新。
其次,区别于当代中国文人的“文画同创”。当代中国文人中也有尝试进行“文画同创”者,如近期冯骥才先生出版的文艺作品集《艺见四季》。冯老是画家兼作家,在这部作品集中其以画作和散文的双重文体阐释四季。冯老的这种“左手绘画,右手写散文”的表现思维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散文与画作的互融与补充让描写对象生动立体,充满吸引力,但在展示不同艺术门类的特征和优长的同时,难免会存有同质化的嫌疑。此外,正如冯老所言,诗歌含蓄凝练,但难以走近普罗大众,散文契合现代人情感与思维的表达,但语言自由散漫缺乏诗意,若用二者之中任何一种文体进行“文画同创”,难免都会存在一定缺憾。若采用形式上抒情、内核上富有哲理性的散文诗则能发挥诗歌、散文二者的优势,达到“文画同创”的最佳艺术效果。由此可见,作者周庆荣虽然是位对国画比较隔膜的诗人,但在此处,“限度”变成优点,使得作者在进行散文诗与画作的互融阐发时自带一定的异质性。故从此角度看,《二元之外》与《艺见四季》属于同种类型的创新,但《二元之外》又是对《艺见四季》的一种拓展。
再次,区别于当代散文诗坛曾经提倡的“载体论”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当代散文诗的表现方式及功用等,就有人提出散文诗的“载体论”。所谓“载体论”即主张散文诗应该近距离介入日常生活,与摄影、绘画、舞蹈、影视剧、书法、广告等艺术门类互融,与撰写报告、旅游开发、同题竞赛、政治宣传等具体实务性活动相关联,发挥出散文诗的应用功能,进而达到“妇孺皆知散文诗”的宣传效果。为了践行这种理论主张,部分创作者让散文诗以旁白、注释、解说词、广告词等形式出现在影视剧、广告、舞蹈、书法、日历、雕塑、建筑、绘画等艺术门类中。与此同时,散文诗与日常活动接轨,诗坛也由此衍生了所谓报告体散文诗、旅游体散文诗、联组体散文诗、政论体散文诗、杂文体散文诗等类型散文诗。很显然,周庆荣对于散文诗的“载体论”持警惕之心,这点可从其在新作序言中的交代可窥一斑。面对戴老的画作,他想“有所作为”,但“绝不能允许自己对画面只做所谓诗意的解读和延伸性论释”。可见作者抗拒使散文诗沦为“解读和延伸性论释”的工具。而作者“有所作为”的用意也很鲜明,即“文字的根须扎在里面,外向生长的可能就是写作者对‘有所作为的清醒”。而从周庆荣早在2009年提出的“大诗歌”理论主张也可看出其“将散文诗作为诗歌”的立场,而自古以来诗歌始终作为一种高贵的文体存在,从常识上来说,任何一个对散文诗充满偏爱的诗人是不会将其降格为一种承担实用功利性的“载体”的。从此角度看,新作“诗画融合”的艺术体式是对“载体论”的超越与警醒。
第四,区别于当代散文诗所倡导的“艺术门类互融”。当代散文诗坛一直以来提倡以绘画、音乐、报告文学、舞蹈、电影等艺术门类的手法来表现散文诗,实现另一种层面的“艺术门类互融”。这种互融创作与前文所述的“载体论”又有所区别,前者突出的是散文诗的附属地位,后者突出的是散文诗的艺术手法融合,典型如新时期颇为活跃的散文诗作家许淇,作为一位画家兼作家,其常常将擅长的绘画艺术融入散文诗创作中,使其散文诗作具有画的色泽和神韵。这种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创作的散文诗,也是一种体式探索,但此种探索对作者的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及写作基础等提出极高要求。并且,这种艺术门类融合的焦点集中在表现手法上,对于散文诗精神内核的表现能否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也有待商榷。而新作《二元之外》之所以选择与画作联袂展示,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出于探索艺术体式的好奇,而是作者的内在宇宙与画作的精神空间产生的强烈共鸣,如作者坦承“中国画的神妙、博大与深奥,对于我这样的艺盲者,本应让我立即望而生畏,但奇怪的是,这些画面对我产生了作用”,“观戴卫先生的许多画作,我发现自己的体内涌起阵阵冲动”,“当我结合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进行思考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所以作者进入画作时,在自己的心灵空间与画作的历史时空中来回穿梭,实现接受主体与艺术主体之间能指与所指、本义与喻义的共存或召唤,这种精神互渗的体式融合显然有别于纯粹艺术形式上的技法融合。
新作在艺术体式探索上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对于作者本人及当代散文诗的发展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对于作者本人而言,《二元之外》是对其近四十年创作经验及艺术品味的集中体现。作者将戴老画作作为对象,真正诠释了其“将散文诗写作融入日常生活”的写作观,让人不禁感慨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散文诗,哪里都会生发诗思。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诗作无论从取材的角度、诗思的深度、表达的力度等方面少有庸常之作,如新作以戴老171幅作品为写作对象,几乎每部作品都能表达作者超于常人的见识与思考。作为一个不从事国画创作的诗人,作者竟然能与画作产生共鸣,主要缘于他们能在精神层面进行对话,或者说戴老作品无论在选材、立意、表达情绪等方面都与作者的审美趣味相契合。在这171幅作品中,有诸如《石壕吏》《登高》等经典文学名篇的内容,有《阿Q画押》《李逵探母》等文学经典情节与事件,有《独坐幽篁》《东坡行吟图》等文化名人轶事,还有《重逢》《智者》等无名人物与事件,还包括《刺猬》《长城》等颇具寓意的自然物与景观等,面对这些灵魂之作,作者作为坚持“意义化写作”并追求构筑精神高地的诗人,总能以今访古,激活对时代与生命意义的现实关怀与精神反思。而通过新作,可以看出作为一位有爱有情怀有思想的诗人,他的“爱”是平和、宽容、平静、理性、温暖的,他的“情怀”是希冀“人”能够回到“人”本身的一种“素朴”情怀,他的思想更接近坚韧、批判、冷静、清醒、硬气的底色。如在《夸父追日》中,其一反传统意义上称赞夸父为征服大自然、勇于探索、为民奉献的英雄的思维,而将其视为芸芸众生,是“生活中的好父亲”“温柔女人的好丈夫”,并认为夸父和太阳的关系可以颠倒过来,太阳也可以追逐夸父,他们之间应是互相鼓舞、互相陪伴、互相温暖的关系。
总体来看,这部集子是戴老画作在诗人精神深处引起化学反应的产物。十年的品味与观摩,既展示了戴老经典画作的创作过程,也是作者近十年精神体系的生长过程。这本集子如同一棵树,充分展示了散文诗的诗性品质和自由自在的外在样式,也向读者立体展现了作者在情感基调、思想主旨、意象选择、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是作者在一以贯之的精神体系构筑及艺术体式探索之路上的一次成功实践。《二元之外》的问世诠释了散文诗“散文其外,诗其内”的貌离神合之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散文诗“是什么”“写什么”“为何写”“怎么写”等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应,堪称当代散文诗创作的典范之作,对当代散文诗的发展也具有导向性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当代中国散文诗创作与研究中心
郑长安,1979年生于江苏沭阳。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书法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秀青年,常州大学硕士生导师。
金苏萍,笔名花晗。一级播音员。热爱绘画,崇尚自然。油画作品发表于《中国文艺家》《大连日报》《湖州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