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知识场域中作者身份构建比较

2024-03-11 03:31
当代外语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言学身份汉语

单 宇 白 芸 廖 锐

(1. 中南大学,长沙,410083;2. 国防科技大学,南京,210039)

0. 引言

巴赫金(Bakhtin 1981)认为,语言本质是互动,理解、内化、加工并“挪用”他人话语成为自己的语言,这构成了对话的有机成分,克里斯蒂娃(Kristeva 1986)提出互文性理论,指出互文是语篇之间的互动对话,任何语篇都是基于其他语篇的吸收、转化与再创造。受到对话性和多语性语言观影响,介入系统可用来描述某一话语或是语篇的多声场所互动关系,成为定位对话性和互文性的重要语言资源(Martin 2000;Martin &Rose 2003;Martin &White 2005)。参引在学术论文中扮演关键角色,语篇作者通过参引手段承担评价者和论辩者的双重身份,形成先前话语(被引文本)、当前话语(参引文本)与期待话语(读者可能的回应)之间多向互动(Martin &White 2005),理解与被理解、引用与被引用、翻译与被翻译的阐释过程搭建了知识迁移有效链接,实现人文学科知识转化与重构(李瑞林 2022;杨枫 2022;喻旭东、傅敬民 2022)。因此,基于介入系统的参引话语分析可反映多声场域内的角色对话关系与知识流动方向。

语言介入系统被应用于各类文体语篇分析(Coffin 2009;Beangstrom &Adendroff 2013;Engelbrecht 2020;李荣娟等 2007),但参引形式较少与介入资源联立实现数据化描写。本文构建作者身份评价模型,比较多声场所中作者身份塑造倾向,探讨语境背景差异的同时思考学术翻译与知识迁移策略。主要研究问题有:(1)在不同对话关系中,《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应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家期刊的发文作者在参引形式与介入资源使用偏好差异,如何通过参引来构建话语身份;(2)在构建评价者与论辩者身份权威性时,权威强度是否存在差异;(3)影响参引偏好及作者身份权威构建的文化因素有哪些?会对参引话语产生哪些影响?

1. 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

1.1 研究语料基本情况

本文语料源自《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应用语言学》(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及《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三家同类型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汉语期刊,重点关注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育等领域;《中国应用语言学》同样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全英文的外语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重点接收国内学者的英语写作文稿,同时集中表现中国作者、国际审稿专家、编者的协作过程;《应用语言学》为国际范围具备高影响力的语言学类学术期刊,刊载各国权威学者最新研究,旨在介绍当前国际前沿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分层抽样2017至2021年这五年间三家期刊刊载的实证论文各30篇,限定抽取论文须包含引言、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章节且主题为二语习得或二语教学。

1.2 语料库建设

本文语料库包含90篇期刊文章的引言部分。因汉语中的“字”与英文中的“词素”相当,汉语中的“词”与英语“单词”相当(张维友 2007),语料库中30篇汉语引言将导入NLPIR—MASTER软件进行分词及词数统计。采用Uam Corpus Tool 3.0人工标注期刊文章的参引格式及参引句中介入资源,其中,被引作者—作者之间的多声场所参引依照Hu 和 Wang(2014)修订后框架,标定参引句的作者融合特征、文本融合特征及作者立场三项。(1)作者融合特征包含融合和非融合两类,作者融合指被引作者出现在参引句中,成为参引句的一部分,作者非融合指被引作者以括号、脚注、尾注等附属形式出现;(2)文本融合特征是指参引内容与当前文本的融合程度,包括同化、插入、同化及插入三种形式,同化指作者用自己的话释义或转述参引命题,插入为直接引用被引作者原句,同化及插入则指在参引句中,既有转述部分,又存在直接引用;(3)作者立场是参引作者对被引作者观点的立场表态,根据文内语境及转述动词判断作者的中立、疏远、同意或竞争立场。作者—读者之间的多声场所参考《评估语言:英语评价系统》(Martin &White 2005)和《汉英评价意义分析手册——评价语料库的语料处理原则与研制方案》(彭宣维等 2015),标注各形式参引句中的双语介入资源,介入资源包括接纳、否定、对立、认同、断言五类,由否定词、情态词、副词、连词等表现。标注部分介入资源列举见表1。

表1 多声场所介入资源例举

本文三名笔者在深入学习介入系统后,各自对语料进行标注及核对,针对不一致之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统一标注,语料库基本数据及介入资源使用情况见表2。所建语料库中,《中国应用语言学》刊载文章引言部分的文献参引平均频次最高,被引作者与作者之间具有较强关联,《应用语言学》文章引言的参引部分,使用介入语频次最高,作者与读者之间构建起较强关联。

2. 结果讨论

为进一步辨析三期刊被引作者—作者—读者之间多声场所的介入关系及作者身份构建特征,文章将参引句形式(作者融合特征、文本融合特征)与参引句介入资源联立建表,因此,被引作者—作者多声场所内的对话形式被分为24小类,作者—读者多声空间的对话形式为30小类。以每百次参引作为标准,统计各类参引相对比例(见表5、表6),可用于观察不同作者的参引偏好。

2.1 作者身份权威性评价模型

作者融合特征方面,作者非融合式参引将被引作者置入括号内,使其声音成为人文科学论辩话语的附属卫星成分,作者的声音主导地位得到突出,作者非融合形式因而归属于收缩资源,反之,作者融合式参引将被引作者置于句子主体之中,当前文章作者的主观话语权削弱,弱化自身权威构建空间。文本融合方面,“插入”“同化及插入”“同化”三类参引中,参引作者的话语比例由小至大,他者的声音空间由宽至窄,三类参引话语收缩程度渐强,因此,同化式参引收缩性最强,属于收缩资源。介入资源方面,扩展资源包括疏远、中立、接纳,容许潜在声音存在并给予一定空间,收缩资源包含同意、竞争、否定、对立、认同及断言(Martin &White 2005;Hu &Wang 2014;王振华 2001;李战子 2004;刘世铸 2007),用以压制、挑战或反驳某类声音的存在。据此,参引形式与参引句介入资源有机联系。根据上述分析将各类参引句的参引作者权威性程度进行5级评分,具体见表3。

表3 参引类别打分

论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依据各类打分进一步确定相关权重(见表4)

表4 参引类别权重

权重与表5、表6内数据相乘并累加,最终得出在被引作者—作者、作者—读者的多声场所内,各类期刊作者的身份构建综合评分(见图1)。

图1 三家期刊多声场所作者身份评分

表5 被引作者—作者多声场所中各类参引标准化频次(每百次参引)

表6 作者—读者多声场所中各类参引平均使用频次(每百次参引)

分析图1发现,在被引作者—作者空间中,《应用语言学》作者最突出其评价者身份,减少被引作者的话语空间;在作者—读者空间中,汉语刊物《外语教学与研究》评分最高,作者偏好塑造其论辩者、劝谏者身份,强调个人立场,间接削弱读者介入。以下两小节将进一步深入,具体涉及多声场所的各类参引使用情况,并尝试分析背后的文化语境因素。

2.2 被引作者—作者多声场所的介入关系

观察表5右侧参引形式总计数值,期刊作者均大量采用作者非融合的同化形式参引,直接将被引命题融入自身论辩。同时,三类期刊的参引形式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融合特征维度,汉语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作者大多采用作者融合式参引,标准化频次均高于英语期刊。学术汉语写作者高频此类参引,在前景位置突出观点来源,使被引作者为其话语署名并直接负责,反映儒家思想深远影响。孔子主张“名正则言顺”,鼓励辨正个人名分,承担相应职责和职能,使言语适当并符实,惯用成语“正名定分”“正名责实”“名副其实”等也含此义。相反,英语期刊的引言参引偏好使用更多的作者非融合形式。

文本融合特征维度,汉语期刊的文本融合形式高度集中,在每百次参引中,同化式参引平均出现97.83次,插入、同化及插入仅出现2.17次。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空前发展,科学、科学主义迅速向唯科学主义演进, 实证主义盛行,科学代替道德本位的传统儒学成为中国文化新“偶像”(徐嘉 2006;李曼莉 2020),21世纪以来,国内语言学界越来越意识到内省式方法的弊端并尝试矫正唯科学主义误区,“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定性定量结合”成为引领语言学繁荣时代的主流手段。受其影响,汉语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实证特点,文内引言较少直接插入,多以作者自身话语阐释外来知识,通过削弱主观互动与他人介入,塑造学术论文作者理性、规范、权威形象。对比来看,英语期刊的文本融合形式多样化分布,较多使用插入、同化及插入形式,国际背景创作者可能更加认可语言互动的社会构建意义,擅长利用直接引用,积极展现与学术团体互动协商姿态,促成论断与知识产生(Swales 1990;孟勐、李雪 2010)。有趣的是,三刊比较来看,《外语教学与研究》作者“融合类—同化式参引”最多,《应用语言学》“非融合类—同化及插入”参引最多,《中国应用语言学》体现中国作者、编者、国际审稿专家协作,归属上述两刊交界形式,“作者融合类—插入式参引”相对最多。

表5底部两行统计了每百次参引的介入资源使用情况。三刊作者均偏好使用中立资源,未对所引命题作出特别评价,但仍存在不同之处。汉语期刊的扩展资源频次为三刊之最。扩展资源包含疏远与中立两类,其中,该刊引言的疏远资源常用于多观点铺陈对比,作者借多方冲突间接表达个人质疑的同时,与自身拉开距离,避免直接对抗;中立资源方面,“作者非融合类—中立”参引大多内化原句,自然融入行文,作者融合式中立参引则以中性语篇动词如conclude、state、analyze(Hyland 2002)引出命题。儒家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论情感态度积极或消极,人们应该在表达方面含蓄内敛,不须明言,中正适度。因此,汉语期刊作者偏好使用扩展资源,模糊评论他人观点,说话留有余地,较少做出明确表态(单宇、白芸 2023)。此外,人缘、人情和人伦三位一体的中国式人际关系(翟学伟 1993)也对此产生重要影响。农耕文明下,安土重迁与家族血缘导致社会交往持续稳定,汉语期刊作者尽力避免威胁对方面子的消极言语行为,极少表明“竞争”立场直接批评其他学术成员的研究错误或不足,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反,“西方有着浓厚的普遍主义人际关系文化环境,在交往过程中有较为抽象的原则,根据普遍的标准建立人际关系。个人主义价值观使西方人以事由统帅人际关系,而非以人际关系统领事由,受人际关系的约束较少”(陆晓波 2016:270),英语期刊《应用语言学》频繁使用收缩资源,其中“同意”类别大幅超出其他两刊,表明国际作者积极表达认可态度。《中国应用语言学》扩展资源与收缩资源均处于三家期刊的中间位置,呈现中英期刊交界形式。总体而言,在被引作者—作者的多声场所中,《应用语言学》作者最为强调其评价者身份,压缩被引作者的声音空间。

2.3 作者—读者多声场所的介入关系

本节围绕作者—读者多声场所展开分析探究(见表6)。

参引形式上,部分参引句为单声(或称自言)系统,不含介入资源,而部分参引句可能含有多种介入资源,其形式将计入多次。三类期刊作者均偏好在作者非融合类参引句中介入读者潜在观点,具体而言,《中国应用语言学》除接纳资源外,各小类基本处于三刊中间值,两英文期刊作者融合特征的总体分布情况接近,《中国应用语言学》作者非融合类介入资源均可归为同化式参引,《应用语言学》部分介入资源出现在“作者非融合类—同化及插入式”参引句中,这与《应用语言学》同化及插入式参引句使用频次高、国际作者对社会建构的自觉意识有关。作者融合类参引句中,《中国应用语言学》作者偏好的差异性较大,他们很少在作者融合类—同化式句中对读者潜在观点做出评价,反而以自言方式排除对话性,表明自身所持立场没有其他不同的对话性观点需要承认或介入,所以单纯将观点宣布出来(彭宣维等 2015;王振华、路洋 2010)。

观察表6底部“介入资源总计”两行,我们发现汉语期刊作者大量采用收缩资源。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2005)认为,中国人心理行为具有其特殊性:权威取向为中国人社会取向的次级运作特征之一,中国人崇拜“可信的、全能的、永远的”权威,并在心理和行为上彻底依赖,顺从也是必然结果。因此,通过高频利用收缩资源,汉语作者缩小读者声音空间,以明确、肯定的口吻塑造了其权威论辩者的身份,期望读者在心理上自觉产生认同之感,与自己的认识判断相互重合。另外,中国传统的批判思维教育以“质疑”为核心,通过质疑性探究来深化对特定人或事物的个人认知(岳晓东 2000),因而在汉语期刊作者采用的收缩资源大类中,否定与对立资源占比突出,为三家期刊同项最高值。受人本主义影响,英语期刊的接纳资源较多,且两刊频次接近,英语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判断时言辞审慎,避免个人武断与立场强加,呈现对读者潜在异议的接纳或尊重姿态,鼓励读者作出独立思考、判断与批判,希望与读者理性探讨,甚至改变个人对某一特定人或事物的看法。

3. 结果与讨论

总体而言,英汉期刊作者的参引倾向差异明显,权威身份的塑造手段有所不同:国际文化背景作者偏好在被引作者—作者场域扮演评价者身份,积极评论被引观点,缩小被引作者声音;汉文化背景作者偏好在作者—读者场域突出论辩身份,明确表明个人观点以劝谏读者,弱化读者潜在声音。此类差异与传统文化、人际模式、权威取向、批判式教育等语境背景紧密相关。

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翻译是知识的“重构”,可以反思、批判、阐释与建构(杨枫 2022),应用语言学期刊的参引情况一定程度反映了知识重构过程。在“被引作者—作者—读者”的知识迁移链条中,存在语内与语际两种跨文化社会互动空间,分别实现学科知识“再概念化”与“再语境化”(Blumczynski 2016;李瑞林 2022),并为未来学术参引与知识传播提供启发。(1)参引格式重构方面:引用文献应真实、准确且必要,客观反映关键信息,充分尊重他人科研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译者应熟悉各类参引格式的修辞功能,了解写作目的、读者需求、学科语境与社会文化,有倾向地构建学术身份。例如,汉语期刊“走出去”需投稿者关注国际参考文献规范,改变被引作者“前景化”惯例,重点突出知识迁移进程中的评价者身份,展现积极互动姿态。(2)参引内容重构方面,语言转换应充分考虑译入语习惯与具体文体特征,例如,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学术汉语简明对称,凝练自然,个人观点表达明确有力,汉语流水句大量铺排,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等标点符号代替重复结构、功能虚词等实现逻辑衔接与语义分层。翻译汉语同样应突出论辩身份,采用词组、语句、段落平行结构修辞使句式协调、语气畅通、语义贯通,满足汉语读者的思维惯性需要。(3)术语重构方面,学界有意识的术语转引与个性化阐释造成术语体系混乱,绝大多数本土术语对应多条译名,或缺乏命名理据,或过于抽象冗长,不符合术语规范统一原则,严重阻碍跨文化学术交流,降低学科知识迁移效率。当前,术语译名规范化建设仍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专家知识审定,在引介或引用新概念、新名称时,已有的术语译名难以满足写作者客观需要。参引作者应结合源语与目的语文化生态,选择直译、意译、释译、音译等方法,采用加缀、组合、注释等形式,兼顾文化内涵与接受效度,创造合理译名的同时共享个人翻译词库,寻求公共讨论修正。

本文将参引形式与介入资源有机结合,构建多声场所作者身份评价模型,以三家代表性期刊为例,探索被引作者—作者—读者序列关系中的参引使用情况,结合文化因素阐释作者身份构建差异,并从知识迁移角度反思应用语言学参引现状,提出相关启发。

附注

①文内数值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猜你喜欢
语言学身份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跟踪导练(三)(5)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