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中国建筑史》“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知识再生产阐释

2024-03-11 03:29刘迎春
当代外语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建筑史梁思成音译

田 华 刘迎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123000;大连海事大学,大连,116000)

0. 引言

习近平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习近平 2019:1)。翻译古建筑文献可以将中国古建筑地方性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贡献中国智慧。翻译古建筑文献的首要问题是古建筑术语的翻译。国内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基于某一理论视角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第二类为针对某一类文本或一部译著的翻译方法探讨;第三类为古建筑术语分类并针对每一类术语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知识翻译学是杨枫于2021年首先提出的翻译理论,目前相关研究多以理论探索为主,以知识翻译学为关照探讨知识跨文化再生产的应用研究较少,中国古建筑术语的跨文化知识再生产应用研究更是暂无。

梁思成用英文创作的《图像中国建筑史》1984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建筑界轰动,后来由其子梁丛诫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出版双语版。从文化承载角度,岳峰、陈香美将古建筑术语分为四类,其中“斗栱”系列术语属于“无英语对应语但有中国文化承载的术语”(岳峰、陈香美 2013:62),是中国古建筑术语的典型代表,蕴含了丰富的古建筑知识。古建筑术语具有系统性,“术语形式常常反映其所属系统的层次结构”(黄鑫宇、魏向清 2020:90)。本文以《图像中国建筑史》“斗栱”系列术语中的“斗栱”“斗”“栱”“栌斗”“华栱”为例,对其英译策略进行描写性研究从而探讨古建筑术语知识跨文化再生产的规律及成因。

1. 知识翻译学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世界就是关于词与物、词与事、词与人的知识存在”(杨枫 2021a:2)。在知识、语言、文化三者关系中,知识是实体性的,是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直接认识。语言是承载知识和表达知识的媒介。“知识本身是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文化又因为知识的积累和目的在本质上属于知识”(同上)。知识使语言、文化和现实实现同构。

知识翻译学以知识为翻译的本体,将翻译定义为一种“跨语言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同上)。翻译的知识和知识的翻译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知识既是翻译的理论基础,又是翻译的实践对象。“任何知识本质上都是以人类的经验、实验和实践活动产生的地方性知识”(杨枫 2021b:2)。翻译是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再生产和再传播。知识翻译学“聚焦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生产变迁,把翻译置于不同知识共同体的历史视野和格局下考察,科学分析不同语言面对不同知识如何选择、加工、改造的实践和经验及其语言转换、概念生成等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文化背景、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杨枫 2021a:2)。作为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工具,翻译促进了知识的跨文化转换和话语塑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积累提供了途径。“翻译使不同语言承载的不同知识成为世界公共财富”(杨枫2021b:2)。

继杨枫之后,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翻译学”进行了阐述和论证,拓展了其研究范围。李瑞林(2022)认为知识翻译学确立了“知识”之于翻译系统的统摄地位,将翻译视为人类知识的跨语言认知与再生产方式,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学术空间;张生祥(2022)认为翻译是跨语际/文化知识管理、转移和转化的过程,其转化方式为仿造、改造和创造;孟祥春(2022)探讨了知识翻译学的根本理据为“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之间的跨文化互动并构建了一系列的概念,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并以“知识”作为理论根基、对象、性质、方法、视角等的开放、包容的建构性翻译理论;耿强(2022)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建构知识翻译学体系;覃江华(2022)从翻译的本质和价值探讨了知识的生产、管理与转化;蓝红军(2022)论述了知识翻译学的目标和任务并揭示翻译的知识生长价值;庞秀成(2022)探讨了译者的个体知识与求知模态,主张在知识论的关照下将翻译主体性规约到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证性的轨道。

知识翻译学联结了不同流派的翻译理论,以人类认知的普遍性为基础,凸显了翻译在促进人类文明互联互通中的作用,既有中国立场,又有世界关怀,是翻译理论系统化的重要转型。

2. “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策略描写

本文运用西班牙学者艾克西拉(Aixelá 1996)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分类法及Martinec和Salway(2005)的图文关系理论对《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斗栱”系列术语“斗栱”“斗”“栱”“栌斗”“华栱”的英译策略进行描写,探索古建筑知识跨文化再生产规律。为了便于描写,根据该书目录,按先后顺序将该书分为“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佛教传入以前和石窟中所见的木构架建筑之佐证、木构建筑重要遗例、佛塔、其他砖石建筑”和“技术术语一览”三部分。其依据为第一部分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释了“斗栱”的原理、结构、作用等,第二部分将“斗栱”特征的介绍融于不同具体的佐证和遗例中,第三部分为书末解释。

2.1 “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部分

“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部分按先后顺序分为“起源”“两部文法书”等两方面内容,“斗栱”系列术语在该部分的英译策略描写如下。

2.1.1 绘图中标出“斗栱”系列术语所在位置同时使用重复法和音译进行翻译

“起源”部分包含了“中国木构建筑主要部分名称图”和“中国建筑之‘柱式’(斗栱、檐柱、柱础)”图。下面以图1“中国建筑之‘柱式’(斗栱、檐柱、柱础)”(梁思成 2001:23)为例加以说明。

图1 中国建筑之“柱式”(斗栱、檐柱、柱础)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图1直观地呈现了“斗栱”系列术语在“斗栱”区域所处的位置及与其它部件的关系。在该图最右侧标出“斗栱”在柱式系统中所处的区域,同时采用重复法和音译“斗栱TOU-KUNG”进行翻译和标注。“华栱”简称“抄”。“华栱”和“栌斗”也分别采用重复法和音译标注为“19华栱HUA-KUNG,抄CH’AO”和“20栌斗LU-TOU”。

图1除了标注术语名称外,还在绘图的右下区域以文字模态形式解释了“斗栱”的度量单位,该图的图文关系为相互补充,逻辑语义关系为延伸。

2.1.2 先同时采用两种翻译方法,再以音译为主,然后配以绘图说明

“两部文法书”的部分先以文字模态对“斗栱”各个组成部分及名称、工作原理等进行阐释。在该部分,“斗栱”系列术语的翻译首先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再逐渐过渡到以音译为主,然后配以“斗栱”绘图进行直观呈现。现分析如下(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斗栱

一组斗栱[宋代称为一“朵",清代称为一“攒”]是由若干个斗(方木)和栱(横材)组合而成的。其功能是将上面的水平构件的重量传递到下面的垂直构件上去。斗栱可置于柱头上,也可置于两柱之间的阑额上或角柱上。根据其位置它们分别被称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或“转角铺作”〔“铺作”即斗栱的总称]。组成斗栱的构件又分为斗、栱和昂三大类。根据位置和功能的差异,共有四种斗和五种栱。然而从结构方面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栌斗(即主要的斗)和华栱。后者是从栌斗向前后挑出的,与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栱。有时华栱之上还有一个斜向的构件,与地平约成30度交角,称为昂。它的上端,称为昂尾,常由梁或槫的重量将其下压,从而成为支承挑出的屋檐的一根杠杆。

华栱也可以上下重叠使用,层层向外或向内挑出,称为出跳。一组斗栱可含一至五跳。横向的栱与华栱在栌斗上相交叉。每一跳有一至二层横向栱的,称为“计心”;没有横向栱的出跳成为“偷心”。只有一层横向栱的,称为单栱;有两层横向栱的,称为重栱。依出跳的数目、计心或偷心的安排、华栱和昂的悬挑以及单栱和重栱的使用等不同情况。可形成斗栱的多种组合方式。

(梁思成 2001:28)

Bracket Sets (tou-kung)

A set oftou-kung, orbrackets, is an assemblage of a number oftou (blocks)andkung(arms). The function of the set is to transfer the load from the horizontal member above to the vertical member below.A setmay be placed either on the column,or on the architrave between two columns, or on the corner column. Accordingly, a set oftou-kungmay be called a “column set”,“intermediate set”or“corner set”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it occupies. The members that make upa set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tou,kung,andang.There are four kinds oftouand five kinds ofkung, determined by their functions and positions. But structurally the most important members of a set are thelu-tou, ormajor bearing block, and thehua-kung, orarms extending out from it to form cantilevers to both front and rea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facade of the building. Sometimes a slanting member, at approximately a 30-degree angle to the ground ,is placed above thehua-kung; it is called theang. The “tail” or upper end of theangis often held down by the weight of the beam of the purlin, making it a lever arm for the support of the large overhang of the eave.

Thehua-kungmay be used in successive tiers, each extending front and rear a certain distance beyond the tier below. Such a tier and extension is called at’iaoor “jump”, and the number oft’iaoina setmay vary from one to five. Transversekungintersect thehua-kungin thelu-tou. One or two tiers of transversekungmay be used in at’iao. Such an arrangement is known aschi-hsin, or “accounted heart”, while at’iaowithout transversekungis known ast’ou-hsinor “stolen heart”.One tier of transversekungis calledtan-kung,or singlekung;a double tier is calledch’ung-kung, or doublekung.By varying the number of “jumps”,by “accounting”or “stealing” the “hearts”,by cantilevering withhua-kungor withang, and by using single or double transverseku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etou-kungcan be assembled.

(梁思成 2001:212-213)

该例中,“斗栱”第1次出现在标题中,同时采用绝对泛化和文外解释翻译为“Bracket Sets (tou-kung)”。其中文外解释采用音译“tou-kung”,使英文读者理解该术语内涵的同时也了解其在汉语中的称谓。第2次在该例中出现同时采用音译和绝对泛化的文内解释“tou-kung, or brackets”再次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斗栱”在该例中的剩余部分2次采用音译“tou-kung”,3次采用绝对泛化翻译为“a set”。

该例中“斗”“栱”首次出现同时采用音译与文外解释,分别译为“tou(blocks)”,“kung(arms)”。“栌斗”“华栱”首次出现同时采用音译与绝对泛化,分别翻译为“lu-tou, or major bearing block”“hua-kung, or arms extending out from it to form cantilevers to both front and rea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facade of the building”。以上四个术语在该例中其余部分再次出现均采用音译。

从语境来看,该例描写了一幅斗栱的立体画面,对斗栱的结构、分类、组合方式等进行了阐释并对斗栱体系中各组成部分术语进行了说明。通过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整个斗栱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使其涵义更加明晰,从而加深了读者对斗栱系列术语的理解。

该部分解释了包括“斗栱”在内的一些术语之后,插入了“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要略”(梁思成 2001:30),将其中的“斗栱”部分截取出来为图2。图2直观地呈现了一组“斗栱”的组成部分和相关术语。在该图中,同时采用重复法、音译和绝对泛化“斗栱TOU-KUNG OR BRACKET SET”为标题进行翻译和标注。“斗”“栱”分别同时采用重复法和音译“斗TOU”和“栱KUNG”进行标注和翻译。图中英文解释中的“斗栱”“栱”分别采用音译“TOU-KUNG”“KUNG”进行翻译。

图2 斗栱 TOU-KUNG or BRACKET SET

该例的文字模态信息大于“图2”的图片模态信息,两种模态的关系为相互补充,逻辑语义关系为延伸。

2.2 “佛教传入以前和石窟中所见的木构架建筑之佐证、木构建筑重要遗例、佛塔、其他砖石建筑”部分

该部分描述了遗址、崖墓、画像中的佐证,木构建筑及佛塔重要遗例以及其他砖石建筑。该部分“斗栱”系列术语翻译方法及图文关系分析如下。

2.2.1 文字模态以音译为主,间或辅以绝对泛化或重复法

在文字模态中,“斗栱”的翻译57次采用音译,1次同时采用绝对泛化和音译翻译为“bracket sets, ortou-kung”;6次采用绝对泛化,其中1次翻译为“the bracket sets”,4次翻译为“the bracketing”,1次翻译为“a set”。在“斗栱”绘图的标注中,10次同时采用重复法和音译。在“斗栱”照片的标注中,27次采用音译。“斗”的翻译1次同时采用音译和绝对泛化“tou or blocks”,5次采用音译。“栌斗”的翻译10次采用音译。“栱”的翻译1次同时采用音译和绝对泛化翻译为“thekungarm”,12次采用音译。“华栱”的翻译1次同时采用绝对泛化和音译“outstretching arms, orhua-kung”,11次采用音译。

2.2.2 图文互释,清晰释义

该部分“斗栱”翻译的图文关系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为图附属于文,逻辑语义关系为延伸。不同历史时期古建筑的“斗栱”具有不同的特征。介绍相关古建筑时,梁思成有时会对“斗栱”的构成、做法、特点等在文中或图片标注中加以说明并配以该建筑“斗栱”的照片或绘图。文字模态信息大于图片信息,图附属于文,其逻辑语义关系为延伸。该部分大多数图文关系属于此类。图3(梁思成 2001:70)为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外檐斗栱照片,照片下方的英文文字信息说明外檐斗栱阑额上的横木(普柏枋)此时开始出现,但在金代(约1150年)之后这种做法已经很普遍了。文字模态指出了奉国寺大殿外檐斗栱的特点,并说明该特点出现和盛行的时间,图片模态只展示了外檐斗栱的形态,相关信息需要参照文字模态加以解读,图附属于文,其逻辑语义关系为延伸。

图3 Exterior tou-kung. The plate above the lintel signals the beginning of a practice that became very common after the Chin dynasty, ca.1150

第二种为文附属于图,逻辑语义关系为增强。文字模态标注“斗栱”出现的时间、地点,图片模态详细展示“斗栱”的构成和特点。该类图文关系中,图片模态信息大于文字模态信息,文附属于图,逻辑语义关系为增强。“河南登封县少林寺初祖庵”总体结构相当严格地依照了《营造法式》的规定,其斗栱更是完全遵循了有关则例。根据所处位置,“斗栱”可分别称为“柱头铺作”(位于柱头上)、“补间铺作”(位于两柱之间的阑额上)或“转角铺作”(位于角柱上)。图4为“平面图补间铺作及柱头铺作 Plan, and intermediate and columntou-kung” (梁思成 2001:101)。该图文字模态标注了其所在地点为“河南登封县少林寺初祖庵”,时间信息为“宋宣和七年建SUNG DYNASTY A.D.1125”。图片模态信息具体直观地呈现了遵循《营造法式》有关则例的“补间铺作”及“柱头铺作”的形态结构,大于文字模态信息,文附属于图,逻辑语义关系为增强。

图4 平面图补间铺作及柱头铺作 Plan, and intermediate and column tou-kung

2.3 “技术术语一览”部分

在《图像中国建筑史》的书末,梁思成还专门附有“技术术语一览”(Glossary of Technical Terms)。该部分先同时采用音译和重复法列出术语,再对术语的内涵进行阐释。例如,“lu-tou栌斗”阐释为“the principal bearing block, lowest in a bracket set”(梁思成 2001:257)。

3. “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策略总结及成因探析

“斗栱”系列术语是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地方性知识的外化表达,其英译实际上是中国古建筑知识向英语文化语境的传递、迁徙与重构,探讨其英译策略及成因有助于揭示古建筑知识的再生产机制。

3.1 “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策略总结

3.1.1 音译为主、其他翻译方法为辅,保留古建筑术语的民族性特征

“斗栱”系列术语在该书中首先同时采用音译及其他翻译方法进行阐释,既保留了中国古建筑术语概念又使目的语读者了解了中国古建筑知识。其次在译文读者理解术语内涵之后,主要采用音译。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译文读者熟悉了这些音译术语,它们“会获得一定的自足性,附加阐释部分的功能就慢慢弱化了”(孟祥春2018:73),这样就保留古建筑术语的民族性特征,逐渐实现中国古建筑知识的跨文化再生产。

3.1.2 为目的语读者构建语境,确保古建筑术语的可接受性

术语英译的可接受性是实现古建筑知识再生产的关键。语境是目的语读者赖以理解古建筑术语的关键要素。“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不可脱离具体语境孤立讨论”(王克非、王颖冲 2016:88)。在原语语境中人们较容易理解术语内涵,要进行古建筑知识的跨文化再生产,需要译者将古建筑术语知识要素再语境化,为目的语读者构建相同场景。一方面在“斗栱”绘图中直接标注“斗栱”系列术语音译名称,直观地呈现不同术语在“斗栱”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与其他术语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在整个斗栱系统中解释“斗栱”的结构、分类和组合阐述其概念内涵,为“斗栱”系列术语英译构建情景语境。

3.1.3 保持古建筑术语翻译的系统性,构建对外古建筑话语体系

古建筑术语具有系统性。术语翻译“要考虑相关术语的系统性”(侯国金 2009:72)。“斗栱”及其系列术语在翻译时保持了系统性。“斗栱”采用音译“tou-kung”,“斗”“栌斗”中的“斗”也采用音译“tou”,与“斗栱”中的“tou”保持一致。同样“栱”“华栱”中的“栱”也采用音译“kung”与斗栱中的栱“kung”保持一致。保持古建筑术语翻译的系统性,有利于构建对外古建筑话语体系,实现古建筑术语跨文化转移的知识再生产。

3.1.4 采用图文互释的多模态英译策略,增加古建筑术语译文的可理解性

运用图片模态将古建筑术语图景在目的语中重现,可以帮助译文读者进行形象感知,理解其内涵。“较之于文学作品中的插图,科技典籍翻译中插图对读者理解文本所起的作用更为显现。图像使术语解析更加直观,其认知效果有时胜过大段文字的解释”(许明武、罗鹏2019:165)。《图像中国建筑史》对“斗栱”系列术语英译时配有绘图或照片,图片模态和文字模态相互阐释,从而增加了古建筑术语译文的可理解性,促进了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再生产。

3.2 “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策略成因

将“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策略置于不同知识共同体的历史视野和上下文语境中加以考察,分析其英译的时代背景和目的,探讨其英译策略成因的文本外和文本内因素。

3.2.1 文本外因素

首先从著书的时代背景来看,尽管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与伊斯兰建筑、欧洲建筑一起成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当时国内建筑始终被鄙夷为工匠之事而不是包含系统建筑知识的学问。国际上第一批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著作于20世纪20年代问世,然而梁思成认为它们都没论及中国古建筑知识的精髓。其次从著书的目的来看,虽然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却没有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撰写的建筑史。年轻的梁思成为此深感遗憾,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立志撰写一部《中国建筑史》以捍卫民族自尊。“纵观梁思成与林徽因几十年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到民族复兴的信念一直是他们的根本精神支柱”(陈华文 2013:83)。梁思成创作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其实质是在独辟蹊径地体味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储玲玲 2018:8),展现中国古建筑地方性知识在世界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最后从自身素养来看,梁思成学贯中西,精通建筑知识。他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专业,后又在康奈尔大学选修了户外写生等课程,为撰写建筑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1年,梁思成参加“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他虚心向匠师们请教古建筑的构造方法并领导学社同仁对各类古建筑进行田野调查和测量绘图,获得了《图像中国建筑史》撰写的珍贵资料。综合以上因素,梁思成对“斗栱”系列术语英译是为了实现古建筑知识的跨语言转移,建立中国古建筑对外话语体系,进行古建筑知识的跨文化再生产,弘扬中国古建筑文化。

3.2.2 文本内因素

“斗栱”系列术语的英译策略与其在书中出现的上下文语境密切相关。该书首先呈现这些术语的图像,同时采用重复法和音译进行标注;然后对其进行解释,通常先同时采用绝对泛化和音译的文外解释,使读者理解该系列术语的涵义并与其音译建立联系;再一并采用音译和绝对泛化,突出音译的同时加强与该术语指称意义的联系。通过上述翻译策略使读者理解了“斗栱”系列术语涵义之后,在书中其余部分出现时通常单独采用音译进行翻译。以音译为主的同时,有时为了避免重复,使用该术语的绝对泛化译文,以便符合英语的文体特征。

4. 结语

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视域,运用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探讨了《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斗栱”系列术语跨文化知识再生产及成因。在中华民族处于列强压迫的背景下,梁思成以复兴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从古建筑知识的跨语言转移和国际传播出发,致力于古建筑知识的跨文化再生产。基于学贯中西的学术素养和对古建筑进行的实地考察,兼顾中国古建筑术语跨文化阐释的充分性和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梁思成对“斗栱”系列术语采用以音译为主,提供语境,保持系统性,图文互释多模态的翻译策略。《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斗栱”系列术语英译为中国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进行跨文化再生产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同时对于中国如何讲述自我、沟通世界、促进人类的跨文化理解,实现文明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建筑史梁思成音译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建筑史话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BIM涤荡建筑史 建协助推豫之梦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