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辉 万菲菲* 穆玉玲
(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2滨州市食用菌科技推广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4 133.96万t,平菇产量排第三位,占食用菌总产量的14.78%[1]。山东省平菇产量居首位,远超其他食用菌产量。同时,平菇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常规主栽品种之一。
黑平菇是中低温型平菇品种的统称,其子实体叶片肥厚、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2]、口感润滑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黑平菇子实体生长需低温(0~5 ℃)、较大温差(10 ℃以上的昼夜温差)。黑平菇通常是9—10月拌料、装袋、接种、发菌,11—12月开始出菇,次年5月底结束。每年6—10月将近半年的高温季节,不适宜黑平菇生长,出现黑平菇市场供应空白。
目前,有研究已经尝试在海拔2 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夏季栽培黑平菇[3],由于运输成本高等因素,难以满足市场对新鲜高品质黑平菇的需求[4]。虽然在平原地区夏季高温天气可成功栽培平菇[5],但是缺少夏季高温天气成功栽培黑平菇的案例。
因此,笔者拟采用双层日光大棚,辅助制冷通风设施,周年栽培黑平菇,实现全年供应市场。该技术既能解决平原地区夏季高温天气栽培黑平菇的技术难题,同时确保黑平菇的市场周年供应,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栽培效益突出。现将该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双层日光温棚的外棚宽20 m,高6 m,长130 m;内棚长128 m,宽18 m,高5 m(图1)。内外棚均为铝合金无立柱骨架,内层无滴膜,外层反光膜,覆两层棉被,分别用卷帘机调控升降。
图1 双层日光温棚
采用风机湿帘通风降温,极限高温季节采用山东华聚制冷设备公司生产的HPSD型食用菌空调机降温通风;制冷机组冷却水形成冷雾增湿。
培养架采用平菇专用活动出菇架,高1.8 m,共10层。夏季10层分别摆放菌袋,冬季改为两个5层。
冬季选用低温型抗病平菇菌株8129,夏季选用广温型平菇菌株969。
玉米芯: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杂质,粉碎成直径0.8~1.2 mm颗粒。棉籽壳:购买成品优质棉籽壳,要求新鲜无霉变、中壳有黄粉。豆粕:购买成品优质豆粕。另外准备石灰、复合肥和消毒剂。
培养料参考配方:按1 000 kg玉米芯计算,加入300 kg棉籽壳,50 kg豆粕粉,20~40 kg石灰(高温期加大用量),8 kg复合肥,1 kg食用菌拌料专用消毒剂。
将上述原料加水搅拌均匀,堆积成高0.8 m左右,宽4~5 m(按照自走式拌料机的拌料宽度)的料堆,料温达55 ℃以上后,翻堆一次,待料温再次升至55 ℃以上,即可散堆装袋。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用装袋机(或人工)装入23 cm×(55~60)cm料袋,两头扎口。每袋装料折干1.1 kg。
将料袋移入灭菌房(室)(通常每个灭菌房一次灭菌5 000袋),通入蒸汽,灭菌房内温度达100 ℃后,保持10 h。
将灭菌后的料袋放入大棚,冷却至30 ℃以下接种。采取两头接种,接种时,打开一端扎口绳,放入一层菌种,基本覆盖袋口料面,套上颈圈,加一层报纸覆盖颈圈口,用皮筋扎口。另一端接种操作同上。
料袋接种后,置于出菇架上(图2)。控制大棚温度22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通风良好。如此发菌环境下,通常22 d左右菌丝长满袋。
图2 菇架
发菌期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培养室门窗、通气孔要安装防虫网,培养室内每2 m2悬挂一块黏虫板。
黑平菇适宜出菇温度为8~22 ℃,出菇温差10 ℃以上,因此,在整个出菇期通过大棚设施与降温通风设备以及手机远程监控管理,确保菇棚白天温度20~24 ℃,夜晚温度10~14 ℃,空气相对湿度85%~95%,LED防水灯定时给光无死角,风机湿帘通风,二氧化碳质量浓度500~800 mg/mL。
当黑平菇子实体六七成熟时及时采收(图3)。整朵菇摘下,装入标准筐,每筐10~12朵菇,质量5 kg左右。装好后移入0~2 ℃冷库打冷。待黑平菇冷透后上市。
图3 出菇
该技术选用双层日光大棚,虽然建设成本高出相同面积普通大棚的50%左右,但由于两层中间有1 m高的空气隔热层,保温效果好。双层大棚受外界自然温度变化影响小,除夏季极限高温天气需要制冷机组辅助降温外,其他时段只需开启风机湿帘即可,因此生产管理费用低。
一个2 400 m2的双层大棚,夏冬季各投料66 t,共计年投料132 t,产出黑平菇130 t,产值1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22万元、管理费用与大棚折旧12万元、水电费用13万元,生产利润达53万元。双层大棚较普通大棚冬季生产利润提高200%,栽培效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