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新作用 *

2024-03-11 19:32张湘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思政文化

张湘卓 李 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具有原创性、经济性、实用性等多种优势。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中医药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中医药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新时期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担负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既有利于院校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如何将中医药文化更加日常化、大众化地深入中医院校师生心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是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从根本上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与优秀中医药文化中从古至今所传承提倡的“医者仁心,医乃仁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等不谋而合,颇有共通共融之处。对于如何凝练优秀中医药文化中的精髓,将其全方位、全过程地注入思政教育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教学与专业学科引领、课后评估等精准对接,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2],实现优秀中医药文化与思政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全新教育模式,本团队以中医药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思考。

1 以中医药精神文化为出发点打造特色思政课堂

精神,往往是一个民族、一项事业的标志和力量源泉。中医药灿烂的文化里蕴涵着医学人文精神的光芒,《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中医药经典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精神文化。挖掘优秀中医药文化中的精神标识,对于大学生坚定思想信念、塑造美好品格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从不同专业课程和经典医书中发掘文化基因和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学载体,打造独具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堂富有意义。

1.1 仁者爱人立德行 清末时期,湖湘民间名老中医在店铺自题春联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这仅是中医药文化中弘扬传统医德和仁爱之心的缩影。中医提倡“医者仁心,医为仁术”,特别强调一个“仁”字,仁爱是从道德层面评判一名医者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对医学的定性,是对医学灵魂的高度概括[3]。《大医精诚》中也明确论述了医德的两个方面:一是精;二是诚。精是指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博极医源、技术精湛;诚是指医者“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与患者感同身受,有“大慈恻隐之心”,且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传统中医药文化赋予“仁”的内涵深深适用于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怀仁爱之心,为其成为一名合格医者埋下种子,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育善培德,仁者爱人,逐步推进“仁德、仁术、仁人”的教育理念生根开花,是思政教育中师生必修的重要一课。

1.2 弘扬继承增自信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这是在仲景之乡、温凉河畔,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回望历史,从神农尝百草到东汉华佗创造使用麻沸散施行外科手术,从砭针、砭石、银针、经络到东汉仲景创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从宋代民间流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到明代李时珍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些都是值得中华儿女自豪的医药学成就。俯瞰今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袭,全国4900余名中医药人员驰援湖北,经过实践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作出重要贡献。如何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厚底蕴的中医药学,将中医药文化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使其不断增强对中医药的自信心、对自身成长成才的自信心,值得深入探索。自信是人生的一道重要命题,是一种品格、一种气质,也是一种自我行为艺术。思政教育中将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光热沿用至培养学生自信,使得学生勇攀险峰、直面阴霾,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4]。

1.3 寻根求源谋创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哲学的统一[5]。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疾病谱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化的挑战不断催促着中医药为自身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不日新者必日退,坚持创新开放、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良方”,才能让中医药发展清流激荡。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在对外传播中探索出许多成熟的新路径,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队为例,中医学子们将传统的五禽戏、八段锦等加以改编,既有强身健体之功,也有舞台效果之美。中医药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不断呈现创新性、多样性,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用国际化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结合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理应积极借助新的传播载体,以中医药文化之美、中医药文化之道讲好思政育人新课程。中医院校的创新在中医药治疗、预防疾病之中,也在学生思想引领、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学不应拘泥于条框,抓住时代发展和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机遇,才能培养出功底扎实,特色鲜明,有个性、有担当的中医学子。

2 以中医药行为文化为着力点发掘学科引领作用

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不仅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还在治未病、整体观等具体理论体系中形成了系统的行为文化。如《医门棒喝·论景岳书》[6]载:“即此数则观之,可知景岳先生,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药王孙思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7]。中医学的行为方式包括辨证方式、治疗方式、养生方式,以及医者的行为举止等。严谨细致的中医药专业技能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医药行为文化,引导着中医药师生谨言慎行、精准施治。

2.1 防微杜渐治未病 《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8]。《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9]。治未病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逐渐得到大众认可,与哲学意义上的树立因果观念、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有共同之处,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所具有的超前性和有效性。中医对于人体的健康,提倡以预防为主,强调防患于未然,重视平时保健调理的思想弥足珍贵[10]。这种传统的理念不仅对于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大有裨益,对于思政教育教学也有启发意义。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政教育以专业课程为着力点,挖掘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帮助学生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在教学工作中,防微杜渐,防止量变引发质变,逐渐培育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等。如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教育,增强师生对安全事故的预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中医药行为文化为载体贯穿思政教育教学。

2.2 辨证论治展特色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11],又称辨证施治。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辨证论治的论述共有41种不同的记载。“辨证论治”一词始见于清代章虚谷的《医门棒喝》[6]。任应秋[12]于1955 年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概念。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遵循“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6]。

青年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市区,生活环境各异,但走进了同样的大学,如何在不同的行为表现中寻求相同点,又如何从相同行为表现之中具体分析每位学生的不同,可参考“辨证论治”的方式。新时代学生更具独立性和差异性,“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学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必须“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要善于区分不同群体、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发现学生个性,合理运用学生所长,百花齐放,充分展现中医药青年学子特色。

2.3 整体观念促融合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除了辨证论治,还有整体观念,二者联系密切。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具有统一性。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二者都是中医学中的精华,使用价值极高,沿用至今。

思政工作主要是育人的工作,需要把握育人整体性,将专业特色显性教育与思想引领隐性教育相结合。随着科学不断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社会环境变迁,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机能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现代青年学生“多科技综合征”“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研究医学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治病宜不失人情,“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医学源流论》)[13]。中医学整体观等哲学观念可加强人性修养,通过“中和”之道建立理想人格,帮助青年学生提升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3 以中医药形象文化为参考点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从古至今,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底蕴、传播途径、授课方式,以及中医院校的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等,多方面、多维度地展现了中医药形象文化的独特意义。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中医药文化式微、中医药学科边缘化等问题,如何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以不同主题、不同形式感受到中医药的疗效与魅力,让人们安心、放心、真心地体会到中医药带来的便利,值得我们思考。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教育在挖掘中医药特色思政教育教学新内容之后,可以结合中医药形象文化为标准设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确保专业课程、文化讲座等拥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保障和监督评价机制。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评价和师资建设等多方面[14]。首先,要评估中医药文化思政课程的目标。是否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是否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中医药形象文化相结合作为指导思想;能否引发共鸣,是否便于长期记忆、切实可行等。其次,评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目标培养;是否结合专业学科特色,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使线上线下创新授课形式,隐性输入、显性教育融合第一二三课堂相互辅助;能否增进师生交流,润物无声。再次,评估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改革、产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重要抓手,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现用教材是否符合新时代学生特点和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适应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值得考量。最后,评估课程评价。在课程评价标准中融入中医药思政元素,制定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规则时设置价值引领的观测点。除此之外,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软硬件设施对于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提高思政课程质量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也十分关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沿线国家纷纷表达了加强和中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愿望,中医药将成为“中国符号”,以“医学技术”为切入点,以“职业精神”为依托点,传播中华文化。在这样的历史性的机遇里,中医药走出去和整体产业升级,急需能突破时空、地域、语言、文化障碍的新时代中医药青年人才。中医药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升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力量[15]。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基于中医药文化挖掘思政育人新路径、新内容是中医药院校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也是特色创新所在。做好中医药院校思政工作,就必须深刻把握其特殊性,将社会大德与医学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专业基础并领悟中医药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为培育新时代中医药学传承创新发展的后浪者奠定基础,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猜你喜欢
中医药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