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玲
孟子曾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说“三世而斩”)。纵贯历史,大部分家族都未能走出这种“富貴不过三四传而衰替”“五世而斩”的兴衰周期律。但北宋名相范仲淹所在的苏州范氏家族是一个例外,从北宋到民国,历八百余年风云变幻而岿然不衰。它之所以能持久兴旺,成功摆脱近乎魔咒般规约的“周期律”,与范仲淹建构的家训思想体系和优秀家风息息相关。清人曾感慨:“世守先德,永久勿替者,唯苏州范家,为古今第一。”(释印光《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先德”,就是范仲淹建构的家训家风体系。范仲淹的家训建构在儒家伦理道德、修齐治平思想基础之上,也是他本人忧乐观的外化。它不但实现了范仲淹修身齐家、修福荫后的目的,成就了范氏家族八百余年的持续兴旺,更有济世、教化之功。在当下,对于家风重构、社会和谐也仍有借鉴意义。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的人品事业卓绝一时,“在布衣时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元好问),完美诠释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之姿,被誉为“天地间之完人”。范仲淹不但成就了不朽功业,也很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他秉承“正国先正家”的理念,写了《诫诸子书》《诫诸子及弟侄》《六十一字族规》《义庄规矩》《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等家训家规,引导子孙正品立身。这些家训营构了优良的范氏家风,规范了范氏子孙的言行与品德,打造了优秀的家训家风样本。
范仲淹家训的内容丰富,包括孝以养亲、忠君报国、廉俭谦卑、修身养德、读书传家等诸多方面,最有特点的是忠孝、仁义、廉俭三个方面。
范仲淹尊崇忠孝之道,并将其写入家训:“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家训百字铭》首句)现实中,他更是竭力孝亲、忠君爱国。
“百行孝为先”,范仲淹认为孝敬父母是家风的第一要务。“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传统文化中,孝一直被视为立德的根本。范仲淹教育子弟“孝悌形而家道成”(《家人》),告诫子弟不要“享富贵之乐”(《告诸子书》),而要尊亲、顺亲,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己更是尽孝养亲,积极报恩。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改嫁朱文翰,继父给他改名朱说。范仲淹长大后得知了自己身世,离家求学苦读,以求取功成,善事母亲。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他考取进士授官后,便将母亲接到身边侍奉。母亲去世后,范仲淹虽已显贵,但“欲以养亲,亲不在”,心中有无限遗憾。后来,他上书朝廷请求追赠母亲,寄托哀思。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继父朱文翰,范仲淹也孝敬有加。考中进士后,他虽已认祖归宗,复归范姓,但依然感念朱文翰的恩情,给其申请了“太常博士”的封号:“及贵,用南郊所加恩,乞赠太常博士,岁别为享祭。”(《长山县朱氏宗谱》)
范仲淹还践行孝悌之道,对范氏、朱氏家族的子弟都关爱有加。范氏族人刻薄小气,不但不曾善待范仲淹母子,在他请求认祖归宗时还曾横加阻拦。朱家兄弟也一度对范仲淹口出恶语,心有嫌隙。但范仲淹不念旧恶,对两个家族的子弟都全力提携。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所谓忠,不仅是忠君,更是忠于国家。范仲淹告诫子弟,要为国家尽忠尽勇,时刻准备挺身而出承担责任。“圣人志在天下国家,与常人志在功名全别。”范仲淹一生行事,从不计私利,而是为国为民,彰显了圣人之姿。他曾多次上书针砭时事,批评宰相的不当之处,因而三次被贬,被同僚戏称为“三光”(光耀祖宗,反语)。仁宗宝元年间,西夏李元昊多次袭扰西北边境,大败宋军。朝中无人愿意到边疆戍守,只有范仲淹临危请命。他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提出“积极防御”的方略,整顿军纪,屯田戍边、修筑寨堡,团结边境少数民族,使西北战线固若金汤。西夏军队屡攻不下,不敢再轻易侵犯,当时西北边陲有民谣赞美范仲淹:“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后来元昊向北宋称臣(庆历和议),边境复归安宁。因为功勋卓著,宋仁宗要给他升职,但他五辞枢密副使的官职,只愿留任边塞保卫国家。其为国为民之心,可鉴日月。
在范仲淹的影响下,其后人也践行“忠孝”。其长子范纯佑天资聪慧,但为了照顾多病体弱的父亲,他“不应科第”,一直陪侍父亲左右,以安诸弟之心。后来又跟随范仲淹戍守西北,为国尽忠。他作为主帅之子,却仍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屡立战功,成就了一段父子守边的佳话。二子范纯仁也事亲至孝,进士及第后被授官,他因为远离双亲无法奉养而不赴任,一直到范仲淹去世后才出来做官。大哥范纯佑后来身患重病,范纯仁像侍奉父亲一样照顾他,尽显孝悌之道。
“道从仁义广,名由忠孝全。”(范仲淹《四民诗其一·士》)范仲淹心怀仁爱,行事以义为上,一力扭转了范氏家族的不良家风,使家族得以安康昌盛。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范仲淹一生为人处世,都主张“义先行”。范仲淹考中进士后,上书朝廷请求认祖归宗,恢复范姓。但范氏族人却处处排挤刁难,认为他是想谋求家族财产。才直到范仲淹承诺“只欲归本姓,他无所觊”,族人才答应他复姓。这种做法刺伤了范仲淹的心灵,多年以后,他还用“风俗太薄”四字来评价当时的范氏家风。但宽厚的他以德报怨,晚年时更拿出毕生积蓄创办了范氏义庄,购义田、建义宅、设义学。义田所出,是用来周济族人,使“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建义宅,是为供族人聚族而居。设义学,是为供家族子弟接受教育。他还制定了《义庄规矩》,对供给衣食、婚嫁丧葬等费用的发放标准、范围、数量等具体事宜,都作了明确规定,以保证义庄的长久运行。这些举措使范氏家族“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归”,造就了一个小范围的儒家大同社会。范仲淹用义行扭转了不良家风,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
范仲淹“义以为上”,而“义”的核心是“仁”,也就是仁爱之心。如前所述,他不计前嫌,厚待范氏族人。他认为宗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理应和衷共济。因此他订立族规,希望族人能和睦相处,互相扶持,实现宗族的持久兴旺:
族人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兇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和气致祥,永远吾族家人炽昌。(《六十一字族规》)
他还主张“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要求范氏子弟要互相帮助,多积善积德,要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爱情怀,和睦邻里。这些都是其仁爱精神的体现。
范仲淹“常以俭廉率家人”(《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在家训中也强调廉洁俭素。
范仲淹为官清廉,训诫范氏子弟要“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他说为官要清白,不谋私利,才是真正光宗耀祖:“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以光祖宗”(《与中舍二子三监簿四太祝书》)。范仲淹后来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按当时规定,有资格举荐家族子弟为官。但他在写给兄长和儿子、侄子的家书中强调:“汝等但小心,有乡曲之誉,可以理民,可以守廉者,方敢奏荐。”意思是说虽然他有资格向朝廷奏请给子侄授官,但必须学业有成,还要有治理政事的才能和廉洁奉公的操守,否则他不会奏请。在侄儿三郎做官后,他又写信告诫要他洁身自好,“清心做官,莫营私利”。还叮嘱侄儿不能因关系亲近便忘却廉正大节,即使乡邻求情也不能走后门。而他自己无论在何地做官,都不会以权谋私,为子侄树立了榜样。
生活方面,范仲淹更是力行俭素。他年轻时收入不高,生活非常节俭,留下了“断齑划粥”的故事。在邹平县的白山醴泉寺学习时,他每天煮一锅稠粥,等粥凉之后将其分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后来虽然官高位重,俸禄优厚,但他依然保持着俭朴的生活,“食不重肉,衣不重裘”。家里除非有宾客来访,否则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他自己和妻儿的衣食也仅能维持温饱。他教育子侄们一定要养成“慎末防微”、省俭固穷的习惯。“君子固穷”,范仲淹之所以力行节俭,是因为他觉得节俭既可养德,也能避祸:“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诫诸子及弟侄》)他认为勤俭家风关乎个人成败和家族兴衰,是维护家族安稳康泰的重要法宝,所以教育家人也要持守俭朴之风。二儿媳王氏有一次从娘家带了几匹绸缎回来做帷幔,范仲淹很不高兴:“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简,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吾家,吾火于庭!”意思是帷幔怎么能用绸缎这么贵重的东西做呢?我家节俭,不能破坏家风,敢带回来,我就烧掉!
范仲淹虽生活节俭,但并不悭吝。相反,他乐善好施,广施义举。他经常接济穷人,奖励将士,抚恤遗孤,“内恤疏属,外赒士大夫”。好友吴遵路去世之后,室无长物,家人度日艰难,范仲淹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接济他的家眷。对那些积极上进的学子,他也竭力帮扶。任职杭州时期,欧阳修曾写信请求他资助处于困顿之中的曾巩。范仲淹读完信后,立刻安排人去准备钱物,还鼓励曾巩发奋努力,让曾巩十分感动。晚年时,他更是拿出毕生积蓄建设义庄,使其成了范氏宗族和乡邻的公共福利机构。范仲淹大部分钱财都周济了他人,以至于去世后,“殓无新衣,友人聚资以俸葬,诸孤无所处,官为借屋韩城以居之。”(《宋史》)去世后没有新衣服入殓,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安葬。他生前也没有购置私宅,去世后家人没有地方住,官府借房屋给他们居住才暂时安顿下来。
范仲淹的这种兼廉俭与慷慨的家风为范氏子孙所继承,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子范纯仁。范纯仁从布衣到宰相,生活一贯俭朴,常年以青菜、盐豆腐佐粥。有一次他在家中设宴招待名士晁美叔,晁美叔回去后对朋友们笑说:“范相公廉俭的家风变了,前几日在他家吃饭,那道炒豆豉的菜上竟然有两小撮肉!”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反映了范氏一以贯之的家风。而他所得俸赐,都用在了义庄的发展上,将义田的规模从1200亩增加到了3000亩。
综上,范仲淹以忠孝传家、仁义治家、廉俭齐家,培养了良好的家风,成就了范氏家族八百余年的持续兴旺,实现了“齐家”的目的。
范仲淹的家训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点,既承袭了前代家训的精华,也折射出范仲淹本人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从整体来看,范仲淹家训体系是建构在儒学思想的基础上的。范仲淹本人的伦理思想以儒家为主,兼有佛道文化的痕迹,具体体现为重义轻利、少私寡欲的价值取向和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这些伦理情怀成为其家训的顶层设计,规范着家训的整体倾向。家训中“道从仁义广,名由忠孝全”“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等内容很明显是儒学思想的外化。而他本人也一直践行仁义忠孝等理念,将儒学思想落到实处。当范仲淹决定拿出毕生积蓄建设义庄时,曾有子弟劝他在洛阳购买园林宅邸作为养老享福之所。范仲淹拒绝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岂必有诸己而后为乐耶?”“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体现了他并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更追求道义之乐的旷达性格。细究其家训内容,不难看出,他试图通过家训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向族人传递儒学精华,强化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人伦关系,使儒家思想实现了在基层的传递。
这种借家训普及儒家思想的做法并不罕见,其传统可以上溯至南北朝时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在开首第一篇提到自己写家训的原因: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仿,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所以复为此(家训)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氏家训·序致》)
他说儒学经典非常重要,但当时那些“理重事复”的解经之学质量不高,不能用来教育子孙。而借助家训则可以把儒学精髓通俗地讲授给子孙,有助于他们“立身扬名”。这种想法不止颜之推一人有,大部分作《诫子书》《家诫》《家训》的士人都有。两宋时期,家训数量很丰富,司马光、贾昌朝、包拯、苏轼、叶梦得等人均有家训传世。这些家训虽然内容有别,但其核心都是儒家思想。这些家训将抽象的儒家理论普及成为普通百姓家庭伦理生活的指南,使其实现了民间化、通俗化的转向,达到了社会教化的目的。换言之,借家训来传递儒家思想,已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文化自觉。
范仲淹的家训还是范仲淹本人忧乐观的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虽仅见于《岳阳楼记》,但其先忧后乐之志,则屡见于其平生诗文中:“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爱将众同,乐与人共”,其最大的人生理想是“但愿天下乐”,“熙熙千万春”。基于这样的情怀,他自觉担负起周济族人、振兴家族的道义责任,又博施济众、广行万善,将“善的起点”从家庭、家族内部拓展到家族外部,从“幼吾幼”“老吾老”扩展到“人之幼”“人之老”。以范氏义庄为例。一般来说,义庄福利只覆盖同族,但范氏义庄却惠及宗族之外。范仲淹制定的义庄章程中特意规定:倘若乡亲、姻亲、亲戚陷于贫窘,或遇饥荒不能度日,诸房共同核实后,可以用义庄粮米“量行济助”。这种大爱情怀、兼济理念都体现了他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
范仲淹的家训思想体系影响深远,既有齐家之效,又有济世之功,堪称典范。
范氏家训在增强族人凝聚力、促进家族的安康繁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范仲淹希望子孫能在家训的规范指引下成长为行仁守义、忠孝两全、知礼崇信、遵纪守法的栋梁之材。范氏子孙世代坚守家训,维系了良好的家风。后世范氏家族不但人才辈出,而且“越数百年,无受罚于公庭者。”(明·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在范氏子孙的世代经营下,范氏义庄也不断增扩,“义田”的规模最多时有近五千亩。从北宋到民国八百余年间,范氏家族绵延不绝,且“家风不坠”,堪称奇迹。
范氏家训还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具有济世功效。范仲淹建构以仁义忠孝、廉洁俭朴为特点的家训,营构了良好家风,又创立义庄救恤周济赈给族亲和邻里。这些举措不但促进了宗族的持久兴旺,也推动了宗族和乡村自治,淳化了民风,所以在当时就得到了北宋朝廷的嘉奖:“朝旨以义庄义学有补世教,申饬攸司,禁治烦扰,常加优恤”(《范文正公义学记》)。在他的示范下,各地官吏、士大夫纷纷效仿,以“家法”“义约”“规矩”为统治准则的义庄、义田、义学建设蔚然成风。如北宋时的官员吴奎、何执中等人就仿效范仲淹建立义庄,购买义田,赈济族人。南宋时期,此类义庄的数量更多。范仲淹制定的《义庄规矩》也不断为人仿行,如南宋中期的宰执楼钥就对其叹服不已,福建建阳刘氏家族仿照它制订了自家的义庄规矩。元、明、清时期,仿行者更是遍及江南。
范仲淹的家训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架构起了儒学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他借此严家法、正家道,成就了范氏家族八百余年的持续兴旺,更有移风易俗的教化功效。在当下,范氏家训对于家风重构、社会和谐仍有借鉴意义。
(作者系文学博士、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