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
吃得好吗?穿得暖吗?家里缺什么东西吗?当子女这么问时,父母总是回答:“好,暖,什么也不缺。”但是除了物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关注。
北京安定医院的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潘伟刚每天要面对各种老年精神和心理病例,其中有的是退休后不适应引起的,有的是由躯体疾病引发的,有的源于独居。
潘伟刚接触到的病例非常多,有一个现象他留意了很久:“主动来看病的几乎没有,都是老伴儿或者孩子劝着来的。”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诱因和中青年、儿童的都不同。比如退休综合征—老人退休前每日忙碌,甚至周末都要开会、出差。退休后,每天除了早晨遛个弯,在家就只剩看电视,其余时间无事可做。时间一长,老人就抑郁了。这种情况,一般通过自我调节,半年或一年就能适应。可如果还无法适应,就应该寻求治疗。
还有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潘伟刚认识一位阿姨,因为孩子离世情绪抑郁,她的朋友们主动安慰她、支持她,拉着她参加活动,出门旅游。“从心理学上讲,情感的链接—这种社会支持,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非常重要,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潘伟刚和同事们除了在医院出门诊,还经常到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很多老年人没有接受过关于心理和精神健康的科普,即便有这方面的问题,也会因为病耻感而拒绝主动问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家庭、社区到医院,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让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
在什刹海边一个普通的小院,心理咨询师李媛媛轻轻推开院门。在小院住了40多年的王琪一打开门,两人就寒暄起来。“王阿姨,我先跟您约一下:中秋节的两个活动,您给留好时间啊。”王琪赶紧找了支笔,在挂历上记下具体的日子,说:“没问题,只要没什么意外,我保准去。”
挂历上,是密密麻麻的社区志愿活动日程。已满66岁的王琪是什刹海街道的志愿明星。她从衣柜里拿出一堆志愿服装,那是她近十几年来参加各类志愿活动留下的印迹。
很难想象,神采奕奕的王琪曾经遭遇过重大人生变故。40多岁时,丈夫因病离世,王琪撑起家庭重担,既要挣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其中的辛苦她很少向人吐露。
“街道经常组织活动,活动中可以观察社区里老人的精神状态。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王阿姨一下子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李媛媛说,在什刹海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构建的心理服务网中,社区居民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居民既是服务对象,也能成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
王琪虽历经风霜,但不屈不挠、积极阳光,很爽快地同意了加入什刹海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经过专业心理服务培训后,王琪成为柳荫街社区两位老人的“结对子”志愿者。两位老人都是80岁以上高龄,独居。王琪经常去看望他们,帮他们打扫房间,自己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给他们拿点过去。
“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让独居老人知道还有人惦记着他们。志愿者熟悉社区邻里,做这样的工作,甚至比我们心理咨询师效果更好。”李媛媛介绍,“我一直觉得,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最关键的就是增加他們的社会交往,让老人能走出家门,在社会活动中找到快乐。慢慢调动起他们的能量,既能帮助其他人,又能增加他们的自我价值。”
陪伴,是记者采访时最常听到的词汇。当下,孤独、寂寞、缺乏社会链接是导致老年人心理问题最常见的因素。退休之后,生活突然之间发生变化,老年人难以适应,不知道该干什么。而子女大多忙于工作和培养下一代,对老年人的关怀更多停留在物质层面。
老年人的孤独多数由脱离社会产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回到社会中来。子女要时常陪伴父母,多说话、多聊天;社区街道要多为老年人组织活动,请他们走出家门;亲朋好友要多拉着老人一起出门遛弯、旅游散心;老年人自己也要发展一些兴趣爱好,结交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