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军 许琴
“双减”以来,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对准“双减”三年总体目标,校内与校外联动,“减负”和“提质”并重,通过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治理、一体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元化开展课后服务活动,让“双减”工作进一步见实效。
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治理
“自‘双减以来,街道办事处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实行网格化管理和包保责任制,每月开展督导检查,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孩子在校外培训机构参加跆拳道、美术等艺体培训,我们非常放心,再也不用担心乱收费、卷钱跑路等问题了!”2024年1月20日,襄州区张湾街道办事处红星社区一学生家长向正在巡查的“双减”办工作人员说道。这是襄州区开展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襄州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利剑”作用,印发《关于〈襄州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联合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坚持开展“1+1+1+N”模式督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即1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1名镇(街)中心学校校长+1名社区干部+N个区直部门相关负责人,组建成15个检查小组,每月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大规模、常态化的联合检查,做到月安排、月检查、月通报,校外培训监管工作基本形成“内外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基本实现“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本账”的工作格局。2023年,全区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1+1+1+N”模式联合检查(执法)多次,检查培训机构和排查从业人员涉及面覆盖全区,积极入户宣传政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现场整改和下达问题整改通知书并行措施。
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治理,使全区校外培训治理态势持续向好。襄州区肖湾中心学校五年级(4)班学生李明(化名)的家长高兴地说:“现在,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既可自主学习,也有教师辅导答疑,还有绘画、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我们都不用参加校外培训了,省钱还省心。”早在“双减”政策落地时,襄州区就已将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区教育局等四部门印发《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
襄州浩然街道办事处深化“1+1+1+N”督查治理模式,实施校外培训网格化分片包保责任制,社区工作者、巡逻队“一日双巡”入户走访,防止机构隐匿在居民楼、酒店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浩然街道办育红社区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將校外培训治理纳入党员“时间存折”志愿服务,常态化宣传“双减”政策、巡查校外培训机构,用“存折”的方式累计志愿服务时间,激发更多的党员群众加入校外培训治理志愿者队伍。
“努力把校外培训网格治理这一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工程做成‘民心服务,将校外培训的问题清单转变为志愿服务清单、群众的幸福清单。”浩然街道办事处育红社区书记、主任朱竹表示。
一体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襄州区教育局始终坚守校内教育教学的“双减”主阵地,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质工程,优化减负提质路径,城乡一体、强弱兼顾,加快构建一体化赋能质量强区建设,积极推进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襄州区教研中心将一学期一轮的“一校一天教学视导”、一学年一轮的“常规教学检查”与“强弱拉手校际帮扶”三项活动有机融合为一学年一轮的“三位一体”教研活动改革,积极搭桥“联姻”,全区40余所中小学结成“拉手帮扶”对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薄弱学校从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教研活动、教学资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注入了学校发展新动力,为课堂教学“赋能增值”。结对帮扶的17所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城乡校际差距正逐渐缩小。古驿镇黄渠河第一小学校长窦院宏高兴地说:“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能够连续4年稳居全区第1方阵,得益于‘三位一体活动,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
2022年,襄州区深化“三位一体”教研活动改革,积极争创教联体试点建设,双沟镇中心小学教联体、朱集镇中心小学教联体被确立为“省级教联体试点”。2023年,出台《关于印发〈2023年襄州区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采取“1+N”形式,即以区域内1所优质学校为核心学校,与本区域内其他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联合办学。目前,全区已签订了35组中小学教联体协议书。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通过“三定六统”,即定方案、定目标、定评价,统一管理、统一教研、统一课表、统一进度、统一资源、统一质评,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襄州教育已实现了“一年有起色、两年上台阶、三年变格局”的既定目标。
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襄州区教研中心科学研制《襄州区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标准》《襄州区小学各学科作业设计指导意见及示范案例》,监督指导作业布置与批改。在全区中小学生作业优化设计案例评选活动中,累计4800多名教师参与,800多份案例被评为“区级优秀案例”。如,襄州区第八中学作业设计遵循层次性的原则,从学生分层、作业难度分层、作业量分层三个方面把作业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巩固(必做题3分钟),能力达标(必做题3分钟),拓展延伸(选做题10分钟),创新思维(选做题)。
多元化赋能课后服务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襄州区教育局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融入素质教育“百花园”工程,通过“基础+”模式,完善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努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让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每一名学生都有特长。
“喜爱阅读的孩子是聪慧的孩子,喜爱体育的孩子是阳光的孩子。”襄州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汤德东及其班子成员非常重视学生阅读和体质健康,强调“要以阅读和体育为基础,以活动为引领,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2022年区教育局开展的第22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历时5个月,师生参与达10万余人;2021年以来,全区持续开展“过快乐寒(暑)假,读红色经典”等整本书主题阅读活动。全区共评选表彰39所“全民阅读示范学校”、22个“整本书阅读优秀单位”、680名“最美领读教师”、920名“最美朗读少年”及60名“最美伴读家长”,引导广大师生爱读书、好读书、善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常态、一种风尚。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如,襄州区天润小学、襄州区第四中学开展多姿多彩“全员运动会”,师生全员参与,人人有项目,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为了保障课后服务的多元化和针对性,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人、体艺达人等,纳入课后服务师资队伍人才库,拓宽课后服务渠道,补充多样化服务需求,努力让校园成为孩子的家园、学园、乐园。结合地域特色,让学生出彩,如襄州区石桥镇黑龙小学的豫剧、襄州区程河中学的柳编、襄阳苏维埃红军小学的红色教育、襄州区第七中学的七星文化等;结合文体活动,让学生精彩,如襄州区第七中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襄州区实验小学的科技节等;拓展非遗文化,让学生传承,如襄州区张湾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的剪纸等;结合现代科技,让学生受益,如在“双减”中做实科学教育加法,扎实开展全国“做好‘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教育部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区建设,督导各学校尝试应用AI互动双师教学,赋能课后服务高效发展。
2022年春季以来,全区各中小学校按照“学生有需求全覆盖”的课后服务原则,应托尽托、应管尽管,基本实现“菜单式”课后服务,让学生学习真正回归校园。
襄州区教育系统将继续巩固拓展“双减”成果,围绕“四年创特色、五年铸品牌”的目标,大力实施强基、质量强区“两大战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生素质教育“百花园”工程和干部教师百千万“三大工程”,谱写“双减”新篇章,努力开创襄州基础教育新格局。
责任编辑/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