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用语的构因与特征

2024-03-10 23:06:15郭涛
今古文创 2024年6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郭涛

【摘要】本文基于近十年“年度十大網络用语”的语料,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了网络用语的社会性构因和特征。网络用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方言是基于网络物质载体,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等要素产生发展的,网络用语的领域分布呈现出“两极+过渡”化,体现了网民主导、政治主体在关键领域发力的局面。网络用语表现出了消遣娱乐性、社会现象性、创新性、时代性和产出使用对象年轻化的特征。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用语;语言变体;社会现象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06-012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40

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时代产生的新型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互联网上流通的语言,是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需要而创造和使用的语言。[1]网络用语是有别于日常用语的语言形式,是网民在网络中按照共同的社会规范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本文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①为参考语料,选取2012-2021年“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2012-2021年度的十大网络流行词进行构因与特征的分析。

一、网络用语构因

网络语言的兴起与发展首先是建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语言作为社会产物有其社会性根源。马学良、瞿霭堂(1997)认为“语言作为一种社会集体共享的精神产品,是社会集体创造的成果,是人类本身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2]。网络用语是网络群体创造的,是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交融着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性因素。

(一)网络用语构因

本文从网络用语的社会来源角度划分了不同领域,即“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来源于何种领域,在什么领域成为网络热词的。根据此标准划分出了政治、经济、文娱、社会四大方面,以下分别论述。

1.政治导向

政治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与政治的关系祝畹瑾(1992)归结为语言的政治或政治的语言。[3]政治影响着语言的生产和使用,这是政治的语言,政治导向表现在政治(政策或者是政治性会议内容)会间接性产出网络用语,政治性用语源于现实政治,是经网络宣传后成为网络热词的。政治性的网络用语是后天性的,能够成为网络用语是受网络传播的结果。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意味着它是服务于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政府出台的政策或者政治性会议讲话内容会产生的政治性网络用语具有明显的政治导向,如:“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来源于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内容,在年度网络用语当中成为热词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导向。政治用语的精简达意使得“不忘初心”能够在传播中快速理解,外加政治性的影响辐射和媒体的宣传使得“不忘初心”成为2019年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

2.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并不直接对语言产生影响,经济对网络用语的形成主要表现在显性层面的经济领域产生的新词,以及隐性层面的经济发展下物质载体的丰富性促使语言交际的扩大从而产生和发展,如电话、网络社交平台等。

经济基础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发展的根基,“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所涉及的经济领域的网络用语都属于显性层面,如“供给侧”。“供给侧”是经济领域产出的词语,是2015年和2016年被反复提及的经济性词语,源于2015年习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反映着特定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趋势,是当时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关系到普罗大众的生活。“供给侧”能够成为年度热词是经济性动因的结果。

3.文娱

娱乐与文化紧密相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在现实生活当中迅速传播,并且从侧面反映出广大网民们的生活态度和兴趣品味。

文化和娱乐是内容和形式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4]文化娱乐作为网络用语的构因不应将其割裂开来。文娱是网民最为关注的领域,是网民在网络交际中的主要话题,也是网络用语产生的主要领域。网络用语在文娱领域表现出了极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网络用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在言语社区中与使用对象有着密切联系,网民在使用网络用语时更倾向于一种消遣性,将网络用语作为一种释放快感的形式工具,因此网络用语的娱乐功能表现得更为明显。具有表现娱乐功能的文娱领域则成为网络用语生产的主领域,如:“YYDS”。“YYDS”源于一场娱乐直播,是“永远的神”的首字母缩写,产生于文化产业(直播)领域,并经“明星效应”成为广为人知的网络用语。“YYDS”在使用中表现了对涉及对象的称赞以及一种娱乐性质的交际形式。

4.社会

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映射着社会,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体现出时代特征。社会生活作为网民的表现形式同样是网络用语的产出领域之一。从宏观层面上讲每个网络用语都可归属为社会领域,但为了同前几种区分开来,在此专指社会现象所涉及的网络用语。

社会领域的网络用语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传播与解读,蕴含着社会现象和态度,如“内卷”。“内卷”原本是学术用语,后经过旧词新意衍生出了非理性竞争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意思。“内卷”作为网络用语源于清华北大学生骑车看书系列照片,后经网文的推波助澜使得“内卷”成为网络热词被广泛认知。“内卷”作为网络用语出现并成为网络热词反映了社会上非理性竞争的现象,在“内卷”过程中人们普遍感觉到身心俱疲,在过度竞争中丧失了动力,从而引起了恶性循环。“内卷”成为热词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正是网民们的感同身受才使得“内卷”成为年度网络用语。

(二) 网络用语来源领域分布

以上四个领域是网络用语的主要来源领域,其中文娱、社会是主要分布区,政治、经济在某些年份发力。网络用语的领域分布凸显了网络用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网民消遣娱乐主导产生的。网络用语呈现了网民主导、政治主体在关键领域发力的一种分布局面,具体分布及占比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能够看到文娱领域用语在每一年都很多,而社会领域的用语则相对较少,但是这两者却比政治经济用语要多,总体上呈现一种“两极+过渡”化的分布,即文娱与政治、经济领域的用语呈现两极化分布,而社会领域用语则分布在两者之间。从表2中我们也能印证这一特点,文娱领域用语在十年间的占比要远高于其他三类,而社会领域用语占比低于文娱但又高于政治经济用语的占比。

网民是网络用语的主要产出和使用者,因此网络用语的分布特征也反映了网络用语主体的一些特征。文娱领域的极大占比反映了网民在使用网络用语中消遣娱乐的属性。社会领域用语则是网民和政治主体共同作用,而政治经济领域用语是政治主体产出的,在使用对象上则是网民和政治主体。所有用语并不是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具有广泛基础之上网民和政治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表2中我们也能够得出:某些用语会分属不同领域,不只是一种来源。比如“内卷”既来源于社会现象,代指社会非理性竞争,也源于学术名词,在日常交流中用作娱乐性交际,其构因源于文娱和社会领域。

二、网络用语的特征

网络用语根源于社会性因素,那么其必然具备社会属性特征,这表现为交际娱乐性、社会现象性、创新性、时代性和产出使用年轻化。

(一)消遣娱乐性

网络用语深受社会思潮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了网络载体的出现,网络用语作为一种基于网络载体的现象必然在其中蕴含经济属性,这表现为消费主义对网络用语内容的建构。当今消费主义的一大观念是消遣娱乐,消费主义在社会中的流行使得语言附带的这种属性大大增强,使得消遣娱乐成为网络用语的一大特征。

根据统计,2012-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来源领域中娱乐消遣用语占据70%。就网络用语的语言功能而言,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表现出了很强的游戏功能。网络用语是带有交际者的交際态度的,在交际过程当中以娱乐的方式进行打趣或是通过使用网络用语达到幽默效果,因此网络用语的一大特征就是消遣娱乐性。如“扎心了,老铁”通过比喻的形式,暗指对方的话语或者行为使得自己的内心痛苦;“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音位变体,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了自己难受的心境,增添了语言的趣味。

(二)社会现象性

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5]因需要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在交往中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在映射社会现象时体现着对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记载和处理。“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大多体现了某种社会现象,并附带有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如“躺平”反映了社会中面对高压生活秉持顺其自然而不过度努力的低欲望青年群体的生活态度。

在映射社会现象中网络用语附带着对社会现象的种种态度。如赞扬态度的“后浪”映指新一代的青年人,表达对新一代青年的认可与赞美;“逆行者”从指不畏疫情的医护人员后发展成英雄们的总称,表现着面对迎难而上、为国奉献的精神的赞美。表现批评警示态度的“双减”代表着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压力,对开展各种形式增压的辅导进行批评警示。

(三)创新性

周晓凤、刘鸽(2014)提到流行语具有反传统、求新求奇、彰显个性的社会心理特征。[6]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出新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主要表现在语音、语义形式上。网络语言由于语法约束能力的流失从而在词的形式上出现了中英混合的语言形式,呈现语源多元化,此外创新性还体现在旧词新意、创新词和数字语言等方面。

网络用语由于受语法约束力弱,使用对象年轻化,语言接触等种种原因呈现出了词语创新的特征,创造了类型丰富的词语。创新词如缩略形式的“尬聊”表示强行聊天中的聊天氛围的尴尬,谐音形式的“蓝瘦,香菇”表示难受想哭的意思。旧词新意的“吃瓜”在网络用语当中指对网络中某种热点问题或者是现象的围观。网络用语的创新性还体现在语言接触后的语言融合,出现了中英混用的形式,如“打call”表示应援、点赞支持的意思。数字语言“996”是对工作机制的概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应用较多的如“521”(我爱你),“886”(拜拜喽)等。

(四)时代性

语言在特定时代呈现出时代属性。网络用语的时代性表现为产出时代词语和词语生存周期短暂的性质。在时代中产生出的时代词如“逆行者”是在疫情背景下对不畏困难勇冲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美称;“直播带货”是指在直播行业兴起的情况下,在直播间进行售卖商品的现象。

网络用语基数大但是生命周期短暂,注重新鲜感,这是网络语言的特性。网络用语的生命周期大致就是几年时间,一是因为网络用语产量大,更新换代迅速;二是网络用语使用价值和内容价值的缺失。因此有些描绘具体年内事件而又不具备普遍性质的词在如今使用频率很低,逐渐被新的网络用语替代。

(五)产出使用对象年轻化

网络用语由于本身的娱乐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传播使得网络用语的使用范围极广,但是网络用语的产出和使用呈现年轻化,网络用语的产出者和使用者以青年网民为主。申亮(2007)调查问卷显示25岁以下经常用和偶尔用的占比远高于不用。申亮最终得到了“网络用语的使用和接受情况与使用者、接受者的年龄有密切联系,年龄稍大的人群使用或接受网络用语的情况不如年龄稍小的人群。”[7]网络用语所具有的这种新奇性和娱乐性正是迎合了青年网民的需求,也符合青年网民的身份特征,网络用语的表达更适合青年网民们使用。

网络用语的社会心理特征是基于共同的社会规范实现的,黎菲(2011)认为共同的猎奇心理、共同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相似的思维习惯使网络语言成为共同的交流语言。[8]在网络语言社区中,网民具备相同的特性,而网民中又以青年为主体。网络用语的新奇和创新性是由创造和使用群体的性质决定的,年轻人充满活力并富于创新,在创造独特新型的表达方式方面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快地接受这种新颖表达并予以使用。因此网络用语呈现出了产出和使用对象的年轻化。

三、结语

语言是社会性的语言,体现着社会内容。网络用语的兴起离不开物质载体互联网,这是网络用语兴起的充分条件,政治、经济、文娱、社会作为网络用语的源头对网络用语的生产和使用有着重要作用。网络用语的整体分布从宏观层面反映了网络用语主要群体的社会心理特征:追求消遣娱乐为主,但也应该注意到除了网民这一主导体之外政治主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用语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際娱乐性;某些网络用语是社会现象的映射,反映着网民对社会现象的态度与解读;网络用语作为时代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特征和时代创新;青年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在网络用语的产生和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网络用语的产出和使用呈现年轻化特征。网络语言作为一个生命力旺盛和能产性强的语言变体为语言学提供了新内容,便利了交际,反映了社会特征,记录了时代内容。我们应该秉持理性的态度去分析网络用语,在时代的脉搏下去鼓励创造、规范使用网络用语。

注释:

①“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监测语料库包含了网络论坛、新闻、博客等不同媒体形式的语言资源。

参考文献:

[1]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0.

[2]马学良,瞿霭堂主编.普通语言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

[3]祝畹瑾编著.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2.

[4]徐和清,石皓.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的特点及促进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03):83-87.

[5]廖盖隆.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332.

[6]周晓凤,刘鸽.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84-189.

[7]申亮.浅探网络用语——以年轻人用语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S1):223-226.

[8]黎菲.论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D].广西民族大学,2011:10.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山西方言研究——以临县话为例
浅谈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
魅力中国(2016年35期)2017-02-09 23:46:26
以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待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6:50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苹果品牌广告语翻译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10:30:31
多元文化语境中语言变体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大学教育(2016年7期)2016-07-27 00:22:57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3:24:04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37期)2016-05-30 14:29:34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日语教学
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3:36:14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中的幽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