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穆孔晖,北方王门第一人,其《大学千虑》以解读《大学》为纲,继承和发展了“阳明心学”思想,发展了“心学”本体论、体用之学、知行合一等理论观点。穆孔晖虽以儒家经典《大学》为媒介,但其语义及内在逻辑多涉“心学”内涵,整体思想脉络体现了“大道归一”的思想旨归,多角度拓展了“心学”的境界,是“阳明心学”思想余脉。
【关键词】穆孔晖;《大学千虑》;心性论;思想流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05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17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聊城大学东昌学院“聊城阳明后学穆孔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2SK004)阶段性研究成果;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聊城籍名诗人研究中心”成果。
穆孔晖,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世称“穆简文公”,《山东通志》评价:“有独立不惧之操。” ①是明代理学家、心学家,王学北传第一人,代表作有《大学千虑》《玄菴晚稿》等,张元汴认为:阳明心学“诸高第门人,各以其学流布四方,然后一二杰者,始兴于齐鲁燕赵之间,而其毅然自树,超然自得,顾有出于及门诸贤者之上。” ②其中,穆孔晖的《大学千虑》中蕴涵着丰富的“心学思想”,发展了“阳明心学”本体论、体用之学、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等理论学说。其内容丰赡,思想深刻,是北方王门中传承“阳明心学”思想,能够“毅然自树”的代表人物。
一、本体论:方寸之间,虚而无形
《大学千虑》以问答式,阐述了穆孔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中对“心”的本体有详细的论述。
首先,穆孔晖界定了“心”的概念和范围。认为“圆中窍外者”是“心之形”“此肉心也,不可语心之体”。穆孔辉认为“肉心非心”,而真正哲学意义的“心”的概念指的是“方寸之虚而无形者”。区别了有形之“肉心”与“方寸无形之心”。其曰:“肉心者,神明之舍,非神明也。以其中虚者方寸,故神明居之。则其方寸中之虚而无形者,即心也。” ③《传习录》中阐述“心之本体”时云:“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④由此可知,穆孔暉和阳明心学都认为“心学”之“心”,非肉心。穆孔晖认为“心”之本体,是“虚而无形”之“神明”,能够“具众理而应万事。”此与阳明心学之“心”为“知觉处”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穆孔晖在论述中,强调了“无形之心”的特点,即“虚灵不昧”。曰:“心惟虚故灵,灵故不昧。譬之谷以虚故響,鼓以虚故声,耳惟虚故闻,鼻惟虚故齅,塞之则不灵矣。” ⑤因此,“心”本体在于“虚而无形”,“虚可得天”“惟虚可灵”,穆子曰:“由太虚有天之名,惟天为虚。凡有形者,皆实也。太虚满前,圆净明通,即心之体也。心惟得是,故灵。” ⑥
穆孔晖关于“心”之特点的阐述,脱胎于阳明心学的“良知”说,《传习录》云:“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 ⑦“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⑧
第三,心外无物,心即理。《大学千虑》中云:“无形之寸虚与无形之太虚,其窍流通而无间,故混为一体,实非二物也。” ⑨该句中“无形之寸虚”指的是“心”,“无形之太虚”指的是“理”,“混为一体,实非二物”阐述的是“心即理”。《传习录》说“心即性,性即理。” ⑩其认为心之本体就是天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大学千虑》中认为“性”是万物的本原,能够具于吾心谓之性,散于万物谓之理,所以“心”是万理钟会之地。也就是说,心未发即性,性已发为理。这与阳明心学“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⑪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王学认为“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也。” ⑫因此,王阳明认为,修心就是要在性上用功,只有将本性修的分明,那么,大道殊途同归,就会万理灿然。这更加验证了穆孔晖之阐述与心学内涵无二。
二、体用一源:心应万物,其本归一
阳性心学认为体用一源,体即是用。其云:“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⑬王学认为,心之为体,可应万物,万物之用,其本归一。而心与万物之链接,是因为天地万物和心本为一体,而其中最精处,也就是心可应万物是由于人心之灵明。天地的心,即是人的灵明。能够充塞天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认为“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这个观点与穆孔晖关于心之体用观点是相同的。穆孔晖认为心之本体“惟虚,故能聚众理。惟灵,故能应万事。” ⑭也就是说,“心”之本体因其“虚灵”,故可应万物,所以具备“聚众理、应万事”的功能。阳明心学之“人的灵明”和穆孔晖的“心之虚灵”的内涵有共通关系。
穆子认为,有形之理因在方寸之内,故应方寸之物,而“心”乃无形之物,故可应无形之太虚,宇宙万物无不应。其曰:“无形之寸虚与无形之太虚,其窍流通而无间,故混为一体,实非二物也。” ⑮正是由于体用一源,实非二物,所以穆孔晖认为,对于世间万物,即“有声色象貌盈於天地之间者”,皆可“格”之。万物“会其理于心,心明则物莫能蔽”,穆孔晖认为,格物,重在明心,明心故能见万物之理,万物之理皆备于吾心。天下万物之理在物并且能够备予吾心,所以可得而格之。
同时,穆孔晖对于体用一源,万理具于心有更深入的观点。穆子认为“理在万物,物各有理,理各不同,能够具于吾心”是由于“天之生物,降本流末,末虽万殊,其本则一。” ⑯这句话中的“本”是“具于吾心之灵明”,“末”则为“散于万物之理”,心与理虽文义不同,但是“其本归一”,因为“此心乃万理钟会之地也。”正是由于体用一源,心之灵明可应万物,所以我们可以沿末溯本,合殊归一,随体辨用,最终达到“万物可格”的境界。
“万物可格”的观点,在阳明心学中,早已充分阐释在其“格物”过程中“心”“知”“意”“理”“性”“万物”几者的微妙的逻辑关系。《传习录》云:“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着为物。” 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便与天地合德。” ⑱所以,无论是阳明心学还是穆孔晖关于体用之关系,都是认为体用一源,其本归一,心应万物,其本归心。《传习录》中认为心是无体的,而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天下大道,都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天地、圣人、禽兽、草木、甚至是鬼神,都是一个本体,都与我之本心同体,无法二得。穆孔晖也认为:“混为一体,实非二物”“末虽万殊,其本则一。”即天地万物与我心都是混为一体的,实非二物,其相虽千变万化,但是殊途同归,其本归一。
三、《大学》之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一)传道成人,心学余脉
穆孔晖《大学千虑》,因多涉佛家语词,且穆子为解《大学》默思《遗教经》有契,附著于后,因此,诸多先哲评穆孔晖为“缘佛释儒”。明人黄佐评价穆孔晖:“天性好学,虽王守仁所取士,未尝宗其学说而薄宋儒,晚年乃笃信之,深造禅学顿宗。” ⑲黄宗羲评价穆孔晖:“先生学阳明而流于禅。” ⑳“旁通二氏,深造禅学”。㉑
其实在《传习录》和穆子的言论中,中早已阐释其与佛家之根本不同,《传习录》中云:“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作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㉒阳明心学认为,《大学》之书,能够传“大人之道”,是因为此书符合其“知行合一”的观点。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是“知行合一”“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㉓
穆孔晖也在《大学千虑》中开宗明义,认为《大学》一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大人之道”。“《大学》之书,所以传道也。”并且认为“大学之教”的功用是“明人伦、养成德”。《大学千虑》中说“明人伦则通乎上下,养成德则专造大人。是时教立于上,有法可守,其道自行。” ㉔其与阳明心学认为的《大学》之功用有共通之义。《传习录》云:“《大学》格、致、诚、正之功,尤极精一简易,为彻上彻下,万世无弊者也。” ㉕故穆子之《大学》之解,源自心学“知行合一”之余脉,而非“流于禅”。
(二)惟精惟一,执中敬慎
穆孔晖在《大学千虑》中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惟精也;诚意正心,惟一也;自修身以致平天下,皆所以执其中者也。然皆指其要而不详其法,专以明道也。” ㉖这句话提出“惟精惟一,执中”的观点。这在阳明心学中也有所涉及,《传习录》中云:“冲漠无朕者,一为父;万象森然者,精为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㉗因此,王学认为,中即是天理,天理就是无所偏倚的。
不仅如此,穆孔晖认为《大学》中的“八条目”是验证“知行合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次序和轻重关系。其在《大学千虑》中云“盖天下之事,不知其序则不得其要,不得其要则作为无序,错乱颠倒,终无成功,而去道远矣。惟先穷其本末始终,则进为有序,不遗所急先所缓,举足措手皆得其所向矣。” ㉘穆孔晖认为“《大学》之道始于格物,格物能够汇聚天下之理于一心,然后可以以立其体。这个“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观点与阳明心学“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 ?有共通之义。也就是说,穆孔晖和阳明心学都认为“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穆孔晖认为,在遵循次序的前提下,需要有“居敬”的功夫。这也是通天下之道的必须具备的素质。他在《大学千虑》中认为:敬就是心的主宰,万事的根本,也是实学者用力之地。所谓“敬以制心则心存”,这与阳明心学观点相通,《传习录》云:“惟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 ㉚穆孔晖对于“敬”如何用功,亦有阐述,其云:“内而慎独以诚意,外若十视十指之严,恂慄存于心,威仪肃于体,忿懥恐惧不得有于中,亲爱贱恶不得僻于貌,莫非敬也。敬之为意,莫精于斯。” ㉛由此可见,穆孔晖“惟精惟一”“执中敬慎”的观点是心学“知行合一”余脉的重要延伸和组成部分。
(三)心不着相,止于至善
《传习录》中认为“知者是行之始;行者是知之成。”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正心”是很重要的一环。《大学千虑》对“正心”的解释,认为:好恶息怒不留于心,就是正。也就是“心不着外相”。《大学千虑》云:“鉴照妍媸而妍媸不著于鉴,心应事物而事物不染于心,自来自去,随应随寂,如鸟过空,空体弗碍,何有之云?” ㉜这种“心不着相”的观点在阳明心学中也有详细的阐述。认为心之体如明镜,是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的。且阳明心学认为心之体是“无善无恶”,随物赋形的。“大学”传道的最终目的是“止于至善”。阳明心学认为“至善”的含义是有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只有达到内求,然后才可以志向坚定。也就是说“至善”是心之本体空净不染善恶之状态。是无善无恶的,是谓至善。而“止于至善”就是“恢复本心之状态”。《传习录》中说:“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㉝“知至善即是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 ㉞因此,“止于至善”重点是修“诚意、正心”,完善其根本,进而推及“修、齐、治、平”等事功,不可本末倒置。
阳明心学关于“本末”问题也做过阐释,提醒众人不可“舍心逐物”,忽略根本。曰:“物无善恶,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终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著,习不察。” ㉟其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都是恢复本性的根本功夫。也只有修正根本,才可做到“随感而应,无物不照。”穆孔晖继承并发扬了此观点,认为“至善”最重要的是,要有“纯王之心”,而后可行“纯王之政”,由“正心”而推及事功之“修、齐、治、平”,此心不着于物,随物赋形,才可做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大学千虑》云:“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化之有其机,处之有其道,好恶同其心,用人同其情,利不专于上,泽必及于远,是之谓至善。” ㊱
综上所述,穆孔晖的《大学千虑》,以解《大学》为纲,从方寸之间,虚而无形的本体论、心应万物,其本归一的“体用一源”说、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继承了阳明心学的思想主旨,多角度拓宽了“心学”的境界,是阳明心学余脉。
注释:
①康熙:《山东通志》,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②张元汴:《茌平弘山张先生墓表》,《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卷十三,浙江省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一年刻本。
③⑥⑨⑭⑮穆孔晖等撰,邹建峰等编校:《北方王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7页。
④⑦⑧⑩⑪⑫⑬⑰⑱㉒㉓㉕㉗㉙㉚㉝㉞㉟陆永胜译注:《传习录》,中华书局2022年版,第546页,第238页,第79页,第80页,第135页,第224页,第170页,第133页,第185页,第478页,第439页,第375页,第136页,第140页,第182页,第141页,第142页,第161页。
⑤⑯㉔㉖㉘㉛㉜㊱穆孔晖等撰,邹建峰等编校:《北方王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6页,第6页,第5页,第6页,第9页,第21页,第25页,第8页。
⑲黄佐:《南雍志·卷二十一·穆孔晖传》收于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学林类》第二十一册,台湾明文书局1991年版,第127页。
⑳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北方王门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35页。
㉑程嗣章:《明儒讲学考》,清道光年刻本。
参考文献:
[1]穆孔晖撰,邹建峰编校.北方王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2]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北方王门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陆永胜译注.传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22.
[4](清)程嗣章.明儒讲学考[M].清道光年刻本.
[5]张元汴.张阳和先生不二斋稿·茌平弘山张先生墓表[O].浙江省图书馆藏明万历二十一年刻本.
[6]康熙.山东通志[O].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作者简介:
许文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