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芊如
【摘要】江西女作家温燕霞用女性细腻温婉的笔触刻画出战争中的“血与泪”。她的战争小说《红翻天》《磷火》《虎犊》以极具张力的笔触赞颂了浴血奋战的英雄战士,尤其关注在战火中柔弱却坚毅勇敢的女性。温燕霞的战争小说反思了战争在肉体和精神上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创伤,试图找寻民族精神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活力。
【关键词】战争小说;英雄叙事;战争反思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6-004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6.014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新世纪以来江西女作家文学创作研究”(编号:20WX15)。
“我希望自己能写出美丽而有光辉的人物,创作出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有亮度的作品” ①,这是温燕霞的创作思想及希冀。战士们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满身伤痕却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温燕霞试图复原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故事以寄缅怀,并以此唤醒现代人对民族精神的追忆。
一、残酷战火中的英雄女性
大部分战争小说以男性作为主角,表现男性在战火中的成长。女性作为次要人物陪伴男性主角成长。“战争对两性有着不同的意义,这是基于两性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以及传统上两性社会角色的不同” ②,世人对战争中的女性存在偏见,他们认为女性在战场上无法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作家温燕霞独辟蹊径,将视角聚焦于战争中的女性。在她的笔下,小說展现不同身份阶层的女性在战火硝烟中的成长。这向世人证明女性在战场上可以是坚毅勇敢、智慧从容的人物,打破了女性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守着一亩三分田的传统形象。
(一)孤儿之身的革命女性
温燕霞的战争小说中有部分女性是孤儿。这些女子从小失去父母的庇佑,在生活的重压下过活,因此更加坚强。她们在战火中看见身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于是更加坚定革命意志,那些对枪林弹雨的恐惧、对鲜血与残肢的反胃都排在了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之后。她们如飞燕般灵活地穿行在战场中,或为打击敌人、或为挽救伤员生命。
在《红翻天》中,马丽便是如此。马丽是一个孤儿,她在福音堂中长大。马丽刚参加革命时,对工作任务量大、居住环境差、难以温饱等问题犯了难。但她下定决心后便将自己一头铜红色美丽的秀发直接剪断。在集体婚礼上,敌人的空袭使战友转眼间就面露死色,她感受到了战火的无情,“只要闭上眼睛,耳边就会响起阵阵枪声和皮肤的炸裂声,然后无数血花绽开,猩红的液体淹没了一切” ③。马丽自小的成长环境使她更加坚强,她不断奔走在战场上救治伤员。在这里,作者塑造了一个革命意志坚定、背着枪林弹雨的危险救治伤员的女战士形象。
在《虎犊》中,曹半夏是一个坚忍、顽强的女子。曹半夏父母双亡,兄妹俩作为长工在杜鸿运家过活。曹半夏跟着哥哥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在战场上,她跟着医疗队搬运、救护伤员。哥哥曹远志在战斗中牺牲了,曹半夏痛哭后要求前往哥哥所在的二连当卫生员。曹半夏是女子,被认为在外转战且全是男人的二连多有不便。但曹半夏倔强地将自己剃成光头,指出如果革命不胜利,自己就不会恢复女儿身。她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不低头、迎难而上。哥哥的逝去给她沉重的打击,但是她很坚强,更加坚定要继承哥哥的遗志。
这些成为孤儿的女性,她们自小缺少家庭的关怀。过于残酷的现实逼迫她们更能适应艰苦的环境。她们参加革命后信仰坚定,成为战场上救护伤员的中坚力量。
(二)家境富裕的革命女性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许多仁人志士奔赴战场、报效国家,女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温燕霞笔下的小说刻画了家境富裕却勇敢奔赴战场的成长型女性形象。当国家处于危难时,她们强烈的爱国意识在战争中转化为行动。
在《红翻天》中,周春霞是五堡的大小姐,她刚加入革命队伍时肩不能提、手不能扛。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简陋的生活条件以及阶级差异带来的思想负担,她怀疑自己参加革命的动机。但她渐渐在苏区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周春霞发现马丽和自己一样,瘦了,也黑了,但表情是充实、愉快的。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人原来可以主宰自己” ④。在被陈太平抓了之后,她顽强抵抗陈太平的招数,坚决不背叛红军。她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周春霞的女性魅力在于她的内心在战火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从最初的幼稚懵懂到独当一面。温燕霞将她内心的挣扎、思想细微的变化过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在《磷火》中,吴绛仙是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名救护人员。吴绛仙的父亲早年是家有薄资的少爷。在她毕业后,吴绛仙不愿意接受父亲要她同阔少结婚的要求。正值国难当头、政府招兵,吴绛仙赞同同学所说的用青春和热血报效祖国,她选择了投军。吴绛仙在缅甸适应着艰苦的环境,在战场救治伤员。和敌人对抗后走投无路,她最终用一枚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吴绛仙在最美的年华于战场上绽放出最绚烂的“血色”。
在温燕霞的笔下,这些家庭较为富裕的女孩们在战场上有着自己的风采。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们要不断适应战场上恶劣的环境,在枪林弹雨中担惊受怕。但是爱国热情克服了一切艰难,她们快速成长,在战火中燃烧青春岁月。
(三)引领前行的革命女性
温燕霞的战争小说中常常出现如指明灯般指引战士前进方向的人物。她们有崇高的革命信仰、较高的思想觉悟。当战士们感到迷茫时,她们通过言语行动帮助战士们寻找到前行的动力。
在《红翻天》里,江采萍是红鹰宣传突击队的组织领导者。在她的引导下,周春霞、马丽、杜青秧和杨兰英等人加入突击队。江采萍能清晰地察觉到女孩们沮丧的情绪,并解开她们的心结。当白军头目用红属遗孤威胁黄村村民交出红军时,江采萍主动站出来。江采萍在冰冷的牢房里受到酷刑,最终从容赴死。周春霞在街头看到江采萍被杀的过程,这使她更加坚定革命意志。周春霞告别从小长大的五堡,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虎犊》中的陈副院长是曹半夏来到部队医院学习时的前辈。陈副院长认真对待救治伤员的工作,悉心教导曹半夏。她像大姐一般关心照顾伤员。在战地中,医疗资源和时间都很宝贵。出于工作上的要求,她对曹半夏较严厉。曹半夏在她的教导下逐渐增强救护能力。
这些女性前辈给予战士身体和心灵上的呵护。她们通过话语的力量使战士解开心结继续向前。有些前辈在战争中的牺牲是对战士心灵的重大激荡,使她们的心志更加坚定。
二、充满张力的英雄叙事艺术
硝烟纷飞的战场上上演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温燕霞通晓那段历史后,一个个可爱可敬的战士形象在她的心头鲜活起来。她将情感倾注在小说中,以高超的叙事艺术渲染着那段紅色记忆。
(一)光明与幽暗并存的人物群像
“带着这样的战争美学观念,作家在塑造英雄人物时常常是把众多人物的优秀品质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即所谓‘典型化’的创作方法” ⑤,许多作家在写作中塑造出无懈可击的英雄形象,但是看似“完美”的人物却无法给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受。温燕霞并未将人物塑造成“高大全”般模式化的形象,每个人的言行大都符合人物性格与所处的环境。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战士们为国征战的行为是令人称赞的,但同样存有人性弱点的一面。在这两相极致地拉扯下,一个个真实立体的战士形象便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红翻天》中,“八兄弟”以打猎为生,生计勉强维持温饱,但是再无余力娶妻。经过红鹰宣传突击队的宣传,八兄弟误以为加入红军便可以娶妻,于是八兄弟都加入了队伍。在部队中,他们时时提及当初的承诺,这使女孩们很焦急。“八兄弟”存在冒失的缺点,但是他们淳朴老实、为抗战拼尽全力,最终全部牺牲。他们的出现为小说增添乐趣,这种具有复杂性的人物使小说更具真实感。
在《虎犊》中,曹远志和杜鸿运两家存在家仇,因此曹远志对杜鸿运表现出敌视与偏见。但是,杜鸿运认真训练等行为渐渐打动了曹远志。小说将曹远志的心理表现得细腻。曹远志无法对杜鸿运做任何事,于是少年在心中只能用偏见的眼光对待仇敌。但是上了战场,他是勇猛的战士,敢于冲锋陷阵。小说将曹远志思想上的复杂性表现出来了。
温燕霞的小说聚焦于普通人物,将人物的复杂性刻画出来。每个人不是一昧用好与坏的标准就可以区分。小说人物在某些方面有着突出功绩,但是不得否认存在不足之处,这使小说更加真实可感。
(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热奈特主张“叙事可以没有时间倒错,却不能没有非等时,或毋宁说(因为这十分可能)没有节奏效果” ⑥。温燕霞擅长在平淡的情节中掀起层层浪花,通过叙述节奏的变化使情节跌宕起伏。当小说处于紧张的情节时,她话锋一转通过梦境、回忆等方式又将画面转到了对过去事件的缓缓叙述中。当回忆结束后,人物又回到紧张的现实。这种一急一缓的节奏使小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小说《红翻天》的开头是医生方梦袍救治伤员的场景。战场前方战火激烈,方梦袍正在挽救伤员生命。此时的叙述节奏是紧凑的。但方梦袍却因长时间救治伤员累得睡着了。他在梦境中回忆起自己从小被查理收养直至长大的经历。这一简单的梦境介绍了方梦袍的经历,也大大延缓了小说中战争场面的紧张氛围。
小说《磷火》叙述了同古之战后形势危急的大撤退。汪惠存在撤退中中弹受伤,吴绛仙选择向他表达爱意。这时的叙事节奏紧张快速。但作者话锋一转又使情节转向了吴绛仙如何爱上汪惠存的回忆叙述中。这大大缓解了紧张的氛围,同时也补充了吴绛仙和汪惠存相互爱恋的故事背景。
一急一缓的叙事节奏可以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在小说关键的情节处引入回忆,一方面舒缓了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回忆的引入可以填补小说的背景空白,揭示人物的行为动机。
(三)诗意与质朴交融的语言
小说能否塑造栩栩如生的世界和作者的语言有极大的关系。温燕霞有浪漫的情怀。她灵活运用精确生动的语词把现实的冷酷以极致诗意的方式叙述出来,将人带入撕心裂肺的境地。
小说《红翻天》中,为了保护枪械专家,江采萍忍痛看敌人将儿子小强杀死,“她不忍心看下去了,又怕自己喊出来,便把头像鸵鸟那样埋下去,死死地咬住一蓬草” ⑦。《磷火》中,吴绛仙的战友们自焚葬身于火海中,“也许因为有人的血肉滋养,那片火海的颜色极其艳丽,明黄、血红、湛蓝交相辉映,仿佛妖魔的挂毯” ⑧。这些语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满色彩的形容词及准确的动词将人物的感觉具体地渲染出来。江采萍“把头像鸵鸟那样埋下去、死死咬住一蓬草”,将一个母亲渴求救孩子而不能的无力、自责、痛恨展现出来。吴绛仙看着自焚的战友们,她内心的悲痛难以言喻,在她眼中这些燃烧的火焰烧出了不同的颜色。这些惨烈的场面被作者以动人的笔触描摹出来,读者身临其中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揪心与伤痛。
同时,温燕霞小说的语言质朴纯真。小说人物的语言能贴合故事背景与人物性格。《虎犊》中,温燕霞抓准了主人公是青少年,在人物的言行中带些稚气。“杜鸿运慢慢爬起来,脸上露出几丝不屑:你们狗咬狗,一嘴毛!曹志远冲到他跟前,挥着双手说:炸死你,炸死你” ⑨,杜鸿运、曹远志之间的谈话充满了男孩子之间的赌气与争执,更衬托出青少年们此时的幼稚天真。
三、英雄叙事中的反思与希冀
战争带给人类的伤痛是不可估量的。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奔赴战场,拼出血泪甚至牺牲生命才可能获得胜利。温燕霞的战争小说对战争给人们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痛进行反思,珍视生命价值。同时小说将目光聚焦于“人”,关注着战争中的人性之光。
(一)战争给人带来肉体和精神伤害的反思
战争带给人的肉体伤害是巨大的。在战火中,战士们被子弹打伤、被炮火炸死,在残肢和腐肉中匍匐前进。在《红翻天》中,方梦袍为了保住伤员的生命,只能通过截肢的方法。由于麻药的缺失,许多伤员会在手术过程中受到巨大的痛楚。在《磷火》中,远征军们在异域的战争环境中顽强地抵抗着,但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相继倒下,最终丧生在异国的战场上。
战争不仅给战士们带来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带来了精神上难以愈合的创伤。故乡的破败、家人杳无音讯、炮火连天下的血肉横飞、饥寒交迫的战场环境等因素不断刺激他们的感官、消磨着他们的意志。《虎犊》中,战士曹半夏与杜鸿运刚结婚,杜鸿运便要前往战场。曹半夏直到去世也没能等来杜鸿运的消息。《红翻天》中战地护士红云多次怀孕,卻因在战争环境中多次流产。这些经历给红云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隐秘而深刻的,这种伤害体现在肉体的摧残与精神的磨灭上。小说中并非直面揭露出对战争的反思,而是通过战火无情的场面和人们的惨痛传达出来。
(二)英雄叙事下民族精神的探索
战争的背后是苦难的现实。但是,温燕霞的战争小说中除了对战争的反思外还聚焦到“人”,关注在战场中显露出的民族精神和人性之美。
小说《红翻天》中一群客家女子在战场中面临着各种艰难考验,但是她们克服困难后不断成长。这些可爱的女子有着不同的性格,在她们身上却可以找到同样善良坚强的特质。马丽和敌军对抗后临死之际都不忘保护战友的孩子,身上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磷火》中展现了中国远征军前往异乡为国征战的历程。中国远征军面对敌人有着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敢于用生命的代价保卫国家。《虎犊》展现的是少共国际师中的青少年们在战争中不断成长的故事。先烈们的精神作为一种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人们现下的精神品格注入生命力。
温燕霞的战争小说中展现出战士们在战争中的人情、人性和精神力量。“而这种记忆,将有助于我们正视自己的怯懦甚至腐败,因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必然要汗颜的。而唤起每个人对红军精神的追忆,正是我有可能是不自量力的初衷” ⑩,这是温燕霞在小说后记中提到的。随着战争岁月的逐渐远去,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在时间的洗刷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何通过战争小说唤醒现代人心中潜藏的民族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温燕霞的战争小说从历史的横截面出发,关注战场上的女性,将战士的成长和国家民族危亡融合在一起,书写了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抗战传奇。小说展现出国难当头下战士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传扬出舍身为国、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
注释:
①左志红、温燕霞:《“我希望创作出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有亮度的作品”——温燕霞访谈录》,《创作评谭》2021年第5期,第27页。
②⑤陈颖:《中国战争小说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19页,第153页。
③④⑦⑩温燕霞:《红翻天》,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第131页,第49页,第550页。
⑥热拉尔·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⑧温燕霞:《磷火》,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92页。
⑨温燕霞:《虎犊》,漓江出版社2021年版,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