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败毒散治疗湿热蕴肤型皮肤瘙痒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2024-03-09 01:28李晓娇余兴权
大医生 2024年2期
关键词:性疾病组胺皮肤

李晓娇,余兴权

(弥勒市中医医院外科,云南 红河州 652399)

皮肤瘙痒性疾病是指以红斑、疱疹、斑块、丘疹、水肿、干燥等皮肤损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常见的皮肤瘙痒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免疫性、过敏性疾病与皮肤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过敏反应、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神经介质异常等[1]。干燥性皮肤、药物过敏、接触性皮炎等也会引起皮肤瘙痒。该疾病常采用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2],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湿润等也有助于减轻瘙痒症状。在临床应用西药常规治疗中发现,该方法缓解症状所需时间较长、症状缓解程度未能满足患者需求、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停止用药治疗后复发概率较高[3],故需积极探索皮肤瘙痒性疾病治疗新思路。中医对皮肤疾病有悠久的临床治疗实践历史,近年来在现代医学理论支持下多种疾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湿热蕴肤型皮肤瘙痒性疾病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荆防败毒散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弥勒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湿热蕴肤型皮肤瘙痒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51±1.1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7.03±1.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弥勒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皮肤瘙痒性疾病诊断标准(存在典型瘙痒临床主诉、皮损面积未超过全身面积15%)[4];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研究前1个月未接受中医相关治疗;④具有能够配合医护干预的理解、执行能力。排除标准:①皮损区域合并有感染、溃疡者;②研究前半个月服用含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者;③合并肝、肾、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34,规格:10 mg×6片)温水送服,10 mg/次、1次/d。盐酸西那卡塞片[协和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099,规格:25 mg×10片]温水送服,10 mg/次、1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荆防败毒散治疗。方剂组成如下:防风、连翘各12 g,荆芥、浮萍、蝉蜕各9 g,赤芍 15 g,生地 20 g,金银花、刺蒺藜、生黄芪、薏米各30 g,甘草 9 g。加水800 mL,泡3 h以上;第一煎大火煮开后,调至小火再煮30 min熬至约200 mL,倒出药液;第二煎加热水500 mL,大火煮开后小火煮20 min,熬至200 mL;2次药液混匀,平均分成2份,一份200 mL,间隔1 d服用1剂,饭后2 h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后评估用药效果。

1.3 观察指标①瘙痒程度。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对患者皮肤瘙痒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0分表示无自觉瘙痒感;1分表示有轻微瘙痒感但感知不强;2分表示有瘙痒感,但不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3分表示瘙痒感明显;4分表示瘙痒感对于正常作息产生影响;5分表示瘙痒程度严重,已经影响日常生活,难以耐受[5]。②瘙痒缓解、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瘙痒缓解时间及每次瘙痒持续时间。③生活质量。治疗前、治疗后应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6]进行评价,项目维度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值在0~6分间,分值越高表示舒适程度越明显。量表Cronbach’s系数为0.823,信效度良好。④病情复发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皮肤瘙痒性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瘙痒程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观察组303.21±0.612.18±0.46*1.10±0.41*对照组303.25±0.662.71±0.56*2.25±0.43*t值0.2444.00610.602 P值0.808<0.001<0.001

2.2 两组患者瘙痒缓解、持续时间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瘙痒缓解、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瘙痒缓解、持续时间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瘙痒缓解、持续时间情况比较(±s)

组别例数瘙痒缓解时间(min)瘙痒持续时间(d)观察组307.88±0.5814.12±0.65对照组3028.71±3.3236.65±4.05 t值33.85230.085 P值<0.001<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2.11±0.794.39±0.78*2.09±0.774.41±0.97*2.10±0.834.48±0.79*2.12±0.874.78±0.89*对照组302.12±0.853.41±1.09*2.08±0.813.14±1.02*2.12±0.843.35±1.14*2.09±0.893.46±0.98*t值0.0556.5400.0578.0700.1077.2870.1528.918 P值0.957<0.0010.955<0.0010.915<0.0010.879<0.001组别例数

2.4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疾病复发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皮肤瘙痒性疾病易被忽视,但相关症状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广泛且深远。不仅会导致患者皮肤发红、肿胀、破裂、结痂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溃疡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从而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7-9]。很多患者害怕在公共场合暴露受损皮肤,这些心理压力可能影响其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甚至影响工作状态和职业发展。

盐酸西那卡塞片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作为非典型抗组胺药物,其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①抗组胺作用:组胺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介质,在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引发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瘙痒感。盐酸西那卡塞能阻断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的释放和作用,减轻瘙痒症状。②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白细胞活化和趋化,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性介质的释放,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皮肤红肿、肿胀和瘙痒等症状[10]。③抗色素作用:通过抑制黑色素细胞活化和黑色素合成,减少皮肤色素沉着。但盐酸西那卡塞只能缓解瘙痒症状,无法根治疾病本身,存在局限性[11]。

中医认为湿热蕴肤证主要与体内湿热之邪累积有关,导致气血郁滞、经络不畅,从而引发皮肤瘙痒等症状。此类疾病的病因与病机包括:①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荤腥类食物,可导致湿热邪气内生,免疫力下降,易诱发湿热蕴肤证。②情绪压力:情绪紧张、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气滞血瘀,进而引发湿热蕴肤证。③外界因素: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或频繁接触湿浸物品,可使湿邪侵袭人体,导致内外湿热蕴滞[12-13]。

治疗湿热蕴肤证中医方法包括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化瘀等,以调和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排除湿热之邪。荆防败毒散由荆芥、防风、连翘、生地、生黄芪、金银花等药物组成,其治疗机制包括:①荆防败毒散中连翘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能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②湿热蕴肤证中湿气是导致皮肤症状的主要原因,荆防败毒散中薏米等草药能够利湿除湿,以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改善体内湿邪的状况。③荆防败毒散中赤芍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缓解皮肤红肿、肿胀等症状。④湿热蕴肤证属于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荆防败毒散能平衡阴阳,促进患者的恢复[14-16]。综上,荆防败毒散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除湿及调整阴阳平衡等多种作用机制,对湿热蕴肤证引起的皮肤瘙痒性疾病起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改善程度、瘙痒缓解及持续时间、生活质量及复发率方面比较,西药联合荆防败毒散治疗均显示出明显优势。分析原因为,荆防败毒散可清热解毒、利湿除湿、调整阴阳,改善湿热蕴肤证引起的症状,提升卫气;盐酸西那卡塞通过抑制组胺作用缓解瘙痒症状,针对瘙痒症状进行特殊处理,迅速缓解瘙痒。可见,联合应用可综合发挥两者的优势,从多个方面同时切入,通过互补机制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17]。

综上所述,对于中医辨证湿热蕴肤证皮肤瘙痒性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荆防败毒散治疗效果较佳,可降低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远期疗效突出,建议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性疾病组胺皮肤
第二层皮肤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