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彭娟娟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为我国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路径[1]。校企合作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模式,有助于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发展[2]。为了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性和社会影响力。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优质生源率不高、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不精准、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通过良好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以及学校的育人经验,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以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赋能学校专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电力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预计到2025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将达到9.2×1012kW·h,年均增长率为4.4%。在“十四五”期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7.5×108kW·h,年均增速为5.1%。根据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关于“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政策文件,电力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主要聚焦在8 个方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电力安全高效发展,推动电力灵活智慧发展,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加强电力技术装备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电力国际合作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能源开发和消费新格局,智能配电网、微电网以及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加,电网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在该发展趋势下,社会对电力领域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并持续出台相关扩招政策。2019 年高职扩招规模达到100 万人[3]。同年5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明确指出,要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各类群体提供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这一政策旨在为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学生提供进入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机会[4]。高职生源因此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生源类别主要包括普通高中生源、中职学校生源、单招考试生源和扩招生源等。
不同背景的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社会观念、就业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为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就业指导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扩招规模与教育教学质量协调发展,必须对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电力行业正朝着清洁化、智能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工艺已逐步融入电力行业各个领域。传统职业岗位正在逐渐被新兴岗位取代,因此亟需跨领域、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
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为深入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面向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展开了全面调研,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8份,参与调研的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经理、专责以及本校毕业生等。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相关结论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企业在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工作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
图1 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
调研数据提供了有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益信息,指明了改革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接下来,需要加强对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以实现校企共创、互惠、共赢。
国家在高职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以鼓励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改革和实践专业发展路径。然而,目前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未能达到产学研深度结合的理想效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校企合作机制存在不足。学校和企业在制度和组织结构上存在差异,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还不够紧密,校企合作难以实现双方共赢。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缺乏紧密对接。
3)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及生产任务的对接不够紧密,限制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未能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4)双师教学团队需要加强。校内外教师合作力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生产现场的对接不同步,影响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6)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笔试和实操考试为主,未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未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目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学校注重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则更注重时效性。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的毕业生是否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学校必须与企业通力合作,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根据生源多元化和企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结合产业链发展趋势,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建立了“一线双体三通四融”的分类培养人才模式[5],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供用电技术专业“一线双体三通四融”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线”指以培养高素质电力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双体”代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和“共建共享”的教育培训资源,切实贯彻“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三通”则是按照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整体思路,对培养对象实施分阶段培养;“四融”包括双师融合、项目融合、赛证融合和评价融合;“分类培养”是基于生源多元化和企业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将供用电专业的学生分为面向电力行业、面向交通行业和面向企业3个方向进行培养。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多元化人才需求,自2005 年起,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与多家大型企业相继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建立了“基地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同时,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长效合作框架。专业建设委员会设有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和双专业负责人,并确保所有委员在方案制定中平等参与。通过校企携手共育的方式,成功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对电力行业、交通行业的多家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岗位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通过对调研数据和信息的深入分析和总结,结合新技术、新标准,校企双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电力设备安装、线路运维、电能计量、电力营销、工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运维等岗位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任务的调研结果,明确了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检查、配电线路运维与检查、配电设备运维与抢修、用电信息采集、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情境。
为了满足电力企业的需求,将智能配电网、电力大数据、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技术、新规范以及X 证书标准、职业技能大赛标准等纳入课程体系,构建了“赛证贯通”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供用电技术专业“赛证贯通、三阶递进”课程体系
学校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组织了多层次的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机械创新大赛等)、技能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技能大比武等),以及创新创业比赛等,贯穿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整个学习周期。通过以赛优课、以赛促学的方式,专注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三阶递进”。
“双师双栖”型教学团队指的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双方各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6]。在这一模式下,校内教师负责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教学,同时与企业导师合作完成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企业导师则负责实践课程的授课和考评工作,参与指导学生的技能竞赛或“1+X”证书的考证辅导,将产业前沿和先进技术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激发专业建设的活力。
同时,企业导师也负责学生在校外实习的工作,旨在为企业培养更具适应性的人才。另外,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合作,共同开展新专业、新技术、新业态的项目开发,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并有助于校企双方共同应对技术挑战,推动技术进步。目前,学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已经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企教师培训和岗位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了挂职锻炼的机会,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为适应社会需求,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办学优势,促进企业文化交流和校园文化交流,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实施基地共建。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了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省级电力营销实训基地、继电保护实训基地、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等9个实习实训场地,形成了“三场合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依托“三场合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学生学历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同堂上课的“育训一体”实践教学[7]。通过将学历教育模块化课程与企业员工初级培训模块内容相统一,创建“育训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借助相同的师资资源和评价方式,实现学生学历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合作学习。
通过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进行情境学习,学生提前掌握了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企业人”,实现了学生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了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为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不同的任务评价单,从多方面、多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学生认识实习时,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在职教云平台上发布安全教育视频,培养并考察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现场实习阶段,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操作,学生按照任务单上的项目要求,在现场设备上按照正确的流程完成任务,最终进行自评、组内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学生必须提供不少于50字的评价,以此考察其知识内化、问题解决、团队协作等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教师评价则需要涉及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3 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和实践,学校培养了600 余名高素质电力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教学团队正在与企业联合申报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在过去的三年里,毕业生进入电力类大型国有企业的比例超过80%,年均专业相关度超过89%,就业满意度为78%~82%,就业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本专业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在2021年至2022年的教学能力大赛中,教学团队分别获得湖北省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展现出卓越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学团队在2022年还荣获第九届湖北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同时,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其中“用电营业实务”课程于2022年成功获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和企业要建立相应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应鼓励并邀请企业在各个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人才培养,通过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共同评价等手段,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共赢。供用电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经验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可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