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供电局 刘修理 郑 植 申 芳
遵义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区、国家文明城市,是西南除省会以外的第一大经济体,也是贵州的第二大用电量地区。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指标实力,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公司三年降损行动方案,遵义供电局推出“竞赛实战化”管理模式,采用“以赛代帮、以赛代学、以赛代治”的新型管理模式。推动职工创新,激发员工开展降损增效及节能减碳,持续提升基层人员的线损管理水平,加强线损业务对标和交流培训,培育线损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建设管理线损专业人才队伍,打造线损专业工匠,助推遵义供电局高质量发展。
将实战过程竞赛化、将竞赛内容实战化,以供电所为竞赛的基础单元,通过系统筛选高损线路和台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供电所解决问题的时间、效两个维度制定评分规则,通过计量系统对线路异常进行监测,排除线路互供互导引发的线路异常,建立地县所三级长期高损(负损)监控机制,实现实战过程的评分。根据现场评比的情况,针对现场线损异常线路和台区分析和处置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设计竞赛内容,通过理论考试,问题处理对典型经验分析总结,提升线损异常线路和台区的分析处置实效,建设管理线损专业人才队伍,为南方电网公司培养多功能专业性人才。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贵州电网公司三年降损行动方案,遵义供电局推出“竞赛实战化”管理模式,采用“以赛代帮、以赛代治、以赛代培”的新型管理模式。推动职工创新,激发员工开展降损增效及节能减碳,持续提升基层人员的线损管理水平,加强线损业务对标和交流培训,培育线损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
遵义供电局通过以赛代治的形式,建立异常线路台账通过计量系统对线路异常进行监测,排除线路互供互导导致的线路异常,建立地县所三级长期高损(负损)监控机制,实现了线损管理的闭环管理。
根据计量系统月度线损率清单建立线路异常台账。计量系统数据分析及基础信息建立是在建立台账的基础上对异常线路进行数据分析,并在异常线路台账中完善线路基本信息,包括线路下专公变数量、容量、倍率、供电半径、线路分支情况、线路负荷情况等。负荷监测终端分段数据排查是利用负荷监控终端对线路分段负荷数据监测。
通过与计量系统分段负荷数据对比确定是否异常。专公变计量装置数据排查是通过线路分段数据排查缩小排查范围,最终锁定计量装置异常的专公变台区,通过数据分析与计量系统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线路异常原因。
建立地县所三级长期高损(负损)监控机制。(1 )建立监控指标和标准:确定长期高损(负损)的定义、计算方法和阈值标准。根据行业相关规定和经验,制定线损率、负荷率等多项监控指标。(2 )数据采集与分析:运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监测设备,实时采集供电所、县局和地区级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所在。(3 )建立报警机制:设定监控指标和标准,当监测数据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生成报警信息,并按照预定流程进行处理跟进。(4 )制定处置方案和措施:针对长期高损(负损)问题,制定设备维护、线路优化调整、负荷调度等方面的应处置方案。(5 )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定期对监控机制进行评估和优化并根据效果调整改进,确保监控机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随着竞赛项目的推进实施,以“理论+系统+实操”的方式,综合考评基层班组人员线损异常数据分析及应用能力和现场作业技能水平。理论考试充分利用了“南网强安”App,通过导入题库,按照题型数目随机生成试卷,使整个竞赛更加生动直观、更加公平公正。
多专业融合理论试题,突出业务技能综合性。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以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贵州电网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市场营销学习地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关专业知识题库等为基础,结合电网市场营销工作实际进行命题,包括线损及购电管理、营销稽查、市场交易及负荷预测、电能计量基础知识、电工理论基础、计量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计量运维专业知识等。
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阅卷效率及准确度。为减少人工阅卷的工作量,提升阅卷效率及准确度,充分利用“南网强安”App。通过开通“南网强安”管理员权限,登录系统“基础配置”页面导入竞赛题库;导入成功后进入“考试管理”页面,创建考试后根据题型设置数量,分配分值,自动生成试卷后进行发布,再通过设置报名时间与考试时间,参赛队员利用手机端“南网强安”进行报名后,待考试时间到点就可通过App 进行线上答题。考试结束后,由系统根据参赛人员身份证信息自动统计考试成绩。
增设个人实操科目,突出场景化运用综合能力。本次竞赛项目增设个人实操科目,台区线损异常系统分析。采用系统操作、试卷答题、PPT 答辩等形式,具体操作人员由具体试验项目确定。以实际业务场景开展实操考试,考试内容涵盖常用的计量系统、营销系统业务功能及关键流程、线损异常分析、营销与计量数据查询、电能质量分析、电量及负荷分析等高级数据应用,将相关联动专业细化分类作为竞赛评价规则对参赛队进行评分。
图1 成果内涵图
团队科目为现场作业台区线损异常查处,以实际业务场景开展实操考试,考试内容包括通过线损异常分析、营销作业计划填报、营销现场作业终端操作、低压集抄故障排查、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排查、电能表记录读取、计量安全检查等处缺步骤,还原异常台区指标降至阈值范围内。
突出抓好典型案例,激发员工“以赛促学”积极性。严格按照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建议自带符合竞赛要求的工器具,具体操作人员由具体试验项目确定。根据本次竞赛项目规则,每支参赛队在进行个人科目及团队科目的实操竞赛后,需根据系统异常分析情况和团队现场异常查找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且以PPT 的形式将异常台区原因核查过程及还原台区线损率在规定时限(7 分钟)内进行展示发布,根据PPT 成果汇报情况以及个人汇报质量进行评分。最后将案例成果发布以典型案例发布一、二、三等奖单独设立为团体奖项。
强化理论指导实践,赋能实际工作。通过开展“实战化竞赛”,将线损竞赛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提升了员工的实战能力,强化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赋能实际工作。通过书面学知识、现场查问题、动手解难题、实战涨经验的4 个步骤,加强了员工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经验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助推线损降损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增比进位”指标全面提升。
图2 地县所三级长期高损(负损)监控机制
总结异常台区共性问题,提出合理处置方案。竞赛项目通过个人实操分析及现场作业异常查找,对台区开展异常分析,总结出以下影响异常台区的共性问题:(1)台区下存在广电网络、喇叭等未通过计量装置用电。(2)电能表接线盒A 相电压接线端子过热氧化。(3)下户线为裸线,且与T 接点电杆接触、存在接地情况。(4)用户电能表表码月数据采集异常,影响台区月线损率异常等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各参赛员工积极思考,运用已有工作经验与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处置方案及解决措施,通过汇聚民智得出一套解决方案集。
编制管理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先进管理经验。每一次实战都是一次试错、解错的过程。通过针对现场线损异常线路和台区分析和处置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典型经验分析总结,提升线损异常线路和台区的分析处置实效,编制管理线损异常处置典型案例、创新成果实践案例,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小及大,以点带面”,遵义供电局通过发挥试点效应,为其他局提供相关经验范本,助推全省指标优异。
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动力。为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做好南网工作承接,积极发挥“实战化竞赛”培养优势。竞赛选手通过事前分析筛选、现场处缺、台区低压集抄运维、工作后总结等步骤达到“以赛代培”的目的。抓实线损异常有效处置,将高损线路、台区作为竞赛项目提升基层供电所指标,促进降损增效工作高效推进,为南方电网公司培养多功能专业性人才。
通过“实战化竞赛”针对现场线损异常线路和台区分析和处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处置各类计量故障共33 处,恢复35 个异常台区及14 条异常线路线损率达标合格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55.93 万元;77 个高损供电所根据省公司的要求降低到6.5%以下,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565.56 万元,总计经济效益621.49 万元。
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是竞赛开展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追补电量的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55.93万元。
2022年桐梓竞赛期间查处违约窃电追补违约窃电及计量装置故障电量59.19 万千瓦·时,根据桐梓供电局平均售电单价0.56553 元,产生经济效益33.47 万元。
2023年正安竞赛期间,查处违约用电、计量故障追补电量40.21 万千瓦·时,根据正安供电局平均售电单价0.55865 元,挽回经济损失22.46 万元。
间接经济效益。按照省公司的管理要求,供电所的线损控制到6.5%以下,减少的购电成本565.56 万元。其中2022年销号高损供电所42 个,供电所的线损下降减少电量损失786 万千瓦·时,节约购电成本312.83 万元。2023年已销号35 个高损供电所,累计减少电量损失635 万千瓦·时,节约购电成本238.95万元。
2022年线损查处违约窃电用户10户,现场处理各类计量故障共33 处;通过现场处置,恢复35 个异常台区及14 条异常线路线损率达标合格;2023年竞赛台区28 台,其中查处因计量装置故障导致计量不准6 台,台区低电压问题导致异常6 台,电能表数据表码采集异常5 台,户变关系错误3 台,用户窃电导致台区异常2 台,因广电网络未装计量装置未计入台区供出电量导致异常3 台,台区导线裸露,雷雨天气时有放电现象影响台区高损2 台
通过实战化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员工管理能力的提升,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省公司的认可,项目形式被省公司全面推广,2023年在都匀开展了全省的竞赛活动,走出了技能竞赛的考理论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岗位业绩不佳的困扰。
实战是检验竞赛效果的最佳方式,遵义供电局通过打破各分县局交流障碍的壁垒,总结了线损管理的经验,增强员工间的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的创新意识,改变固守的思维模式。将个人的奉献大小用数字量化,为遵义供电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