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与制度保障

2024-03-08 23:23宋葛龙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

【摘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体制改革  制度供给  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獻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3.004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1]从顶层思维与底层逻辑、理论前沿与鲜活实践、世界大势与现实国情等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等特征。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

从产业层面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低、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也是生成和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范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九大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2]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进一步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3]

“十四五”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方面不断融合创新,“四链融合”逐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在产业链发展方面。重点优势产业链发展成效显著,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链发展优势得到巩固。2023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发布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我国显示面板年产能已经达到2亿平方米,占全球的60%左右;2023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22.21万台,同比增长5.4%。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链,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整体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2022年我国光伏、风能累计装机量分别达392.6GW和365.4GW,占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的15.3%和14.3%,比重分别较2020年提升3.8个和1.5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值预计超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30.3%、54.0%、22.8%;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5]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新算法、新模型、新范式不断涌现,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数量居全球第二。

在创新链发展方面。从研发强度看,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达到8.5%,是全社会总体水平的三倍以上。在集成电路领域,复旦大学将新型二维原子晶体引入传统硅基芯片制造,成功实现CFET晶体管技术突破,有望帮助国产芯片摆脱EUV工艺的依赖。在量子信息领域,我国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卫星量子密钥分发,“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成为唯一在两个物理体系中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自主产权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系统)问世,有望打破国外相关底层专利垄断。在我国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5.2万件,同比增长18.7%,占比71.9%,产业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在人才链发展方面。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世界第一,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其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6]另据测算,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已经接近2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4。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净增158个新职业,其中97个为数字经济职业。

在资金链发展方面。通过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创业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系列举措,有效拓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成长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格局加速形成。2021年~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A股IPO上市公司达到174家,共募资1638.3亿元,分别占同期A股IPO上市公司的18.4%和14.5%。从地方政府看,2022年11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纲要》指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是创新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但并非所有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前沿产业都是未来产业,真正的未来产业是已初步具备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一定市场规模的产业。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先后针对未来产业发布相关行动计划,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将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下一代互联网、第六代移动通信、未来显示、新型储能、深海空天开发等新科技变革领域,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7]

发展未来产业要有世界眼光。2013年5月,美国麦肯锡公司发布《展望2025:决定未来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列举了2025年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12大颠覆技术: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先进机器人、自动汽车、下一代基因组学、储能技术、3D打印、先进油气勘探及开采、先进材料、可再生能源。这些技术有的已经形成,有的正在形成,有的已经或者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2023年6月,美国国家量子计划咨询委员会发布《更新国家量子计划:维持美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建议》,首次对国家量子计划(NQI)项目进行了独立评估,为美国政府更新国家量子计划法案、强化美国量子信息科技研究活动等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推进NQI项目。2023年2月,德国出台《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其总体目标包括:加强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化,实现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新技术保持开放,汲取相关成功经验应对全球竞争和气候变化,并成功实现经济现代化。2022年OpenAI公司的对话式通用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成功问世并在全球流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2023中国AIG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推测,2028年我国AIGC市场规模将达到2767.4亿元,2023年~2028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00%。可以说,只有充满世界眼光和胸襟的人,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发展未来产业要有颠覆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问题受到关注。2023年6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评选出目前最有潜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十大技术,主要包括柔性电池、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持续航空燃料、工程噬菌体、改善心理健康的元宇宙、可穿戴植物传感器、空间组学、柔性神经电子学、可持续计算、人工智能辅助医疗。2023年10月22日,在第25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等10个)、工程技术难题(如何实现在原子、电子本征尺度上的微观动力学实时、实空间成像等9个)和产业技术问题(如何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应用等10个)。人工智能主要包括基础层和应用层两方面,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分为硬件设施、软件和数据的技术支持,其目的是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撑;应用层主要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安防等领域。从全球产业链来看,美国在算力芯片、核心算法模型等“根技术”方面具有核心力量,积累了一大批如英伟达、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我国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的算法、应用与美国接轨,在大模型领域也与美国接近,但是支撑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的算力,尤其是大模型对于算力的大量需求,还较为依赖美国英伟达提供的GPU芯片。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产业只要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都不能被简单视为低端产业或者落后产业。任何传统产业,一经科技赋能,都能够升链转化为现代产业。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将其视为“低端产业”进行简单退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要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要以数字赋能、高端引领做强传统产业,切实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推进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实现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網有机融合,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8]

深化改革,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改革的目的,就是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9]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探索“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学校+大型科研院所”“学校+龙头企业”模式,开展“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实施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方案,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以体制创新为关键措施,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专注创新的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释放科研人才创造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学问题研究,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供给,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原有举国体制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新型举国体制的两个关键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体制,培育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社会环境。要通过制度和政策引导,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通过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将新型举国体制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和产业体系及产业链优势相结合,建立长周期的科教资源协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从制度建设着眼,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聚焦“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按照“理技融合、研用结合”,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产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建立“一产一策、一技一策、一企一策”工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聚焦未来产业,搭建一批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广。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为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长期性、稳定性、系统性的制度框架。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随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形成了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1+N”政策体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出部署,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领会好、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意见》中针对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中标难、维权难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让民营企业可感、可及。特别是要坚持“刀刃向内”,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推动政府诚信履约。同时,切实完善常态化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机制,支持各级部门邀请优秀企业家开展咨询,倾听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积极发现民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建立完善从问题反映到落实解决的闭环机制,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阶段性突出困难和问题。加大对地方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政策落实的督导与考核,强化已出台政策的督促落实,实施相应奖惩措施。健全政策落实的评估机制,根据评估中查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政策举措。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10]“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11]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依法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健全企业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努力为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务实服务,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開机制,加大对企业家的帮扶力度。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构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的未来产业项目挖掘与甄别机制。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科技创新与市场体系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一方面,高标准市场体系能够形成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供给、高水平的生产技术投入、高效率的供需对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有利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激励各方投入创新、推进创新。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技术基础,能够孕育出颠覆性的创新产品,推动企业之间、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形成新型互动。这将催生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推动市场营销战略、策略、模式、工具等方面的创新,更好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打通流通大动脉,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的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重点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是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要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激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创新创造。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12]要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适应未来产业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制度规范,按照包容审慎原则,统筹监管和服务,适当放宽新兴领域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流动。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好的营商环境,其本质是,让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多快好省地实现盈利;其社会共识是,视企业为衣食父母、视企业家为至爱亲朋。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注定是一场关乎全局、决定未来的持久战。困难越大、矛盾越多,越需要埋头苦干的真把式,雷厉风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必须用思想的力量催动改革的步伐,以科学的方法善作善成,强化改革定力、强化创新突破、強化部门协同、强化政策落地,重点解决权力下放中整体联动、业务协同不够的问题,破解部门、行业、地区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化解多头监管、重复监管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改革协同机制的问题。同时,还要杜绝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探索将现有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升级为服务业开放特区的可行性方案。进一步提升部分A、B级出入境特殊物品的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境外服务提供者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医疗等领域提供的跨境服务限制,放宽云计算、电影电视制作、医疗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加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注释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2月1日,https://www.12371.cn/2024/02/01/ARTI1706757756489793.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23日,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103/P020210323538797779059.pdf。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0页。

[4]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11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2023年12月29日,https://www.miit.gov.cn/jgsj/yxj/xxfb/art/2023/art_67533f179bef47728f2fa79b8f05bb15.html。

[5]海关总署:《2023年“新三样”出口首破万亿元大关》,2024年1月15日,http://gdfs.customs.gov.cn/customs/xwfb34/mtjj35/5627494/index.html。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6]《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 人民日报 》,2023年12月31日,第1版。

[7]《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年1月18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1/content_6929021.htm。

[8]杨蕙馨、焦勇:《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经济日报》,2023年12月22日。

[9]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求是》,2023年第18期。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2页。

[1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321页。

[12]宋葛龙:《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4日。

责 编∕张 贝  美 编∕梁丽琛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论新型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完善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