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日常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2024-03-07 01:44史晓明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务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史晓明 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

● 引言

目前,我国智慧校园正在稳步发展,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智慧校园建设,其中建设有数据中心、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教学平台等,智慧校园在学校各领域中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一,是保证高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因此,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教务日常业务管理仍存在不足,具体如下:

①融入校园管理服务“一体化”不足。在目前国内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缺少顶层设计、不同业务系统使用的技术互不兼容等问题,导致业务系统和智慧校园的融合并不理想。特别是教务日常业务管理复杂、交互性强、数据众多、数据关联性强,融入智慧校园的难度更大。各高校教务日常业务管理普遍仍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未能融入智慧校园,不能实现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数据互通,同时,校园多部门、多系统的碎片化、条线化校务服务消耗师生过多精力,未能实现方便师生和高效管理。

②智慧便捷的移动端融合服务不足。传统的管理系统受地理位置、服务时间限制,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平时较多时间在教室,线上业务不能及时处理,违背了信息化方便服务、提高效率的初衷,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影响了信息化服务工作的推广。

③在业务线上办公背景下,流程优化不足。业务线上办公并不是简单地将工作由线下搬到线上,而是要借助信息化实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治理优化的“深度改造”,包括众多基于流程业务的教务日常管理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借助智慧校园,真正实现流程再造,是教务日常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 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日常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1.教务日常信息化管理和智慧校园的融合

借助智慧校园的管理和服务优势,通过智慧校园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服务融合、数据融合,能够真正实现教务日常业务管理融入校园管理服务“一体化”。

(1)服务融合

服务融合是基于网络、数据、平台、业务等融合,利用统一的信息门户、丰富的信息展示和可视化呈现,实现一站式、个性化的校园融合服务平台。服务融合注重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整合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资源,支持无缝集成的智慧应用,提供全业务、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1]

(2)基于单点登录的门户系统集成

早期的信息门户主要采用基于单点登录技术的系统集成方式,智慧校园一般仍保留该项功能。

(3)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是指对校园各类基础数据、应用数据、感知信息等数据信息资源进行融合,并提供数据存储、数据治理等融合服务。[2]智慧校园的数据融合主要体现在共享数据中心,共享数据中心通过融合学校各种数据信息资源包括各业务系统的专项数据,可以向教务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分析和安全的共享服务,能有效解决“烟囱式”系统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

2.移动端的融合服务

可以将日常管理中适合在移动端办理的业务融合到智慧校园的APP中,实现移动端统一入口,打通畅通、便捷、高效的服务渠道,打造随时、随身、随地的移动服务。适合于移动端办理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基于流程办理的业务,包括学籍异动申请、调代课申请、教室借用申请、补选课申请等。

②教师、学生主要日常业务,包括课表查询、学生选课等,师生可随时随地处理、查看教学业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③教学督导业务,便于及时采集评价数据,记录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听课情况等,并实时上传系统。

3.业务流程再造

20世纪90年代初期,迈克尔·哈默和杰姆斯·钱皮提出,业务流程再造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再思考与再设计。[3]Alter认为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使用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流程以达到主要企业目标的方法性程序。将流程再造理论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有利于现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逐步建立。[4]

信息化建设为教务日常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提供了条件,智慧校园作为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在校园管理和服务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利用智慧校园的平台融合、服务融合、数据融合,结合教务管理系统改变管理模式,重新梳理,优化流程,可有效解决教务管理日常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 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日常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实践

笔者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展示具体实践探索。学校现有“我i科大”智慧校园平台(如图1),平台无缝融合网上办事大厅,将服务和应用统一起来,通过标签、功能进行划分,结合内嵌的办事指南和全局搜索,彻底统一校内应用和服务入口,真正实现一站服务,同时采用“一云多端”技术,为师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图1 “我i科大”一云三端

学校建设并启用了新教务管理系统,新系统实现教务日常业务流程线上办理,并与学校智慧校园在服务、数据等方面实现融合,同时依托校园信息化推动流程再造,创新教务日常信息化管理模式。

1.教务管理系统与智慧校园的融合

(1)服务融合

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日常管理业务流程网上办理,摒弃了线下办理的诸多不足,规范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融入智慧校园PC融合门户,师生只需通过融合门户即可获取教学信息、办理教学业务,也可以访问其他业务系统,实现了校园业务“一网通办”。

(2)数据融合

学校应用系统类和数据类全部与“我i科大”以及数据中心进行集成和对接。建成了以数据治理为理念、以标准和规范建设为基础、以元数据管理为手段、以主数据管理为核心、以数据服务为支撑的数据资产服务平台,利用数据资产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再治理与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信息标准的持续改进、数据体量的逐渐增长、数据资产的持续开放、数据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与智慧校园的数据融合。

以学分制收费为例,学校施行学分制管理和学分制收费,学生选课后需要将学生选课学分同步到财务管理系统,以便学校进行学生学分学费统计。教务管理系统将学生选课学分数据推送到智慧校园的数据资产服务平台,平台将数据推送到财务管理系统,完成学生选课学分的安全、实时数据推送,解决了教务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数据流通不畅和数据安全的问题。

(3)移动端的融合

①教务管理业务流程融入智慧校园移动端APP。

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移动端采用H5技术,和学校智慧校园移动端“我i科大”APP进行了统一身份认证的登录对接,同时通过H5技术和“我i科大”APP实现对接,将教务管理系统融入智慧校园移动端APP,实现了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和延伸,使教室借用、补选课申请等教务管理日常业务更加实时、便捷,方便了线上业务办理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日常业务流程网上办理的可行性。同时,通过融合减少了网络安全风险,减轻了学生安装使用多个APP的不必要负担。

另外,业务办理节点自动提醒能够实施通知用户业务办理状态的变化,提高了效率,也有利于业务线上办理的推广。

2.实践效果

(1)融入移动端门户,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教务管理系统在未融入智慧校园移动端以前,审核人员通过PC端进行审批,因受PC端条件限制,审核时效性普遍不足,且审核人员使用效果反馈较差。在系统融入智慧校园移动端以后,审批人员可通过智慧校园移动端进行审批,效果如图2所示,从使用效果看,因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审核处理,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图2 智慧校园移动端教室借用审批

(2)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

教务日常业务涉及的教师和学生众多,业务流程的线上办理,特别是结合移动端的优势,使师生不需要奔波于各个部门办理,使用电脑或手机就可以申请和查看审核状态,同时也缩短了管理人员审批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方便了师生。

3.业务流程再造

学校借助教务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以及与智慧校园的融合,对教务日常管理进行梳理和反思,以效率为中心,减少步骤,优化流程。学籍异动申请、教室借用申请、补退课申请等大部分日常管理业务实现了流程再造。以复学申请为例,原有流程中包含学生补选课申请,需要学生查询培养方案和班级课表,并根据课程实际进度,填写补选课申请并报送教务处,教务处核查是否符合选课条件并进行选课。而在流程改造后,所有流程都在网上进行,系统直接将学生需要且符合选课条件的课程在系统中推送给学生,学生直接选课即可,减少了流程,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学生。

猜你喜欢
教务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