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妮
关键词:高觉新;高觉慧;矛盾性格;成因
《家》通过描写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过程,揭露了被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笼罩下的社会对于新青年、新思想的迫害与摧残,表达了对青年投身于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洪流的呼告。高觉新、高觉慧两人作为其中的主要人物,都在情感、精神层面存在矛盾和对立,蕴含着文化心理冲突,或多或少地呈现出扭曲和异化。由于身份地位与成长经历的不同,两人性格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作为一名接受过新思想、新式教育的知识青年,觉新也曾想过研究化学、去德国留学,而媒妁婚约打破了他的理想。他与梅芬青梅竹马,期待爱情修成正果。但是,爷爷一直“希望有个重孙”,父亲为了满足这个心愿,要求他通过“抓阄”选择一个陌生姑娘结婚。他没有任何反抗,只是顺从。但觉新在深爱妻子的同时也惦念着初恋,既无法对妻子倾注所有的感情,也不敢挽回初恋弥补遗憾,在纠结挣扎中倍感痛苦。高觉新为了封建大家族背弃梅芬是梅芬抑郁而终的重要原因。妻子临盆时高觉新明知陈姨太说的“血光之灾”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仍然遵循将妻子送到城外,使其难产而死。
成长在封建礼教大家庭中的他选择了向旧家族、旧思想妥协,做一个孝子贤孙,承担起延续香火的责任、团结家族的重任,为了守护家族秩序宁可压倒自己内心对爱与自由的真实渴望。
高觉新逃避思考、抛弃学识、麻木心志,从新式教育走入封建旧家族和旧礼教,且以“满足”之感聊以自慰。高觉新是一个“读新书,过旧式生活”的人,星星之火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他那被忘却了的青春,他对本地报纸中转载的北京消息很是上心,积极购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弘扬新思想的先进刊物,他信服新思想并以与两位弟弟讨论新思想书报中的问题为乐。但他的“新”却又止步于思想,在行动上仍延续着旧传统、遵循着旧礼教。面对伦理道德和家长制,他一次次屈服,最后心中的新思想也被重重压垮,走向了妥协。瑞珏离世给了觉新重创,让这位只差半步便融入封建家族的青年开始思索逃离。但高家总要有人驻守,他怀着对新浪潮的同情留身于阴霾之中,望着觉慧远去。
作为长房中的第三子,高觉慧年龄最小但最早觉醒、最彻底反抗家长制和旧礼教。他接受了民主新思想、先进的新式教育并将这些贯彻到言行之中。反思“绅士”身份时,他敢于不遂长辈们的愿,下定决心追寻自己的幸福;提到坐轿子时,他在张姑妈面前敢于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面对家长们的阻拦和反对时,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进步学生运动中;面对延续旧传统的大哥时,他勇于批评觉新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面对家族当权者高老太爷时,他勇于反对封建礼教、封建习俗,为二哥觉民追寻自由恋爱的反抗保驾护航;面对长辈们大谈“血光之灾”的时候,他重拳抨击封建迷信。
但是,在与鸣凤的感情中,能够看出深耕在他心中的門第观念和伦常礼法。他喜欢鸣凤的样貌和性格,但又介怀于她的出身和社会地位,潜意识里认为由于两人社会等级身份不同,由此在爱情中也并不平等。他认为与自己相匹配的恋人应当是“处在琴的环境里面的”有大家族小姐风范和社会地位的女子。碍于门第观念,他不敢与鸣凤公开相恋;受制于伦常礼法,他不敢与二哥公平竞争主动追求琴表姐,这样的徘徊纠结最终致使鸣凤投湖自尽。
觉慧从不疲倦地与一切专制、腐朽、封建的东西搏击,在看破了旧家族的虚伪和龌龊后,他愤然选择出走,与高家彻底割裂。
高觉新、高觉慧两兄弟的矛盾性格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情况密不可分。小说的故事背景为“五四运动”前后,此时正是中国社会新体制与旧体制、新思潮与旧思潮、新文化与旧文化交替斗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觉新和觉慧虽同为高家长房的少爷、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青年,但又由于身份地位和成长经历的较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矛盾性格,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首先,高觉新虽然接受过新思想,但他受封建礼教熏陶时间更长,被具有传统礼教的父母、长辈们包围、教导。其次,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在传统宗法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的长期影响下天然具备承担起维系家族的重任。并且,觉新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孝道”“仁义”等做出的妥协使其身心受到了严重摧残。在难以改变现状的际遇下,他为了使新旧思想的矛盾缓和以减少自己的痛苦,选择了自我麻痹以换取些许喘息。
与之不同的是,高觉慧作为长房里最小的儿子被寄予的持家厚望较少,因此受到的制约也较少。其次,觉慧在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新思潮渐起,并且代表着旧礼教“启蒙”的严父慈母都已离世,继母管束较少,大哥觉新的思想比较开明未对胞弟大量灌输封建礼教。此外,尚且年少的觉慧离升学、成婚、就业等人生重大节点还有些距离,被封建家庭捏住的“命门”较少,因此不至过于受摆布。由此,高觉慧的性格虽存在矛盾、对立的元素,但仍是新思想、新文化占据上风。
高觉新渴求爱与自由但受困于封建家庭,高觉慧大胆叛逆却也固守传统。从两人本身性格、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之中,读者可以触摸其人物形象的矛盾点,并在寻找两者矛盾性格成因的过程中深化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选集第一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李存光.巴金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刘阳.“父与子”:巴金《家》中人物形象及其关系论[D].吉林大学,2010.
[4]孙晴.悲剧冲突的永恒性——再读巴金《家》中的高觉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5).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