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秀碧 何 彬 肖 悦
根据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统计报表数据,2022 年,四川省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1.23万户,是2017 年数量的5 倍,年均增速达38%,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速高5 个百分点、较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高23 个百分点;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重持续提升,达到85%,五年间累计提升15 个百分点(见图1);涌现一批优质企业,如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入选“2022 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榜单”第220 位,2022 年全省新备案瞪羚企业中七成以上是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
图1 私人控股高企数量(户)及占全省高企数量比重
2022 年,四川省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营业净利率达到11.4%(见图2),较2017 年提升2 个百分点,与同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营业净利率差距持续扩大,分别高出3.2 个百分点、7.4 个百分点,反映了其强劲盈利能力和广阔发展空间。
图2 私人控股高企与国有控股高企的营业净利率对比
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各年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均领先其他控股类型企业,是同期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1.5~2.5 倍,2022 年拥有发明专利2.7 万件,比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多3 千余件(见图3),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拥有总数的45%;新产品竞争力较强,新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加,从2020 年起连续3 年超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且领先幅度加速扩大,各年度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自身营业收入比重也明显高于其他控股类型高新技术企业,2022 年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2264.1 亿元(见图4),占自身营业收入的29.3%,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的48.5%。
图3 私人控股高企与国有控股高企的拥有发明专利(万件)对比
图4 私人控股高企与国有控股高企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对比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看,2017~2022 年9 成以上的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不到3 成,各年占比在18%~28%之间,显著低于同期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享受该项政策覆盖率(45%~55%),也低于同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水平2~4个百分点(见图5)。排除当年不缴纳企业所得税、未规范地归集研发费用等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较大部分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非研发创新,创新活动高度集中在后端,R&D 活动较少。
图5 私人控股与国有控股、全部高企的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占比
虽然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发明专利的绝对量上优势明显,但近年来在发明专利年度申请数、授权数以及发明专利结构占比方面均不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从专利结构看,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占三类专利申请或授权的比重均显著低于同期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水平且差距整体呈现扩大态势。2022 年,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结构占比分别为33.0%、18.8%,分别为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5/9、1/2(59.4%、39.9%),也明显低于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43.6%、26.8%)(见图6)。从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数看,近年来,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均低于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其授权户均数也明显偏低,且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22 年,8 成以上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零发明专利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户均数分别为0.8 件/户、0.4 件/户,仅为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5.8%、5.6%(14.3 件/户、7.1 件/户)(见图7)。
图6 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高企的发明专利结构占比(%)
图7 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高企的发明专利户均数(件/户)
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开展以自主完成为主导,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极少。2022 年,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以合作形式开展的创新项目数以及经费分别占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项目总数以及总经费的5.4%、8.3%,不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水平1/2(13.5%、18.5%),也低于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水平1.9 个百分点、3.4 个百分点(7.3%、11.7%)(见表1、表2)。
表1 私人控股与国有控股、全部高企的不同项目开展形式数量占比
表2 私人控股与国有控股、全部高企的不同项目开展形式金额占比
四川省各年度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就业人数是同期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就业人数的1.0~1.8 倍,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数从2020 年开始超过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但研究生学历及技能人才规模明显比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小。2022 年,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生就业人员增长至2.6 万人,但与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仅后者的4/7,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生人员总数的30.9%,比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低23.1 个百分点;技能人才增长至7.9 万人,仍不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的3/4,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技能人才总数的38.8%,比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低13.6 个百分点(见图8)。
图8 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高企人才(万人)对比
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经费的外部来源规模极小,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缺口尤其明显。2022 年,四川省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经费中仅2.7%来自外部资金,其中政府部门投入占1.0%,银行贷款占1.3%,风险资金仅占0.3%(约1.29 亿元),其他渠道资金约占0.2%(见图9)。从融资主体数量规模看,2022 年获得外部创新资金的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不到一成,其中,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仅10 户。科技金融在赋能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上尚有极大提升空间。
图9 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项目经费来源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离不开政策强力支持。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破“创新非研发”之局。建议政府从改善外部创新环境、优化基础研究财税支持方式、鼓励共建国家和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高能级平台、完善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促进私人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关注点不断前移、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引导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原始创新。
二是推动构建创新联合体,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破“创新不开放”之局。建议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更大力度开放创新,加快组建一批由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主导、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联合研发、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应用等。充分发挥重大科研项目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方面,通过设计、运用财税政策对产学研合作过程进行激励,提升企业开放协同创新动力。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完善多层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破“融资缺口”之局。建议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健全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科技企业的积极性,引导重点开发面向行业领军、专精特新民营科技企业的新型科技金融产品。制定和落实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扶持政策,为风险投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各类风险资本,拓展民营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四是推动科技人才向民营科技企业集聚,为其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发展机会,破“人才短板”之局。建议进一步清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各种规定,落实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引进科技人才的各项政策,在人才落户、职称评定、社保、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保障。推动省级科技人才计划、省青年基金等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