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银斌 陈晓欣 蓝泳杰 朱潇剑
(1. 汕头金中海湾学校, 广东 汕头 515057; 2. 广州市番禺区金海岸学校, 广东 广州 511400; 3. 汕头市金山中学,广东 汕头 515071)
近年来,我国不断明确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以及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放在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位置。“四新”背景对地理教学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摆脱对学科知识的固化思维,重新构建符合新背景下的知识体系。“强有力的知识”(Powerful Knowledge)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角,能够帮助教学中的不同主体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应对这些挑战。其认为,超越日常经验的、具备学科特色的知识才能够赋予学习者力量,有力地认识复杂的世界。[1]在地理学科语境下,“强有力的地理知识”(Powerful Geographical Knowledge)是指能够在学术研究、学校课程、学生生活之间建立起相互衔接关系的地理知识(见图1)。根据Alaric Maude的“强有力的地理知识”分类体系,其包括了五种类型的地理知识。[2]这种分类方式常被用于判断地理知识是否具有强有力的特征,能否建立起学术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并用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中。
图1 “强有力的地理知识”示意图
“强有力的地理知识”涉及了中学教师、研究者、学生三类不同的主体,强调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的必要性。随着我国新课标颁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纲要的课程改革框架逐渐成形。相关文件多次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基础和需求为出发点,这与“强有力的知识”中呼吁学生生活和学校课程对话的理念相契合。同时,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注重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相关素质。学生必须适当了解科研方法,才能增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尝试将学术情境引入纸笔测验中,并且将学术前沿进展纳入基础课程之中。这又与“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中呼吁学术地理与学校课程进行对话的理念相契合。由此可见,“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与核心素养相互关联,并且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理念(见图2),在中学教学中运用“强有力的地理知识”将有助于推动地理课程提出的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地。
图2 “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目前,关于如何在中学地理中践行“强有力的知识”的相关建议过于宏观与被动。抽象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指导师生主动构建“强有力的地理知识”。如何让“强有力的知识”这一抽象的理论知识服务高中地理教学,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该理念来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
项目式教学能够为“强有力的知识”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供实施的途径。作为21世纪教育最具变革性的成果之一,项目式教学在地理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展现了广阔的前景。[3]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按照一定的流程,调查和回应某个地理问题,从中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这为实现“强有力的知识”理念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条件。
一方面,项目式教学强调在现实情境中获取知识。在开放环境中,尤其是在学生频繁接触到的生活环境中,学生更能够获得地理课程的补充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地理学习的空间性。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重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学生能够将知识用于探索与整合,对知识的力量有更深刻的认识。总之,项目式教学在地理知识的获取以及地理知识的运用两个层面,都体现了“强有力”。因此,以项目式教学构建“强有力的知识”具备可行性。综合前人研究,本文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通过项目式教学构建“强有力的知识”的实施路径(见图3)。
图3 “强有力的知识”融入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实施路径包括教学准备阶段和教学实施阶段。在教学准备阶段中,需要明确课程标准的指导地位,在教材、学生的经验、学术文献中找到交集,并以此作为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融合点设置情境,确定项目主题。项目式教学的一般流程中需重点注意项目目标、项目设计和评价这三方面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区别。项目目标需明确培养学生“强有力的地理知识”的类型。一次课堂教学一般难以覆盖所有的“强有力的地理知识”类型,而是选择其中2~3种类型。项目设计需兼具生活性和科学性,主题必须是建立在教材和课标、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能适当地延伸到对学术问题的探讨。评价阶段应根据“强有力的地理知识”设计多级相关指标,检验项目目标的达成效果。本文将围绕“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这一案例进行“潮州龙湖古寨乡村振兴”项目式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本案例对应的课程标准为“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该课程标准在学术领域对应文化地理学相关内容。文化地理学知识的产生具有表征和非表征两个重要维度。[4]教师若要较为深刻地理解该部分的内容,获取强有力的知识,则需要跳脱出传统的教学空间,在非正式的教学空间中进行转换。[5]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选择熟悉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兴趣。由于本项目面向的对象为潮汕地区的学生,因此将项目主题确定为“潮州龙湖古寨的乡村振兴”。研究设计案例对应该章节的第一课时,仅关注乡村景观,第二课时才将重点转移为城镇景观。
在我国,项目式教学的目标设立主要基于新课标中提出的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强有力的地理知识”存在关联。[6]本文在理解二者内涵的基础上,挖掘其共性,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7]将其进行有机融合。对应新教材中“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一课时的内容,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从区域的角度理解地域文化(潮汕文化)与人文景观的内涵(区域认知;类型1、类型5)。第二,结合实例,指出潮汕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及其特征,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类型2)。第三,通过本土化的案例探究,加强对乡村振兴和古村落保护的关注,掌握从不同视角提出景观与文化保护措施的方法(人地协调观;类型4)。第四,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并汇报交流,提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地理实践力;类型3)。
围绕确立的四个教学目标,将开展项目拆分为三个子项目(见表1)。项目一的内容为传统文化地理学的范畴。项目二、项目三涉及新文化地理学的相关内容。新文化地理学是对传统文化地理学的反思,虽然教材中较少涉及,但新文化地理的视角为文化地理的研究拓展了话题。当代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所出现的众多社会现象迫切需要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提供新的见解与解决方案。[8]因此,本项目将综合文化地理学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相关任务,在课程中构建“强有力的地理知识”。
表1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都是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其内涵丰富,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因此,教师不进行抽象定义,而是让学生从多感官和亲身体验的角度感受文化的内容,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界定,初步感知地域文化和景观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地理学关注景观的形态与功能,默认景观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是较为稳定的。项目一让学生从不同尺度上理解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的内涵,对龙湖古寨的景观和所体现的地域文化进行较为浅层的刻画,而尚未深入探究“人”这一主体,内容属于传统文化地理学范畴。
随着时间变迁,地域文化也发生着变化,且景观对不同主体的意义不同。因此项目二的内容在项目一的基础上延伸,引入新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体性对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生在扮演游客、村民、政府等不同主体的过程中,理解景观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地关系中的“人”。
项目三的内容仍属于新文化地理学的范畴。这部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景观是历史层累的结果。不同时期景观的对比,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总是在景观上留下痕迹,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都不同,这些痕迹叠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观。据此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景观保护的联系,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问题。
项目式教学的时空范围较广,涉及情境较为复杂,因此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案例的评价方式除了小组展示的成果外,还采取参与式观察法,实时跟进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参与度与态度,辅以学生自评和组间互评等评价形式,鼓励学生反思,累积个人和小组的调查经验。这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对“强有力的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见表2)。[9][10]
表2 “强有力的地理知识”目标达成评价量表
本文目的是探索“强有力的地理知识”与项目式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以弥补当下学术情境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联系不足的问题。在强有力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课标和教材,以项目式教学的方式,适当结合学术研究的内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依托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可以获得地理教育中的隐含知识,这与“强有力的知识”的理念契合,符合以学科渗透育人价值的总体要求。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本文所提出的探索框架,只有在学术界、学校、学生三者之间取得共性认识的内容才有其普适性。未来关于项目式教学如何在“强有力的知识”领域深化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