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受到了广泛关注。博物馆的核心工作是为人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随着人们对文化服务需求的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就成了当下的重点问题,不论是服务性基础设施还是馆藏资源、服务形式、博物馆产品等,都需要进一步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博物馆服务的需求。现主要围绕博物馆展开论述,简要分析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并就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相关策略。
目前,我国高度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而若想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只有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此背景下,博物馆更要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出发调整发展战略,提升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我国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明确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手段,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公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博物馆的核心职能,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往往以人们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为中心,因此,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要点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博物馆应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要考虑到人们文化需求的变化,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做好宣传与管理工作。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客观需求,也是博物馆自身实现多元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其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机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博物馆概况
A博物馆是集藏品管理与展示、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多件,文物藏品类别包括石器、陶瓷器、铜器、石刻、书画等,藏品种类较为丰富且品相良好,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开馆至今,A博物馆已经接待观众200余万次。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其审美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但A博物馆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缺失部分便利服务场所,场馆内的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盲道等设施不够完善,没有针对残障人士设计特殊展览区域以及相关的服务设施等。A博物馆从开馆至今虽然进行了多次装修改造,使自身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但其建筑本身的特点使其难以发挥博物馆的部分功能。同时,博物馆内的休闲娱乐设施不足,经了解,部分人希望A博物馆能够提供餐饮服务,如提供咖啡、茶等休闲饮品。
文物资源利用率不高
虽然A博物馆有6个陈列展览,每年也会举行临展和巡展活动,但巡展活动大多是以图片展的形式举行。博物馆藏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能帮助人们了解更多文物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也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之一。虽然A博物馆藏品丰富,但其基本陈展文物并不多,很多文物都储存在库房中,未能发挥其价值。很多博物馆都存在类似问题,不少文物在进入库房之后就没有被陈列展出过。根据对观众的调研结果可知,多数观众前往A博物馆的目的是学习或休闲,但由于A博物馆陈展文物更新速度较慢,经常参观的观众只有不足20%,馆藏文物利用率低、陈展文物更新慢等问题导致人们“回头率”低,进而使得文物的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
A博物馆被人们知晓的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这说明其在文化宣传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该问题导致博物馆的吸引力不足、知名度不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同时,人们对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也抱有很高期望。当前,A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并没有实现信息全覆盖,也没有搭建藏品管理信息平台,虽然在一楼大厅设计了博物馆导览图以及文物藏品互动屏,但这些信息化设施只能实现单一的信息展示,无法与观众进行多元互动。同时,A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也缺乏特色。A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主要包括博物馆的基本信息、馆藏资讯、陈列展览、社会教育、馆藏精粹、文博知识等内容;浏览其官方网站可以发现,其未能将馆藏文物较好地呈现出来,也未能搭建虚拟展厅。同时,官方网站也没有完善预约功能,藏品的公开水平较低。此外,博物馆开发的微信公众号只负责发布基本的展览信息、活动信息等,缺乏与人们的互动。
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不足
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依靠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博物馆文创产品能够起到宣传博物馆、提高博物馆形象、增加博物馆经济收入等作用。在文创产品这一概念开始流行时,其对应的是旅游纪念品;实际上,相较于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的价值和品质更高,更加关注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创意,也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从A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来看,其虽然对文创产品的开发有所涉猎,但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虽然成立了文创中心,但当前人员的结构和综合素质并不能满足文创产品开发的需求。近年来,A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多为U盘、摆件、挂件等,未将博物馆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展现出来,因此,A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思路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发展目标在于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更多人獲得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提升博物馆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改进博物馆的经营与发展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在A博物馆正式开放后,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但观众的需求并不相同,反而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A博物馆以往的服务模式过于被动,这使其难以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阻碍了其为观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之后,A博物馆根据城市发展目标转变了服务思维和服务方式,除提供基本的藏品介绍及销售服务外,还从现代化的视角挖掘藏品的文化底蕴,开发出了主动服务模式。同时,A博物馆还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出线上游览服务。在此基础上,进馆参观的人们能够获得近距离观看文物的体验;而通过线上展览服务,不能前往博物馆的人们也能获得良好的浏览体验。
多元发展,增强内生动力
1.多馆合作,交流发展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当加强多馆合作交流,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利用多馆的藏品优势,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事业协同发展。例如,可以建设博物馆合作机制,通过馆际交流、联合展览等活动实现馆藏资源互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的国家级博物馆联合举办“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一方面,该机制有助于博物馆共享更有文化价值的藏品,另一方面也为人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发展史提供了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体验。博物馆还可以考虑与地方高校展开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实习,或联合举办大型知识竞赛、文化竞赛等活动。与学校联合开发“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将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渗透至学校,在学校举办各种知识型、创意型、文化型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2.拓宽人们获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
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服务的输出应当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对信息的获取需求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人们很难抽出时间亲自前往博物馆参观。所以,博物馆应当开通线上渠道,开发出更符合人们需求、更加便利的参观模式与互动模式,以满足人们的多元文化需求。其一,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利用VR技术打造VR展览模式,如此不仅能为观众提供更加新颖有趣的参观模式,还能让观众与馆藏文物进行模拟互动,获得更加真实的游览体验,从而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其二,可以引进互联网直播,推出博物馆云展览服务。互联网直播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娱乐形式,博物馆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开发更具特色的线上直播模式。不同于其他直播,博物馆直播应以传播文化为内核,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馆藏文物的魅力。第三,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资源管理效能,打造数字资源库。数字技术的运用让馆藏文物的展出形式不再单一。博物馆可以利用虚拟成像等技术丰富文物的展出模式,为观众提供更加新奇的参观体验以及更加灵活的公共文化服务。另外,还要拓宽公众获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例如,在数字化展出方面,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博物馆可以多方面征求并收集人们的意见,分析其需求,从而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参观游览体验。
提高品牌意识,打造衍生产品
A博物馆应当重点开发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让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在文创产品上充分融合,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其一,博物馆可以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树立精品意识,根据博物馆中的展品进行创意推广。依据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博物馆特色的馆藏文物进行创意设计,开发出特色文创产品。其二,利用VR等技术,开发出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数字文创产品,如表情包等;打造博物馆文创IP,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跨圈层传播;利用多平台传播,让博物馆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其三,还要拓宽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提高文创产品的销售效率,扩大文创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
推动博物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推进文化与旅游业态的融合。A博物馆在文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与旅游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其一,博物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更新陈展内容,将展览活动做好做精;可以碎片化地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二,积极参与文化遗产推广工作,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助力文化遗产品牌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科研价值,博物馆要发挥自身的保护、研究、宣传、教育等职能。对于非遗,博物馆也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例如,在博物馆中建立非遗体验区,方便更多观众了解并体验非遗。其三,博物馆可以与地方旅游企业合作,提供旅游配套公共文化服务。以特色文化为中心,参与建设示范性旅游路线,在旅游区域设立相关展区,提供小而精的非遗体验文化服务。同时,借传统节日的契机打造人们喜爱的博物馆主题活动,对旅游线路、景区、品牌、公共文化服务等进行一体化建设,促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数字时代下,A博物馆还应着眼于数字化建设,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探索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开发出更加多样的数字化藏品。数字化藏品不同于实物馆藏,是一种虚拟化、可交易的产品,也是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方向之一。A博物馆需要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突破传统经营模式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的模式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微博等平台宣传博物馆数字藏品;打造数字博物馆,让人们在家就能欣赏博物馆文物,获得沉浸式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普遍关注,这使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为当下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博物馆有必要更新服务理念,以先进的展览方式和新颖的文化体验吸引受众,提高人们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具体而言,要打开思路,以现代化的思维和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动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将持续推进,并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单位:玉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