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

2024-03-05 09:08李诺
文化产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遗产物质

李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新媒体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渠道。新媒体环境下,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助力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一是挖掘非遗资源,讲好非遗故事;二是数字赋能,丰富非遗的传播形式;三是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非遗跨文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抖音、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强势崛起,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鉴于此,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展开探讨,首先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跨文化传播的含义,其次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提出具体建议,以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跨文化传播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保护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跨文化传播的含义

跨文化传播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强调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解释事物。跨文化传播不仅包括国际传播,还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社群之间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太极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蕴含着中国哲学思想和东方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悟理慧道。通过跨文化传播,太极拳不仅引起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兴趣,还为其他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其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能够增进各国之间的认知和了解。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跨文化传播,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

最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能够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化背景下,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通过跨文化传播,可以有效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播方式以口耳相传和实践活动为主,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获取和传播相关信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渠道。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实现跨文化传播。

挖掘非遗资源,讲好非遗故事

新媒体环境下,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非遗的内涵,讲好非遗故事,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以获得受众的认同与喜爱,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

第一,挖掘非遗资源,丰富非遗内涵。首先,查阅和研究历史文献及相关资源。专家学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文献,明确非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加强人们对非遗历史文化价值的了解。其次,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专家学者可以前往当地拜访非遗传承人,目睹他们的工艺技艺,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二,講好非遗故事,展现非遗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讲好非遗故事,展现非遗价值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明确故事核心。充分了解非遗的历史背景和传承过程,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找寻有吸引力的非遗故事,明确故事核心,为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非遗故事。为提高非遗故事的吸引力,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非遗故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在讲述非遗故事时,应考虑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增强非遗故事的可读性。最后,结合当代语境讲述非遗故事。在讲述非遗故事时,应结合当代语境,将非遗内涵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还能使非遗故事更具现实意义,促进非遗的跨文化传播。

数字赋能,丰富非遗的传播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然而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通过数字赋能,能够丰富非遗的传播形式,有效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

第一,对非遗进行数字化处理,创建非遗数字档案。首先,通过三维扫描、高清影像拍摄等技术手段对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确保这些非遗能够被准确、全面地记录和保存下来。其次,技术人员应结合建库目的、数据内容、数据特点等合理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字段,再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非遗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MySQL、Oracle等。最后,将非遗相关信息按照年代、地区、主题等进行分类并录入数据库,形成非遗数字档案,为人们认识和了解非遗提供便利。

第二,运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虚拟场景。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综合利用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创建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世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而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其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二者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还原遗址遗迹,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遗址遗迹的魅力;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遗的制作过程,提高观众对非遗的兴趣,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

第三,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非遗模型。三维重建技术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提供了新的途径。三维重建技术是指对三维物体建立适合计算机表示和处理的数学模型,是在计算机环境下对其进行处理、操作和分析其性质的基础,也是在计算机中建立表达客观世界的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非遗模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和打印制作。数据采集是三维重建的第一步,通常使用摄影、激光扫描和结构光扫描等方法,通过摄影或扫描设备,获取形状、纹理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数据。三维建模是指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的过程。三维模型制作完成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打印机,根据模型的尺寸和细节,利用3D打印技术将其转化为实物。该实物模型还原度高,能够较为真实地展示非遗的形态和特征。在实践中,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三维重建,不仅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传统手工艺品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方式。

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非遗传播渠道

新媒体传播具有速度快、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助力。首先,通过新媒体平台,观众可以观看非遗表演、参与非遗相关活动以及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互动。其次,新媒体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非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最后,新媒体平台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媒体形式,能够使非遗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为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第一,利用短视频平台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短视频平台是助推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将非遗表演、技艺以及背后的故事等内容制作成短视频,上传至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等主流短视频平台,可以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强大的互动功能,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参与,通过观众的点赞、评论、分享等,进一步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另外,短视频平台应提供多语种翻译和字幕服务,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了解非遗。

第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推进非遗多元传播。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强势崛起,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相关主体可以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创建官方账号,定期发布非遗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促使非遗得到进一步传播,提升非遗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非遗跨文化传播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发频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有效拓宽非遗的传播渠道,为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第一,建立多层次的國际交流平台,构建合作伙伴关系。首先,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国际艺术节、国际非遗展览等方式,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观我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派遣我国的专家学者赴外交流。这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还有效提升了我国非遗的传播效果。其次,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制订合作计划等方式,为非遗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和推广措施,能够有效扩大我国非遗的传播范围,为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第三,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及企业应将非遗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推动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为非遗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新媒体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新时代下,我们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文化传播提供助力,让非遗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艺术与人文学科学院)

猜你喜欢
跨文化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