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深化广东科技援疆工作的思考
——基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视角

2024-03-04 07:49:22李栋亮韩莉娜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援疆广东新疆

王 臻,李栋亮,谈 力,韩莉娜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

0 引言

对口援疆作为国家战略之一,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科技援疆作为对口援疆机制之一,自2007 年正式启动以来,在助力新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协同创新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广东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多批科技援疆工作,着力打造纵横连贯的“大科技援疆”格局,推动科技援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新疆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当前新疆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仍较低,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新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援疆机制作用,尤其是以高水平谋划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于广东而言,推动新疆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开创科技援疆新局面的重要切入口。

1 文献综述

随着科技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关于科技援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援疆制度机制建设、战略政策绩效、科技资源合作等方面。在科技援疆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刘玲等[1]提出了建立协调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国科技支疆长效机制;朱建军[2]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包括资金供给机制、技术转移转化支撑机制、人才培养和智力保障机制、科学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科技援疆长效机制。在科技援疆战略政策绩效方面,吴正平等[3]发现科技援疆战略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科技资源合作方面,刘玲[4]论证了设立喀什-广东联合自然科学基金的理论依据,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与以往联合基金合作方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合作建议;吴建华等[5]评估了“组团式”援疆工作对喀什地区各受援医院科研工作的成效,提出了要在医院科研管理、科研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与对口援疆省市的合作。梳理现有文献可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科技援疆的研究仍不充分,特别是在科技援疆背景下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的研究还不足。为此,本文研究在对口援助模式下优化和完善新疆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实现粤疆两地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 新疆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

2.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概况

2.1.1 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一方面,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相继印发了《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科技创新26条”)[6]、《关于加快创新平台能力建设增强科技战略支撑力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7],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内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及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等配套文件,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速度力度不断增强。

2.1.2 平台建设渐成体系

笔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得出,截至2021 年年底,新疆拥有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111 个(其中国家级5 个,自治区级106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5 家(其中国家级5 家、自治区级140 家)、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 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2 家、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 家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其中,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地方企业等建设,在医学科学、数理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7 个学科领域开展布局(见图1),其中医学科学领域所占比重最高,数理科学领域所占比重最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包含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领域包括轻工食品、农业、畜牧、新能源、化学化工、机电、信息技术、石油工程、新材料制造技术等28 个行业领域(见图2),其中轻工食品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最多。

图1 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学科领域分布

图2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分布

2.1.3 创新支撑作用凸显

例如,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碳基能源资源化学基础、碳基功能材料、碳基能源资源催化转化3 个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初步建成了新疆煤炭基础数据库,支持化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重点建设行列。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中国风力发电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组建以来获得过科技类国家级二等奖3 次、省部级一等奖7 次等,面向全球市场推出新一代风力发电机组系列产品,具备广泛地区和恶劣环境项目的适应能力。

2.2 新疆科技创新平台发展面临的挑战

2.2.1 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少

全国有53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新疆仅3家(不含“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而西北五省中的甘肃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 家[9],陕西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6 家[10];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5 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 家[11],新疆为零。

2.2.2 平台发展不平衡

在学科分布方面,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在数理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占比低,发展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传统产业布局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较少,技术领域聚焦高端布局不够,同一领域工程中心低端基础技术方向多、高端先进技术少。同时,在区域分布方面,新疆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分布在北疆地区,南疆地区布局数量较少,区域发展布局不够合理均衡。

2.2.3 研发投入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一方面,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建设激励和持续稳定的投入,新疆R&D 经费投入强度较低(2021年仅为0.49%[12]),导致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单位的科技创新平台需要依靠项目经费作为主要建设经费,科研投入不够。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受制于规模较小、技术条件、人员配置和融资困难等因素,自身对技术研究投入也不足。

2.2.4 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留存难度大

新疆科技研发人员总量偏低,缺乏学科顶尖技术带头人才。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等较为发达地区。此外,由于新疆地域不占优势、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不强、各项待遇偏低等原因,高层次科技人才既“引不来”、又“难留住”。

3 广东援疆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广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承担了新疆喀什地区一市三县及兵团第三师1)的对口支援工作任务,累计投入产业援疆资金42.88亿元,支持喀什地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 183 个,总投资额达2 525.9 亿元,累计派出援疆医疗专家(含柔性人才)1 238 名,向喀什地区输送广东科技特派员522 名,实施项目87 个(以上均含深圳)[13];2020 年以来,累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500 次,推广新技术50 项,举办培训班80 余期[14];推动粤疆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广东省科技厅和广东省前方援疆指挥部累计投入4 000 多万元先后建设了喀什广东科学技术研究院等10 个重大科技平台[15],涉及包括医学医疗、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如喀什广东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聚焦南疆重大传染病防治、医疗大数据、基础医学研究、新药研究、新型医疗器械与材料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2022 年,喀什广东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建设依托单位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立项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创历史新高,科研水平再上新高[1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东莞)产业发展研究院聚焦兵团第三师生态修复、高效农业和基因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与推广,打造绿美南疆林业产业园,成为兵团第三师首家3A 级景区。此外,广东还积极推动鹏城实验室新疆网点建设,共同推动新疆大数据中心、新疆算力中心和新疆大学多语言交流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鹏城实验室新疆网络节点进行建设,鹏城实验室新疆网络节点将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总体来看,广东援建的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各类创新要素,有效提升了新疆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但也要看到目前援疆创新平台仍存在建设未成体系,运营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主要由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意愿不高,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布局较少等问题,与新时期新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需求仍存在差距。

4 其他省市科技援疆工作经验研究

依托科技援疆机制,新疆已与19 个援疆省市2)以及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建立对口援疆科技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新疆14 个地州市3)对口科技支援全覆盖。对各援疆省市科技援疆工作的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加强制度保障、强化载体建设和人才支援是各省市确保科技援疆工作落地见效的主要做法。

4.1 坚持制度先行,筑牢科技援疆工作软支撑

在中央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指导下,各对口支援省市与新疆纷纷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内容和重点,实现合作双方互访和考察对接常态化,进一步推动创新平台载体共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科技援疆长效工作机制向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四方合作”机制,打造科技援疆的新路径新模式。山西省科技厅、福建省科技厅分别与昌吉州签订了《“十四五”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福州高新区、泉州高新区与昌吉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更多实用科技成果在昌吉落地转化。上海、四川与克拉玛依构建“1+4+N”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多层次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提高沪克、川克科技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河北省科技厅与巴州签订《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推进巴州创新驱动发展协议书》,提出促进两地科技资源共享、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河北创新资源优势提升巴州科技发展服务水平,构建适合地区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4.2 坚持载体为托,筑强科技援疆工作硬支撑

为持续推动支援省市科技创新资源与新疆对口帮扶地区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实现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与共享,推动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各援疆省市都将建设产业科技创新载体作为科技援疆的重要抓手,依托共建科技创新平台聚力解决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在新疆转化应用。河南援疆指挥部、河南新能源商会与哈密市共同搭建“豫哈零碳科技产业援疆平台”,推动哈密市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江苏与克州共同组建“克州医疗转化中心”,推动克州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零”的突破。浙江在阿克苏建立了技术交易分市场(网上技术市场),2019年以来已促成疆浙两地技术交易合同登记超180份,合同成交额近10 亿元[15]。西南石油大学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共同成立“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克拉玛依钻采联合研究院”,科研项目“智能一体化修井机”吸引昆仑卓越基金、建业能源投资并注册成立克拉玛依市众城石油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与吐鲁番市合作成立“长沙理工大学—吐鲁番热资源开发与利用专家工作站”,成功落地国内首个光热装配式能源岛工程,实现源侧集能、储侧存能、用户侧供能的闭环作业,为当地蔬果产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方式。

4.3 坚持以人为本,筑实科技援疆工作核心支撑

以引进聚集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智力援疆的重点,各援疆省市坚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充分发挥援疆科技创新平台、企业等创新主体引智聚才主体作用,通过实施科技项目、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与新疆联合培养各类科技人才,采取科技特派员、专家组团开展科技服务等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安徽、湖北、湖南、辽宁等省市通过举办基层科技人员专题培训班等,助力新疆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拓宽专业视野,提高科技服务专业能力。山东实施鲁雁引智工程,与喀什共同组建“鲁喀智库”,2020 年以来在重大课题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实施人才合作项目56 个,为喀什地区引进培养人才1 900 多名[17]。河南省开展“中原院士专家服务团哈密行”,组织13 名河南两院院士、专家为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的生态绿色农业、煤化工产业链、新能源利用等产业领域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上海与克拉玛依合作打造了“沪克访问学者”“影子计划”等一批品牌培训项目,先后实施培训项目50 余个,推动1 700 多人次赴上海党政部门、知名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园区企业学习深造[18]。

5 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广东科技援疆工作的思考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在新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吸引高水平科技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产业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顺应新疆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布局,发挥广东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方面的良好经验和发展优势,以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平台为切入口推动新疆科技创新工作,是新时期广东深化科技援疆工作的有效路径之一。

5.1 新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

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需条件。当前新疆正处于巩固社会稳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建立健全符合新疆科技创新特征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对推动新疆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新疆紧抓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提供硬核科技支撑。无论是矿业、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还是医疗、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新疆人民生产生活保障的科技需求,都对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也是新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全区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以前沿技术研发、共性技术突破为核心功能,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战略科技力量。2022 年4 月召开的新疆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着力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化“四方合作”,推动“两区”高质量发展,围绕干旱区资源利用、荒漠化防治等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在棉花、风力发电等领域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19],对新时期优化新疆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推动创新平台体系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体来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家战略布局还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对新疆创新平台体系化布局、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 深化广东科技援疆工作总体思路

广东是我国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引导和扶持了一大批功能定位不同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逐渐打造形成了布局合理、链条完整、重点突出、结构优化,具有较强支撑性、引领性和鲜明地方特色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面向新时代新疆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战略部署,面向新时期进一步优化广东科技援疆工作的迫切需要,广东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和抓手,创新粤疆科技合作模式,帮助新疆建设一批高水平标杆性科技创新平台,共同推动科创资源开放共享,着力强化和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对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广东比较优势科技产业在新疆加快布局,引导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资源向新疆加速集聚,助推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5.2.1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广东优势科技资源援疆契合度

紧密对接新疆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升级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广东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基础良好、优势突出的科技创新平台,与新疆创新机构合作共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载体、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共同参与产业前沿原创性科学研究。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广东优势科技资源援疆的潜力领域

5.2.2 创新粤疆科技合作模式,提升广东创新主体援疆适配力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立足已有合作基础,围绕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等方面,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常态化、高效化的粤疆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机制,高标准制定新一轮粤疆两地科技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并把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作为重点内容,推动科技援疆由外生性嵌入到内生性根植[24],开创两地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将各类创新平台作为拓展科技合作的重要依托载体,推动“政产学研金介”深入融合,围绕新疆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通过“广东企业+新疆资源”“广东市场+新疆产品”“广东总部+新疆基地”等模式,促进重大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粤疆创新主体加强对接,支持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创新,推出更适合两地市场的产品、服务及创新模式。积极用好用活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政策手段,结合新疆高新技术领域产业发展重点,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更多广东高校院所、知名研究机构、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落户,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两地创新资源互补、共享、融合发展。

5.2.3 加强资源和政策扶持,提升共建平台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开展科技研发、引育高端人才、赋能产业创新”的强磁场作用。鼓励和推动广东现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在新疆设立网络节点,支持两省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两省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合作交流。支持双方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聚焦新疆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双方在重大科学专项研究、基础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开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合作水平,继续推动喀什广东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已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行粤疆共设科研课题,组织联合研究,支持各类创新平台依托产业优势和科研优势,主动承接和深度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导广东各界加大对科技援疆的经费支持,在政策、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形成合力。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粤疆科技人才培养交流机制,深化拓展“大组团+小组团”相结合智力援疆模式,做好柔性科技人才选派工作,整合两地相关领域专家优势资源常态化开展帮带提升工程,支持受援地青年科技英才到广东学习深造,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注释:

1)广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及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喀 什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2)19 个对口援疆省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

3)14 个地州市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

猜你喜欢
援疆广东新疆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援疆动态
广东舆情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援疆动态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援疆动态
援疆动态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辽河(2011年3期)2011-08-15 00:49:13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