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到年度盘点的时机。回首2023年,业界曾在年初猜想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能否迎来“复苏”“暴涨”等趋势,而各家拍卖公司在年终交出的成绩单则给出了不置可否的回答。虽然整体来看已基本恢复常态,总成交额稳中有升,但各个板块冷热不均的现象还是让人对市场有点儿吃不准。
艺市正刮着什么风?什么作品超出预期?哪些新锐力量崭露头角?2 024年,下一步该往何处迈才不会“踩坑”……通过观察和辨析去年的市场风向和“热搜”话题,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份指南。
张大千《花开十丈影参差》 1973年作泼墨泼彩金笺 双折屏风 170厘米×176厘米成交价:2.51亿港元香港苏富比2023春拍拍品
作为常年在近现代书画市场“傲视群雄”的艺术家,面对近年来下调的市场行情,张大千仍能稳坐“顶流”之位吗?数据直观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据统计,2 0 2 3年,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共诞生了3件破亿元成交的张大千作品。它们分别是以2 . 51亿港元成交的《花开十丈影参差》,以1.9 9亿港元成交的《秋山夕照》以及以1.15亿元成交的《红拂女》。名家旧藏、风格典型、品相完好、流传有绪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也是其能在市场中斩获高价的关键因素。这3幅作品中,由香港苏富比在2 0 2 3年春季推出的《花开十丈影参差》成功跻身张大千拍卖纪录前三甲,位居第三位(榜首是香港苏富比于2 0 2 2年春季推出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身价3.7亿港元)。就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来看,在2 0 2 3年仅2件过亿元的近现代书画作品中,张大千就占据了一席,其《红拂女》在中国嘉德秋拍中创下1.15亿元佳绩。
另据中拍协艺委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15家文物藝术品拍卖公司评述》(简称《评述》),2 0 2 3年全年,张大千有16 件拍品超过千万元成交,共斩获约6 . 0 59亿元的成交额,成为近现代书画板块的领跑者。齐白石、傅抱石分列第二、三位,分别为市场贡献了约4. 2亿元与3.4 4亿元的成绩。不难发现,目前在近现代书画板块,张大千仍然占据领跑地位。
对于2 023年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天民楼元青花的现身堪称重量级事件。“元青花”一向是业界的敏感词,一旦浮出,“重器”“天价”都成了其代名词。此番又带有天民楼的光环,于是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佳士得在2 0 2 3香港秋拍中推出了由天民楼珍藏的15件元、明、清三代的瓷器精品,其中包含两件珍贵的元青花。这些拍品共取得逾2 . 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成交率以件数计近9 0 %,逾7 0 %拍品的成交价超拍前最高估价成交。领衔拍品为一件元青花缠枝牡丹云肩纹带盖梅瓶,是最早入选天民楼珍藏的元青花瓷器之一,成交价高达67 7 7. 5万港元。数据显示,佳士得香港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在2 023年全年共取得9.12亿港元成交总额,为2 018年以来年度最高成交总额,“天民楼珍藏”专场在其中的贡献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肩纹带盖梅瓶 总高44.7厘米成交价:6777.5万港元 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拍品
据了解,天民楼的珍藏故事始于2 0世纪7 0 年代,是可以媲美专业博物馆的殿堂级私人收藏,在收藏界有着“中国瓷器教科书”的美名,天民楼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地位,离不开葛士翘与葛师科父子独到的收藏眼光以及多年的积累与维护。在葛氏父子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天民楼藏瓷”的成功,还清晰地看到了传承的影子。这种传承不仅在于财富的延续,还在于葛氏父子多年来的文化积累、学术研究、对中国瓷器的热忱,以及以真诚严谨的治学之道对待收藏的态度。或许这就是当下人们所常言常论的传承之道,而这也应成为业界人士共同的坚守。
常玉《花毯上的侧卧裸女》 1929年作油彩 画布 81厘米×130厘米成交价:1.87亿港元佳士得香港2023秋拍拍品
2 0 2 3 年,常玉“ 裸女”再次登上热搜话题榜,其《花毯上的侧卧裸女》在佳士得2 0 2 3 年香港秋拍中以1.87亿港元成交。
这件作品创作于1929年,不仅是常玉早期的重要油画,也是其裸女画之中年代最早、尺幅最大的作品。画中人物为当时活跃于巴黎艺术圈的知名模特儿琪琪(K i k i),她的身影常出现在知名艺术家的画面中,是他们的“灵感女神”。此作于近一个世纪前的巴黎诞生,而后由著名艺术商亨利·皮尔·侯谢于2 0世纪3 0年代直接向艺术家购入,又由另一位知名巴黎艺术商兼常玉作品藏家尚·克劳德·希耶戴纳入珍藏,后被享负盛名的巴黎德佛斯珍藏,直至上拍。
常玉这阵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刮起来的?自2 0世纪9 0 年代以来,常玉的作品便开始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持续走高。就中国内地及香港拍场来说,“常玉热”在2 0 19 年至2 0 2 1年尤为突出,其作品成交价前三甲均在这几年创下。比如2 019年10月,常玉晚年作品《曲腿裸女》在香港苏富比以1.9 8亿港元成交;同年11月,常玉《五裸女》在佳士得香港以3 . 0 3 9亿港元成交,刷新艺术家拍卖最高纪录。
常玉的作品凭什么能频频斩获高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存世作品稀少、作品辨识度高、艺术风格独特。常玉的裸女作品中往往带有典型的“巴黎味道”——这座城市的浪漫、法国人的热烈以及西方美学的启迪,但又有着深厚的“东方情怀”——细腻的感情、简练的线条以及思乡的情愫,因而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
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参与一场拍卖会、逛一场艺博会,从这些展会中淘一些让自己心动的小玩意儿,就可以让人满足。文房清供板块在2 02 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强势发力,就是一大例证。据中拍协艺委会发布的《评述》,2 02 3年,15家公司共上拍文房清供4501件(套),成交3551件(套),成交额5.97亿元,成交额较上年增长88.02%,成为年度内增幅第二大的板块。
具体数据方面,我们可以看看各家拍卖公司的表现。比如精于文房四宝业务的西泠拍卖在2 0 2 3春拍中,将一方纪晓岚收藏过的“铭青花端砚”拍出了58 6 .5万元。秋拍中,西泠拍卖推出一把清早期陈鸣远制紫泥无垢壶,最终以2167.75万元的高价释出。同是秋拍,中贸圣佳将一个重约151克、由清初著名雕刻家杨玉璇所刻的“寿山田黄石古兽把玩”拍到了1472万元的高价。砚台、紫砂壶、寿山石……小巧精致的摆件却有大价值。
刨除价格方面的因素,对于真正喜爱这些拍品、认可它们价值的藏家来说,能够在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将其收入囊中,已经是赚到了。这是一种良性的状态,即收藏不一定要花大价钱,但一定要花得值,值或不值是略显主观的判断,也是购藏者的内心映像。热爱生活、玩儿收藏,应该成为一种值得倡导的风向。在面临经济调整的当下,劝导藏家在能力范围内购藏自己真正喜爱的藏品,有利于对藏家形成正确指引,也有利于拍品实现正常的价值回归。
清初 杨玉璇 寿山田黄石古兽把玩成交价:1472万元中贸圣佳2023秋拍拍品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700余通成交价:3197万元西泠拍卖2023秋拍拍品
在2 0 2 3年秋拍季,西子湖畔的一记槌声引发了名人信札收藏圈一阵狂欢——西泠拍卖推出的70 0余通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以3197万元成交。这些书札的上款人包含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等多位在学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学者与文人,自1990年起出版著录于各种陈垣书信集文集中,不仅是陈垣本人重要的传记资料,也是民国时期学术界往来的重要记录。
在正式举槌之前,拍卖公司对这套拍品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比如根据书写者身份和书写时期分不同的章节呈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学术展览等,在拍卖时,拍卖公司选择将这70 0余通信札归置到一起,以单一专场、单一拍品的方式整体上拍,保护了文献的完整性,也使得这7 0 0余通学者信札终觅知音,拥有了新的身价与归宿。如此亮眼的成绩是市场对这件拍品学术价值的价格认证,同时也创造了近现代书札的世界纪录。
作品是否完整、是否具有代表性、资料是否详尽等方面都是藏家考察一件拍品的因素。而给拍品讲好故事,相当考验拍卖公司的“内功”。此次成交也充分说明,时代的洪流不会淹没好的作品,拍卖公司只管稳扎稳打地为拍品服务、为藏家服务、为市场服务,做好学术梳理工作,讲好拍品故事,至于其他的,市场自会在合适的时机给出惊喜的答案。
近年来,以孙一钿、张子飘、张月薇、高露迪、方媛为代表的一批90后新锐艺术家們开始走入拍场、走进藏家视野,以其具有时代特色、创意创新理念以及个人风格鲜明的作品,成为拍卖市场上的“宠儿”。
据统计,2 0 2 3年共有5 0余位国内外9 0后艺术家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拍卖中创下了全新的拍卖纪录。他们之中有高达8 8 %的艺术家是集中在19 9 0年至19 95年出生,有近四成的艺术家作品是在2 0 2 3年首度走进拍场,超七成的艺术家上拍作品总数还不到10件。还需关注的是,2 0 2 3年在拍场创纪录的9 0后艺术家作品成交价不少集中在10万元以下,占比达到了41%;成交价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占比为39 %,两部分合计占据8 0 %的比例。与动辄上百万元、上千万元成交的书画作品相比,9 0后艺术家们的作品仍处于低价位阶段。
粗略计算,在目前已入场的9 0 后艺术家中,年纪最大的不到35岁,年纪最小的才2 5岁,花期还很长。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将个人创作付诸拍卖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对于拍卖公司来说,将目光投向这些市场新锐势力,不仅是全新的尝试,也是调整“打法”的一个体现;对于藏家来说,只要对藏品的选择得当,低价艺术品可能比高价艺术品有更大的溢价空间。尤其趁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还不算高时“进场抄底”,可以算作一个比较不错的投资策略。
张子飘《蘑菇云02》229.9厘米×190.2厘米 油彩 画布 2021年作成交价:126万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佳士得上海十周年拍卖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