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阅读意识,提升阅读能力

2024-03-04 06:02顾茜倩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能力设计教师

顾茜倩

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理解、分析和推理,这不仅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正因为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变得尤为关键。自主阅读意识是指学生能够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自觉地安排阅读时间,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不仅是教育的使命,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持。

一、营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方面,教师要注重阅读环境的塑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通过设计学习园地和手抄报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邀请他们查阅、输出金句表达。另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设置图书角并将管理权交给学生,由此,既能让学生主动增加图书角的书籍,又能在课余时间阅读生动、有趣且颇具教育意义的书籍。

例如,临近五一劳动节,教师可以设计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第一,装饰“班级公告栏”。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要搜集具有代表意义的劳动者的故事,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二,丰富“图书角”。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要增加5本与“劳动”相关的书籍,并在书单背面写下推荐理由。

第三,记录身边的劳动者。学生要扮演“小记者”,采访身边的“劳动能手”,并撰写简短的报道。

阅读氛围的营造讲求潜移默化。在日常的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自然兴趣点。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图书角的设计还是班级阅读环境的点缀,都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科学引导的平衡。

二、设计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

根据以往的阅读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往往习惯于匆忙地阅读一本书,导致阅读效果甚微。虽然这种阅读方式能够让他们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但从阅读效果来看,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而且还会产生“我刚才读了什么?我读到了哪里?”的疑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因为每个学生的关注点和阅读能力不同,所以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素材也不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读有所思、读有所获,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分享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以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为例。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阅读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新闻、文章以及文字资料。“有哪些比较常见的环境污染?”“如何应对环境污染?”结合上述问题,各小组进行汇报。从后续的反馈来看,每个小组可以分享小組整理的资料,提炼其中的金句表达,总结作者的行文思路。比如,有的小组分享了《瓦尔登湖》:“这部散文作品记录了梭罗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附近的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的经历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梭罗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并相互联系成为统一的整体,人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才能拥有完整真实的生命。”结合高效的互动,学生既能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又能增加知识的积累。

设计分享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享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在互动中形成阅读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引导中,教师应调整引导思路,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分享时间,通过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分享展开引导。

三、注重有效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阅读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了批注式阅读、情境教学以及项目式学习等一系列创新性教学策略。教师根据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阅读文本,采用不同的引导策略。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课堂的主体。

以四年级下册《白鹅》一课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设计了三个批注式任务:第一,学习生字、生词。在接触一篇新的文章时,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疑惑点”,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第二,明确文章结构,总结作者的行文思路。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围绕“高傲”阐述白鹅的特点。借助批注,学生尝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写鹅的高傲的?第三,总结作者的情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积累相对有限,教师可以展示《白鹅》的写作背景并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题,利用批注的方式寻找隐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从反馈来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自主分析文章内容,培养阅读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匹配不同的引导方式。凭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引导,让不同阅读能力和不同阅读基础的学生都能从“信息搜集”中找到乐趣。

四、引入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会将阅读视为一项繁重且缺乏趣味的任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长期的阅读任务。也就是说,每个小组每个月需阅读一定数量的指定书籍。由于这些任务主要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来了解、监督并推动学生的阅读进度。

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的文本都是童话故事。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设计了一份阅读清单。在清单中,各阅读小组任选其中一篇,总结文中人物的特点。为了确保学生的阅读进度,教师创建了线上阅读小组并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从后续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阅读小组能够有序阅读文本内容。“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形象?”通过有序的讨论,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体验童话的文学魅力。

引入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环境中养成阅读习惯,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形成自主阅读意识。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地关注和差异化的引导,由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能力设计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圆我教师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