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道
除夕,是年味的高潮,一家人整整齐齐,围桌而坐。而年夜饭餐桌上的每一道菜式,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年夜饭吃什么,成了春节前广泛讨论的话题。尽管在过去,预制菜被“喊打喊杀”,随着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了解,预制菜逐渐登上部分家庭的年夜饭餐桌上。
“今年的年夜饭,主打一个快速”,当90后掌勺年夜饭,预制菜给予了他们露一手的勇气。久居在广东省江门市的姜敏(化名)在电商平台下单一份“鸿运当头预制菜套餐”,包含金汤花胶鸡、陈皮佛跳墙、金汤花胶筒、吉品鲍、金汤小米烩辽参、椰奶杂粮炖燕窝以及白切鸡。几百元的预制菜,做成了上千元的效果。
“自己在家另外炒碟青菜,蒸条鱼、白灼大虾,不到一会功夫就能完成,省事。”姜敏表示,往年自己在家做年夜饭时,一大早就得准备各种食材,忙活一整天,才能做出一桌年夜饭。现如今,预制菜的出现让其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
近期,#预制菜抢占年夜饭餐桌#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有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方便不累人,高效率同时性价比也高;也有消费者认为,吃预制菜意味着失去了年味,并不配充当年夜饭。因目前还没有出台国家统一标准,预制菜很容易被一些消费者戴上“有色眼镜”,预制菜风味、营养和安全屡遭质疑。
事实上,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庭主力,他们开始接手了置办年货、成为年夜饭的“掌勺”者,简单易操作的预制菜成为今年年菜的重头戏。《消费者报道》记者注意到,不仅只有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预制菜需求较高,在下沉市场里,大家对预制菜越来越包容,预制菜逐渐成为年夜饭的首选。
当预制菜成为“年货”
据江苏省消保委此前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尽管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的口味没有达到预期,但种种数据表明,预制菜的销量一路走高。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预制菜首次成为中国消费者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有26.91%的受访用户选择购买预制菜作为年货,年菜已跻身“土特产”行列。
记者了解到,生鲜平台、各大电商、商超、餐饮门店都陆续开售龙年春节预制菜,随处都能看到预制菜年夜饭的身影。针对春节期间不同的消费场景,山姆会员店加大了“地标性”食材的选择,引入汇聚全球食材的八道硬菜以及具有地域招牌特质的快手菜;物美超市推出佛跳墙、酸菜鱼等预制菜礼盒;盒马鲜生推出“让年菜先到家”的包邮服务。
在电商平台上,广州酒家、和苑酒家、西贝筱面村、松鹤楼、大董、知味观、德叔鲍鱼等知名餐饮企业纷纷推出预制菜年货礼盒,“鲍参佛跳墙”“金汤花胶鸡”“帝王蟹鲍参盆菜”“豉油鸡”“白切鸡”“八宝饭”等传统品种一应俱全,售价范围在几十到上千元。
年夜饭桌上,一道能镇得住场面的菜式,非“佛跳墙”莫属。因佛跳墙烹饪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有许多消费者会考虑购买预制菜作为年夜饭的菜式之一。
《消费者报道》记者注意到,一款售价138元的金汤鲍参佛跳墙在某电商平台售出十万份,其配料十分丰富,含鲍鱼、海参、花胶、猪蹄筋、螺片、鱿鱼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一直以来,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预制菜需求较高。然而在小城市和乡县地方,预制菜也在抢占年夜饭餐桌。
艾媒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年菜消费者中,25.6%消费者分布于一线城市,25.6%消费者分布于新一线城市,25.9%消费者分布于二线城市。也就是说,有22.9%的消费者分布于三线以下城市,可见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因三线以下城市、乡县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热衷对产品进行比价,追求性价比,预制菜不仅能提供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同时降低了饮食成本。未来,预制菜在下沉市场中也会有一片新天地。
小城青年眼中的“预制年夜饭”
“今年家里的年夜飯还是会考虑回购预制菜。”在广州工作数年的曾怡(化名)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据了解,曾怡的家乡在广东省韶关市,预制菜已在去年登上年夜饭的餐桌上,“去年,男朋友给我家人准备了‘大盆菜(预制菜)尝尝鲜。从除夕夜开始吃,吃到年初三都没有吃完。”
曾怡回忆,在除夕夜当天,将大盆菜加热便可食用,十分便捷。至于口味方面,她觉得和外面餐馆吃的差不多,不算惊艳,但不难吃。因此,曾怡家里的长辈并不排斥食用预制菜。“我们家对预制菜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今年打算将预制菜‘红烧狮子头列入年夜饭菜单里。”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选择预制菜的理由,通常是高效率和性价比。
除夕前一周,来自湖南衡阳的谢婷(化名)已开始忙碌着筹备年夜饭大餐。
“今年除夕夜要上班,我和家人提议年夜饭加两道预制菜。”谢婷表示,考虑到自己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制作年夜饭,希望预制菜能有效帮助家人减轻制作年夜菜的负担。
不过,也有部分家庭依旧难以接受预制菜登上年夜饭餐桌上,认为“中餐讲究的是有锅气,还得是自己做的饭有年味”“预制菜不健康,没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