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探索

2024-03-03 10:35李敏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家庭

李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家长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努力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更多家长解决教育难题,汇聚教育合力。

一、深度调研学生心理状况

1.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

为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我采用多种方法,深度调研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我依照《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研,内容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等。如发现焦虑水平较高、有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要高度关注,适时开展有效疏导。同时,我通过家庭访谈、个人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深层需求。

2.定期开展心理讲座

我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觉察自己的内在。比如,通过情绪红绿灯法,指导学生认识到情绪背后的心理动机;通过理性情绪疗法,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认知……

3.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班主任应及时对心理处于亚健康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包括倾听——看见学生的真实需求,不评判——无条件地接纳学生,共情——走近学生的心理。这些有效的心理疏导大大减少了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多元开展家长心理科普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心理疾病出现后的“救场”,而是防患于未然,重在平时的预防。我通过多元方式指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坚持每日一文

我每天坚持在班级群里分享一篇教育类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和心理健康有关,剖析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直指家庭教育的症结。每篇文章背后都是我大量的阅读和精心的整理,即便是寒暑假,我也坚持发文,从不间断。久而久之,读班级群的文章已经成为家长的一种习惯,无形中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素养,学生们也因此受益。

2.召開特色家长会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家长会,不应局限于对班级工作的总结,而应更多聚焦解决教育难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特色家长会的内容从大师的家庭教育启示到家庭教育涉及的心理问题,再到热播电视剧、电影背后的教育思考,不仅有意思,还直指家庭教育核心,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更科学地教育孩子。

3.开发家长心理课程

多年深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产生了研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想法。心理学专著的阅读,心理疏导个案的反思,与学生耐心细致的交谈……这些都是课程研发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已梳理了课程编写思路。一是从心理学层面改变家长认知:向内觉知——拥抱自己“内在小孩”,向外觉醒——满足孩子深层心理需求,化解心魔——打造更好的原生家庭,科学认知——重塑青春期亲子关系。二是引导家长建立家庭教育方法论:认同倾听——看见孩子,放下评判——接纳孩子,学会共情——走近孩子,激发内驱——成就孩子。

一本本好书转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一篇篇美文解决了家长的教育困惑;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一届届家长从中获益。我希望自己像炽热的太阳,照亮学生的人生,温暖学生的家庭,照耀身边的同行。为此,我愿不断学习、尝试、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家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