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与特征:基于体系思想的分析*

2024-03-02 03:25史志勇任才清
情报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组分体系国家

王 秉 史志勇 邱 斐 王 健 任才清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2. 中南大学安全理论创新与促进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3.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35;4. 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长沙 410083)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立足点,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重要工程[1-2]。自总体国家安全观于2014年被提出以来,国家安全体系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家安全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之一[3]。文献[1]已详细讨论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研究现状,这里不再赘述。同时,近两年,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已发展成为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研究领域的新热点[1,3-4]。在国际上,缺乏专门针对国家安全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仅有散见于各类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安全政策研究之中的一些散论[5-6]。概括看,当前,国家安全体系研究尚处于发轫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层面[5,7],研究的学理性和深度有待加强,尚未明晰“何为国家安全体系(如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与特征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2,5]。从理论上看,国家安全体系作为一类典型的体系类别,体系思想理应对国家安全体系研究具有主要支撑和借鉴启示意义。鉴于此,本文拟基于体系思想论析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与特征,以期夯实国家安全体系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需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国家安全体系是针对普遍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体系,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的讨论均专门进行了相应具体限定或说明。

1 体系思想概述

进入21世纪后,我们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体系[8]。特别是迈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各类新兴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各类自然或人造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交互程度日益增强。在信息时代,多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交互主要以信息为介质,以网络为载体,通过互联、互通或互操作达到诸多系统间的联系、交互与协作,旨在实现各个系统的共同目标与使命[9]。同时,在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今天,许多特定目标(如维护网络安全)大多需要若干系统协作完成[10]。在这一背景下,在传统系统科学思想基础上,学界和实践界提出了体系思想。目前,无论在自然科学(如数学与信息科学等)与工程技术科学(如交通、军事与航空航天等)学科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及国家安全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体系概念和思想均已广泛应用融入至上述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各个领域的新热点[9]。同时,目前,体系工程已发展成为系统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热点领域。

关于体系的定义,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总体看,各种关于体系的定义大同小异。目前,对体系的最普遍认识和定义是:体系是指“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9-11]。所谓SoS,是指一系列组件的一个集合,这些组件可被单独视为系统[11]。可见,体系是由多个系统或复杂系统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更具体地讲,体系是一组地理上分布广泛且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集成的能完成单个系统所无法完成的特定目标的新的更大的系统[9],是多个系统之间交互协作并产生整体能力大于部分能力之和的涌现行为。其中,组成体系的系统一般被称之为“组分系统”或“成员系统”,为了统一,在本文将其称为“组分系统”。就组成体系的组分系统而言,具有两个区别与一般系统的特性,即运作的自主性与管理的自主性[11]。关于体系概念的理解和认识,除了SoS,其他类似的提法还有“系统内的系统(Systems within Systems)”、“系统家族(Family-of-Systems)”、“系统联邦(Federation of Systems)”、“超大规模系统(Ultra-Scale Systems)”与“超系统(Super-Systems)”等[9]。

由上所述可知,体系思想源自系统思想,是系统科学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拓展,但其理论和方法又高于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12]。从构成要素视角看,系统是体系的子集,即体系包含系统。但是,根据系统的定义,从本质上看,体系实则也隶属系统范畴,是有别于一般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类超级系统,即体系是由诸多具有共同目标的彼此独立但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由此可见,体系与系统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例如:二者均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及鲁棒性、可靠性等特点),亦存在差异之处。与一般系统相比,体系所具有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八大方面[9,13]。第一,组分系统分布广泛,彼此通过网络连接,一般只交换信息,不交换物质或能量,且组分系统本身就是复杂系统。第二,组分系统可独立运行(即使体系解散了,组分系统依然能独立运行且能发挥自身的功能)和独立管理(组分系统有自己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具有独立的功能,完成目标时相互依赖、可同时执行和互操作,组分系统之间呈松耦合关系。第三,规模巨大,结构高度复杂,由相互协作的组分系统集成。第四,边界比较模糊或者不确定。第五,具备涌现性,具有大量组分系统完全没有的特征或属性,可涌现出新功能或新行为,这恰恰是体系设计的目的所在。第六,目标是满足某种能力,可动态配置资源以适应不同任务需求。第七,开发、实施过程中实行集中管理和规划,并不断演化发展和更新(即体系的目标和功能会持续变化,故体系不会显示出完成的形式,会持续进化)。第八,重视统筹不同组分系统完成共同目标的能力。体系与系统的详细比较见文献[9,13],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读者请参见上述文献。

体系思想不同于系统思想(二者的区别详见文献[14-15]),它注重系统的集成和统筹,注重如何根据目标的指引,建立满意的体系结构来完成任务[14]。概括看,体系思想的核心观点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15]。第一,在优化分析设计思想方面,注重权衡或平衡,即追求局部性能指标最优与全局最优的平衡、静态性能最优与动态演化性能的平衡。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表现方面,注重组分系统之间的交互,而非重叠,注重涌现性(体系整体涌现出的行为或功能不来自于任何单一组分系统)。第三,在基础框架设计思路方面,注重根据环境变化的需求对基础框架进行重组或重构。第四,在宗旨方面,注重针对使命需求与能力空间范围内的匹配进行体系问题的分析。

2 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

当前,关于国家安全体系的科学权威的定义和详细阐释较为少见。已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国家安全体系的简单定义仅有以下5个,见表1。综合看,表1中的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主要还是基于系统思想给出的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尚未很好体现国家安全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体系思想、含义和特征。同时,部分上述国家安全体系定义较为狭义,不能很好地涵盖和展现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涵义及面貌。从理论角度看,国家安全体系作为一类典型的体系,有必要根据体系的定义来定义国家安全体系。这里,基于体系的定义,并结合国家安全体系自身特色,给出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国家安全体系是指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为总体目标,由大规模分布与相互协作的独立国家安全系统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综合集成的用来生成国家安全能力的整体。同时,根据体系所对应的英文翻译是SoS,国家安全体系的准确英文翻译应该是“System of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s”。

表1 已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

3 对国家安全体系定义的解读

第一,国家安全体系的目标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根据体系的应用场景和目标的不同,可将体系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学科体系、法律体系、管理体系、军事体系、武器装备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就国家安全体系而言,它是体系概念在国家安全这一应用场景下的产物,是用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体系。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是任何单个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都无法完成的目标,是多个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通过协作需要完成的共同目标。正因如此,才需将多个国家安全系统集成和协作配合来完成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这一大的目标任务。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对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进行不同分类,分类举例如表2所示。需说明的是,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组分系统有的可能复杂性较低,但有的可能规模巨大、高度复杂,甚至一个组分系统都是一个体系。

表2 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的分类举例

第二,国家安全体系的效用是生成国家安全能力。国家安全体系是生成国家安全能力的前提条件与母体。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立足点是提升国家安全能力[19]。可见,要达成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目标之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需不断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体系能力是体系研究和实践中的核心概念和要素,在体系研究和实践中,体系能力评估和提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20]。所谓体系能力,是指体系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相关资源要素执行一系列任务并达到预定标准,实现目标的本领[21]。基于此,可将国家安全体系能力理解为:国家安全体系在限定条件下,运用国家安全相关资源要素执行和完成一系列国家安全任务并达到预期国家安全目标,实现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最终目的的本领。可见,国家安全能力本质上是国家安全体系的运行及执行能力。因此,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国家安全能力需求。

第三,国家安全体系概念是国家安全系统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国家安全体系思想是传统国家安全系统思想的增强和升华。为准确理解上述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还需定义国家安全系统。根据系统的一般定义(即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9]),所谓国家安全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国家安全功能的有机整体。国家安全体系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安全系统,它是更高层次的国家安全系统,是可完成单个国家安全系统所无法完成的特定国家安全目标的更大的国家安全系统。根据体系和系统的差异[9,12,15],比较分析国家安全系统与国家安全体系之间的差异,见表3。同时,国家安全体系思想亦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系统思想,它旨在解决传统国家安全系统理论和方法无法解决的国家安全体系问题。传统国家安全系统思想与国家安全体系思想之间的主要差异分析见表4[14-15,22-23]。所谓国家安全体系理论、方法和技术,是指在国家安全体系的需求开发、体系结构设计、体系实验与评估以及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对国家安全体系所进行的管理过程的综合。

表3 国家安全系统与国家安全体系的比较

表4 传统国家安全系统思想与国家安全体系思想的比较

第四,在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所蕴含的体系思想、原理与方法可为国家安全体系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总体国家安全观自从提出就被赋予了显著而深刻的体系思想、原理与方法,它是立足于体系层面的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是具备体系思想和特征的国家安全理论。例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鲜明特征就在于“总体”一词,“总体”旨在强调国家安全的体系性本质属性,强调体系支撑;总体国家安全观本身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体系思想、原理与方法中的“综合权衡”与“统筹协同”之道,强调在安全和发展,以及各种安全关系中做好综合权衡与统筹协同;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分布广泛性、复杂性、开放性(边界模糊性)、不确定性、动态性、演化性与涌现性等特征,具有明显的体系特征。因此,领会、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离不开体系格局、思想、原理与方法的引领、支持与指导。当然,反过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体系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根本遵循,国家安全体系研究和实践工作需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来提供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

4 国家安全体系的主要特征

国家安全体系具备一般体系的特征,如国家安全体系具备组分系统的独立性(自治性)与异构性、边界模糊与动态性、分布广泛性、涌现性、连通性、多样性、开放性、自组织、适应性、关系复杂与演化性等。部分国家安全体系的特征已在表3中进行了解释,这里,仅着重解释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开放适应性、演化性与复杂性4个主要特征。

4.1 涌现性

所谓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是指国家安全体系中各组分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会涌现出国家安全体系的新特征和新能力,这是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可见,国家安全能力存在于国家安全体系之中,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就是为了通过集成众多国家安全系统来形成新的国家安全能力,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

首先,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行为是以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的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它比单个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的行为的简单累加要复杂得多,是非线性的[24]。其次,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所产生的一些新属性、新能力与某单个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有关,但又不属于某单个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换言之,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是国家安全体系整体才具有而孤立部分不具有的性质,它是国家安全体系所具有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表示国家安全体系整体性状的改变,而并非是某个方面的简单变化。此外,任何国家安全体系涌现的出现均是不确定的,包括良性涌现和恶性涌现。其中,良性涌现一般是国家安全体系设计的初衷,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目标,而恶性涌现源于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间的复杂交互的不可控性,恶性涌现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国家安全体系的发展和演化“只能引导但不能确定最终结果”。但是,不能确定并非是无所作为、任意演化和发展,而是要因地、因时、因势引导和塑造,才能使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目标之“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真正达成。

4.2 开放适应性

所谓国家安全体系的开放适应性,是指国家安全体系能应对国家安全使命任务和环境等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具备开放性、自组织和适应性。具体而言,国家安全体系的开放适应性是指国家安全体系在完成国家安全使命任务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改变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构成(即可接入新的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或删减原有的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或改变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以适应国家安全使命任务和环境等的变化需求。

国家安全体系的开放适应性的内涵体现在国家安全体系的边界模糊性和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可调的两大方面。不确定性是国家安全的固有属性,为应对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国家安全体系理应是开放和没有固定的边界的,即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构成并非是固定的,而是时刻保持变化的,可根据国家安全使命任务、环境和形势等的变化而选择退出或加入,这就是国家安全体系的边界模糊性。同时,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可调的,这亦是为了应对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就国家安全体系能力而言,决定因素不单是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构成,还有它们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同样,各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国家安全使命任务、环境和形势等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适应,国家安全体系执行不同的国家安全使命任务和在执行国家安全使命任务的不同阶段均需要构建不同的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安全使命任务的国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国家安全体系执行国家安全使命任务的过程中,僵化的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会致使国家安全体系能力的降低[15]。

4.3 演化性

所谓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化性,是指国家安全体系是“活”的,是可以不断进化的。国家安全体系在建设初期就具有某些基本功能或能力,但国家安全体系结构和是可变的、可自组织的,它可根据国家安全使命、战略、任务、目标、形势与环境等要求,在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作用下,逐渐磨合成长,从不成熟状态演化至成熟状态。可见,实际上,国家安全体系不是建设而成的,而是演化形成的。因此,严格讲,国家安全体系不能建设,只能演化,唯有通过不断的演化磨合,才能发展成为满意的国家安全体系。可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就是要加快国家安全体系的进化、磨合和适应进程。

根据国家安全体系的开放适应性,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化性主要表现在国家安全体系结构关系的演化性(即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动态可调性)和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构成的演化性(即国家安全体系边界的模糊性和动态性)两大方面,上文已做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化性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开放适应性的基础条件之一。同时,国家安全体系的演化性体现在国家安全体系整体的演化性与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个体的演化性两个层面,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个体的演化和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关系(即国家安全体系结构关系)的演化,会引起国家安全体系整体的演化。

4.4 复杂性

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开放适应性与演化性等特征共同决定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复杂性。换言之,国家安全体系的复杂性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涌现性、开放适应性与演化性等综合作用结果,它源于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概括看,国家安全体系的复杂性主要源于五大方面的因素。第一,国家安全体系组成极为复杂,国家安全体系由诸多大规模分布、具有自主性和自适应能力的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组成。第二,国家安全体系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极为复杂,包括国家安全工作过程中各种国家安全子体系或系统的对抗、各方内部的合作与协同以及各方之间的联合与协作等相互作用关系。第三,国家安全体系所具有的演化性(包括动态性)和开放适应性,最终会产生综合的涌现性效应,涌现性效应极为复杂。第四,国家安全体系的整体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第五,国家安全体系开放性强,与环境联系密切且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当今数智时代,随着国家安全领域的数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安全体系的复杂性的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可见,国家安全体系的复杂性是认识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基础问题,理解国家安全体系的复杂性及其本质要素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基于复杂性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考察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体系研究和实践工作必须面对多变量、高维数、突变性、涌现性与强非线性等复杂性挑战,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国家安全体系的复杂性分析和解决方法。

5 结 语

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学知识和实践体系的核心概念。从学理和理论层面看,准确回答“何为国家安全体系”这一关于国家安全体系概念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体系思想,聚焦回答“何为国家安全体系”这一问题,提出和诠释国家安全体系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家安全体系的主要特征。本研究有助于指导学界和实务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国家安全体系概念,可为国家安全体系及其现代化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当然,需说明的是,本文仅是基于体系思想开展国家安全体系研究的开篇之作,期待各位同仁基于体系思想对国家安全体系开展进一步研究探索,如国家安全体系开发与演化(包括国家安全体系需求、设计、集成、评估、优化与管理)等理论、方法与技术,以期进一步夯实国家安全体系相关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组分体系国家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