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宏
歌手苏芮唱道: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獻给爱情……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学生?
我一直问,一直找,一直想……
在初秋将一批学生迎进校门,在盛夏将另一批学生输送至社会……年复一年,一样的校园风景,不一样的台下面孔。我从教近30年,领悟时浅时深,思考永不停息。如今,我年近半百,漂浮的心渐渐沉淀,蓦然回首,突然顿悟,我奉献给学生的只有一个字——型,自己却收获无数,尤其是转身后的那份惦念。
立型:李朝强的故事
没有风雨躲得过,却有岁月让我频回头。
那是1996年的秋天,我从学生到教师,中间只隔着短短的一个暑假。
那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陌生的教室,42张全然陌生的面孔,让我兴奋让我忧。
初上讲台,我脸红心跳,眼睛不敢朝下面看,青涩像涟漪在教室里荡开,台下的学生开始哄闹,如菜市场般喧嚣。是李朝强站起来喝止,教室才恢复本该有的样子。
仅此一举,让我记住了这个比我高半个头、年长我两岁的学生。
我是李朝强的班主任,却没有给他们班上课,如何让他们从我这里学到东西?古人云,身教胜于言传。立型,从我做起,给大家做一个示范。
借书,买书,读书,拓宽知识面;仿写,粗写,细写,每日坚持写作,长则几千字,短则寥寥数语,填充别人用来打牌、喝酒、聊天的时间。我把这种状态写成一篇文章《想当知识的富翁》,发表在《三月风》杂志上,用文字竖起一座精神灯塔,引领学生思潮。
那一年,我带动近一半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等他们毕业时,顺手也取得大专文凭。李朝强就是其中之一。
短短两年易逝,分别之后,李朝强总会在来南昌出差之时看望我,会顺带永丰特产来。是他,让我记住了人间美味——永丰霉豆腐。
看望一次容易,难得的是长期坚持。李朝强有着偏执的热情,让我感动不已,也感慨万分。那是对师者的敬重、对知识的崇拜,展现出曾经的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惦念。
塑型:银海的故事
去年中秋节,毫无例外,我又收到银海的祝福短信,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了。
毕业后,所有的重要节日他都会给我发来手机短信,送来一份诚意满满的祝福。我心疼那一毛钱的短信费,顺着他的手机号,加了他的微信,叮嘱他祝福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心意也一样。微信加了,但手机祝福短信依然不断。这个可爱的完美主义者深得我心。
银海是我校2012级会计专业的学生,我教他们班的公共选修课——经济应用文。在课堂上我传授学生们写稿技巧和投稿心得,手把手地教,以期教出一个比我优秀的作家来。
结果,有学生向院长举报——陈老师在课堂上不务正业,教学生写作、投稿挣钱。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心纯如水,总以为大学课堂只是用来学习知识的,怎么能传授挣钱本领呢,这跟打工有何异?
银海同学跳出来,替我“挡子弹”,他向全班同学解释:“陈老师不是也教应用文的知识吗?只不过他更进一步,教我们谋生的本领,不好吗?进入社会,挣不到钱,你们是想啃一辈子老,还是吃一世的土?”
职业教育,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谋生的本领似乎比什么都更要紧一些。
毕业酒会上,银海在喝了一点儿啤酒后,深有感触地说:“陈老师,认识您三生有幸。您是我大学,不,是我整个学生生涯里最令我敬佩、让我难忘的老师。”当时以为他说的是酒话、场面话,我便左耳听、右耳出。现在看来,他每年用十几条手机短信证明自己酒后吐的是真言。
理想的职业教育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是这样的:让无业者有业,谋职创业;让有业者乐业,爱岗敬业。不论有业无业,也不论就业创业,表达终归是职场重要的本领之一。我教不了你口才,教你文采,有何不可?在课堂给学生塑型,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前,将书面表达训练得文从字顺,进而增强谋生本领。
成型:徐欣怡的故事
知识也好,本领也罢,如果没有善与德做牵引,注定达不到理想境界。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三不朽”,德为先。
德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教书将近30年,我深深地懂得,知识重要,本领也重要,但是,比二者更重要的是德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强国最核心的课题。
德是所有学生必须作答的填空题。
发现徐欣怡这棵好苗子,不是在我的写作课堂上,而是在学工处组织开展的勤工俭学有奖征文活动中。在一大堆的来稿中,我发现了她的作品,被字里行间的坚韧、勇毅和执着深深打动。这样的作品不拿一等奖,什么样的作品能拿呢?
后来,她在文中回忆奶奶,让我记住了这个充满孝心的女孩,我帮她改了一下文章标题,将内文稍作删减,使之更简洁、紧凑,转手推荐给《江西工人报》鄱阳湖文学副刊的编辑老师,最后一字不差地见刊了。
她的德,还体现在节俭上。《江西教育》杂志社编辑老师来约稿,我把徐欣怡带上,写了同题作文,内容是关注大学生消费。在2023年4月的杂志中,我俩的文章同期亮相,引领理性消费之风。
欲作好文,先做好人;人品,决定文品。经过几番考查、几度批阅、几次指导,2021级中文专业的徐欣怡同学脱颖而出,以德入世,以文出世。
2023年7月初,南昌市作家协会批准徐欣怡入会,她成了全市最年轻的作家协会会员。
从教以来,我一直渴望教出一个作家来,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老师,我的新作,请指点……”我最喜欢看到徐欣怡发来这样的信息,那是她对老师的惦念、对文学的惦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回望来时路,上万学子的脚印歪歪扭扭,踩出青春印迹。潜移默化中,悄然以知立型,以技塑型,以德成型,实现灵魂唤醒灵魂的最高目标。学生回报我的全是惦念,以看望、手机短信、请教的言语等来表现。
我惦念讲台,更惦念那份师生情谊。再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都能成就英雄般的梦想;再普通的师生情谊,都蕴含惊天动地的巨大能量。
教书很苦很累,但为了转身后的那份惦念,再苦也是甜蜜,再累也值得回味。今生为师,无怨无悔,来生请再赐予我三尺讲台,让我舞出人生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