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成年雄性山魈的串笼训练

2024-03-01 09:27庞运通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1期
关键词:训练员脱敏饲养员

庞运通,于 辉,郭 羽

(天津市动物园,天津 300381)

天津市动物园灵长中心现有20种200余只珍稀灵长类动物,根据兽舍环境,采用小家庭或小群饲养方式[1]。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基于动物展示和种群繁育计划的要求,需要通过控制或引导动物进出笼来完成动物转移工作。传统的人工捕捉、强制禁食、化学保定等方法会给动物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和身体伤害。现代动物园应用正强化行为训练教授野生动物学习新行为,从而配合饲养员日常操作的方法已成为趋势。目前串笼训练是天津市动物园饲养管理行为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山魈(Mandrillussphinx)是灵长目猴科山魈属的哺乳动物,是猴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灵长类,其性机警、凶猛[2]。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喀麦隆萨纳河南部、几内亚的比奥科岛、加蓬和刚果。天津市动物园有一雌一雄两只山魈,雄性山魈力量大,性格暴躁,不易进笼,对其进行了串笼训练,使其能够根据指令入笼,在无明显应激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转运工作,大大降低了饲养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动物福利。

1 行为训练原理

行为训练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 理论依据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就是著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3]。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让动物依据某一刺激信号,必须做一操作性事件才能得到报偿(补偿)或生理满足。在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动物受到的刺激及做出的反应都应先于报偿,即先接受刺激,再作出行为反应,最后才得到报偿[4]。当动物及时做出所期望的行为后得到了某种报偿,那么下一次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例如,每当动物进入一次指定区域后都会受到食物奖励,在建立这种关系后, 下次动物更愿意进入该指定区域。

现代动物行为训练的特点是应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采用以正强化为主的训练方式,鼓励动物表达期望行为。

2 训练基本情况

2.1 训练对象

训练对象为成年雄性山魈,名为“肖肖”(见图1),2009年出生,性情暴躁,没有行为训练基础。

图1 雄性山魈

2.2 训练器材

准备目标棒、响片、料包、串笼。目标棒由拖把杆改装而成,将响片固定在目标棒的握柄处,将红色胶带缠绕在目标棒的头部,见图2。串笼尺寸为150 cm×80 cm×120 cm。将串笼放置于暗室过门处,笼口与墙壁固定,防止山魈挪动。

图2 目标棒脱敏

2.3 训练场地

为避免游客干扰,行为训练宜在室内进行。训练场地由暗室和内舍组成,根据训练进展发挥不同功能。在内舍完成建立“桥”连接、定位、跟随目标棒移动、蹲坐等训练,见图3。进笼训练在暗室完成。

图3 蹲坐训练

2.4 人员及时间安排

训练参与人员全部为本岗位饲养员,主训练员1人,辅训练员1人,助手1人。主训练员和辅训练员采用统一的手势和口令进行训练操作,助手负责配合相关操作并记录信息。

训练时间为每日09:00和15:00,每次持续15 min。山魈的耐心会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为了提高训练效果,训练员应把握合适的训练时长,确保动物以最佳的状态参与[5]。

2.5 训练目标

山魈能够根据训练员的指令和手势顺利完成定位、位移、蹲坐、进笼等动作,并在关闭笼门后保持安静状态。

3 训练方法

3.1 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行为训练是在训练员与野生动物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的,信任关系能减少动物在特殊情况下承受的压力和恐惧,缓解应激反应并有效避免非理性行为的出现。饲养员在日常工作中已经与山魈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是训练员的不二人选。在开展训练前饲养员可增加以手喂食的次数,巩固信任关系。

3.2 确定强化物

一般选择山魈较喜欢的4~5种食物作为初级强化物,如红枣、香蕉块、腰果、面包等;选择响板作为次级强化物。

3.3 建立“桥”连接

训练员将切成小块的食物放在料包中不让动物看见,面对山魈,按下响片后应立即给予食物奖励。多次重复操作,当山魈能够建立起食物奖励和响声的条件反射时,即为建立“桥”连接成功。

3.4 串笼、目标棒的脱敏

开展正式训练前,为了降低山魈对串笼的恐惧感,饲养员每日将串笼与过门打开,把饲料放在暗室,引导山魈自由进出串笼,在采食过程中脱敏。

将一些块状食物插在目标棒上递给山魈,让其逐渐适应目标棒。当山魈对串笼和目标棒不躲避、不反感时说明脱敏成功。

3.5 开展期望行为训练

简要训练流程见表1。

表1 山魈训练流程

4 训练成果

经过43 d的训练,雄性山魈完成了定位、跟随目标棒移位、蹲坐、进笼等训练项目,能够根据指令进入串笼,顺利完成了在无物理或化学保定下的串笼转运工作,而且未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明显应激反应。

5 讨 论

5.1 训练前做好充足准备

行为训练前应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做好人员安排和物品准备。饲养员每天直接接触和照顾动物,并与之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是最合适作为训练员的人选;主训员应头脑灵活,能够根据动物实时状态对训练计划作出调整。曾经捕捉过训练对象的饲养员不能参加训练。

饲养员作为训练员时不要想当然认为自己和目标动物很熟悉了,它肯定“听话”。动物基于以往经历的影响,可能会对一些细小的刺激非常敏感,所以开展训练前要认真了解目标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个体经历、所处的生理状态、行为反应,充分预估需要脱敏的器物或事件,为其量身定制训练方案。

5.2 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训练环境要尽量保持安静,宜选在内舍或暗室进行训练,规避游客干扰,同时将同群的其他动物隔离,防止目标动物注意力分散而影响训练。训练时应细致观察动物情绪,若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时应立即停止训练。

(2)为动物提供足够的训练空间,让它可以回避或撤离,不要在训练开始阶段就让动物经过狭小的位置,例如过门、笼口等,那会使其感到精神压力并出现躲避行为,令训练停滞不前。

(3)训练中提供的强化物应是动物非常喜欢的食物,这种强化物在每日的基础饲喂中不可再提供,山魈只有参与行为训练可以获取[6]。雄性山魈脾气暴躁,训练前不宜处于饥饿状态,训练时山魈应处于平静的状态,不能过来抢食和乱扑。

(4)对第一次出现的目标行为要给予多一些的食物作为强化,训练过程不宜过长,应在动物状态好、表现佳时结束训练。结束时训练员可提供多一些的强化物作为“大”奖励,使动物逐渐喜欢参与训练。当山魈能够顺利完成目标行为时,可逐步减少强化物的数量,鼓励它学习新的目标行为。

(5)串笼训练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目标跟随、位移训练、脱敏训练和动物对饲养员的信任构成了成功串笼训练的基础。之前,天津市动物园另一只雌性山魈因多次在铁笼内治疗伤病,对笼子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串笼训练中的进笼步骤始终未能完成。动物出现串笼困难问题有多种原因:“目的地”比现在所处的环境更“无趣”,在那里有过痛苦的经历;动物因为食物诱惑通过串门后饲养员迅速、猛烈地关门,使动物感到中了“圈套”;动物群体内的社群关系也会影响串笼效率,如果统领动物守住门口,则多数社会等级较低的个体往往止步不前。当串笼遇到问题时,饲养员首先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通过综合运用行为管理的多个组件协同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设施改造,加宽让动物感到压抑或行动不便的串门或通道、扩大隔离区域的空间大小、调节设施设备运行的平顺度、增加操控灵敏度、减少设备噪声、改善室内空间的照明等都会有利于串笼问题的解决[7]。

(6)雄性山魈串笼训练最为困难的一步就是其进笼后的关门操作,需要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地训练,使其对关门的动作和声响脱敏。山魈比较机警,进入目标笼后十分清楚将要发生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它能否对刺激保持冷静,取决于训练过程中各个步骤刺激强度递增的幅度和每个步骤执行过程中动物表现的平静行为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强化。关门过程中,山魈若出现不安情绪,助手应立即暂停动作,同时训练员增加强化物的投喂数量,若山魈状态无好转,应停止训练,打开笼门,让其自由退出,避免其再次产生恐惧情绪。串笼训练成功完成的标志是当两侧笼门关闭时,山魈仍能在笼内保持安静采食的状态。训练中千万不要让动物感觉被“算计”,这将严重损害动物对饲养员的信任。

正强化行为训练是提高圈养野生动物认知水平的一种活动,它使饲养员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沟通和建立信任成为可能。这种信任关系有助于增进动物与饲养员的合作行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动物的心理压力。天津市动物园近几年致力于开展珍稀野生灵长类动物的行为训练工作,增加了动物与饲养员的积极互动,改善了动物的生活质量。串笼训练的成功,不仅避免了圈养野生动物因疾病治疗、转运所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同时也为动物带来了享受奖励的快感,改善了枯燥无味的圈养生活,提高了生活福利,使动物感觉更加自然舒适。

猜你喜欢
训练员脱敏饲养员
我是小小饲养员
失职的警犬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失职的警犬
失职的警犬
快乐的饲养员
过敏体质与脱敏治疗
熊猫饲养员:我给“滚滚”当“奶妈”
一起跳
让青春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