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形态戏剧:新疆锡伯族的婚俗及婚俗剧

2024-03-01 06:32韩芸霞
剧作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锡伯族婚俗新郎

韩芸霞

乾隆年间(1736—1796年),4000名锡伯军民受朝廷之命从沈阳西迁新疆伊犁戍边屯垦,不仅对国土安全和边疆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使得锡伯族传统文化通过习俗、艺术等表现形式得以延续至今,其中的婚俗文化即是锡伯族传统习俗中展现出的早期戏剧形态——亚形态戏剧的特征,无疑是一个格外的亮点。作为人类发展、种族繁衍的重要活动和人生的重大事项,锡伯族与其他所有民族一样,十分重视男婚女嫁,同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婚俗观念和嫁娶文化,成为我国多民族丰富的婚俗景观中别致的一隅之地。

锡伯族的婚姻从古至今有多种形式。有氏族社会形成的强抢女子为妻的掠夺婚,有买卖婚及其变异形式劳役婚(指无钱的男子以到女方家服劳役代替彩礼),有童养婚、指腹婚(锡伯人称“蛋婚”)、招婿入赘婚,等等。掠夺婚、劳役婚等婚俗形式不同程度地具有戏剧性质的婚俗表演。

锡伯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妇随夫居。过去也有富人家因妻子不育而纳妾的现象。1949年之前主要是在本民族范围内通婚,尤其不许女性外嫁其他民族。本族群内同姓不婚。

近代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实行聘娶婚形式,延续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习俗和程式,整个婚礼过程都有歌曲伴随始终。关于婚俗歌的产生,有不同的说法。学者张鳳武猜测婚俗歌“可能最初产生于东北两江流域的渔猎时期”[1]P29。学者郭建中根据1990年收集到的一首手抄的《婚礼歌》锡伯文歌词中语言习惯及歌词内容判断,这首《婚礼歌》“不可能是锡伯人西迁后的版本,只能认为它是西迁以前的版本”。( 作者指出,该歌词中的一些语言和词汇,锡伯人“早就不用了”,还有如“泥鳅”“狍头”等“不存在于伊犁地区”。)[2]P36

下面是一首反映锡伯族婚俗的歌曲。它不是用于婚俗行为过程中,而是叙述了锡伯人从提亲到新婚之夜的全过程。据传是著名诗人管兴才创作的,人们称为《说亲歌》,也称《提亲歌》《娶媳歌》《说媒歌》《相亲歌》。

第二至第五段歌词:

世间礼节是有用的,媒人是必须有的。

在八个乡里探听后,找到的是美满。

首次去登门,多次敬烟袋,

绕来绕去把话讲,直接试探开始说。

用好话引导,表达结亲之意,

旁敲侧击后,找到好的姻缘。

第二次去的礼节,媒爹咱们一起去,

一对红瓶子中,装满了幸福的美酒。

……

《提亲歌》是西迁以后形成的,但就表现的内容和叙述形式看,有叙事、有说明,有人物的内心活动,是中国戏剧吸收叙述体说唱而具有的代言体的特点,并且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占据着主体地位,而且已经很充分。其风格明显带有维吾尔音调特点。“伊犁一带的维吾尔民歌中就有受汉族雅乐七声音阶影响而产生的民歌。”[3]P138采用七声音阶,其目的是叙述性强,即词情多而声情少,便于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歌曲由4个短小的乐句(每个乐句2小节)组成,具有戏剧性的起承转合特点。

下面是锡伯族聘娶婚的过程及婚俗歌的使用情形,从中可以感受到极富戏剧性的场面和情节张力。

一、说媒

锡伯人无论是男女双方父母包办还是自由恋爱,或是小伙子看上了某个姑娘,都是由男方聘请本族群有影响并与女方关系密切的人去说媒。男的即媒公叫“奥多尔阿玛”(简称“奥父”),女的即媒婆叫“奥多尔额妮”(简称“奥母”),年纪须与女方父母相当。从到女方家说媒开始,媒人负责沟通双方父母,商量一切相关事务。一直到结婚,任务才告完成。另外,能够担任媒公媒婆的人,除能说会道之外,必须会唱婚俗歌。

媒人第一次登门拜访女方家时,都要带上男方的礼酒作为见面礼。多数情况下,女方父母总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掉价”而“刁难”一下媒人。一般首次见面往往不谈正题,如果女方家接受了礼酒,才表明有提亲的余地,可再次登门提亲,否则结亲一事告吹。经媒人多次登门说合,且女方家也征得家族的同意后,才会应允亲事。

以上可以看出,人物明确、情节清晰、主题鲜明、戏剧构成的场景富有浓厚的情趣,情节设计得迂回曲折、含蓄内敛,人物的心理活动很丰富,如试探、旁敲侧击的询问等;表演有歌,有对白、独白;人物具有性格化的表现,并不单调。

二、许亲与订婚

许亲。女方家允诺亲事后,男方按照女方指定的日子完成“许亲”:男方和亲戚带些烟酒之类的东西同媒人一道到女方家宴请女方父母及直系亲属。席间,女方父母宣布许亲之意,男方跪听女方父母的许亲并磕头表达谢意。由于这次男方上门不用送彩礼,因而称之为“虚磕头礼”。

订婚。许亲之后,男方及直系亲属同媒人择日携带羊只、彩礼等到女方家举办一次中型宴席,招待女方直系亲属。男方要向女方父母亲属等行跪礼并敬献彩礼。过去一般送女方父母、姑舅每人一套衣料,给未婚妻的衣料要比其他人多一些。因这次带了彩礼,故称“实磕头礼”。从此标志着双方缔结了婚姻,不得反悔,尤其是女方提出解除婚约更会受到人们的指责。

过去订婚后需请喇嘛选定吉日成婚,婚礼多定在秋后农闲时分举行。早年锡伯族成婚时间有诸种讲究,如男女双方都是双数年龄则不能办喜事,男女双方的父母有正值60岁者该年忌讳成亲,一年当中一家不办两件喜事,婚礼不在单日举行,等等。

定下成亲日子后,男女双方各自开始准备嫁女和娶亲的筵席。婚礼前夕,男方要聘请亲戚中较有声誉、未曾丧偶、与亲家相好、善辞令,且生肖与女方生肖相生的男女各一人担任“奥父”和“奥母”,作为男方的“迎亲爹”和“迎亲娘”。由两人和女方家沟通迎亲事宜。还要挑选6~8名能歌善舞的小伙子组成迎亲时的“丁巴队”。著名艺人佟铁山的儿子——现已是新疆一所大学音乐教师的佟舒文告诉笔者,他年轻的时候在家乡察布查尔经常会被请去作为丁巴队员参加婚礼。那些年,小伙子们也特别喜欢参加丁巴队,因为他们到女方家进行表演的时候,常常会被参加婚礼的姑娘或者她们的父母看上,而结识到心仪的女孩。

许亲、订婚这样的婚俗场景,民俗性质戏剧的场面很大,出场的人物也多,有歌有舞,喜庆欢腾,表现的婚俗文化隆重、庄严,极具礼节性,传达出锡伯族历史文化的深厚和悠久,确是罕有的婚俗戏剧艺术。

三、娶亲

锡伯族传统的娶亲仪式一般要举行三天,可以说是三天大戏,甚至可以与湖南衡阳的古老祁剧相媲美。这三天大戏,是以写实为基础的现实性风格表演,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1.第一天(第一场)

第一场戏开场的时间是清晨时分;开场具有很强的仪式性,是具有宗教色彩的戏剧表演。男方要请奥父、奥母等数人,带着礼酒、肉食等,随迎亲的喜篷车前往女方家。男方的近亲及近邻街坊的老人都会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传统的作为道具的送喜车是一辆华采的马车,四周用红毡围上,车头挂着用红绸布结成的花,车后贴着八卦图样,代表着送喜车能驱赶鬼怪、接亲顺利。以前送喜车是宗教性质的。如出发前男方家要举行祭天仪式。长辈到羊群中挑选出敬献天神的一只肥公羊,系上红布条后牵回家,到了家门口时要做入门仪式,给土地神点香化钱、跪拜磕头,将羊牵进西屋八仙桌前,长辈面对祖先画像说明祭天缘由,祈求他们保佑新婚夫妇。然后用洁净的棉花蘸清水或兑水的烧酒在羊身上轻轻擦拭后用刀將羊从下巴颏一直拉到肚心。一会儿羊自然死去,四脚朝天(锡伯族称“晒身”)。这样才表明天神已经正式接受了牲羊。接着,将羊剥皮下锅,并把羊心、肝、头等杂碎扔到房顶上(象征羊已升天,被天神接受)。煮熟的羊要先将后腿供在八仙桌上以示让先祖享用。举行祭天仪式的用意是祈求天神赐福两位新人子孙满堂、白头偕老。

此种提酒献肉的“送喜车”的表演,本身就是宗教的仪式,这种宗教仪式即是驱鬼逐怪的傩的形式。由于是用在喜庆的日子里,因此其所表达的意图是明确的,就是为了使婚礼的喜庆之日得到神灵保佑而进行的傩的仪式性表演,即驱鬼逐怪、吉祥如意。只是这样的傩仪式是由“送喜车”的世俗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其本质是傩(戏)的仪式形式。

当男方一行携喜篷车到达新娘家时,新娘的父母及亲戚都会出来迎接送喜车。经奥父与女方家沟通后,会将送喜车停放在女方庭院中。按照锡伯族习惯,送喜车一旦在院里某个位置停放住,直到新娘登车前都不能挪动。

女方家接受完男方送的礼物并安放妥送喜车后,会设宴款待大家。第一天即第一场完毕。

2.第二天(第二场)

婚礼的第二天,开场是女方家举行嫁女“安巴萨林”(即大宴);第二场戏的具体内容是盛情招待四方客人。新郎盛装前来,对新娘的长辈行跪拜礼并敬酒。来宾们会送新娘礼品,而新娘却躲在亲朋家,一整天不露面。

具体的情节内容是,娘家要将女儿的嫁妆送到新郎家。过去的嫁妆主要包括衣柜、衣被、绣花枕头等。此外还有新娘为公公、婆婆,以及新郎的兄弟姊妹等每一个家庭成员做的一双鞋,给新郎则会多做几双。这些嫁妆代表了新娘手艺的精巧程度,颇受大家看重。嫁妆由新娘的哥嫂送往新郎家。嫁妆车到达时,新郎的父母要热情迎上前去向他们敬酒,然后把嫁妆搬到新房门口。此时,新娘的嫂子会打开衣柜,新郎的父母往衣柜里投放钱币,祝愿新婚夫妇金银满堂。新娘嫂子将衣柜锁好后,将钥匙交给婆婆,代表了从今往后就由婆家来管教媳妇。之后,哥嫂仔细察看过新房的摆设布置后返回。 全场人物的动作都是内心化的。

晚上的场景是“打丁巴”,是有很强的欢乐性的喜剧场面。奥父、奥母会带领丁巴队到女方家举行迎亲晚会,与女方家请来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对歌斗舞并分出输赢,俗称“打丁巴”。“打丁巴”具有“抢亲”的蕴意和抬高女方家地位的目的,这与古代氏族社会的“掠夺婚”和母系社会遗俗有关。唐代的室韦部族也有“盗婚”习俗,是在男女方家庭都许诺的前提下进行的“婚辄盗妇将去”的过程,实为一种婚礼表演仪式。

通常,女方家总是要向男方家来的小伙子们提很多问题,有意“刁难”他们。按传统来说新郎一方是不能输的,否则就等于男方在新娘家“出丑”,女方会嘲笑他们没有能力接走新娘。所以新郎一方的小伙子们总是全力应对、见招拆招,争取压倒对方。待小伙子们经受了考验后,欢乐的人们伴随热闹的歌舞,通宵达旦、彻夜狂欢。真正的婚俗歌是从这个仪式开始的。

第二、三、四段唱词:

喜上加喜,乐上加乐,

在新人的婚宴上没有歌声不红火。

马套上鞍子,手拿上鞭子,

打丁巴的小哥们去迎接新人。

新郎很着急,催促打丁巴的小哥们,

想着赶紧把新人接走。

……

《丁巴歌》有多个不尽相同的唱词版本,说明《丁巴歌》的表演是在紧扣婚礼主题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即兴编唱的,尤其是丁巴队与女方亲友之间的逗趣内容较为多见,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妙趣横生。

3.第三天(第三场)

娶亲活动的第三天是婚礼的重头戏,分别由“哭嫁、劝嫁”“送亲”“大宴”三段戏构成。如果把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看作三幕戏的话,第三天的三个段落,则可以视为三场戏。

(1)哭嫁、劝嫁(第一段)

从前,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接迎到家。新娘的姐姐、嫂子赶早为她梳妆打扮。这天新娘要穿新郎送来的颜色鲜艳的绸布衣服,脚穿绣花鞋,盘发,安额箍,佩戴簪子、钗、耳坠、手镯、戒指等各种饰品,头上戴六至十二朵绢花。这些花有特殊的名称——“比子呐伊尔哈”(即繁衍花),寓意繁衍子孙。此外,佩带在腋窝下的绣花荷包更为独特,每一边由三至五个组成,每个荷包带上系铜镜、玛瑙、水晶石、琥珀、玉石等各色发光物。荷包缨子用各种丝线做成。荷包从腋窝直垂到小腿,走起路来随步飘动,煞是好看。

新娘打扮完毕坐在炕头。这时,她的母亲会过来喂她吃鸡蛋。因为这一天直到宴席结束,新娘是吃不上任何东西的。而此时,百感交集的新娘会抱着母亲唱起《哭嫁歌》(也称《埋怨长辈的歌》)。

第二至第六句唱词:

慈祥的父母把我嫁给了远方。

八哥的叫声在远处就听到了。

因看走眼嫁给打女人的丈夫。

远处田地的长埂上是我心上的哥哥,想起来叫人心痛。

你的心意没有传达给我。

从唱词可以看出,这首《哭嫁歌》不是在出嫁时唱的,是姑娘离开娘家以后唱的,说明民间流传的版本也有多种。下面这首早期收集的汉译歌词即是反映新娘出嫁时的心境的,也同样表达了新娘对自由恋爱的向往:

狮子的吼叫声哟,

震响了高耸的深山老林。

父母的咒骂声啊,

撕碎了女儿纯洁的心。

姑姑哟心实在太狠,

为什么把我嫁给我不爱的人?

舅舅哟太不懂人情,

毁掉了外甥女美丽的青春。

姨姨哟你说句话呀,

为什么外甥女是这般苦命?

大姐哟你快来救救我,

妹妹就要走进苦难的火坑。

蒙蒙的细雨下个不停,

打湿了干枯的沙枣树根。

我流不完辛酸的泪啊,

天天都打湿被褥枕巾。

马儿哟一步都不愿走,

妹妹死也不进他的门。

阿哥哟你在什么地方?

能不能听见我悲伤的哭声?[4]P62

这种无以言说、无处倾诉的内心情绪,充满了深切的幽怨和痛苦——自己不能实现理想的姻缘,展望前景是无尽的悲伤和绝望。这段歌词把一个即将出嫁女子的内心情感描述出来,生动、真切、感人至深。还要指出的是,待嫁女悲伤的内心情感,是衬托在华丽美艳的盛装下表现出来的,整段是以乐境写哀的手法创造出来的。

此时,姑娘的父母或姑舅就会拿起酒杯对姑娘唱“嫁女歌”(也称“劝嫁歌”)。

第二至第十二句歌词:

戴上圆耳环,为咱们的礼仪增彩。

梧桐树的种子,在风中落下。

把头抬起来,却看不到忠心的妹妹了。

花的那个颜色,枯萎令人生气。

久久看去,无法分辨。

麻雀那个花儿败了,令人生气。

在枕头边叹气时,为燕子喧闹而惆怅。

为凤突然离群,叹息不已。

手牵着手,为突然离别而叹息。

为麻的那个花败落,生气不已。

虽然劳累,但想着将来的日子能相见。

这是亲人嫁女的离别心情,虽然是感伤的,但与姑娘违背心愿的出嫁是截然不同的。另外,还有一首叫作《爱新托荤》(意为“金纽扣”)的歌曲会在新娘出嫁前唱起,主要内容是劝说、教育新娘,让她明白“女大当嫁”的道理。演唱者可以是新娘的父母或姑舅,也可以是媒婆奥母。《金纽扣》在民间的流传曲调基本固定,歌词有不同的版本。下面一首是新娘的母亲与“奥母”之间的对唱:

第三至第八段歌词:

奥母:说是金纽扣啊妈妈,不扣上怎么能行啊妈妈?

说是小女孩啊妈妈,怎么能就待在家里啊妈妈?

母亲:说是为了米饭啊姐姐,不好好劳动怎么能行啊姐姐?

即便是宝贝啊姐姐,不从家里走出来行吗姐姐?

奥母:即使是布纽扣啊妈妈,在布衣服上有用啊媽妈。

即便是宝贝啊妈妈,永远生活在家里行吗妈妈?

母亲:禽类会选择林子啊姐姐,人会看邻里啊姐姐。

心里合适的话啊姐姐,受苦的日子会很少啊姐姐。

奥母:说是银纽扣啊妈妈,装在柜子里行吗妈妈?

说是聪明的女孩子啊妈妈,不让离家能行吗妈妈?

母亲:如果玉不雕琢啊姐姐,就不能成为玉器啊姐姐。

把姑姑舅舅叫来啊姐姐,请到高贵的房子里啊姐姐。

锡伯族中还有一首广为传唱的控诉旧时包办婚姻的传统民歌《晋布那迪晋布哲》,但不是在婚俗仪式过程中演唱的。讲述的是饱受买卖婚姻摧残的女性的不幸遭遇。

第二至第五段歌词:

额尔齐斯河水,滚滚流淌。

我那恶毒的父母,做了买卖婚姻。

晋布那迪晋布哲,两处的草遍及十处。

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没有慈爱的父母,把我嫁到了远方。

晋布那迪晋布哲,两处的草遍及十处。

葱的根,被埋在湿土里。

不懂事的父母,做了买卖婚姻。

晋布那迪晋布哲,两处的草遍及十处。

寒鸦的叫声,在远处可以听到。

未到婚俗的年龄,被嫁给爱打人的男人。

晋布那迪晋布哲,两处的草遍及十处。

根据唱词中提到的新疆域内“霍尔果斯”“额尔齐斯河”两处地域来看,该首歌曲产生于西迁之后。“晋布那迪晋布哲”“楚拜唔儿霍尼川拜哲”都是衬词。

(2)送亲(第二段)

新娘和新郎在奥母的陪同下,走到里屋向新娘的爷奶跪别,再依次跪别父母及长辈们。奥母将红喜帕盖在新娘头上,并和伴娘一起搀扶着新娘踩着红毯子走到送喜车跟前。新娘在上车前,奥母要将时辰书敬献给新娘父母。新娘的姑舅等亲戚也围拢上来,相互传阅。这时,会有人故意将时辰书藏起来,于是众人会要求奥母交出时辰书或者让其背诵时辰书内容。奥母往往因背诵不出而狼狈不堪,众人就会罚她唱歌、跳舞,气氛十分活跃。一番精彩的表演之后,新娘的同胞弟兄或堂兄用褥子将她抬上送喜车,由伴娘和奥母陪伴。然后新郎骑着骏马,手持马鞭在送喜车前面引路,马鞍两边挂两包岳父岳母赐给他的五谷种子,意为祝他年年五谷丰登粮满仓。送亲的队伍前后簇拥着送喜车,一路上鸟枪鸣放、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地将新娘迎到婆家。这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喜乐场面。

送喜车在路上不能停顿,因而旧时有“将军也为喜篷车让道”之说。如果两辆送喜车相遇,则分道而过;如果碰上拉绳子挡路的人,则能跑就跑,如跑不了,就要给红包或唱歌,方能通过。

送喜队伍到达新郎家大门口时,鞭炮齐鸣,男方家人要出门迎接。新娘由伴娘和奥母挽着下车,踏着红毡走到正屋前,同新郎一道拜天地。然后新郎先入门,新娘在门外,双方对拜。之后新郎用手中的马鞭揭去新娘头上的红喜帕,新娘这才进到里屋。进屋后两人向神位和念经的喇嘛行礼,礼毕后新郎、新娘并肩走到灶台前面跪下敬拜灶神爷,灶台上放着一块红绸布,两人各抓住红绸布的两角,由奥父奥母往红绸布上放上四块羊尾巴油,两人合力将羊尾巴油投入灶火中,如此重复七次,俗称“白头誓”。之后两人到堂屋跪拜新郎父母,跪毕,新娘入洞房,直至晚间宴席散了之后才得下炕。

新郎家对新娘家的送亲队伍尊为上宾、盛情款待。但送亲的人往往会找种种借口挑起“事端”,让新郎等疲于应付,以此活跃气氛。

(3)大宴(第三段)

男方举行婚宴是整个婚俗进程的高潮。席间,奥父举杯高唱大家喜闻乐见的“萨林舞春”(意为“宴席歌”“婚礼歌”)。多由奥父或善于歌唱者领唱,众宾客齐声和以“嗻”。音调基本相同,歌词则带有即兴性,篇幅可长可短,尽兴方休。这种一唱众和的形式,起到了烘托主题、活跃气氛、增进情感的作用,在锡伯人间十分流行,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至第十四段歌词:

看扬子江岸,嗻!

引见的妈妈见了面。嗻!

看人间的礼节,嗻!

通过引见的美酒相聚。嗻!

数金的村,嗻!

和伟大的妈妈一道,嗻!

看撮合成功,嗻!

使之成为伟大的道理。嗻!

和亲系爸爸坐在一起。嗻!

把碟子酒杯拿来,嗻!

嫁出娇养的姐姐,嗻!

促成百年运气。嗻!

圣贤之礼,嗻!

艳丽妈妈的模样。嗻!

在今天娶儿媳的时刻,嗻!

大家尽情喝醉。嗻!

向远方飞行的鸭子,嗻!

在河岔落下。嗻!

着手忙碌了,嗻!

找到村中最聪明的儿媳。嗻!

彩色丝线的颜色,嗻!

把画中清流体现出来了。嗻!

家庭的和睦,嗻!

满屋聚集在一起为家庭增光了。嗻!

锡伯族的宴席歌其旋律框架基本不变,歌词由演唱者即兴编创。它的旋法和结束音(主音)处理的音乐特征体现出锡伯族在处理民歌中的一些特性音级上从观念到实践上的灵活性,值得玩味。

下面是笔者不同时期听到的西拉布演唱的《宴席歌》(为方便比较,用同一调高记谱)。

宴筵结束时,新娘家来的送亲队伍离开前往往会“偷”一些新郎家碗碟、筷子之类的东西。等他们走出大门后会告知新郎,新郎连忙跑去拦住他们,要求还回“偷”走的物品。他们就会要求新郎唱歌、跳舞或行跪礼,再向大家敬酒后他们才肯把碗碟、筷子还给新郎。走一段路又将余下的碗筷出示给新郎看,新郎又跑去要求歸还,如此反复几次。最终还是会带走一双筷子、一对碗。次日新郎去看望岳父岳母时才可把碗碟、筷子要回。

晚上,戏剧进入尾声:男方要派人去接女方家的直亲过来,在奥母的主持下,在新房举行“喝合欢酒”仪式。仪式是新人相对而坐,奥母居中,把两个酒杯用红线连上,一杯盛酒,一杯盛水。奥母给新郎新娘各执一杯,互相交换几次后各自喝下杯中物,喝到酒的为胜者,如此重复三次。喝完“合欢酒”后,围观的后生们争相抢夺桌上摆着的煮熟的羊腿。热闹一番之后,新娘这才下炕,到堂屋向祖先牌位和公婆行拜礼,再回洞房。

翌日,新娘要给公婆点烟、敬茶。新婚夫妇在男方父母的带领下上坟地祭祖。还要请女方父母前来吃“完婚饭”。过门第九天新婚夫妇到娘家省亲。满月后新娘要回娘家住“对月”。

锡伯人的传统婚俗活动至此告一段落。

我国的婚俗文化自古以来犹如一幅逐渐展开的画卷,从春秋时代严格的“六礼”,到当今时代的简化或西化,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婚俗文化正在走向式微,包括本文所述的锡伯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颇感幸运的是,当代锡伯族在婚姻观念上仍然恪守着传统婚俗文化中的基本观念和操守,文中所举的若干婚俗歌曲,大多依然作为锡伯民众喜爱的歌曲,在各种喜庆场合进行演唱,或者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之所以把上诉传统诉诸文字,就是想把锡伯族的传统婚俗记录下来,以期为我国民俗学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例证;但这是民俗学方面的内容。本文的意义在于,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是与民间歌舞艺术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新疆锡伯族的婚俗具有的原真性的历史价值,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前戏剧的风貌,在我们研究戏剧的起源方面是最具实证性的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凤武:《锡伯族古代民间诗歌》,《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2]郭建中:《一首古老的锡伯族婚礼歌》,《伊犁文史资料》,第26辑

[3]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关宝学:《锡伯族民歌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为中央音乐学院重点项目科研资助计划《新疆傩文化艺术形态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ZD06,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岳莹

猜你喜欢
锡伯族婚俗新郎
新郎与新狼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农家妹子娶新郎
论西迁入疆后的锡伯族散文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眼镜新郎”透过镜片看到你的心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跨域反哺中的锡伯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调查研究——以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为个案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