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汤法和辛开苦降法在临床脾胃病论治中的价值分析

2024-03-01 11:32许亚嫔洪炳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2期
关键词:降法胃胀香砂

许亚嫔 洪炳根

脾胃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高。现代医学中将脾胃病纳入胃肠疾病、消化疾病, 西药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的理想[1]。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为香砂六君子汤, 源出自宋《和剂局方》, 其药物成分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的功效,属于补益剂范畴。香砂六君汤法随证加减, 对胃脘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肠激惹综合征等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是一种以药补气、补中、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治疗方法。而现代很多医家认为, 对脾胃病的脾胃功能改善, 辛开苦降法十分显著[2]。辛味药主要功效是疏气发散, 苦味药主要功效是通下和下泻, 两者相对于脾胃疾病的病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3]。从中药的性状、药性等方面对人体各方面机能进行调理, 以求药到病除。而目前在脾胃病的治疗上, 尚未得知选择何种药物为最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 本研究选取本中心近期治疗的脾胃病患者, 施以不同的治疗方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4]:符合脾胃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脾气亏虚)诊断;对研究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明确, 同意办理;年龄主要集中在17.0~78.0 岁。排除标准[5]:年龄偏小或偏高, 病情加重者;有其他组织器官功能受损者, 如肾脏、心脏等, 对药物的吸收不够充分;合并症对此项治疗产生影响者;经受理其他处理建议, 本次处理结果受到影响者。退出标准:救治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者;不能严格按医嘱服药者;对超出救治方案的药品要超量使用者。选择在本中心2022 年1~12 月治疗的以脾胃病为诊断的患者总计62 例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香砂组和辛开组, 各31 例。香砂组男17 例, 女14 例;病程3.0~15.0 个月, 平均病程(5.67±3.11)个月;年龄25.0~73.0 岁,平均年龄(42.45±10.18)岁。辛开组男17 例, 女14 例;病程2.0~14.0 个月, 平均病程(5.94±2.68)个月;年龄28.0~75.0 岁, 平均年龄(41.89±11.04)岁。两组一般资料相对照无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香砂组以香砂六君汤法治疗, 方剂组成:党参20 g, 茯苓10 g, 炒白术10 g, 炙甘草6 g, 木香10 g,砂仁(后下)6 g, 法半夏9 g, 陈皮6 g, 海螵蛸10 g, 浙贝母6 g, 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 g, 鸡内金10 g。辛开组以辛开苦降法治疗, 代表方半夏泻心汤:清半夏、干姜、黄芩各10 g, 黄连8 g, 甘草、党参各10 g, 大枣3 g。所有患者结合临床症状调整药方,以清水煎服, 2 次/d, 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①症状评分主要以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4 项指标, 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判定, 每个项目满分25 分,以患者自觉症状及医生综合评价为准, 得分越高, 证明患者内伤脾胃病病情越轻[6]。②治疗效果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显效:即患者经治疗康复, 相关症状全部消失;有效:脾胃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减轻;无效:即病情加重, 有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7]。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的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评分及总分, 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增加, 组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时间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总分香砂组31治疗前 8.52±2.43 9.96±1.5111.13±2.68 8.05±1.5537.17±2.96治疗后21.96±1.55a 20.36±2.77a 20.05±3.96a21.34±1.95a 83.76±2.95a辛开组31治疗前 8.67±2.5510.04±1.3410.96±2.71 7.10±5.4337.38±3.15治疗后21.50±1.96a 20.20±2.62a 19.95±3.36a21.22±2.11a 82.87±2.76a t治疗前组间0.2370.2210.2480.9370.270 P治疗前组间0.8130.8260.8050.3530.788 t香砂组组内25.96318.35410.38729.70562.073 P香砂组组内0.0000.0000.0000.0000.000 t治疗后组间1.0250.2340.1070.2331.227 P治疗后组间0.3100.8160.9150.8170.225 t辛开组组内22.21119.22311.59613.49560.476 P辛开组组内0.000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脾胃病的发病率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大背景下快速上升, 这是由人们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等因素造成[8]。虽然短期内可以控制临床症状,但病情反复、迁延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西医对脾胃病的治疗包括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中医研究“脾脏水谷精微运化”, 所以要从病源入手, 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脾胃疾病。现代药理发现, 香砂六君子汤可抑制胃黏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 减缓炎性细胞的浸润, 减少上皮细胞的化生, 改善胃液排出量的游离酸度, 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对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9,10]。其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更好, 它的抗溃疡效果可能是增强保护因子, 通过抑制攻击因子来实现[11]。中医常用的治疗学说“辛开苦降法”记载于治疗脾胃病, 也发现了很多辛开苦降法的方法。在治疗上, 主要是针对后天独阳明治疗的虚证患者;眩晕、头疼者, 以降浊升清、清利头目为主要对象;痰饮呕吐者, 以降胃气、温热化痰为主[12];胃痛痞满患者, 主要是用来治疗如气机调停。脾胃失和会引起呼吸紊乱, 诱发气胀、腹痛等情况的发生[13]。中气在人体内左右回旋, 脾升清气, 胃降浊气, 脾胃中焦, 上下通达, 是升降、出入的重要枢纽, 中气在人体内左右回旋, 脾胃中焦, 上下通达[14]。辛开苦降法选用干姜, 能起到散寒辛温、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黄连性味苦寒, 可使胸腔燥热排出, 对改善腹胀、呕吐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改善胸腔干燥、发热的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15]。本研究中, 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增加, 组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对于在脾胃病患者的治疗上, 以不同的中医治疗获得的效果均较理想, 可作为临床药物治疗的选择。但是在用药中, 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加减, 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 香砂六君汤法和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患者, 健康恢复情况均可以获得明显提高, 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治疗模式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对于治疗中的缺陷, 应及时进行补益治疗或辅助治疗, 使治疗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降法胃胀香砂
我家秘方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饭后弯腰缓解胃胀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
胃胀打嗝试试黄连泡水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探讨
辛开苦降法在临床及方剂中的运用
辛开苦降法组方机理探析※
香砂养胃丸与温胃舒胶囊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
低渗岩性气藏压降法计算库容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