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4-03-01 11:32苏荣华吴仁定张丽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2期
关键词:缺血性针灸穴位

苏荣华 吴仁定 张丽琼

大脑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 脑组织与人们的健康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基于此, 大多数脑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与威胁[1]。其中,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 往往会导致患者大脑组织血液循环功能受到波及, 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 则可导致患者大脑组织神经血氧供给受到极大的影响, 继而导致大脑组织的软化与坏死, 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2]。部分研究资料表明, 该病可导致患者预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 这一点往往不利于患者实现对于食物的合理食用, 同时对患者预后身心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3]。实践表明, 通过合理中医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通经活络与补血理气, 这一点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吞咽障碍问题的改善具有积极的辅助价值。在此基础上, 部分临床报道指出, 在中药治疗的同时积极利用中医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 可结合针灸的刺激合理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4]。实践表明, 针药联合治疗对于肌肉失用性萎缩问题的预防与患者康复期间神经反射弧的重建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其推动了患者整体健康水平的优化与持续拓展,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5]。本文针对本院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展开了研究, 希望进一步丰富患者的治疗手段, 从而帮助其实现对于病情的合理控制, 以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本院90 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5 例, 女20 例;年龄50~78 岁。研究组男26 例, 女19 例;年龄51~79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临床检查后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可以配合医疗人员开展治疗工作;患者可以满足研究期间的数据随访需要。排除标准:年龄>80 岁;患者合并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伴有精神障碍;患者无法满足数据调查与随访需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并给予神经营养和机体营养支持, 同时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纠正其水电解质紊乱, 调整酸碱度平衡, 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吸氧。

1.2.1 对照组 采用补阳还五汤及常规康复治疗。补阳还五汤组方:桃仁、地龙以及红花各10 g, 川芎与当归尾各10 g, 赤芍15 g, 生黄芪60~120 g;将上述药材用水煎制后去渣取汁服用, 1 剂/d, 分早晚2 次服用,连续服药1 个月。常规康复治疗内容包括:①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刺激位置、参数进行确定。嘱咐患者全身肌肉放松, 依据肢体协调情况取适合的体位, 将电极片放置在患处, 刺激频率设置为100 Hz, 脉宽设置为150 μs, 治疗时间持续20~30 min/次, 治疗3~5 次/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是否能耐受;②运动功能训练:定期组织患者进行转头和张口训练,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唇闭合、张口伸舌以及抬高舌后部等康复训练;③吞咽电刺激:采用双通道电刺激治疗仪, 输出交流、矩型对称双相波, 调整强度为0~25 mA, 第一电极放置在舌骨上方, 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下, 置于甲状软骨上切迹上方, 第、四电极按前两电极之间的等距离放置, 最下方的电极不应放置于环状软骨之下, 沿颈前正中线垂直排列所有电极, 刺激时间1 h/次, 1 次/d,刺激的同时患者进行吞咽动作。

1.2.2 研究组 采用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 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以头针(运动区、平衡区)、人中、下极泉、尺泽、内关、三阴交、委中为主穴;患侧:上肢不遂者加用肩髃、肩髎、手三里以及合谷;下肢不遂患者加用髀关、风市、血海、阳陵泉、太溪、解溪、太冲, 上述穴位针灸1 次/d, 周一至周六治疗, 7 d 为1 个小疗程, 小疗程间休息1 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另取穴位:项部:双侧风池、供血、翳明;颈部:廉泉、外金津玉液、治呛。针灸前应做好患者相关穴位皮肤的消毒工作, 待施针得气后应采用提插捻转与平补平泻法进行运针。在此期间, 在患者头顶部放置温灸器, 内放置艾条并点燃。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避免患者烫伤。患者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吞咽功能基本恢复, NIHSS 评分改善幅度>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吞咽功能障碍有所改善, NIHSS 评分改善幅度在60%~8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 吞咽障碍无好转, NIHSS 评分改善幅度<6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治疗前后采用NIHSS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分值范围0~42 分, 分数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成正比例。

1.3.3 康复用时 包括吞咽功能恢复用时、自主进食用时以及误吸控制用时。

1.3.4 吞咽功能 治疗前后采用SSA 评估患者吞咽功能, 总分范围18~46 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吞咽功能越差。

1.3.5 生活质量 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分值范围0~100 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 高于对照组的84.44%(χ2=4.939, P=0.026<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t=18.344, P=0.000<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520.78±2.01 10.34±1.01a对照组4520.80±2.0514.65±1.21 t 0.04718.344 P 0.9630.000

2.3 两组患者康复用时对比 研究组吞咽功能恢复用时、自主进食用时、误吸控制用时短于对照组(t=12.929、24.962、25.405, P=0.000、0.000、0.000<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康复用时对比( x-±s, d)

2.4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t=19.392, P=0.000<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对比( ±s, 分)

表4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535.74±2.21 20.45±1.20a对照组4535.69±2.2825.65±1.34 t 0.10619.392 P 0.9160.000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18.024, P=0.000<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s, 分)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a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571.27±2.65 91.82±2.29a对照组4571.23±2.7182.77±2.47 t 0.07118.024 P 0.9440.000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对于患者而言, 该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吞咽障碍问题, 影响患者进食与营养补充, 继而影响患者预后[6]。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传统中医疗法主要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以便实现病情的控制与缓解。中医将缺血性脑卒中归为“中风”范畴, 认为该病与患者气虚血瘀和脑脉不通等因素有关, 基于此, 在治疗期间, 应以益气活血和舒经通络作为治疗的核心与首要任务[7,8]。补阳还五汤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 其能调节气血运行, 改善阴阳失衡问题[9]。补阳还五汤由桃仁、地龙、红花、川芎、当归尾、赤芍以及生黄芪组成;其中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的作用;地龙具有通经活络、清热息风以及清肺平喘的作用;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作用;川芎可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血液循环功能的改善很有帮助;当归尾同样可以活血化瘀, 其可以优化大脑组织血液循环;生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与此同时, 大量临床资料也显示, 补阳还五汤具有良好的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可以实现病情的控制与改善。

中医针灸治疗凭借良好的临床效果受到了广大医疗人员的一致肯定与关注, 尤其“醒脑开窍”针刺法进一步促进了中医经络学理论的应用。中医理论认为,大脑生理功能与阴经腧穴有关。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 通常选用三阴交、委中以及内关作为针灸的主穴。在此基础上, 可以结合尺泽、极泉、委中等穴位进行辅助, 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经络的疏通。内关作为八脉交汇的穴位, 具有疏通气血与养心宁神的作用。三阴交作为足少阴、足厥阴以及足太阴的三阴交汇穴位, 可以益肾生髓, 对于改善患者生理的功能具有价值, 有利于调节与修复大脑组织代谢功能。针对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 采用高维滨教授的项针疗法, 以标本兼治, 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 选取风池、供血、翳明等穴位作为腧穴, 可以起到治本的目的, 能进一步改善大脑组织功能, 促进梗死病灶的血液循环;“治标”腧穴为廉泉、外金津玉液、治呛, 上述穴位有利于缓解患者吞咽障碍, 可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与此同时, 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对于穴位进行科学调节, 有助于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10]。

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药及常规康复治疗, 可改善患者大脑组织血液再灌注, 有助于驱寒温经、养血通经。相关调查资料表明, 通过该疗法的积极治疗, 可以促进患者脑部组织局部血流量的提升,从而实现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 可提升抗氧化能力与抑制炎症反应[11]。在针灸治疗过程中, 通过中医经络学理论的研究和系统应用, 结合针灸穴位的选择, 为患者病情控制与改善提供了保障[12]。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灸用毫针作为载体对于艾条燃烧时形成的热量进行传导, 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939, P=0.026<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8.344, P=0.000<0.05)。研究组吞咽功能恢复用时、自主进食用时、误吸控制用时短于对照组(t=12.929、24.962、25.405, 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t=19.392,P=0.000<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18.024, P=0.000<0.05)。由此证明与单纯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及常规康复治疗相比, 通过结合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 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缺损及吞咽功能障碍问题进一步改善, 显著缩短患者康复用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普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缺血性针灸穴位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