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志军
(德昌县水利局,四川 凉山州 615500)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饮水安全愈发重视,先后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及相关规划举措,如《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等[1]。在这些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德昌县大力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饮水工程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2-3]。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农村供水系统抗风险能力不强,部分农村供水管网年久失修,维护成本较高等[4]。这些问题都极大影响着农村发展以及农村的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在2021年9月,德昌县发布了“十四五规划”,指出强化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推进和平水库、菜地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和城镇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5-7]。推进城乡一体化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供水骨干工程网络体系,提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库区水电移民集中安置点供水保障能力,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8]。严格水资源管理,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构建供水保障体系。
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平。
德昌县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期间,建成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以及水厂共计21处,对原有水厂及供水工程进行改造省级共计9处,累计投入2.7亿元左右,其中包括中央及省级补助1.3亿元左右。截至2021年9月,德昌县基本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全覆盖的目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在“十四五规划”中,德昌县规划重点水利工程20项,其中包括和平水库水厂、永郎水厂、三水厂管网延伸工程等多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和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保障农村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根据资料统计,德昌县目前现有9处农村供水工程实施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以及市场化运营,承担着各自辖区农村供水任务。其中,共有相关工作人员72名,饮水工程覆盖人口21.7万元,管网平均漏损率为21%,集中供水率达95%,集中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在管理体系方面,除了地处较为偏远的农村居民自建自管工程之外,主要的9处供水工程中,德昌县确定了各自管理主体,其中1处为县水利局直接管理,8处为乡镇管理,采取市场化运营的有7处。2019年,德昌县根据水利部要求,确立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主体的三级责任,即政府主体责任、水利部门监管责任以及供水单位运管责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饮水安全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适用范围不同,各有优缺点。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分为“县、乡、自”三级管理体系。县一级为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是以德昌县农村供水中心为监管主体的管理模式。自来水公司是德昌县水利局成立的国有企业,在保障农村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也便于进行市场化运营,满足了农村居民用水安全需求,也提高了自来水公司生存能力;在乡镇供水管理一级,德昌县部分乡镇地区采取的是水管站管理模式,属于德昌县水利局设立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部分乡镇地区的集中供水任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所有权归属乡镇政府所有。在该模式下,供水工程的日常维护较为困难;第三级为自建自管,由于部分农村居民居住的比较分散,并且人数较少,供水管网铺设的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因此,部分农村居民仍然采取自建、自管、自己储水的用水模式来满足用水需求。这种模式下,供水工程体量不大,易于管理,但是存在水源水质污染的风险[9-10]。
虽然德昌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供水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德昌县农村供水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在组织管理方面,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县、乡、自”三级管理模式。县自来水公司实行市场化运营,却又直接受县水利局管理,经常出现层层指令矛盾,工作效率不高。在乡水管站方面,由于配备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工作积极性不高,而自建自管模式下,农户的饮水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第二,在质量控制方面,目前德昌县农村饮水工程的监管单位除了县水利局之外,其他方面监管力量明显不足,供水管理服务能力不高,如对供水管网监测能力低,对故障维修不及时,隐患排查不到位等。同时,在水价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农户的意见。第三,在风险控制方面,德昌县水利管理部门关于水质监测和检测工作稍显不足,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手段欠缺,对于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第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供水设备年久失修、管护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新建工程或改进升级工程极大的依赖财政资金,内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涉及当地的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依托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全面性原则,在参考水利部发布的相关规范标准以及文件的基础上,从组织、风险、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着手,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德昌县的“县、乡、自”三级运行管理模式做出客观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更能客观的反映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特点,本文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模糊矩阵:
A=(aij)n×n
当Ci=Cj时,aij=05;
当Ci>Cj时,aij=10;
当Ci 上式中,C表示重要程度。 第二步,建立指标因素影响关系矩阵: T=(tij)n×n 第三步,对矩阵进行处理,转化为模糊一致矩阵: 第四步,求指标的权重向量: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ωa=(ω1,ω2,ω3,…ωn)T 第五步,对权重进行修正: 各指标权重向量最终值为: 第六步,进行层次排序: 第七步,确定隶属函数: 第八步,模糊综合评判: B=A·R 当bj越大时,说明该模式更科学。 根据改进层次分析法对德昌县“县、乡、自”三级管理模式进行评价,指标赋权结果见表2。 表2 德昌县“县、乡、自”三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指标权重 从评价结果来看,县自来水公司运营管理模式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尽管并非各项指标都是最有优势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县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具有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有利于集中统筹和便于一体化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是趋势所在。因此,就目前来看,德昌县应当继续采用县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当然,没有一种管理模式是完美无缺的,如在水费定价、水费收取等方面就存在农村居民反应水价过高等问题,并且尽管县自来水公司是市场化运营,但是其公益属性决定了要受到政策的影响,这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总的来说,就德昌县而言,县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比乡镇水管站以及自建自管模式更具有优势,从评价结果上来看,前者也优于后两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个别指标的评价结果中,县自来水管理模式可能处于劣势,这说明该模式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适用农村居民的需要。 农村饮水安全涉及流程较多,包括水源的保护、取水、储水以及输水过程中安全以及自来水厂的运营状况等。因此,除了保护好水源之外,在取用水过程中还应当做好二次检测,让农村居民喝到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同时,自来水公司应当做好日常的水质监测工作以及定期维修和养护净水、输水设备。并且,还应当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提高服务意识,在监督中改进工作,在工作中接受监督。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建设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在饮水工程中,可从水源、取用水、供水等建立全过程的监测系统,实施监测水质问题以及供水管网健康状况。同时,采用信息化平台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供水管理效率,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另外,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采用无人机、VR等设备能够及时地了解事件状况,为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保障。最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等,能够有效提高群众满意度。 无论是那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要想取得长期的发展就不得不考虑经因素。对德昌县而言,要分内外两步走:对外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资金支持,无论是引入社会资本还是依赖国家补贴,都是其维持管理模式的基础。对内来说,要降低日常经营成本,也可将收取水费的权利为基础,向银行进行融资贷款,以此解决资金问题。同时,也可完善水价收取办法,提高水费收取率,使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本文在对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评价体系,对德昌县“县、乡、自”三级管理模式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县级自来水管理模式比其它两种模式更具有优势。同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控制,完善监督机制、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风险控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改进对策,提高了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水平。但本文仍存在不足,如本文主要是根据德昌县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需进一步讨论。2.3 德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三级管理模式评价
3 德昌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改进对策
3.1 加强质量控制,完善监督机制
3.2 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风险控制
3.3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