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
A
周末,我和哥哥约好一起带着各自的家人回父母家聚一聚。刚走到父母家门口,就看见侄女小楠冲了出来。我还没来得及问怎么回事,她已经一口气跑下楼梯,不见踪影。
“哥,发生什么事了,小楠怎么跑了?”我话音刚落,哥哥就摇着头叹着气,看向嫂子,“你问她。”而嫂子一言不发,呆呆地坐在那里掉眼泪。原来,刚才小楠偶然看到附近新开了一家奶茶店,于是就下单给大家一人买了一杯。等到外卖小哥把奶茶送来时,嫂子一看就发脾气了,指责小楠总是吃垃圾食品,还拉着大家一起吃。小楠不甘示弱,就和嫂子吵了起来,最后更是气得摔门而出。
看着嫂子的眼泪,我知道她此刻一定很后悔,于是赶紧拉着哥哥一起去找小楠。所幸小楠没跑远,我们把她找了回来。可她还是很生气,吃饭的时候一句话都不和嫂子说。大家都想劝劝小楠,她却再一次爆发:“为什么你们总是说我?错的人明明是她。我好心用自己的零用钱请大家喝奶茶,就是想让大家都开心。可她就是这么扫兴,总是指责我吃垃圾食品,指责我玩手机游戏,指责我懒……反正我在她眼里就是这不行,那也不好。我到底怎么才能让她满意?”说着说着,小楠竟然哭了。
小楠平时是个挺乖巧的孩子,从没见过她情绪这么激动过。可想而知,她的心里积攒了多少怨气。那天的家宴最终不欢而散。
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东东忽然感慨地对我说:“小楠姐姐真可怜。妈妈,幸好你不像舅妈。谢谢你,从来都不扫我的兴。”看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的心里不由得一动。原来,在孩子的心中,一个可以和他们共情、懂得感同身受并和他们分享快乐、永远不会扫兴的父母竟然是如此难能可贵。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东东小时候的一件事。那一年,东东刚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他放学回家后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学校搞了一个画画比赛,我想参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是心血来潮。因为平时我从没见他画画,更没参加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就他这水平还参加绘画比赛,那不是闹着玩吗?
我正想一口拒绝,却发现东东正盯着我,亮晶晶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我怎么忍心打击一个孩子的信心呢?我点点头。见我同意,东东高兴极了,“谢谢妈妈。”他蹦得老高,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做家长的为什么一定要想那么多,拿不拿奖有那么重要吗?只要孩子参与了,只要他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不就是最大的意义吗?
当然,东东最后并没有获奖。但我还是对着他的画作大大地夸奖一番,表扬他想象力丰富,夸他色彩运用得好。这些当然不是我胡说的,而是通过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给出的评价。
正是受了这件事的启发,以后对东东的许多事情,我都采取包容的态度,甚至还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并用实际行动支持他。
有一天,东东忽然对我说,他很喜欢隔壁班的一个女生梅梅。我問东东为什么喜欢她,东东很自然地说:“因为她长得很可爱,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她还很善良。有一次我亲眼看到她在学校的操场上扶起了一个摔倒的女同学。”“梅梅确实很棒,听你这么一说,妈妈也很喜欢她呢。”听了我的话,东东激动得脸都红了,他说:“妈妈,我知道下个星期就是梅梅的生日,我想送一份礼物给她。”我问东东:“好啊,你想送她什么?”“我想送她88个千纸鹤。可是又怕时间来不及。”东东的眼神黯淡下来。“没关系,妈妈可以帮你一起折。”“真的吗?”看我肯定地点点头,东东高兴地笑了。
在我的帮助下,用了三天的时间,东东如愿完成了折88只千纸鹤的任务。老公见了,笑我是在陪孩子瞎折腾,我却不以为意。孩子的感情是最纯真的,很多年后,无论是东东还是梅梅,回想起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一定都会是他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其实,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是相互奔赴的感情。身为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共情,孩子也会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发自内心地爱父母。
还记得去年暑假,刚上高一的东东参加了学校的夏令营,有好几天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我和老公两个人。一天晚上,我们吃过晚饭,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门铃忽然响了。我打开房门,一个外卖小哥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花。我正莫名其妙,小哥开口了:“这是您儿子送你们夫妻的七夕节礼物。对了,这里还有两张电影票。”我惊讶地接过花束和电影票。儿子的微信消息也来了:“妈妈,祝你和爸爸七夕节快乐。明天去看场电影,庆祝一下节日吧。”
我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眼睛又有点湿润。儿子的举动让我觉得十分温暖。我回了一条信息:“儿子,谢谢你,爸爸妈妈好开心,这个七夕节太幸福了。”第二天,我和老公手牵着手去了电影院,并特意拍了一张两手相握,以及我们买的一大桶爆米花和可乐的照片发给东东。很快,儿子的回复也来了,那是一个赞的手势。
每每回想起那一天,我总是感觉特别幸福。这样的亲子关系多和谐、多美好啊。彼此之间都怀着信任、感恩,而不是互相排斥、指责。就像东东说的:“对比小楠姐姐,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如果换了是舅妈的话,我一定不会也不敢做这件事。怕她会说我乱花钱,更怕她说我不好好学习,把心思都放在不该放的地方……”
我想,我应该和嫂子好好谈谈了。告诉她,不扫兴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摘自《家庭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