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几个维度

2024-02-28 10:06:09阮一帆谢金晶
中国德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理想信念现代化

阮一帆 谢金晶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并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擘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特开设专栏,就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阐释解读,为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其中关于教育特别是德育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摘 要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的理想信念状况不仅关乎其自身的成人成才,也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从本体角度,中国式现代化标定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意蕴;从价值角度,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凝心聚力、为实现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强基铸魂、为实现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提质增效;从内容角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应着力于党史学习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以及文化自信教育;从方法角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要从坚持“八个统一”、善用“大思政课”以及利用“课程思政”三个方面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简介

阮一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金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之中。“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主宰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1]理想信念有着思想“总开关”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2]。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从个体角度,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新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从社会角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需要以科学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给青年赋能。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本体维度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路径的同时,也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深入考察理想信念基本概念与本体意涵,为深刻认识其本质特征及基本规律提供基础,是研究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2023版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3]。而“信念”作为“对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内在确信”[4]的精神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教材指出,“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作为“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信念“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5]。“理想”和“信念”在内涵上的区别在于,“理想”重在表达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未来,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则重在表达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理想信念”不是“理想”与“信念”的简单叠加,“理想信念”既不同于“理想”,也与“信念”这一概念相区别,是对“理想”“信念”单个概念内涵上的明确超越。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最高层次的社会理想信念,实现“最高层次的理想和最高层次的信念的统一”[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7]这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内在要求:要從思想上引导广大青年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四个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及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信念。在具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部分综合成一个系统整体。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注重理想目标教育,使青年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向往和追求未来的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美好图式;另一方面,要注重信念教育中的“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传递、浸润、养成、践行,使青年能够以自己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表现和实际贡献,作为判断和衡量有无理想的根本标准,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力和凝聚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维度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现象,理想信念能够主宰人的心灵世界,规制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对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培育、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具有方向指引和动力支撑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作为人们思想的“总开关”,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理想信念作为青年的思想“总钥匙”“总开关”的关键性作用。

(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凝心聚力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赢得民心、取得成就,离不开党对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把“后继有人”作为党和人民的根本大计。因此,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党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党领导的伟大事业需要在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中实现。理想信念能够汇聚民心、聚集民力,集中人民力量办大事。青年的理想信念就是时代的晴雨表,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只有对青年一代持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使新时代青年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自觉回应时代之诉求、承担时代之使命,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联系起来,真正发挥时代赋予的“先锋”“桥梁”“生力军”作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

(二)为实现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强基铸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9];“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0]。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价值理想,一方面是人对自身自我完善的内在追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理想信念教育背负着新的使命、面临着新的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重要的初心和旨归。理想信念作为青年三观的“总开关”,是青年成就精彩人生的“指南针”,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1]理想信念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关键。“对于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而言,理想信念也是精神之钙和志气之源。”[12]

(三)为实现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提质增效

青年理想信念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3]与一般科研院所不同,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存在之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复兴都需要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14]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是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的重要突破点,也是评估学校立德树人工作质量的试金石。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维度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15]这些内容包括在青年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之中,同时也体现在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层面。在中国式现代化特殊语境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应更加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史学习教育:以初心和使命为青年理想信念点亮灯塔

党史学习教育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16]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考验,依然风华正茂,秘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不忘使命,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己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百年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源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7]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精神上的“钙”。这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同样适用。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荣、辉煌的百年历史,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有助于使青年更加深刻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基本国情教育: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青年理想信念指明方向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18]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广大青年前行奋斗的道路方向。“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19]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创造的伟大历史成就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最有说服力的鲜活素材,它们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引导和确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正向功能。这些伟大的历史成就,能够极大地鼓舞广大青年群体自信自立自强,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热爱国家、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事业当中。

(三)文化自信教育:以中华文化为青年理想信念筑牢血脉根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总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人、改变人。文化是培养理想信念的土壤,文化自信是培育理想信念的养料。“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21]追溯历史,中华民族走过几千年的风雨,依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在于中华文化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心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格;革命文化中,“红船精神”的初心使命,“井冈山精神”的敢为人先,“抗战精神”的必胜信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心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牵引指路;等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助于使青年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蕴含中华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并在中华文化的作用下,强化担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维度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时空叠续、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需要遵循青年成人成才的发展规律和理想信念教育基本规律,要坚持“八个统一”,善用“大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理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这不仅是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用“八个统一”指导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八个统一”深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遵循。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彰显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理想信念教育在根本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质上又是“说服人”的教育实践,“说服人”靠的是“理”而非“力”更不是“势”,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在必须坚持政治性、价值性之外,还要注重用透彻的学理性知识为青年传道解惑,坚定价值认同。

第二,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昭示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坚持建设性原则,也就是要利用好正面宣传,如紧密结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三件大事”“三个历史性胜利”开展教育,坚定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同时也要客观正视这一过程面临的挑战。另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扩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维度,打破理论到理论的单一样态,增强青年情感体验。

第三,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统一性要求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目标,在此前提之下,根据学情、教情的不同,积极利用多样丰富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主导者,要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善于发挥他们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第四,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青年理想信念养成一般要经历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除必要的理论讲授外,还要重视启发青年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逐步实现对理想信念的理性超越。此外,学校除利用好课堂主渠道外,还要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无形力量,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

(二)善用“大思政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2]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就是充分将现实社会生活元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价值旨归是社会资源与课堂教学协同育人,遵循“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核心要义,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从内容与形式、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线下与线上、显性与隐性等各方面向社会拓展。其中,内容与形式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教学和现场教学并重,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行走的思政课”等;在纵向与横向方面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社会课堂一体贯通与社会力量(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协同合作;在时间与空间上注重积极发掘与理想信念有关的历史与时代素材,增强社会育人场所包括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育人功能的发挥;线下与线上包括社会生活参与和社会实践环节加上“云上大思政课”,以及注重对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数字内容扩展、智能手段开发、虚拟环境创设以及智能化育人模式构建等,把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有效转化为提高育人质量的新动能;等等。

人作为社会的产物,理想信念的养成总是会受到社会生活氛围的影响,青年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超高的敏感性,能够捕捉到社会的变化,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规范社会道德与习俗、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助于让青年在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信念。

(三)发挥“课程思政”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善用“大思政课”,也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功能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曾提出:“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遠地联系在一起的。”[24]因此,除思政课这个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之外,还需要在其他不同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学科知识和课程育人的有机统合。

首先,深入挖掘学科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所以在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结合学科自身特性,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一边在传授专业性知识的同时自然穿插理想信念的教育元素,合理选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以“丰富青年群体的精神世界”为目的,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理想成为青年群体成人成才的大方向,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其次,加强课程思政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目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成效欠佳,高校需要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注重人才队伍培养,立足学情教情,瞄准教学痛点重点,优化教育教学模式,贯彻课程育人理念,将专业知识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思政回应思政课程要求,实现门门课程有思政,思政处处闪光芒,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

再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育是“传其器”和“授其道”的双重过程,作为育人主力军,教师一方面在专业学科上要拥有足够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在“数字中国”“教育强国”的号召下,需要依靠软实力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利用AI等智能技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既要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有人文价值观的引导,实现从过去直输式教学向沉浸式教学的转化,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性和渗透性,实现工具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6]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J].教学与研究,2011(4):5-9.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3][5]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43-44,45.

[4]金炳华.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61-62.

[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4.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9][10][11][16][1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65,1,4.

[12][15]代玉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与理路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5):110-116.

[13][14]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1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1.

[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11.

[2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90.

[2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7.

[22]“‘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2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eqid=fa7792c500294a8100000006648d0346.

[24]李其龙.赫尔巴特文集3(教育学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6.

责任编辑︱刘 洁

猜你喜欢
中国式理想信念现代化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 14:53:36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28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中国式失败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