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研究

2024-02-27 08:30鲍艳丹吕丽莉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鲍艳丹,吕丽莉

(沈阳工业大学a.学生处;b.创新创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对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具体部署,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是创新思维塑造、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品质提升的首要阶段,是国家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1]。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如今研究生培养规模已超千万,但仍存在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急需探索有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与路径,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厘清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主要问题,进一步优化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发展路径。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是自编的“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均为客观选择题,共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收集个人信息,涉及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和学科类型,共4道题;第二部分,调查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处理问题方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创新教育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共10道题;第三部分,从学校对研究生的创新培养、导师自身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了解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状况,共7 道题。在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问卷调查基础上,选取部分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学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展开深入访谈,发现并总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探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

调研对象选取辽宁省内五所高校部分研究生,覆盖工、理、文等不同学科类型,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扩大研究对象范围,使调查问卷更具有代表性,以问卷星形式随机下发电子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032 份,有效率100%。调研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二、调查结果

1.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调研

(1)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处理问题方式。研究生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需要自身积累丰富的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调查中关于“觉得自己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善于处理问题”选项,72.2%的研究生认为自身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有78.5%研究生能善于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70%以上的研究生能做到思路清晰、畅通,从多方面思考和探索问题,并尝试新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调查结果说明多数研究生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并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近半数研究生对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价一般,认为非常强的只有13%,仍有8%的研究生认为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弱。进一步问其“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具有创新能力”时,67.4%的研究生认为自身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和决策能力,58.2%的研究生认为自身具有开创性思维和敢于尝试新事物的能力,46.6%的研究生则认为具有创造性思维并能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该结果与“研究生知识结果”和“处理问题方式的结果”相一致。少部分研究生认为自身具备组织、整合和领导创新活动能力、跨学科合作交流能力。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对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价较为有信心,两者也高度一致,但整体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多数处于中等水平,这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上升发展空间。

(3)研究生对创新教育的了解程度。关于“研究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题目的选择结果,94.4%的研究生认为具备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说明研究生对于创新能力的需求是强烈的。同时,研究生在“对创新教育的了解程度”的选择上,53%的研究生对于创新教育的了解程度较高,仍有21.3%的研究生是不太了解,甚至有少部分研究生是完全不了解,说明近一半的研究生对于创新教育的了解程度尚浅,仍需要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研究生了解并主动参与到研究生创新教育中。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研

(1)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创新情况。关于对“研究生导师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评价”,90%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导师的科研能力较强,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积极开展创新实践,能定期带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参与课题项目,并指导论文写作和发表。调查结果也显示,87%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于自己的培养方案较为满意,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师自身的科研创新水平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仍有少数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低,高校需加强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核认定工作,推进高素质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多数研究生认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首要是学校研究生培训模式单一、缺乏创造性,研究生创新管理机制不完善,研究生科研实践机会较少,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其次认为学校缺乏创新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不足等。对于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他们则认为主要有自身知识背景的深度和广度、对新事物好奇心及发散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还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心理品质等。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是从研究生个人角度出发,结合存在的问题及访谈结果,为后续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做好支撑。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关于“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选择上,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科技论文发表等活动,营造创新活跃的研究和学习氛围,创设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部分研究生认为应从导师培养、心理健康、思政引领方面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需要从研究生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导师层面、社会层面协同培养,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机制,发挥多方协同最大育人合力,整体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问题分析

1.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不健全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及深入访谈,发现各高校在研究生创新培养方面都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也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但大多数高校都是从学生整体角度来制定,缺乏专门针对研究生创新培养方面的政策文件,影响了部分研究生对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满意度。主要体现在学术科研氛围、学术评价机制、激励制度等方面,具体表现为高校的创新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创新激励机制不足、政策支持不够、学术交流活动有限,很难开阔眼界和激发创新思维,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创新能力培养队伍建设方面,因研究生导师在专业学识、科研能力、道德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研究生创新培养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多高校研究生管理是导师责任制,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似乎都落到导师一人身上,导致研究生创新培养队伍单一,力量单薄,育人合力未有效形成。

2.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意识是个体行动的先导和基础,创新意识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的欠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成为影响我国高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2]。由于本科学习阶段采用更多的是传统灌输式学习方式,学生参与科研、比赛、实践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面对研究生阶段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反而会出现不适应,再加上又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经验,导致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普遍处于一般水平。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学生年级和层次的升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均有所提升,尤其是博士生,近半数认为自身创新能力比较强,而硕士一年级的学生对自身创新能力评价最低,说明大部分研究生均认为自身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基础,但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3]。

3.研究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调查中多数研究生对于创新教育课程都比较重视,但对现有开设的创新类课程效果不太满意,体现在创新教育课程模式单一,缺乏创造性;教学目标设定局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上,对于研究生思想品德、健全人格、积极心态的塑造养成方面比较欠缺;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最新研究成果较少,有些知识还停留在本科阶段,缺乏一定前沿性和挑战性;教学形式多采用讲授式,知识灌输仍比较明显,实践环节欠缺,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研讨式、启发式、体验式教学手段不足;课程类型比较单一,独立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较少,大部分还是选修课,专业课中融入创新教育的内容不多,未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有学科的专业桎梏[4]。因此,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已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急需对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进行创造性调整,构建符合新时代研究生创新发展的新体系。

4.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融合度不高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将创新思维和能力转化为具体实践,创造出新成果。因此,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更需要创新知识的获取、资源的利用、问题的解决、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能力。但从调研结果来看,高校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缺乏有效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的实践平台,特别是文科类专业更加明显,虽然有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实训课程、社会实践、校企共建等途径去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但存在各平台载体的融合度不高、衔接性较差、参与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激发研究生自主创新热情和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机会相对较少,研究生缺乏展示自身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的平台,这些都成为营造学校优良的创新氛围、开阔研究生创新视野的不利因素。

四、发展路径

1.强化思政引领作用,塑造创新精神品质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领作用,尝试构建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思政育人体系。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从认知上喜欢创新、敢于创造,并逐渐转化为内在动力,从而积极自主创新。可从开好研究生思政理论课、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榜样示范力量等方面融入家国情怀、创新品质、科学家精神,坚定学业职业方向,培育健全的人格品质,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5]。其次在知识技能传授、能力本领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目标指引下,采取以“思”为本、以“行”为要、“思行合一”的教育方式,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讲座、项目研讨、科技竞赛等手段,引导研究生关注学科前沿和重大科研问题,加强研究生慎思明辨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真正转化为实际运用和效能产出的能力[6]。同时,强化对研究生集体创新意识的训练,充分发挥团体动力优势,以培养团队精神为主线,在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塑造团结奋进的高效能创新团队。

2.健全创新培养机制,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学生、导师、学校、社会多方面相关联。学校是舵,掌握研究生创新培养方向,需要建立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核心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发挥研究生管理育人职责,从招生选拔、教育培养、学术成果、学位授予、思政育人等方面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创新培养体系。完善研究生个人的奖助学贷政策、激励政策,结合研究生实际制定学术评价机制,更好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内驱力,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科研工作,取得更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结合各高校实际,制定研究生指导教师选拔认定、工作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条例,强化高水平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建设,保障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有效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借助社会外部力量,构建校内外联动的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会议,与国内外高校、各行业优秀企业合作共建,实现平台搭建、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这样不仅能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联合培养提供充足的经费、场地、设施、技术等多维保障,还能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实践创新热情,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3.优化创新课程体系,激发自主创新动力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都需要对接研究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授课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与时俱进,将最新研究成果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设立创新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创新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获取,更要注重培育和塑造研究生健全的人格品质、优秀的能力素养、积极的心理状态,切实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多手段、多媒介、多形式的互通融合,如案例研讨、项目分析、实战演练、学科交叉、文献检索、课后探索等,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主课选修、理论实践、个性共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建立研究生体验式、探索式、问题式、研讨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其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再次在课程考核方面,一改以往只用一张试卷和分数论好坏的评价方法,要将平时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发表、项目竞赛、品德素养等纳入考核体系中,建立更科学全面、具体明确的考核体系。前期已经做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模式、以“创新心理素质”为核心的改革目标、以“四体融合”为载体的改革过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因此,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4.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有创新成果的产出,这就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竞赛”“工程实训”“社会调研”“项目研究”等途径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开发和建立多元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研究生参与学校、企业、社会的科研活动和产品研发等实践活动,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高校需要与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其在实际项目中所学皆所用,从而增加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经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能够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使其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找准自己的生涯方向,做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同时也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端正务实的科学态度,塑造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更好地激发积极自主的创新动力。

五、结语

提升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已初具规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深入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为后期进一步探索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供数据支撑和研究基础,也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