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23年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专委会联合学术会议暨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年会·广东省毒理学会年会于2023 年11 月24—26 日在广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表观遗传学专委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专委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生物标志物专委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毒理学会、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共同承办。
11 月25 日上午大会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式,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曹佳理事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敏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庆副院长主持开幕式。曹佳理事长代表环境诱变剂学会和会议主办方致辞,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专委会在环境健康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跨越性发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本次大会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在促进环境健康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赞助单位和参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夏敏院长向各位领导、专家、嘉宾表示欢迎,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指出大会将促进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多学科共同发展、融合创新,为健康中国和科技兴国增添助力。
曹佳理事长 开幕式致辞
本次大会以“合作发展、融合创新”为主题,搭建高规格、高标准的交流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92 位专家学者和26 名研究生做出了精彩报告,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加强环境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科学、风险评价等多学科领域的沟通与合作。于云江研究员、詹思延教授、周宏伟教授、桑楠教授、任间教授、蒋义国教授、黄传书教授、陈雯教授等8位知名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以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方法学、机制研究的前沿进展为切入点,内容涵盖化学品健康风险防控技术、环境健康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人体微生态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环境污染物暴露的发育毒性和机制、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化学致癌非编码RNA 机制研究、表观遗传调控环境化学物暴露的靶器官毒性机理、环境污染物暴露致靶器官损伤的干预策略等,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交融,全面剖析了环境健康领域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为促进专家学者和科研单位的交流学术,本次大会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方针,设置了7个分会场,重点关注和讨论环境表观遗传效应、生物标志物识别、细胞分子应激与细胞稳态、环境因素暴露检测与风险评估、环境健康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污染物的暴露和效应以及极端环境与健康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广泛讨论。分会场报告中汇集了国际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和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应用性成果,全面展示了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不同学科近年来的创新性进展和成果,对推动环境与健康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针对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创新发展,以及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展开深入研讨,充分展示了此次大会促进多学科互通交融的纽带作用。
主旨报告 于云江研究员
本次大会还专门组织了2个研究生分会场,为来自全国各所高校的研究生提供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为培育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新生力量助力。
大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开展优秀论文评审,分别从分会场口头报告和壁报中评选了10个优秀口头汇报和10份优秀壁报,充分肯定了与会代表的科研工作,激励年轻学者继续为我国的环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表观遗传学专委会成立大会,将为表观遗传领域与环境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同时召开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专委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生物标志物专委会、广东省毒理学会和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的年会,总结各专委会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各专委会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研讨专委会的未来规划。
为促进环境与健康领域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科研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大会专门组织了项目申请标书撰写经验交流沙龙。曹佳教授、郑玉新教授、皮静波教授、蒋义国教授、杨杏芬教授和陈雯教授等6名权威专家担任沙龙嘉宾,王庆教授担任沙龙主持人。沙龙以自由提问和互动讨论形式展开,嘉宾针对与会代表围绕项目申请标书撰写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进行经验分享,包括国家科研项目的内涵和科学导向、环境与健康领域科学研究的前沿、不同层次科研项目的申报要求、科学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科学研究的创新性、理论型研究标书和应用型研究标书区别、多学科合作研究等。嘉宾鼓励年轻学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实现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
本次大会为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平台,推动多学科的融合创新,促进我国环境健康学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建设。
项目申请标书撰写经验交流沙龙 专家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