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
【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小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研究现状,以校本为例,探究了党组织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维度: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锻炼高质量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时代新人、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并展望了党组织引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本文为稳步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实践样本。
【关键词】党组织;高质量发展;四个维度;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1—0039—05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落实到学校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全方位,《意见》指出在中小学校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的全面领导作用,是保障党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执行的时代要求,更是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课题。
一、我国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历史变化
我国中小学校在领导体制上先后经历过校务委员会制度、校长责任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上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校长负责制[2]。2022年1月,中小学校开始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從领导体制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中小学校的党组织、校长在学校的地位有所不同,但都是根据党的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不同的领导体制,并且这些领导体制在中小学校办学治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新领导体制推动学校发展的研究现状
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在我国实行了近30年,新的领导体制“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引起了学校管理者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各级党组织也开展了相关的研讨学习。因为领导体制的变革,将引起中小学校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将引起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关键少数”岗位权责分配的变化;催生中小学校治理的新样态。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体制中,学校党组织发挥集体领导功能,处在重要的核心地位,校长是集体领导的成员之一,但主要的职责是执行落实党组织的决策,发挥专业治校的重要作用。新的领导体制强化了党的全面领导,规划了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为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体制机制的基础。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于2022年1月正式实行。作为中小学校新的领导体制,许多专家学者及时跟进研究。一方面,由于实行时间较短,呈现的研究成果不多;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阐释《意见》本身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上[3];主要着眼于诠释新的领导体制下机制形成、制度建设、规则建立上[4];主要聚焦在新体制下党组织、党组织书记、校长权责边界的划分和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的设计上[5]。换言之,多数文献是就这一领导体制本身的变化展开研究,基本停留在中小学校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之外,现有文献在学校内部围绕工作开展的研究较少,对新体制在学校怎样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动学校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拓宽学校办学实践的路径维度,缺乏进一步的探索。
三、党组织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基于以上现状,在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需围绕四个维度开展实践,以期回答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一)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新体制实施以来,笔者以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为例阐述对新制度的落实方法。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的党组织班子紧紧围绕“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带队伍、保落实,集中解决学校发展难题”来履职尽责,坚决落实领导责任。在学校日常治理中始终发挥“管人理事”、推动发展的“定盘星”作用。
1.修改办学《章程》。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新的具体规定、要求实质全部融入学校办学章程,形成学校健全的办学体制,保障学校常规工作有章可循,运行流畅。
2.突出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和计划时,将党组织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作为保障学校发展的一条主线,把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要求作为工作标准,在学校工作中突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3.实施内设机构改革。学校党组织班子按照“党管干部、民主集中、优中选优、人适其岗、依规依据”的原则,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并设立“三部五中心”。“三部”就是三个年级部,在年级部建立党支部,副校长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年级部主任,全面负责本年级部的党建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五中心”为学校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服务保障中心。将各中心负责人分配到各支部(年级部),配齐党支部委员,并把党员按照任课年级编入支部,使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党建工作实现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时,成立内设机构“党建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专职负责学校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4.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党组织完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比如“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政负责人协调沟通制度、党政议事制度,特别是教职员工关注度高的选人用人、职称评审、考核评优、公开公示等制度。同时,从党建常规和教育教学常规入手,严明纪律,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创建利于事业发展的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追求卓越的学校氛围。
5.抓好阵地建设。学校是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党总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管控意识,严格落实制度,建立工作机制和信息发布审查制度。以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国旗下演讲、教学视导等多种渠道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同时美化操场、教室、办公室等各类教育教学场域,定期督查图书馆、读书吧的使用情况,加强对校园网、公众号、工作群、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平台的管理工作,形成专人审查负责,定期汇报研判的工作机制。
(二)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锻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教师催生高质量的教育。学校党组织班子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着力打造干部、党员、班主任、青年教师等优秀团队。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党组织坚持以学习为主线,常态化开展专题教育,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报道,发挥警示教育震慑作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年度考核、专业荣誉晋升等工作中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多措并举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在教师心中筑牢师德防线,引领教师明纪律、守底线、讲奉献、有作为。
2.选树典型正面引领。学校党组织十分重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评选、推选各年级的“最美教师”;大力宣传“最美教师”的动人事迹,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号召全体教师,鼓励教师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持续提升育人智慧,努力做教育家型的教师。
3.健全“双培养”机制。学校开展教师队伍能力提升“阳光工程”,即青年教师“朝阳工程”、中年教师“艳阳工程”、党员和领导干部“骄阳工程”、资深教师“重阳工程”、班主任“暖阳工程”,分层制订成长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双向培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骨干和党员,在此机制下学校正在涌现出一批业务精湛、追求卓越的党员骨干教师。
4.着力思政“一体化”建设。《义务教育2022版课程方案》中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6]。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采取同事研讨、专家解读、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化对课标和课程思政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各学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树立。努力实现学科教学和思政课同向同行,落实全员、全学科、全过程育人。
(三)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培养高质量的时代新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小学校肩负的崇高使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7]。在学校党组织引领下,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学校构建起了以党建为引领的“五育并举”德育工作方案《培根铸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该方案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一校一案”德育典型案例,是兰州市当年唯一入选的学校。
1.坚持以文化人。学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改善育人环境;经常开展“校训校风”建设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创建更美好的家园;重视在常规工作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引领人。
2.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在党建带团建的基础上,坚持学生主体理念,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鼓励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监督,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大可能地实现学生“自育”。
3.主题教育系列化。学校根据每月一主题、每周一专题和重要时间节点的工作计划,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和部署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4.劳动育人课程化。按照教育部2022年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学校优化调配师资,学校成立了劳动教研组,组织教师研究新的劳动课程标准,开发校本劳动课程,从家庭、学校、社会几个层面分年级开设不同侧重点的劳动教育课;开辟了“博雅种植园”,让学生了解植物、学习种植、养护果蔬花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彰显学校育人特色,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5.体艺育人常态化。学校坚持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创新性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坚持开展好课外服务体艺活动,组建各类代表队和学生社团,常态化举办各类学生体育艺术比赛活动。2022年10月学校“五育”工作纪实被“甘肃日報”“新甘肃”“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四)发挥好党组织引领作用: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在课堂改革,改善“教”与“学”的关系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意见》强调各学校要“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8]。学校在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各支部党员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改善课堂生态;扎实落实“双减”政策,开展好课后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绩效,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1.完善课程体系。学校在党组织引领下,以核心素养和“五育并举”为中心,围绕三级课程要求,建成了完整的学校“博雅”课程体。该体系共有142门课程,40多门活动课程,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艺、劳动、安全、法治等方面,以学校课程建设推动育人能力持续不断提升。
2.坚持课堂改革。学校充分发挥兰州教改项目“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推广应用牵头校的优势,探索建立了以单元教学为中心的“四学课堂”模式,即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学力有提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领悟知识,教师运用点拨、解惑、提示、释疑等方法适时引导学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树立,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实现作业校本化。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积极落实党中央要求和部署,迅速行动,编写开发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作业册,配套于常规教学,免费给学生发放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赞誉。
4.落实“三进”工作。学校各教研组采取“集体备课+个体备课”的模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备课和教学设计环节中,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学习园地、校园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四、对党组织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展望
在我国,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校党组织班子必须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这个高度,用扎实生动的办学实践来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问题,这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新的领导体制从制度设计上回应了这个问题,新的领导体制对学校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落实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关键点是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学校全面坚持党组织的领导,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德育、课堂这四个维度,将党的政治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一是新的领导体制突出的是党组织领导。党组织是一个集体,这改变了长期以来“校长”作为学校第一权责人的一元化领导治理模式,转变为党组织集体领导下保障校长作为法人专业治校的实现,但将不再出现“一个校长决定一个学校的”局面。二是党组织集体领导下党的建设必须得到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在学校不能简单等同于党务工作,这是一个必须改变的认识误区。党建工作是用党的先进思想理论武装人的头脑、统一人的思想行动、凝聚人的奋斗目标,用党的章程制度教育、管理、监督人,用党的世界观方法论激发团结人,用党的事业发展成就人。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把牢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切实担当起为教育强国奠基的时代重任。
同时,学校要抓住新领导体制落实的机遇,构建起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这也是“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内在要求。学校党组织班子集体领导,集体决策,校长负责执行并发挥专业治校作用,党组织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教职工和家长代表民主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因此,学校在党组织主导下,建立党组织会议决策,校长办公会执行落实,教代会、家委会民主协商,学校主要领导人沟通协调、公平公正公开的事务运行监督体系,师生家长反馈申诉等制度机制,是学校落实新的领导体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落实过程中,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的成长发展方向、新型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应用等,都可成为对广大中小学校发展研究探索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8]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EB/OL].(2022-01-26)[2022-03-30].http://www.gov.cn/zhengce/2022-01/26/content_670588.htm.
[2]張洪华.建国后中小学领导体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0(19):03-05.
[3]李奕.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1(06):20-25.
[4]吕玉刚.深化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党对中小学工作的全面领导[J].人民教育,2022(12):07-11.
[5]湛卫清.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权责边界与核心问题[J].教育管理,2022(10):74-76.
[6]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J].山西教育(管理),2022(06):05-07.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本文系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23年甘肃省大中小学党建“双优”工程专项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DJSY-08ZDB)
编辑:宋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