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忠 张婷 朱芙蓉
摘 要: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前沿,其与东盟国家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区域内的食品类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广西食品类人才在区域性国际化方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南宁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办学特色,提出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价体系及实践教学能力出发,探讨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区域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017-04
Abstract: Guangxi i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opening up of the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its rapid development in trade with ASEAN countries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food related talents in this reg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blems that currently exist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food talents in Guangxi in the direction of reg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n,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pecialty at Nanning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that serv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urriculum system,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The aim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regional and compound talents
Keywords: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compoun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广西是我国与东盟唯一水陆相交省区。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的开放发展明确“三大定位”: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其旨在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高地;2013年至2021年,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从986.71亿元增长到2 821.17亿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4.9%[1]。东盟已连续23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3.0版本持续升级[2]。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愈发紧密,其区位与开放优势也愈发明显。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为广西未来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只有培养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才能持续推动自贸区的战略发展。为此,2021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该规划明确要求“坚持发挥教育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实施教育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和科技创新,深入推进教育融入区域发展,提升教育服務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该要求完全符合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第八项所提到的“坚持人才发展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调整产业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的指导意见。
广西地处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促使食品产业多年来始终是广西的第一大产业[3],并且与东盟农产品食品类型具有较强互补性[4]。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广西“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质量强桂、品牌强桂战略”“支持广西传统特色食品和民族特色用品加快发展”。然而随着自贸区3.0版的进一步升华、区内合作不断加深、“零关税”全面实施等,广西和东盟的农产品、食品贸易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由文化差异、技术差异、语言差异、法规和标准差异引起的问题,并逐渐成为阻碍双方农产品、食品贸易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潜在阻力。例如,2019年10月17日,印度尼西亚有关清真产品第33/2014号法案生效,该法案强制要求印尼销售的食品(包括通过农业生物技术衍生的产品等)、饮料、药品、化妆品和化工产品必须进行清真认证,如若未清真认证则需在包装上粘贴非清真信息,同时印尼还要求相关生产公司遵循现有的印尼乌拉玛委员会(MUI)清真认证程序[5],该条例无疑对我国出口清真食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再例如,根据中国WTO/TBT-SPS(《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通报资讯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7月,东盟国家向中国发布的TBT/SPS违规通报中数量最多的是食品农产品,占通报总数的31.7%。
基于以上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广西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情况,但其中与满足自贸区经济发展的食品专业建设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迫切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改革、探索和实践,以满足区域经济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技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一 国际化人才培养概念及意义
(一) 国际化人才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于国际化人才有着不同的定义,王婷[6]在一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将国际化人才定义为具有国际一流知识,对国际形势能够具有实时分辨能力,眼界和水平超过国际化准则,在国际化市场中善于把握并赢得主动权的高素质人才,其应具备以下素养:扎实的人文素养,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较高的信息素养以及民族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等基本素养。
目前,有关区域性国际化人才的定义相对较少,黄勇荣等[7]认为区域性国际化人才除具备国际化人才基本素养外,其还应是能在对外语言交流、技术合作、商贸往来、文化传播等区域性的国际交往与合作中提供服务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
(二) 自贸区内的区域性国际化食品人才培养意义
1 为面向自贸区的广西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线人才保障的现实意义
2008年11月,广西人民政府将食品工业列为广西七大支柱产业之一,拉开了广西食品工业调整和振兴发展的序幕。因此,培养具有“精专业、懂管理、善交流”,能够胜任食品生产、研发、加工、储藏及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熟悉食品进出口贸易规则,了解区域饮食文化特点并能够制定标准的区域性、复合型的食品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2 为构建具有区域性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参考模式的创新意义
对培养模式、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不但可以丰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还可以为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心地带的广西高校的区域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3 建立融合自贸区元素的政校企、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意义
建立融合自贸区元素的政校企、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意义:协同广西质监系统、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相关企业和南宁学院已建立的东盟质量人才培训基地、质量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政、校、企融合的育人平台,从而推进广西区内应用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
二 服务自贸区发展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置的目录外本科专业,2012年调整为普通本科专业,其涵盖食品科学、技术、政策、法规、标准、监督和管理等内容,多学科交叉,技术与管理并重。但由于该专业是在食品工程类专业基础上形成,加之开设时间较短,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和食品科学相关专业课程相比,大多缺少区别度,存在课程重点不突出、专业特点不明显、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充分等问题,人才培养多侧重于食品生产开发、工程设计及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要求,但从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整个环节来看,该专业涉及的学科、需要的知识面要比食品科学更加广阔,应该是一个食品科学与食品质量管理的综合性学科[8]。此外,许多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发展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难以满足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 国际化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落后
是否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并适应自贸区经济发展的人才是广西参与区域竞争并取得优势的关键。目前,广西相关高校已逐步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并积极开展与域内相关国家的人才培养合作,但仍存在涉及专业学科领域少、培养目标不明确及培养模式落后等相关问题。首先,尽管大多数高校已经跳出仅满足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局限,日益重视人才的国家化培养,但目前仅针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语等一些专业开设国际法律法规相关课程[9],国际化人才培养局限于少数专业。其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仍停留在对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方面的单一培养模式上,以广西区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相关高校都高度重视学生对前沿技术和先进仪器使用的掌握程度,但有关东盟国家歷史、文化、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及自贸区内相关贸易法规、标准及质量认证等相关课程开设较少,致使学生缺乏对专业未来发展的国际视角和长远的战略规划。
(三) 面向自贸区的校企合作意识较弱
在论及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时,有相当多的学者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并认为地方高校要根据时代及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现状实际确立其定位,才能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保持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10]。因此,随着自贸易区的建立及每年一度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频繁,来往更加密切,域内食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单位与自贸区内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联系显得愈发重要。但仍有较多高校停留在过度强调校内理论教学及校内实践方面,缺乏对自贸区内企业的合作,从而缺乏对自贸区内食品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相关课程内容不能及时调整,培养模式滞后。
(四) 师生参与国际化主体教育意识不强
随着自贸区的不断升级,教师是否具有区域性、国际化视野的格局是培养服务自贸区经济发展的食品类人才的关键。然而,由于专业属性、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区内现有教师队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能力较弱,国际化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学生发展。此外,由于广西高校对自贸区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多认为自贸区的发展与自身关联度不大,学生融入自贸区发展的热情不够[7]。其次,由于高校本身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较少,双方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机会不多,最终造成学生国际化人才概念薄弱,主动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态度不够积极。
三 服务自贸区发展的人才培养建设思路探讨——以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南宁学院2013年1月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其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是南宁学院与原广西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体化合作办学后调整设立的二级学院。学院依托合作办学资源优势,推行“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技术应用和工程素养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质量管理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宁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021年由学院牵头建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获批自治区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进一步推进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办学模式创新。本研究立足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从實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价体系及实践教学能力出发,探讨服务自贸区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协同政校企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面向自贸区的区域性人才培养效应
协同广西质监系统相关单位、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及南宁学院已建立的东盟质量人才培训基地、质量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积极对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与东盟往来密切的产业园区,了解其对食品类学生专业技能的需求和要求,积极探索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鼓励企业、行业精英到南宁学院授课,并兼任应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老师,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及应具备哪些基本职业素养。南宁学院与相关东盟产业园区签订产学研协议,该协议基于育人与科研合作两方面开展,如企业与教师联合申请科研项目,一方面促进企业研发生产,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除此之外,企业与学校联合设立学生实践基金,选派学生到自贸区内企业进行实习,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每年召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服务行列,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主人翁精神。总之,通过与国际化企业的积极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开阔教师的视野及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面向自贸区的区域性人才培养效应,最终为积极探索区域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二) 优化课程体系,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区域性、多元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介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课程与食品科学类专业相关课程区分度不大的普遍问题,尝试弱化食品工程类相关课程,建立“基础类”“食品检测”“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为核心的四大专业课程体系。在食品检测体系中适当增加分析实践环节学分,并突出先进检测技术;将食品标准化工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学转为专业必修课程,统计质量控制转为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在集中实践课程中增设食品生产管理课程设计等管理类课程;结合广西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普通教育课程中增加东南亚形势、东盟经济、东盟国别史等国际性的通才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熟悉区情,了解东盟各国人文及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在区域性、多元化文化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提升食品专业英语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食品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提高食品专业英语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速度,掌握一定的食品专业英文词汇量,基本达到能够独立完成食品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此外,还可以考虑增设东南亚小语种作为选修科目,提升前往东盟地区工作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三) 建立以学校为决策主导、学院为实施主体的创新性教育评价体系
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不能仅使用平时成绩考核好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基础理论知识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应该是重要的考核指标。针对以上考核因素,应制定由学校、企业及社会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遵循多元化、效果性、参与性三大原则基础上,利用参与协同育人的政校企三家主体单位对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要围绕知识、应用、协作、创新四方面进行设置,重点突出本专业学生在相关单位的实习、实践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此外,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系统性的信息化反馈平台,以保证持续性的动态评价,并根据结果及时发现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四) 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积极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就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目标而言,对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及职称评定标准,鼓励校内教师主动到自贸区内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在实现双赢的条件下了解自贸区内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并拓宽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及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此外,也应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拓宽教师交流、学习的空间,提升教师知识的国际化程度。
2018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类人才,我国有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广西是“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中国-东盟食品产业合作前景广阔,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除了积极与当地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方面对接外,还应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围绕“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国际人力资源合作,通过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方式,为在校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开阔国际视野搭建平台。
四 结束语
本文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食品类人才现实需求出发,分析自贸区内高校对相关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立足南宁学院“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对该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讨,以期对培养熟悉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自贸区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及贸易规则、具备食品质量管理与食品宣传能力的区域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 曹秋菊.新发展格局下广西对东盟贸易发展的机遇与策略分析[J].商学研究,2023,30(2):38-44.
[2] 梁颖.亮点扫描: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亮点纷呈[J].中国海关,2023(9):72.
[3] 刘立清.广西食品加工业振兴发展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21(12):57-61.
[4] 史乐萍,吴雅琴.广西与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应对措施——基于北部湾城市群对外开放度的评价[J].铜陵学院学报,2022,21(6):21-25.
[5] 张坤,王昌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食品农产品标准与法规分析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5):144-147.
[6] 王婷.高等院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J].人才资源开发,2023(7):22-24.
[7] 黄勇荣,王娟,颜松漳,等.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2(9):287-289.
[8] 罗凤莲,夏延斌,周红丽,等.新形势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23):77-79.
[9] 林霜.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广西国际化人才区域性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9):94.
[10] 张春生,董良飞.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3):287-28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复合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JGA382)
第一作者简介:程忠(1979-),男,汉族,河南焦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大分子的酶法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