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 四链融合 多方联动
——杭州市萧山区探索构建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

2024-02-23 10:22陈心妍
今日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萧山科创中心

■ 本刊记者 陈心妍

从科教资源不足、创新人才匮乏、产业结构升级慢的发展困境到打造“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的城市样板,杭州市萧山区仅用了五年的时间。

2023 年8 月,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名单出炉。萧山关于“构建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范式”的试点项目榜上有名。这是萧山五年间用铿锵行动交出的答卷——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先后引进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信研院”)、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电杭研院”)、湘湖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以七大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进一步打通教育、人才和科技之间的壁垒,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星链”效应。

强化平台建设服务区域创新发展

近年来,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的合成生物学自动化科学装置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其之所以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科创中心搭建仪器设备共享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为依托,科创中心仪器共享平台目前已服务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科技企业100 多家,积极打造共享开放的创新生态。“通过开放共享平台、定制个性化实验,让这套科学装置在生物制造、医疗健康、农业食品、环境安全等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服务更多科研团队、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装置投入、“大兵团”作战、大项目开发,是科创中心实施“有组织科研”的关键一环。为此,科创中心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院+平台”双基地模式,系统布局“2 国重+1 省平台+2 学院+5 研究院+N 创新工坊”创新载体,形成700 余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建成全国唯一的12英寸55nm CMOS 成套工艺线通线并成功流片,自主研发“浙大芯”“亚运芯”,累计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 项,牵头和参与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34 项。

科创中心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只是萧山区强化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北大信研院、西电杭研院、湘湖实验室等平台也快马加鞭、并肩驱驰中——积极争创视觉智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中心;落实5.7 万平方米场地,打造省农业实验室标杆……

强化机制创新破解人才引育难点

现如今,人才越来越成为攀登创新高峰的“关键变量”,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智库大脑”。

2018 年4 月,北大信研院牵头组织100 多家企业成立视觉智能创新中心,推动视觉智能产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及推广。作为“中国视谷”的实体化运营机构,未来中心将持续推动杭州构建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生态圈。

为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原始技术支撑,北大信研院以梅宏、詹启敏、高文等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搭建了先进视觉系统、物联网等七大研究中心,为行业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为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积极性,北大信研院摸索了一套新机制。“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院士团队需要深入调研萧山发展现状,根据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独立组建团队。简而言之,即做自己想做的事。”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二期建设中,将持续以院士创新团队为核心,力争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不少于10 人,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150 项。

而在西电杭研院,“工程硕士卓越工程师改革专项”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通过与企业开展定制化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实习实训,将一线工程案例搬进课堂,西电杭研院推出个性化案例课程、实践课程等校企联合“金课”85 门,联合招收2023 级工程硕士培养改革专项学生100 名,实现以科带教、以产促教,培养理论视野和产业技术实践经验兼具的产业创新人才。院长廖桂生表示:“企业培养一名成熟的卓越工程师,最短需要3 年,但在西电杭研院,这一过程提前到了校园,就等于为企业用工抢跑了时间。”

唯有持续涵养人才生态,才能推动城市与人才的相互成就。而这种“生态”的形成,往往需要打破壁垒。日前,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发布,科创中心、西电杭研院、湘湖实验室三驾“科创马车”集聚于此。海归小镇聚焦理念无界、技术无界、人才无界,共创、共享、共生同一个“生态圈”。“这里到处都是促进年轻人讨论的场所,让大家能随时随地坐下来谈项目,氛围非常好。”诸多青年人才谈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七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引进高精尖人才25 人,引进各类人才近3000 人,硕博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80%,全区E类以上人才达9405 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达到3.76%,主要创新指标从普遍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到逐步实现全面赶超,科技创新指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强化资源融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起来”只是领跑的第一步,“管起来”“转起来”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之举”。萧山通过统筹各新型研发机构科创资源,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除了组建科创联盟,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良性互动,引领其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弄潮奔竞。萧山还积极打造全链条成果转化平台,成功建设集成电路、智能视觉、大数据智能和智能汽车电子等概念验证中心,打通“验证—孵化—产业化”全链条的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平台,推进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应用场景、资本要素的紧密对接,以“市场化基金+政府政策扶持+研究院专项配套”的“1+1+1”资本引才孵化机制吸引企业入园,助跑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走进西电杭研院与地芯引力共建的“集成电路联合实验室”,西电杭研院学子作为实习“模拟工程师”正在设计信息安全芯片。地芯引力负责人对该人才培养模式点赞:“效果特别好,完全吻合我们的人才需求。目前已陆续为企业输送了10 位产教融合的研究生。”

如果说西电杭研院与地芯引力的共建只是科技创新的“点上出彩”,那么,创新产学研对接机制便是萧山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面上开花”。近年来,萧山支持高能级科研平台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赋能传统企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各科创平台已与区内外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100 余个,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00 余项,撬动研发投入超10 亿元。

未来,在创新深化试点项目的推进中,萧山也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创联盟的平台优势,结合萧山工业大区的产业特色,建立与产业需求紧密贴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快速融入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不断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猜你喜欢
萧山科创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