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2024-02-23 03:51和霁晓杨克金利肖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

和霁晓 杨克 金利 肖燕

[摘 要] 卓越拔尖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是多样的,课程是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但是目前普遍存在课程学习难度和挑战度不高、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够,以及现有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等问题。以“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团队建设、评价体系和课程思政五方面阐述了改革实践举措及成效,并进一步分析了“医学英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为优化“医学英语”课程建设路径提供借鉴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 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云南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医学英语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研究”;2022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流课程“医学学术英语”(2022JX034);2022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医学英语语言”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22JXZ010)

[作者简介] 和霁晓(1977—),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硕士,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专业英语和叙事医学英语教育研究;肖 燕(1982—),女,云南楚雄人,硕士,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学术英语及医学英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1-0066-04 [收稿日期] 2023-06-20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与性质做出了新的调整,将“大学英语”定位为“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这一改变回应了“强调继承与创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新文科理念[1],这也就意味着“大学英语”课程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为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转变,在内容方面需要进行四个重要转向,其中包括“从去语境化外语通识教育转向专业通识教育”,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开设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2]。

近年来,“双一流”、“四新”学科建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金课”等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词汇,卓越拔尖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是多样的,但课程挑战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够、现有的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等是我国高校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3]。

一、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院校开启医学英语相关课程群建设已近五年,建设之初,教学改革基于三个目的:一是学生可以选择更多样和更专业的课程;二是教师可以开设自己更感兴趣和更擅长的课程;三是部门可以寻求更多元和更长远的发展方向。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按照自己的特长与专业方向报名申请“医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与实践。医学英语相关课程数量由五年前的4门增加到现在的40余门,说明教师积极开拓自己的专业范围,拓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发挥自身的优势,投入学校人才建设和部门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不断增加。这样的变化一方面让部门的教育教學改革摆脱了传统的英语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刻板印象,帮助学生提升医学英语相关的学习意识和语用素养。从近年的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反馈不难看出,医学英语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有成效的。然而,针对目前教学的情况,医学英语课程群的建设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课程设置

医学院校专业门类较多,有五年制和四年制两种学制,有医学专业类和非医学专业类,学生会因具体专业方向不同而对医学英语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如口腔专业和临床专业的学习需求会因专业而异。另外,同一专业也有不同层次的招生,如临床医学中,有以高素质卓越临床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临床创新班;护理学中则有以高层次创新型医学护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中泰护理班等,因此医学英语相关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学习需求与英语成绩高低等多重因素来设置,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教学内容

以往“公共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在医学和英语相互交融的课程中,教学目标是什么,根据教学目标又该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对学生产生怎样的作用等,都是课程群建设中需要思考探讨和实践探索的。

(三)教师专业素养

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中,教师专业背景基本为语言学、文学或语言教育学,导致教师在医学英语相关课程的授课中容易出现医学知识信息传递不精确、不专业的现象。专业背景单一成为教师团队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开展医学英语相关课程教学的绊脚石。教师在运用语言、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应能够做到精准传递医学知识,传递科学理念。

(四)课程思政路径

过去几年的医学英语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已初见成效,教师会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思政内容,思考教学课堂需要达到的思政目标等。但目前教学中依旧存在如教师的思政意识不强、部分教师仍不知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该挖掘什么样的思政元素、缺乏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的方式方法等问题。教学改革仍然需要将思政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两个方向:拓展课程与定制课程

为了满足不同英语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医学英语相关课程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模式上,医学英语课程群主要设置了拓展选课式和专业定制式两种模式。部门开发选课系统,为二年级的学生开展拓展选课,另外,对临床创新班、中泰护理班等有特殊需求的专业开设定制授课。

1.选课式拓展教学,即根据学生的英语上课时段、四级和六级成绩及填报的选课志愿三个因素,按照分数优先、遵循自愿的原则,对不同时段的学生进行班级分配和课程安排。每个时段有5~8门不同类型的医学英语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进入课程时段平台填写个人信息及四级和六级成绩,并针对该时段内提供的课程进行选课志愿填写。经过选课系统初排和教师统筹二次排课,形成不同的医学英语拓展课程班级。每个班级由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成绩的学生组合而成,专业背景的多样性使拓展班级学生具备了进行多元化交流学习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不同专业,拓展学习视角,增加思考维度。

2.定制式授课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一些特殊专业和班级,帮助学生快速构建专业学习需要的相关能力。例如,临床创新班的培养目标之一为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针对临床创新班的定制课程需要以学术技能提升和知识信息获取为方向,因此在定制课程的教学中就需要根据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学术技能培养、医学翻译能力提升等目标设置课程,辅助学生更高效达成目标。中泰护理班级的定制课程则以医学英语基础和医护人文叙事为主,课程首先帮助护理专业学生熟悉医学日常应用词汇,为学生今后到泰国深化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医护叙事”等课程的开设帮助加强学生护理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针对康复物理学专业的“康复医学英语”定制课程,教学目标为康复学生专业学习中主要接触的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两个人体系统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疾病的英语学习。

(二)医学学术类和医学人文类课程

语言教学需要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1]。传统公共英语教学将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提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医学英语在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语言首先作为专业学习助力工具,需要帮助学生高效快速获取专业信息,解决专业问题。另外,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医学英语相关课程也需要将人文性纳入课程体系,增加与人文关怀、叙事医学等相关的课程内容。依据这两个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课程群分为专业学术类和人文叙事类。

专业学术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医学生通过提高医学英语学习能力,达到快速文献阅读、精准专业翻译和熟练论文写作的专业目标。本部门近年来陆续开设了系列专业学术类医学英语课程,“医学英语术语”引导学生了解术语构成的规律和特点,快速辨认术语词汇,加快文献阅读速度;“经典文献阅读”帮助学生梳理疾病发展与治疗历史的重要科学节点,了解疾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学生具备科学的疾病观;“医学学术英语”给予学生基本的学术技能训练,如学术笔记整理分类、学术讲座知识梳理等;“国际医学期刊论文阅读”带领学生了解最新动态,掌握前沿知识;“学术演讲与思辨”则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演讲,为今后的国际会议论文分享做好准备。

医学人文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感知医学的温度,理解病患的痛苦。在人文类课程中,“医学发展与人文关怀”通过视听任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医学发展的过程及人文关怀模式;“医护叙事”从叙事医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与患者共情,倾听病患的故事,理解病患的痛苦;“医学史选读”帮助学生了解医学历史,形成正确的科学史观,使学生能够从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医学和疾病的发展;通过“生死学与死亡叙事”的内容教学,帮助学生从医学、哲学、社会学、文学等不同角度建立健全对死亡的全面、客观认知,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正确认识死亡,能够尊重医学的发展。

(三)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背景单一是交叉融合型课程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医学英语类课程为达到教师授课时课程内容信息传递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其中,作为课程指导和教学顾问,保证课程知识传递的专业性。在教学团队中,我们邀请基础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部分教师作为教学顾问,通过集体备课、讲座交流等形式,解决教师在备课中出现的一些医学专业方向的问题。

另外,根据语言培养的目标,教师团队又分为了阅读组、视听说组、翻译与写作组、演讲组等不同的教学任务组,任务式开展团队建设,便于教师的分类集体备课,能够更好地整合与优化教学资源。在公共英语教学语言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任务型教学团队的建立,使语言技能的培养方向更精确,将技能培养从公共英语的层面提升到了专业英语的方向。

(四)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学英语课程群对学生的评价模式总体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终结性评价针对全年级学生,采用无纸化答题模式,以保证科学统一客观性。过程性考核评价包括项目、作业、测试和课堂四部分。作业和测试属于常规考核,主要目标为定期复习和检测,督促学生进行持续性学习。

医学英语类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项目和课堂评价上。项目评价指的是学生进入医学英语类课程班级后,组成学习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课程项目任务,教师根据评价标准,针对小组表现,给予评分。学生经过选课或定制,进入医学英语类课程班级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英语成绩的不同组合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学习小组英语成绩实力均衡,采取由强带弱、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期的项目任务。任务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范围广,形式多,包括视频拍摄、海报设计、方案讨论、演讲展示等。学生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讨论学习—展示分享”的过程,完成团队任务。项目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能够取长补短,协作进步。

课堂评价是指针对学生课堂互动表现给予评分。课堂评分有利于激励学生保持课堂学习、师生互动的状态,在互动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课堂评价分为小组课堂表现与个人课堂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针对较难问题设置小组讨论和回答环节,并对小组表现当场评分。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积极参与讨论并在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找到自己和其他组员的差距,进一步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个人课堂表现则针对一些中等难度问题的回答,一方面保持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思政链的形成

大学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外语教学的课堂思政可通过课程思政链的形成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思政链包括“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教师言行链”四个维度[4]。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需要与教学内容同向同行,是基于教学内容的挖掘。例如,针对消化系统相关疾病介绍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挖掘医生故事、传递健康理念、分享疾病故事;又如,基于癌癥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挖掘培养科学思维(人类抗癌历史梳理)、传递健康理念(历年世界抗癌日的主题)和传递医学温度(医患合作抗癌故事)的元素。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思政元素不仅需要与教学内容同向同行,融入的方式也需要与教学保持一致,做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医学英语课程首先是语言课程,教师将挖掘到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类针对语言技能提升的教学活动中。如基于之前提到的消化系统和癌症主题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篇章阅读《吴孟超的故事》《人类抗癌历史简述》,布置视听练习《护肝小贴士》,讨论翻译练习《世界癌症日的口号》,展开口语输出练习《讲述患者故事》等,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展示的形式开展,完成任务后再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师生在过程中共同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这样一来,在语言技能练习中,巩固医学语言和医学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了预定的育人目标。

此外,醫学英语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组织教师开展系列活动,如集体备课,可帮助教师提升思政意识,完善自我修养。在培养语言技能、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医学榜样,树立医学精神;传递健康理念,秉持科普态度;倾听患者故事,保持医学温度。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医学英语类课程改革初见成效。首先,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进行选课,有专业需求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定制课程助力高效精准的专业学习;学术和人文相结合的设置兼顾了语言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师组成学习型互助型的团队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评价系统的部分改革也使得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成为可能。课程思政的建设改革保障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待改善,如课程网站资源库和题库的建设、思政案例库的建设等,医学英语类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优化,以期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向明友.顺应新形势,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课程设置评注[J].外语界,2020(4):28-34.

[2]蔡基刚.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四个转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内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1):27-31.

[3]林健.面向“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的挑战性学习[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45-58.

[4]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47-52.

Teaching Reform in Medical English Courses

HE Ji-xiao, YANG Ke, JIN Li, XIAO Y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and brilliant students in basic sciences, which urged all universities to be conscious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nurturing rounded youth with core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However,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making courses reasonably challenging, integrating teaching methods, encouraging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ing course evaluation are all remained to be discussed and progressed.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ular-based medical English curriculum from five aspect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team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erefore, it provides reference and reform ideas for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medical English courses.

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course

猜你喜欢
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图式理论在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过渡试点课医学英语词汇记忆调查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医学英语的有效途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