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急需新概念:文化科技初探

2024-02-23 14:48:15郭全中王映骅
新闻爱好者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

郭全中 王映骅

【摘要】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至新阶段并产生本质变革,既有观点和概念已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解释,基于此,作者提出“Cultech”(文化科技)概念。“Cultech”是指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文化消费场景搭建与信息智慧服务中应用的数字化手段,具有智能化、交互性、兼容性、人文主义等特征。“Cultech”发展的关键问题体现为“五个面向”,即面向人类、面向科学、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关键词】“Cultech”;文化科技;文化产业

回溯人类文明演进历程,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始终都呈现着紧密关联。从表意文字到音标字母、从印刷技术到电子影像、从计算机到数字技术,科技的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给文化以变革的工具,而由此形成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环境又为科技的创新、突破和转化提供基础[1]。任何产业和科技融合到足够程度并带来产业的本质变革时,都需要新概念的加入,此前的“Fintech”和“Martech”即是如此。当下,文化产业和先进科技深度融合并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学界与业界急需新的概念对此进行解释,而由“Culture”和“Technology”结合到一起的“Cultech”作为元概念就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一、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是“Cultech”提出的时代大背景

在文化生产的流程中,文本或产品为了触达用户所使用的每一项技术都可以称为文化科技(以下简称为“Cultech”)。“Cultech”概念并不是崭新的出场,而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演进。

(一)“Cultech”概念提出的社会背景

“Cultech”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基于技术的新理念和新哲学,它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和数据为载体,通过信息和数据的流动实现价值传递和增值,最终帮助社会拓宽文化传播广度和深度。因此,对于“Cultech”的背景分析可以从产业链相关主体切入,即供给端、需求端和政策端。

1.供给端:技术进入快速变革期

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越发广泛,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供给方能够以丰富的技术手段呈现高质量、个性化的文化内容。例如,AI公司Runway推出的产品可以让所有人通过文字提示词、图像和其他视频生成完整的视频,其联合创始人兼CEO Cristóbal Valenzuela称,未来AI会成为一种新的摄像头,永远地重塑讲故事的方式,引领人们走向完全靠生成的电影长片。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音乐创作、交互设计、游戏画面制作等领域。此外,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进一步解构了传统层级化的文化消费模式[2],这些因素都使现代文化产业拥有更加庞大的市场规模。

2.需求端:技术助力美好生活

数字化产品能够提供便捷灵活的使用体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访问和使用文化产品;除此之外,数字化产品能够为用户定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内容,形成与时代同频的前沿感。据2022年GSMA发布的报告,全球互联网使用者每天花在社交平台上的时间超过2.5小时,比听广播和看有线电视的时间多40分钟,即时通信、短视频平台用户的规模增长趋势明显[3],可见科技赋能下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3.政策端: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组织和主要国家纷纷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美国率先出台数字战略,对文化产业五大生产要素即产品、技术、资源、组织和市场进行重组;英国制定数字经济战略,将沉浸式体验作为重要发展领域;日本则颁布《“智慧东京”实施战略》,鼓励企业进行跨界合作,探索智能化的新产品。

“文化+科技”同样是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此情况下,政府不断进行产业政策的积极调整,鼓励中介机构主动参与大融合[4],进一步为“Cultech”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二)“Cultech”概念提出的产业背景

当今,用数字科技呈现文化创意、分发信息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尤其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互联网文化技术和平臺,以可观的产业规模、庞大的用户规模、复合的生态格局进一步释放了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潜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1.可观的产业规模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期全球文化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25万亿美元,吸收就业人数达到2950万[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的增长也非常显著,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5502亿元,资产总量及利润保持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6%[6],产业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节节攀升。

世界范围内文化科技的迅速崛起,意味着文化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以人际交流和现场互动为主的文化产业门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互联网出版、跨境电商、网络游戏、AIGC等数字文化新业态正快速崛起,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深入融合,推动了生产重构、场景再造和消费升级[7]。比如跨界电商公司SHEIN,主动拥抱社交文化,率先入驻Facebook、Tiktok等国际主流社交平台,通过输出短视频、直播等文化产品获取庞大的用户池,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力压亚马逊成为全球下载量第一的电商平台。

2.庞大的用户规模

《数字2023全球概览报告》指出,当今全球有51.6亿互联网用户,这意味着世界总人口的64.4%都在云端进行互动,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鸿沟在过去五年中显著缩小——平均从2017年的50%下降到2022年的41%。[8]新兴文化业态的用户规模是庞大且增长速度极快的,而数字信息交互和数据库技术的普遍应用使用户得以科学化分类,进而真正将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此外,技术手段不仅能够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精准管理,还能让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用户自如地对产品进行驻留、回放,以更好地欣赏作品,形成新的消费习惯,从而使供给方实现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3.复合的生态格局

从生产层面看,互联网平台企业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形成具有自主开发、组织能力的复合生态模式。以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服务、文化科技组成的生产力节点为基础,互联网平台企业与科技公司、信息服务商、电影院线、政府单位等形成智慧链接,高密度地交换信息、创意、技术生产等要素,还有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形成自主可控的生产力联盟,重新打造供应链和品牌链,形成强大的商业壁垒。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组织变革和兼并重组,阿里巴巴集团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国际数字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大文娱等6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板块覆盖电商、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直接从生产关系的变革突破生产力的天花板。

从运营层面看,互联网平台企业以超强的数字化能力、平台协调和激励机制保证用户、商家和灵活就业者在平台内进行灵活、可持续的价值共创。这一价值网络的作用平台内各主体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进行精准对接,充分利用平台的开放式环境聚合多样资源。一站式出海推广营销服务平台Snapchat正是通过对细分群体需求的关注,以新闻流的方式不断优化UGC和PGC在社区内的分发平衡,在给用户留足创作的空间基础上还能让品牌方创造出与用户密切相关的赞助内容,最终得以在Facebook、Twitter等巨头的夹缝中生存,一步步发展壮大。[9]

(三)“Cultech”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对文化科技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热点并主动地投入相关研究之中:文化与科技之间的主客体地位如何、文化科技在当下的具体类型有哪些、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图景是怎样的,都是学者们热切关注的问题。进入互联网时代,文化与科技的界限变得模糊,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渗透、产业链条交叉、企业兼并重组带来的文化生产方式变革上[10],因此,业界和学界急需一个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的概念辅助新阶段的观点共享和讨论。

纵观由技术和数据驱动的传统行业,不难发现它们都曾面临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匹配的脱轨期。以市场营销业为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营销行业也带来了巨大变革,传统的广告、宣传和销售方式受到了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冲击,推动了营销策略和实践的创新,由此著名的营销专家Scott Brinker提出“Martech”(营销科技)概念用以补充营销4P理论的不足。与此相似的案例还有“Fintech”(金融科技)、“Regtech”(监管科技)等。

二、“Cultech”的定义、特征、渊源和外延

需要明确的是,“Cultech”并非是某几项技术的统称,我们可以从定义、特征、历史渊源、外延这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一)“Cultech”的定义与特征

不同于传统观念中文化与科技的简单结合,“Cultech”是指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文化消费场景搭建与信息智慧服务中应用的数字化手段。它不仅能使文化产业运作标准化、规模化,还可将生产、管理、销售、消费等环节产生的海量信息数据化、智能化,形成可调用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为行业内各业务条线提供支持。在“Cultech”的作用下,新传播、新场景使文化传受双方的界限逐步弱化,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一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11],由此改变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化生产和服务模式,催生新的产业图景。

根据前文的梳理和定义,具体而言,“Cultech”具有智能化、交互性、兼容性、人文主义的特征。

智能化。智能化是“Cultech”最本质的特征。其一,“Cultech”本身是先进技术的集合,代表着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阶段,能够全面引导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让文化内容在生产推广、数据分析、互动体验与信息安全等方面更具科学性与高效性;其二,“Cultech”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并逐步培养起现代文化产业内生的内容创意能力、科技应用能力与文化模式创新能力。

交互性。交互性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能够通过“Cultech”进行互动交流的感受和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内容实现跨屏交互,替代单向内容呈现;个性化推荐算法和定制化功能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兴趣和偏好的文化体验;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将虚拟文化产品与现实世界相融合。

兼容性。兼容性是“Cultech”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Cultech”的兼容性体现在多平台支持、多媒体格式支持和多语言支持上,无论是何种设备和操作系统,无论是文字、图像、音频还是视频,“Cultech”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兼容性。此外,“Cultech”注重平台和服务间的整合和协作,通过开放的接口和API,第三方文化机构、社交媒体平台、在线市场等能够被去中心化的端口链接,用户可以随机访问和使用来自不同机构或平台的文化内容和服务。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立场对“Cultech”的向善发展至关重要。“Cultech”使人们能被更好地纳入现代技术社会生活之中,但并不意味着它能超脱现世,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延续思想文明,尊重人的多样化技术选择,允许人对新技术的质疑是科技向善的准则。[12]现今“Cultech”的开发和应用也大多是围绕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即社會的基本需求,如文物保护、教育普及、社区治理等文化事业。

(二)社会文化与技术融合的历史渊源

要追溯“Cultech”的起源,当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起点去寻找。根据威廉·麦克高希关于“文化技术”的分类,整个世界史可以划分为表意文字时代、音标字母时代、印刷技术时代、电子影像时代以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时代等五个时期。[13]

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工具的改进使原始文化如绘画、音乐、雕塑等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然而,受限于传播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原始文化无法得到规模化生产[14]。1450年,古登堡成功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并将其投入生产实践,正式开启了社会文化与简单技术融合的萌芽期。

1839年达盖尔发明照相技术,1877年爱迪生发明录音技术,直接推动社会文化与简单技术融合进入探索期。而后,古列尔莫·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技术,法恩斯·沃思发明影音电子传输技术,电报、电影、电视等文化科技产物出世并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15]。

20世纪40至50年代,约翰·冯·诺依曼发明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由计算机、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高速公路”逐步建成,带领文化科技融合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延续至今,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Cultech”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首要手段。

(三)与“Cultech”相关的外延概念

从广义角度出发,文化的内容包括了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实现这些方式所创造的所有事物,而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科技对文化的影响首先作用于物质层面,逐步过渡到制度和观念层面,由此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产品。因此科技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只不过现代社会系统理论把科学与文化分为两个不同的技术系统。[16]

文化产业既是一种产销符号性信息和服务的活动,也是文化和科技互相赋能的产物。西方学者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是文化产业理论的起源,20世纪后半叶,通过伯明翰学派以及其他文化研究学者们的重新定义,原来只是文化批评范畴的“文化工业”得以被运用到社会经济的理论视域。[17]1979年法国文化社会学家伯纳德·米亚基将文化工业转换成规模更大的文化产业,用于解释文化产业的复杂形态,而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也在政策领域承认文化产业的非贬义色彩。在中国,文化产业被塑造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18]

“Cultech”概念的提出具有历史渊源和时代底色,其定义根植于文化、科技、文化产业等较为成熟的概念,葆有人文社科的哲学底蕴,对现代文化产业变革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Cultech”的分类和影响机制

按生命周期分,“Cultech”可以划分为传统文化技术、当代文化技术和新兴文化技术,目前,新兴文化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泛在化的发展态势。本文将对新兴文化技术的类别和应用进行重点阐述。

按照文化产品生产效用进行分类,“Cultech”可分为支撑性技术和应用技术两类。支撑性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数字工具软件、内容管理和存储系统等基础设施;应用技术包括搜索引擎、数据库、云计算、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为实际应用和实现特定目标而采用的技术与工具。

按照文化产业模块为标准划分,“Cultech”可以分为新生产、新传播、新场景、新消费四类。新生产包括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制作、3D建模、传感器等;新传播包括5G技术、移动终端、算法推荐等;新场景包括4K/8K超高清视频、RTC(实时音视频技术)、AR/VR、元宇宙、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消费包括NFT、数字营销、直播电商、游戏引擎、知识付费等。

“Cultech”以高屋建瓴之势冲击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推动着生产要素的更优配置,与此同时,它也以超强的创新能力对不同产业进行赋能,形成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将文化产业推向了更加多元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新阶段,为人类社会文明新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是大文化产业效率提升和能力拓展。从产业链贡献值来看,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包括生产研发、创意呈现和交易体验等三个环节,过去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集中在生产研发环节,主要依靠传统资源开发以出版、音乐、影视、绘画为代表的单一文化产品。[19]如今“Cultech”的融入从生产力层面提升大文化产业的效率和能力,带来以C2B共享经济和以体验为核心的商业逻辑变革,补齐发展短板,形成技术化的产销方式、多元化的生产主体、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和规模化的产业体系。

二是用户体验的提升。在智能网络、高端技术计算机、人机交互技术和其他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下,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充分结合,“沉浸化传播”无处不在,人类社会成为资讯传播的内容、渠道和大空间。社会中的各种信息以点对点的网络状态进行动态化、持续性的联结和整合,最终被汇集到计算系统加以决策和反馈,据此制订解决方案,并指令智能设备加以响应,实现智慧组织和管理。[20]在由沉浸传播引导的媒介时代里,高度智能化的生活方式能够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途径和体验文化方式,甚至重构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意识,形成完全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文化基因。[21]

三是能力外溢。在“Cultech”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在提升自身发展价值的同时将技术的先进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注入到航天、医疗、农林、教育等其他产业中,从而产生更大范围的集聚强化,衍生出新产业形态。2023年腾讯已将“游戏技术”代入到民航领域中,利用基于游戏研发中心所积累的PCG程序化内容生成具有地形渲染、天气模拟、环境渲染能力的技术,与南方航空共同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软件系统,以游戏技术反哺现实。

四、五个面向:“Cultech”发展的关键问题

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及其与文化在性质上的獨立性,会给“Cultech”在发展和应用上带来复杂多样的问题和挑战,如商业化和规范化平衡、融合驱动机制、未来发展规划等,因此,厘清“Cultech”涉及的关键问题是有必要的。

(一)面向人类:以人为本,科技向善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我们已经感受到“Cultech”之“善”在提高生产率、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具有的巨大潜力,但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过程中,经济、人为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技术应用的走向,形成看似公平合理的文化环境。因此,“Cultech”的蓬勃发展不仅要遵循人本主义以求实现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之“善”,还要避免非理性因素对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伤害之“恶”。

(二)面向科学: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关系

要想推动科技向“善”,核心是要厘清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就逻辑起点而言,科技之“器”与文化之“道”都同根于人类实践,只有符合了技术性要求,“Cultech”的物质功能才有可能;而只有符合了社会性要求,“Cultech”的物质功能才能从可能变为现实,成为可投入日常使用的文化产品。[22]对于文化产业而言,“Cultech”的实质是以内容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融合,文化产业依托高科技产业的技术手段呈现创意,以此拓展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催生新业态。在此过程中,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传统文化产业对内容的敏感度是新兴业态无法比拟的,而数字文化产业智能、互动的特质也是传统文化产业所缺失的。[23]

(三)面向需求:以提供优质服务和体验为核心

“Cultech”的成果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媒介的作用是成为联结不同主体的桥梁,而要实现高黏性、强联结,就要回到用户的需求本身。

移动互联网使得传播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虚拟现实技术让普通用户消费文化内容时拥有更多想象空间[24],因此,用户满意度将不仅仅来自线下体验的感受,更多是线上的自我体验和感知。好的内容需要营造氛围,好的形式需要善用新科技和手段,可以說,“Cultech”赋能下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不再仅仅是内容和场景,而是服务和用户体验。

因此,生产者更需要以高端产品为突破口,既要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也要注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创新,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

(四)面向世界:以提升文化传播力和引导力为目标

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是共享,即能够拥有影响广度和深度的必须是人们容易理解或共情的内容。“Cultech”影响下文化产品的智能性、交互性等特征,保证了其能够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信息和娱乐需求。在此语境下,多元文化的汇聚、交流频率不断增加,平等、普惠理念深入人心,寰宇意识在更大范围内达成共识。这样的变化使得“地球村”内的所有独立个体、群体都不再被空间距离限制,同时,还促使我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网络空间这一新家园的建设和监管。

需要明确的是,在虚拟空间中存在着他者化冲突,极易导致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化,最终将表现为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认同感危机。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一方面需保持科技工具和手段创新性,另一方面需提升社会异质性因素沟通的效能,以文化传播力和引导力提升为目标,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利互惠[25]。

(五)面向未来:形成数字化产业生态

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面临着数字化生态体系薄弱、传统企业转型困难和统筹管理失衡等问题,如果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模式,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平衡。构建标准化的数字生态体系是“Cultech”未来发展的科学路径。

“Cultech”赋能下的文化产业新生态体系与传统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在主体、机制、发展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它是由相互作用的生产者、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者组成的价值共同体。新生态体系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用户为核心,通过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精准运营,发挥文化产业生态圈示范效应。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开始建设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推动文化产业走向技术变革的高地。

通过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不同主体的价值能够得到凸显,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我国而言,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优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数字生态体系可以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进数字文化精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传播,为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创新路径[26]。

五、结语

“Cultech”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因是数字技术无上限的影响力,无论是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还是产业间的跨界协作都需要新兴技术的不断加持。“Cultech”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方式,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因此,对于“Cultech”的研究有独特的价值和持续的生命力。本文仅对“Cultech”的基本内容作了简单界定,未来该领域还有许多命题亟待补充和更新。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项目“首都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协同治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2XCA002)

参考文献:

[1]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M].董建中,王大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47.

[2]崔林,尤可可.支撑、协同与善治: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技术要素的功能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1(4):26-31.

[3]DIGITAL 2023:GLOBAL OVERVIEW REPORT[EB/OL].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3-global-overview-report.

[4]李凤亮,宗祖盼.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模式与类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4-42.

[5]Cultural times The first global ma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EB/OL].https://ficdc.org/en/publications/cultu

ral-times.

[6]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EB/OL].https://www.gov.cn/govweb/lianbo/bumen/202306/content_6888979.htm.

[7]花建.互联互通背景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2):24-30.

[8]DIGITAL 2023:GLOBAL OVERVIEW REPORT[EB/OL].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3-global-overview-report.

[9]Alhusaini Basem K,et al.The Impact of Snapchat Use on Self-Image and Inclination Toward Cosmetic Procedures in Saudi Arabia.[J].Cureus,2022,14(12):e32456-e32456.

[10]尹宏.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困境、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4,37(2):119-123.

[11]刘志毅.数字经济学:智能时代的创新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26.

[12]孙恩慧,王伯鲁.技术化时代的拒绝主体困境及其超越[J].天津社会科学,2021(4):14-21.

[13]向勇.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4.

[14]陈伟雄.技术进步视阈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1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0.

[16]徐祥运.从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看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7(1):38-42.

[17]邓静.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概念溯源[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北京: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18]David Hesmondhalgh.文化产业[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16-17.

[19]張养志,李军,王兴邦,高海涛.传媒经济学[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20:134.

[20]刘永谋,吴林海,叶美兰.泛在社会的后现代状况:实在、知识与主体[J].教学与研究,2013(5):90-95.

[21]李沁,熊澄宇.沉浸传播与“第三媒介时代”[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2):34-43+126-127.

[22]陈思,孙程程.文化科技创新的社会建构论诠释[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33(6):100-105.

[23]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21(8):4-34+204.

[24]杨晓丽.基于传联视角的新媒体运营创新思维[J].青年记者,2020(35):97-98.

[25]吴志远.离散的认同:网络社会中现代认同重构的技术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8,40(11):112-134.

[26]周锦.数字经济视域下文化产业数字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23(5):106-114.

作者简介:郭全中,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 100081),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南京 210008);王映骅,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081)。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 09:00:40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收藏界(2018年5期)2018-10-08 09:10:30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新闻传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5
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