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林业类大学,就是学种树?

2024-02-23 04:36溶月
求学·理科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林业

溶月(整理)

“林业类大学,是专门种树的大学吗?”

“那除了种树,这类大学还会什么呢?”

这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林业类大学,倾听林业类大学的故事。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

小草的价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成立“林翼”教育帮扶团。草业与草原学院副教授、现任科右前旗挂职副旗长王铁梅作为首批20名支教教师的一员来到了科右前旗,投身教育帮扶和野外基地选址工作。

发展草产业,草种质量和草业龙头企业是关键。王铁梅等专家针对草原区生态修复与人工草地建设的需求,先后在锡林郭勒草原区、呼伦贝尔草原区育成具有北京林业大学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林201”“北林202”抗寒高产优质苜蓿品种2个,并在科右前旗进行推广种植。另外,北京林业大学还发挥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社会平台优势,为当地引进多家草业龙头企业,并利用各种平台宣传、推荐科右前旗草产业,由此提升了当地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带动了牧民增产增收。

2020年6月11日,北京林业大学与科右前旗签署校地共建基地协议。2022年10月,基地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成为全国首个林草过渡区草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2023年8月,基地再次成功获批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小小的野外站成了国家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国家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课题2项,其他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累计为当地引入帮扶资金超过500万元。

北京林业大学助力科右前旗草产业发展的故事生动表明:小草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小草的价值也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光彩!

北京林业大学名片

1952年,北京林学院在西山大觉寺建校,励志开创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绿色种子就此播下;1954年,北京林学院前往肖庄发展,全校师生造湖积山,践行初心;1960年,北京林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北林人更有底气,立大志做大事;1969年,北京林学院辗转南迁,搬至云南,但北林人脚步坚定,砥砺前行;1979年,北京林学院返京复校,回归肖庄,站稳脚跟,茁壮生长;1985年,北京林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紧跟时代脚步,逐浪而上,创新发展;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子心声

我在北京林业大学读林学专业,这一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极为特殊也极为平常的专业。特殊在,作为林业人,我们或许对林业精神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平常在,我们也不过是这么多拥有北林精神的学子中的一员而已。

我们的“装备”是带着刮痕的遮阳帽,是鞋底还残留着干了的泥土的登山鞋,是帽子里兴许还藏着一个小虫的“冲锋衣”……出门时,我们或带着冰凉又沉重的测量仪器,或背着裹着百余标本的标本夹,或扛着大大的图版……

学林后,我们格外关注校园内外的一草一木,知道春天玉簪悄悄冒出头来,迎春花开得艳丽无比;知道夏天墙上的五叶地锦绿得纯粹安宁;知道秋天的银杏因为什么散发着奇怪的味道;知道冬天薄房子旁的几株金银木依旧好看。学林后,我们对森林火灾更为痛心,对塞罕坝的奇迹更加感动。学林后,我们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山川,林业人的外业实习去往鹫峰,去往塞罕坝,去往帽儿山,林涛阵阵,鸟声啾啾,行于山林中,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我们专业流传着“艰苦奋斗林业人”的说法,可是当我努力地,想把这些挂着“艰苦”标签的记忆与身体上的劳累紧紧联系起来,去描述学习以来真正符合这“艰苦专业”的“艰苦”感受时,却发现在心头挂着的,是清晨山头的薄雾,是夕阳西下五彩的晚霞,是透过林窗的阳光,是丈量山河后心中满满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置于心中,饱含着“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信念,饱含着“野草乔木皆余之珍宝”的尊崇。

学林,好似在心里开垦出了一座山,凿石挖土实在是累啊,但如今回看,只留下绿树成荫,松桂遍山;川流环绕,溪水流淌。北京林业大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无不相同地拥有许多外业实习的机会,他们在外业实习中加深专业认知,提高专业能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扎龙保护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东亚候鸟重要的繁殖地和关键的迁徙停歇地,不仅分布有鹤鹳类等濒危水鸟,也分布有群体数量庞大的雁鸭类、鸻鹬类等湿地水鸟,被誉为“鹤的故乡、鸟的乐园”。

多年来,东北林业大学邹红菲教授团队坚守在扎龙保护区一线,在鹤类多维研究、鸟类多样性考察、动植物监测、鹤类迁地保护、湿地生态长效补水等方面,开展了20余年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扎龙保护区以丹顶鹤等濒危鸟类为核心的湿地鸟类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科学管护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从2019年开始,邹红菲教授团队便联合校内学院,省内哈尔滨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等多家行业团队,承担了扎龙保护区第二期科学考察任务,完成了植被、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土壤动物、水生动物、昆虫、大型真菌、鹤类专项、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和景观保护成效评估等外业科学考察、内业数据整理、科学报告编写工作。科学考察成果于2022年底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验收。

东北林业大学名片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的基础上建立的。1985年8月,东北林学院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2月,学校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林业工程获评A+,林学、风景园林学获评B+,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获评B。

躬耕学术   溢彩流光

1978年至今,东北林业大学通过承担各级科研项目,研发产出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41项。这些重要项目的获奖,是对学校科研水平的肯定,但东林人更看重的是这些科技成果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些什么。

在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的灾后重建中,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与当地的科技人员共同合作,研究并应用了21项科研成果,取得直接经济效益8.69亿元。基于学校的特殊贡献,1998年,东北林业大学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经济效益奖和省长特别奖。尤其是李坚筛选出的适于大规模作业的高效灭虫药剂和可以处理千立方米以上楞垛的熏蒸法,为大兴安岭火灾减少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熏蒸法还成为后来国际上大规模保存火烧原木的通用做法。因为看到了大兴安岭的火灾,所以李坚更加关注木材的阻燃问题。2000年,李坚带领的科研小组研发的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突破了国际上未能逾越的技术禁区,全面超越国际上的王牌产品。

2000年,李玉花从日本留学归国。当时,面对日方给出的月薪5万元人民币的高薪和国内给出的1700元人民币月薪,李玉花没有丝毫犹豫地带着苦心积累的300多份花卉资源回到祖国。经过10多年的科研攻关,李玉花终于让姹紫嫣红的寒地菊在百花落尽的北国10月绚丽绽放。这个项目不仅在国庆期间扮靓了龙江,还助力泰来农户脱贫致富。

2010年,谢延军选择回国的时候,英国人问他:“是我们给的条件不够好吗?”谢延军说:“我只想为我的祖国做点事情。”回国以后,他研发的木材单板功能化改良技术,可以使劣质木材的硬度、尺寸稳定性、耐腐朽性能等得到增强,从而使原本只能制作低端产品的木材华丽变身。2016年,他的项目在河北优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这个可以让速生杨木变成优质“阔叶材”的项目为节约木材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东北林业大学的科技工作者正是用一颗赤子之心,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他们在本职岗位上辛勤奉献、顽强攻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用“科技竹”铺就致富路

春夏之交,黔北群山,绿波浩浩,一派生机。自多年前贵州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这里就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定点帮扶地区。

每年不出正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竹木组组长、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教授丁雨龙组建的“农技拜年专家团”就会在赤水、桐梓、正安等方竹资源丰富的县里忙活开来,手把手地培训当地的竹农。一年里,他们要往返10多次,比走亲戚跑得还勤。仅在桐梓县,像金孝方这样得到专家手把手指导的种植大户就有180余家。

这些南京来的教授之所以能让当地的老百姓信任,是因为专家团在当地建起了示范林。农户们亲眼看到专家种的竹子不仅产笋期缩短了,亩产还从40—50斤提高到了500—600斤。于是,农户纷纷种下了“致富林”。

有了竹子资源,就要培育相关的龙头企业,如此才能抓住农民增收致富的“牛鼻子”。

于是,正安县顶箐方竹笋有限公司、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当地龙头企业在专家团的重点打造下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流转土地,建起百万亩自主经营、农民共建的竹林基地,由此形成了“土地变身‘绿色工厂’,农民争当产业工人”的格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竹笋产量上去了,但若只是将其做成笋干,销量是不会很好的,于是丁雨龙带着专家团进行调研后给桐梓县人民政府支招: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资源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竹林,龙头企业投资造林并统购统销全县的竹笋,企业赚钱了,再投资建基础设施。此举一下子解决了竹笋的产、销问题,规模化经营也使竹笋产业链成为现实。

“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专家团还把方竹产业发展论坛、中国竹业学术大会搬到桐梓县召开,邀请全国竹子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竹加工、竹旅游、竹文化领域的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人相聚黔北,持续宣传当地竹产品,做大做靓当地竹产业,推动当地竹笋进入全国百姓的餐桌。

南京林业大学名片

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的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林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林学院)、金陵大学林学院为主体,合并成立南京林学院。学校是当时全国仅有的3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并入学校。学校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林业工程、林学获评A+,风景园林学获评A-。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成果造福神州千万家

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百余年来,南林人不但为祖国添了一抹抹綠色,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创造了一个个产业奇迹,造福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王明庥院士打破“杨树造林只能在黄河之北”的铁律,于20世纪70年代,带领团队在森林资源稀少的苏北进行杨树的育种和栽培。后来,一排排高耸挺拔、枝繁叶茂的杨树,不仅锁住了风沙、美化了环境,还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1995年,张齐生院士提出了“竹木复合结构是科学、合理利用竹材资源的有效途径”的科学论断。他运用合板结构理论,取竹木之长,又避竹木之短,把竹子和木材按一定的比例做成竹木复合板,为各种高性价比竹木复合结构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竹木复合板被广泛运用于集装箱底板、客货车厢底板和混凝土模板等,并得到国内几十家企业的推广应用。

曹福亮院士带领团队在苏北邳州市,从银杏苗木培育开始,先后发展了银杏种植业、银杏加工业、银杏文化和旅游业等,使当地与银杏相关的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

这样的科学家造福老百姓的故事,在南京林业大学不胜枚举。

求是求新,树木树人

为林业“量身定制”人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何加快农林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的强力推动下,2023年5月,湖南省发布《关于做好基层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起为基层定向培养林业特岗人员(本科提前批录取,单独编班教学,免缴学费,毕业有岗有编)。

“基层林业特岗生设置林学、经济林、森林保护、风景园林等4个专业,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聚焦基层林业的特点,注重林业情怀培养和技术技能培养相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院长李建安介绍。

林业特岗生的培养方案注重林业情怀培养和技术技能培养相结合:缩减基础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以此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岗位调研—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逐次递进的实习计划,让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到对应单位开展工作,保障他们一毕业就能投入岗位中去;增加双师型课程,聘请林业管理和技术骨干担任任课教师,核心专业课程均实行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联合上课,毕业论文课题由校内、校外导师联合指导,以此提高课程对林业关键领域的针对性。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特殊的日子:7月25日,吴义强院士、仇怡副书记、尹健副校长一行亲自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层林业特岗生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中南林業科技大学2023级林学特岗专业学生张凯回忆自己被录取为特岗生的那天,作为林业特岗生,他认为林业精神的精髓在于默默奉献,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榜样,继续讲好“绿色故事”,扎根林区,服务林业,为湖南林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名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5年,学校在溆浦县正式开学上课。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1983年,学校全部迁往湖南省株洲市办学。2000年,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如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作为在中国首创经济林、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旅游等特色学科和专业的“绿色学府”,60多年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5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培养的人才遍布林业行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油茶、油桐、板栗、红枣、锥栗等经济林领域,学校的毕业生占到60%以上;学校还因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今为“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优质教育质量被誉为“中国家具业的黄埔军校”,培养的人才为我国家具产业迈进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义强,“绿色卫士”何建军,“中国好人”肖雅清等在社会上受到高度认可的优秀人才也是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走出去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人才也时刻不忘回馈社会。近10年来,70%以上的涉林专业毕业生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洪流,深入95个县区服务精准扶贫,被《新闻联播》多次报道;师生精准扶贫的湖南油茶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15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120亿元,实现千亿元的突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赵运林表示,在不同时期走出学校校门的学子,都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优秀学子,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奋斗在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活跃在世界各种舞台,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生于山川,命系草木

“竹子教授”董文渊

199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在大关县工作期间,董文渊发现当地山高坡陡,农业生产条件差,种玉米、小麦、土豆等收入不高,于是他萌生了为农民寻找替代型经济作物的想法。凭着科技工作者敏锐的目光,筇竹成了他的首选对象。

1995年,董文渊挂职结束后,又主动申请返回大关县继续开展筇竹研究。位于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的研究基地不通公路、不通电、无通信条件,董文渊和学生只能在农户家吃住;没有项目经费,董文渊就自掏腰包给协助自己种竹子的村民付工钱;研究筇竹的昼夜生长节律时,他和学生就日夜守在山上,饿的时候咸菜就洋芋就是一顿饭……这种艰苦窘迫的情况持续了近10年。

在董文渊团队的接续努力下,如今,大关筇竹已发展到101万亩,全县年产筇竹笋3.5万吨、竹竿2.5亿根,年加工竹笋5万吨的筇竹(扶贫)产业示范园建成投产,大关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筇竹笋加工和圆竹家具原料生产基地,综合产值达到14.8亿元,竹农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筇竹产业已成为大关县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每年腊月当地杀年猪,很多村民就会打电话叫董文渊去吃杀猪饭。“每每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就觉得这一辈子值了!杀猪饭只有最亲的人才会被请的,老百姓叫我说明他们把我当亲人,这是老百姓颁给我的最高荣誉!”董文渊说。

西南林业大学名片

西南林业大学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的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云南林业学院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林学院。2000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经过多年发展,学校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把论文写在祖国秀美山川上

“竹子教授”“蚂蚁教授”“观鸟教授”“茶学专家”“云岭楷模”“最美林草科技工作者”“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云岭最美科技人”……一个个闪亮称号的背后,是西林人的默默坚守与痴情热爱。

李乡旺团队在典型石漠化区域绿化80万亩;董文渊团队在大关县30年致力于珍稀濒危植物筇竹的研究和科技扶贫工作;马焕成团队在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爪哇木棉41.5万亩;杨斌团队研发的核桃病害网络诊断平台惠及千万林农;杜官本团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新增利润上亿元;辉朝茂团队经过30年的基础积累、10余年的集中攻关,终于选育出了甜龙竹国家级良种“云甜1号”……

西南林业大学坚持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及东南亚的服务定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培育的需要,积极服务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产业发展,把论文写在祖国秀美山川上。

最后,林业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碳中和战略的主战场,林业类高校被赋予了神圣的“绿色使命”。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新征程中,林业类高校应勇挑重担,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成为现代建设的“排头兵”。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林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究
加强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