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序,李铭迪,谢月彬,屈定非
(1.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运行分控中心,成都 610225;2.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分公司飞行部,成都 610225)
胜任力是指团队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是一种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1]。“飞行员-飞行签派员”全动模拟机融合训练(以下简称融合训练)能提升飞行签派员的胜任力,有利于飞行签派员更好地决策处置现实运行环境中的“灰犀牛”和“黑天鹅”两类风险。训练脚本是融合训练的根本和基础,如果训练脚本与民航运行现实脱轨,会直接影响融合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融合训练的脚本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计出训练场景贴合公司运行实际,训练方式有利于飞行员和飞行签派员交流互动,对飞行签派员胜任力提升针对性强的训练脚本是融合训练脚本设计的要求。本文结合飞行签派员的实际工作,进行满足上述要求的融合训练脚本的设计,以期为航空公司飞行签派员胜任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7)第501条规定,飞行签派员应当每年开展至少5小时的运行熟悉训练。《航空承运人飞行签派员资质管理标准》(AC-121-FS-2016-043-R1)进一步细化了运行熟悉的定义及要求。运行熟悉是指飞行签派员跟随飞行机组在驾驶舱观察飞行全过程的训练。运行熟悉应当从飞行前准备开始至飞行结束。在这个过程中,飞行签派员需完成的工作包括:观察机组操作程序,熟悉陆空通话程序及内容,了解机载导航设备及陆空通信系统的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限制、机场气象特征、机场导航助航设施、飞行程序和运行标准、特殊运行区域限制、地面代理服务等。一般融合训练的内容是将训练学范畴内的课程相互融合的训练模式[2],常应用在飞行事故救援(搜救)和与民用航空相关各单位针对某些特情的联合应急演练[3-5],暂时还没有形成融合训练培训课程、训练脚本和训练评价模式的综合体系。融合训练是一项通过特定训练场景作为载体来提升飞行签派员胜任力的训练形式,训练频率暂定为一年一次,替代飞行签派员的一次运行熟悉。具体做法是有运行经验的飞行签派员通过观察本公司优秀飞行员训练时的表现,对其训练前后技术性知识、非技术性知识、驾驶技能、工作态度及在执行活动或任务时的作风进行评估,判定其是否能够有效进行威胁和差错管理,以确保飞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的正常性。融合训练由航空公司飞行技术管理部负责牵头管理和具体实施,训练管理机构根据飞行员全动模拟机复训计划,负责与运行控制中心共同制定融合训练计划。参与融合训练的包括飞行教员、飞行检查员、受训飞行员和受训飞行签派员,他们在融合训练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飞行教员主要负责融合训练的具体实施,结合受训飞行签派员提供的训练脚本,提前了解他们的训练需求,从训练当天的航前准备开始,确认训练科目,并在训练中与受训飞行员共同演示训练脚本的场景;飞行签派检查员参考飞行教员对受训飞行签派员训练实际的评语以及他们填写的讲解内容摘要和训练总结,完成对这名飞行签派员本次训练的检查和评价,并收集资料,分析他们在融合训练后胜任力的提升情况。
和循证训练(EBT)的课程开发[6]相似,融合训练的脚本按照《空中航务服务程序-培训》(ICAO Doc 9868)推荐的ADDIE模型,结合融合训练提供的“内环”数据和航空公司运行相关、行业专家研究成果等“外环”数据,形成符合各航空公司运行特点的训练脚本架构(图1)。设计训练脚本应满足三个原则:(1)具有针对性。飞行签派员技术性能力的提升需要展开针对性训练,训练脚本必须充分结合飞行员全动模拟机训练中设计的飞行航路、签派放行、航行情报、载重平衡、交通管制、频率转换和客舱协同等真实运行场景,并将近期行业内出现的安全事件加入其中,力求实现融合训练的目的;(2)具有互动性。训练脚本设计可以是完整的一次航线任务,也可以是飞行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从贴近真实的运行案例,展开飞行员与飞行签派员的互动。飞行签派员从中分析航前讲解的关键信息和应急处置的关键点、决策点。这些实时场景的开发,有利于飞行签派员更准确地知晓飞行的整个流程,能更准确、更及时地做好机组地面信息支持。通过多次的相关训练还有利于飞行签派员在程序合规、技术成熟的基础上,能冷静、果断地处理工作中的突发情况,提升飞行签派员非技术能力,如心理胜任力、作风胜任力等;(3)具有连续性。训练脚本在时间和内容的编排上应注重场景在进程上的连贯和一致,有利于参与融合训练的飞行签派员保持情景意识的连续性。
图1 内、外数据与训练脚本研发关系图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7)第623条(a)款指出,对于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飞行签派员在签派飞机前,应当完全熟悉所飞航路、机场的气象实况报告和预报,否则不得签派或者放行该次飞行。第625条指出,在开始飞行之前,飞行签派员应当向机长提供可能影响该次飞行安全的机场条件和导航设施不正常等方面的所有现行可得的报告或者信息,并且应当向机长提供可能影响该次飞行安全的每一所飞航路和机场的所有可得的天气实况报告和天气预报,包括晴空颠簸、雷暴、低空风切变等危险天气现象。在航空公司组织保障中,当飞行签派员获取到影响飞行安全的信息(如:机场天气突然持续转差)时,应第一时间通过所有可能的方式告知飞行机长。因此,设计训练脚本首先应遵守机组训练科目要求,同时可兼顾飞行签派员运行控制、签派放行和飞行监控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以签派放行工作为例,训练脚本设计应该从“人、机、环”三个方面完成[7]。
飞行员是飞机的驾驶者,也是飞行安全的管理者和直接参与者[8],也是飞行员工作的服务者、合作者和协同者,融合训练对机组资质的设计是后续训练脚本设计的基础。建议结合相关机场低能见度天气设置机组是否具备低能见度天气起降的资质,结合高高原机场或高原航线训练设置机组是否具备特殊运行的能力。飞行签派员结合训练脚本在飞行训练的准备阶段结合运行环境和飞机的情况向机组做航前讲解,训练飞行员和飞行签派员的有效沟通能力。
天气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9],大风、雷暴、扬沙、降雪、高温等都对飞机的安全飞行有影响。此外,短跑道机场、高高原机场等复杂的地形环境对飞机性能的影响较大,对飞行安全影响也较大。为此,在融合训练中,特别是机组的模拟机训练如果涉及特殊运行的训练,可以设计叠加恶劣天气的训练脚本,飞行签派员结合环境因素展开性能计算,保证签派放行决策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并符合民航规章的要求,可实施准确无误的飞行讲解工作。针对机组具备的相关资质,设置低能见度天气背景,观察机组在机场的滑行操作,机组采用II类着陆的操作及飞行签派员选择起飞备降场。飞行签派员还可以观察飞行员在高原机场采用传统程序(如ILS/DME)及特殊运行程序(如RNP AR)操作的不同之处。
美国联邦航空局首次提出“航空器带故障放行”的理念,突破了传统适航理论关于“禁止航空器带故障放行”的观点。如果飞机出现部分设备故障经过合格维护人员实施规定的预防性维修和检查后,在遵守一定限制条件和工作程序的前提下,可以从事有限制运行[10],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航空公司飞机利用率。因此,在飞机方面,可以设计影响机组操作和飞机性能的故障信息,同样可以提升飞行员和飞行签派员沟通顺畅性,还可以夯实飞行签派员的业务技能。飞行签派员可以观察飞行员在模拟机训练时处置飞机在空中发生特情后的操作,并在航后讲评阶段复盘关键环节,整理飞行签派员特情背景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选取航空气象、航空器及航路和空中特情三个关键要素进行训练脚本设计,根据航班飞行场景的推进设置4个训练场景,以空中客车A320 Neo(22分钟氧气型)飞机冬季昼间执行“成都/双流-乌鲁木齐/地窝堡”航线为样本,分析出现航线单发飘降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特情的处置。
训练脚本涉及到低能见度天气运行和高原航线运行,人员包括一名飞行教员,两名受训飞行员(其中一人为机长资质),一名受训飞行签派员,机组不具备II类运行资质,具备低能见度起飞资质。融合训练在空中客车A320动态模拟机完成,模拟航班在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班表时刻为北京时间09:20,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着陆班表时刻为北京时间13:00,飞机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过站时间为60分钟。融合训练前,受训签派员完成航前准备的放行讲解。训练结束后,受训飞行签派员在航后讲评阶段向飞行教员总结学习心得。
受地形影响,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在冬季容易出现大雾、降雪和大风天气[11],特别是极端的东南大风对飞行安全的影响较大,是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独有的强灾害性天气[12]。降雪容易在跑道道面形成积雪、积冰,导致道面污染,对飞机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影响较大。低能见度大雾天气是影响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飞行的主要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地面滑行,对机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本例在气象方面共设计了一个训练场景,包括5个细节,主要气象要素为:
成都/双流机场气象报文:
METAR ZUUU 100100Z 00000MPS 300 R02L/300 R02R/200 FG 02/01 Q1013 NOSIG=
TAF ZUUU 092102Z 1000/1024 02002MPS 300 FG SCT003 BKN030 TX24/0908Z TN16/0922Z BECMG 1002/1004 500 BECMG 1004/1005 1000 =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气象报文:
METAR ZWWW 100100Z 25009MPS 1000 -SN M05/M06 Q1018 NOSIG=
TAF ZWWW 092104Z 1000/1024 25008MPS 2000 -SN TXM01/1009Z TNM08/1023Z=
乌鲁木齐/地窝堡雪情通告:
SNOWTAM ZWWW
10100111 25 5/5/5 100/100/75 3/3/NR DRY SNOW/DRY SNOW/SLUSH 50
成都/双流机场为低能见度天气,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有大风和降雪天气,道面状况较差,这个场景下受训飞行签派员的训练细节包括:
(1)飞行签派员在航前准备期间向机组讲解恶劣天气,确认机组是否具备II类和低能见度起飞资质;
(2)选取起飞备降场;
(3)观察机组在成都/双流机场地面滑行的操作;
(4)观察机组在成都/双流机场低能见度条件下起飞的操作;
(5)明确目的地机场大风天气对着陆跑道选择的影响,判断机组着陆使用的跑道;
(6)观察机组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大风和污染跑道背景下着陆的操作。
根据《中国民航国内航空资料汇编》的相关数据,“成都/双流-乌鲁木齐/地窝堡”有两条航路,一条是走北线的ZUUU BOKIR W179 OMBON B330 GOBIN W66 NUKTI B215 HAM W99 FKG B215 WUR ZWWW和走南线的ZUUU BOKIR W179 OMBON B330 SUNUV W197 ANDIM B215 IBANO G470 QTV W99 FKG B215 WUR ZWWW,由此,训练脚本从航空器与航路匹配方面结合航行通告的分析完成1个场景5个细节。
场景为:航班起飞前,放行签派员收到兰州情报区,内容为:北京时间08:56—15:41之间B330航路雅布赖VOR台(坐标:N39°25′22″,E102°46′24″)-MORIT(坐标:N42°02′00″,E102°49′00″)之间禁航。受训飞行签派员以此分析,航行通告导致航班的延误时间超过4小时,如果推迟航班的起飞时间必定会对航空公司和旅客产生较大影响,最终决定采用灵活航路执行航班任务。
这个场景中包括的训练细节为:
(1)新发航行通告的分析和预案制定,判断受影响的航段为YBL(坐标:N39°25′22″,E102°46′24″)-GOBIN(坐标:N41°29′58″,E102°48′27″)之间,受影响的时段为北京时间11:05—11:25之间;
(2)因灵活航路涉及高原航线,需评估航空器能否执行灵活航路[13];
(3)空中客车A320 Neo执行灵活航路应急程序制定;
(4)飞行签派员完成重新签派放行;
(5)飞行签派员重新签派放行后的机组讲解。
高原航线受地形影响,如遇紧急情况需下降飞行高度时,飞机会在3 000 m以上的高度维持较长时间飞行,需优化和定义飞机在航线单发飘降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时机组的操作[14]。因此,飞机在巡航阶段出现特情后的应急处置程序是这个训练脚本的关键。ELPAN点(坐标:N34°58′33″,E104°11′29″)是“成都/双流-乌鲁木齐/地窝堡”默认航路和灵活航路的必经之点,P407点(坐标:N38°13′02″,E100°00′42″)是西南区域飞往新疆区域航线在高原航段居中的点,因此训练脚本共设计航线单发飘降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两个场景的4个细节,特情情景包括:
(1)飞机在BUKPU点巡航阶段出现一台发动机失效,机组完成航线单发飘降操作,飞行签派配合完成地面支持;
(2)飞机在ELPAN点巡航阶段出现客舱释压,机组完成客舱释压紧急下降操作,飞行签派员配合完成地面支持。
这两种特情,无论什么时候出现都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不仅需要航空公司制定成熟且易操作的应急程序供机组使用,还应该有飞行签派员有力的地面支持。飞行签派员在这两个场景的训练细节包括:
(1)特情信息的确认及上报;
(2)应急程序启动;
(3)采用各种手段明确机组的意图;
(4)地面保障及相关机场的信息通报。
经过飞行教员、飞行签派员教员和飞行签派检查员对四个训练场景的优化和考核细节的明确,最后形成一份较完整的训练脚本(表1)投入到融合训练。
表1 训练脚本
基于航空公司运营实际情况,采用ADDIE课程开发流程,在满足针对性、互动性、连续性的条件下设计包含一个或多个场景要素的训练脚本,用以提升飞行签派员的胜任力。设计的训练脚本覆盖整个训练周期,包括九种核心胜任力,并根据飞行签派员胜任力提升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以成都/双流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实际航线为例,选取航空气象、航空器及航路和空中特情3个关键要素、4个训练场景进行训练脚本实例设计,以空中客车A320 Neo(22分钟氧气型)飞机冬季昼间执行“成都/双流-乌鲁木齐/地窝堡”航线为样本,分析出现航线单发飘降和客舱释压紧急下降特情的处置。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训练脚本可为签派员通过融合训练提升胜任力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