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DA模型的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2024-02-21 21:20张邝弋杜林红侯尚余
今传媒 2024年2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

张邝弋 杜林红 侯尚余

摘 要:数字信息化时代为中华饮食文化传播路径转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研究发现英美等国主流媒体对中华饮食文化总体持肯定态度,对此笔者提出应将以饮食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同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舞狮等艺术表演形式相结合,有效利用数字技術和新媒体,借助海外中餐厅平台,发展地区性饮食文化,旨在为实现中华饮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华饮食文化;对外传播;LDA模型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2-0091-04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国际汉语教学和评价实证研究”(AC21010)。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关中华饮食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下新技术类型的快速发展,挖掘中华饮食文化价值、研发新产品、延伸新渠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的发展。本研究针对中华饮食文化传播,采用模型分析其中的潜在问题,总结饮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策略,旨在为实现中华饮食文化的有效利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视角来看,现有中华饮食文化传播主要从“新媒体”[1-2]“一带一路”[1-3]以及“互联网技术”[4-5]等视角切入。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策略研究”和“路径研究”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方法和建议,其中,“策略研究”侧重于“地区特色饮食”[1]的推广、“海外中餐厅”[2]的建设;“路径研究”则有面向“南亚、东南亚河北饮食菜单的制作”[3],以及面向“越南的饮食文化路径研究”[6]。由此可见,关于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的研究在研究背景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不论是研究角度还是研究手段都略显单一,且缺乏对中华饮食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深入挖掘。基于此,本研究通过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收集英美等国家主流媒体中有关中华饮食文化的语料,并利用AntConc自建语料库,采用Python数据分析技术,对中华饮食文化在英国和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状况进行了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中华饮食文化在英美等国家传播的有效策略[7]。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LexisNexis是一个拥有840亿公共记录的数据库[8],其中,新闻字库收录了全球近2500种报纸、300多种博客类型的新闻报道,涵盖的主要报刊包括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英国的《卫报》《每日邮报》以及印度的《印度时报》《爱国者报》等[9]。本研究以“Chinesefoodculture”为关键词,从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中收集了英国《金融时报》《曼彻斯特晚报》和美国《纽约时报》三家主流媒体关于中华饮食文化的159篇新闻报道,基于文化传播视角分析英美三家主流媒体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有效传播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Python和AntConc两种工具,基于LDA模型对中华饮食文化新闻报道语料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1.LDA模型与主题抽取

LDA(LatentDirichletAllocation),即潜在迪利克雷分布,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概率生成模型,包含文档、主题和词语三层结构,其主要思想是:文档是由若干主题组成的,主题是由文档中一组特定词汇组成的,文档中的每个词都是以一定概率分布的,由此可将一篇文档的主题以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组词汇表示。LDA主题模型可以在文档、主题、词语三个层面进行概率建模,计算主题与文档、主题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度,为科学文献主题挖掘和主题演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10][11]。本研究主要通过LDA模型对所搜集的语料进行主题词的可视化展示,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主题抽取以及可视化展示。

2.分析工具

Python是由吉罗·范罗苏母基于C语言开发的一款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可以进行数据可视化、词云图展示;AntConc是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劳伦斯·安东尼开发的一款免费使用的语料库分析软件,具有高频搭配词、主题词表以及关键词表展示等功能。

3文本降噪处理

本研究共收集到159篇与中华饮食文化相关的新闻报道语料,笔者采用以下步骤对其进行清洗:首先,对无实际意义的网址、日期、作者、批注进行删除;其次,删除重复文本,去除停用词;最后,得到有关中华饮食文化新闻报道的专用语料库。该语料库共有95篇新闻报道,共计160492字,其中,《曼彻斯特晚报》的报道有6篇(占比为6.32%)、《纽约时报》的报道有51篇(占比为53.68%)、《金融时报》的报道有38篇(占比为40%)。

三、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一)主题词表现情况分析

通过将有关中华饮食文化的新闻语料导入到AntConc中,结合英文停用词表生成下列主题词表,如表1所示。从主题词表中可知,“Chinese”“food”“culture”等词凸显了该语料库的主题和内容,“pea ches”“noodles”“chicken”等词则从菜品、食材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华饮食的总体轮廓和面貌,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American”等词说明中华饮食与英美等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存在交织。

(二)词云图现状分析

在词频统计的基础上,笔者调用Python绘制了词云图。词云图是对主题词表词频的可视化展示,可以通过形成一个合集将某些字词显示出来,不仅可以帮助表达各种重要特征和分析结果的关系,直观地显示研究文本数据中的词频统计,还可以帮助查看文本中存在的不同主题,也便于人们可视化理解大量的现有信息。从图1可知,在不同主题文档中,“Chinese”“food”“time”“Street”等词字体最大、颜色鲜艳,占了词云图中的较大空间。

(三)LDA模型主题词可视化展示

结合AntConc生成的主题词表,基于LDA模型进行主题词的聚类和可视化展示,便于更为直观地展示语料文本内容。由表2可知,进行LDA模型聚类以后的新闻语料有3个话题,其中,话题1与中华饮食文化有关,笔者推测中华饮食文化与英美等国的传统节日、宗教仪式等存在交织,例如“Chinese”“food”“culture”“peach”等。话题2与烹饪食材有关,从这些食材中能够获悉某些中国菜在西方国家受欢迎的情况。话题3与“餐厅布景”最为接近,诸如“street”“restaurants”等词可以体现,较为直观地体现了中餐厅周围的布局、环境等。

“图2左部分的圆圈代表3个主题,其距离相隔较远,说明模型的聚类效果良好。当鼠标移动到主题1范围内时,该主题的特征词会以柱状图列表的形式显示在右侧,红色柱状图的长短表示主题1中该主题词的词频大小。这个模型能够有效呈现各个主题对应的特征词分布情况”[12]。通过pyLDAvis可视化展示,更能直观地观察“饮食文化”“烹饪食材”以及“餐厅布景”“菜品样式”四个主题的分布,如图2所示。

(四)高频搭配词分析

本研究利用AntConc和Excel软件对分析得到的高频搭配词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以“Chinese food”为关键词在AntConc进行检索,获得频次在前15位的高频词。其次利用Excel绘制柱状图,如图3所示,得到“culture”“eat”“American”“travelled”“peach”“ingredients”“weather”“popular”“pasta”“great”“abroad”“Jewish”“festival”“love”“excellent”为“Chinesefood”的高频搭配词。“popular”“great”“love”“Jewish”等词表明了中华饮食文化在英美兩国受欢迎程度良好;“American”“festival”“Jewish”等词则表明中华饮食文化在英美等国传播的过程中与西方节日等有所交流,有效地融入到了西方社会环境中。

(五)英美等国对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的态度分析

本研究从情感态度角度考察英美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态度。通过梳理并分析95篇关于中华饮食文化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统计显示,对中华饮食文化持正面态度的新闻报道为68篇,占比为71.58%;持中立态度的新闻报道为21篇,占比为22.11%;持负面态度的新闻报道有6篇,占比为6. 31%。通过分析发现,英美等国主流媒体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态度总体上持正面态度,说明借助中华饮食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策略

(一)重视饮食文化与本土节日相融合

中华饮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我国传统节日及活动(如“春节”和“舞狮”等),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饮食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我国历史、艺术、人文等价值观传递的过程,是外国友人了解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将富含我国特色元素的传统节日与美味的中华饮食融合在一起,是中华饮食文化更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二)以中餐厅为平台打造销售体系

中餐厅是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往往会出现大量中餐厅。中餐厅在融入西方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往往创造出适应当地人文特征的新菜品样式,例如在酸、甜、苦、辣等味觉上的调整,都是其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做出的改变。笔者认为,可以将海外中餐厅作为平台,从餐厅布景、食材选择、烹制手法以及餐厅文化主题活动等方面入手,打造具有中华饮食特色的销售体系,从而提升中餐的国际影响力。

(三)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打造线上平台

互联网重塑了传播格局与生态,新型传媒业态不断涌现[13],饮食行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深入的变革。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中国厨师和外国厨师的厨王争霸赛,例如彼得·严,就是一位来自我国广州的华人。在美食节目中,代表不同风格的烹饪技术和饮食习惯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从味觉出发,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比赛,这个过程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信息传媒技术打造独属于中华饮食文化的推广传播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展示中华美食的制作过程、食材选择、文化内涵等,吸引海内外观众的关注与参与,让中华美食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四)注重地区性饮食的海外传播

地区性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在英美等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华饮食文化的报道中,笔者发现海外中餐厅的经营者主要来自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等地区,该区域的饮食以粤菜为主,主要特点是清淡。但中华饮食拥有八大菜系,内容丰富、体系多元。若中餐厅的海外推广菜式仅以粤菜为主,一方面不能体现中华饮食的丰富多元,另一方面也会限制中华饮食的海外推广。因此,应当加大我国其他地区特色饮食的传播,融合“走出去”政策,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推出各类美食视频、图文、直播等内容,让外国网友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中华美食文化。

五、结 语

笔者通过从LexisNexis数据库收集海外主流媒体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新闻报道,借助AntConc和Python进行数据分析,并基于LDA模型可视化以及中华饮食的高频搭配词,了解到外国友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情感态度,同时,结合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四点中华饮食文化海外传播的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张丁煜,聂敬磊,殷淑文.新媒体视角下河北饮食文化的传播策略———评《中华饮食文化概论》[J].粮食与油脂,2022,35(2):168-169.

[2] 张凯滨.海外中餐馆与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種普通媒介学的视角[J].中州学刊,2018(12):166-172.

[3] 赵春红,杨晓妹,李虹.“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饮食文化传播路径探析———评《丝路上的华夏饮食文明对外传播》[J].粮食与油脂,2022,35(1):171-172.

[4] 杜颖卉,潘祥辉.新技术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的国际传播[J].群言,2022(5):13-16.

[5] 唐东平,苏彩虹.互联网驱动下中华饮食文化变迁影响机制[J].美食研究,2020,37(4):8-13.

[6] 谢小玲.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传播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9(5):47-53.

[7] 蒋继彪.中医药在英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11):1-5.

[8] WoolpertKM,WardKC,LashTL.ValidationofLexisNexisAccurintintheGeorgiaCancerRegistry's CancerRecurrenceandInformationSurveillanceProgram[J].2021,32(3):434-438.

[9] 王佳,张红.基于语料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英译的传播与接受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3,43(1):65-73.

[10] 靳琰,杨毅.基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自媒体网络语言暴力事件解构[J].外语电化教学,2022(2):76-80+124.

[11] 陈琦,张君冬,郑婉婷,等.基于LDA模型的中医药人工智能领域主题演化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9):3315-3324.

[12] 杨秀璋,宋卓远,赵凯,等.基于LDA模型和情感分析的贵州景点舆情分析研究[J].现代计算机,2021,27(25):36-43.

[13] 韩涛泽.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异化及其政治———基于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观点[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2(2):150-162.

[责任编辑:李慕荷]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新媒体时代区域媒体对外传播的创新和转型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新常态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