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自律的四重境界

2024-02-19 00:00:00竹西
意林 2024年23期
关键词:沙僧心性猪八戒

知名学者康震曾说:看《西游记》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从师徒四人身上,我提炼出了自律的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猪八戒―― 间歇性自律

说起西游取经团里,最好吃懒做的一位,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的,都会是猪八戒。

他经常“划水”,巡山放风时,一逮着机会,就在草堆上睡大觉;他意志不坚定,一遇到困难,就想散伙分行李,嚷嚷“俺老猪要回高老庄”;他还贪吃好色。

浑身是缺点的猪八戒,似乎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但是,如果被大师兄提着耳朵教训一顿,或者在妖怪那儿吃了瘪、长了记性,他又能暂时收敛心性,改过自新。

因为犯懒误事的八戒,像极了现实中那些自控力不强的人。

面对生活的八十一难,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偷懒摆烂,碰到一点诱惑就被打回原形。

譬如有些人,明明想早睡,没坚持几天,还是会玩手机到后半夜;有些人,明明想健身,运动了一星期,就瘫在家里不想动弹。

与其说他们的目标难以实现,不如说他们从最开始,就决心不够、意志力不强。

所以,总会被纷杂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无论做什么,都很难坚持下来。

那些偷过的懒,逃过的苦,迟早会成为人生的樊笼,让人在碌碌无为中,走向平庸。

永远别用间歇式的努力麻痹自己,那只会让你贪图眼前安逸,无法完成真正的破局和蝶变。

第二重境界:孙悟空―― 从他律到自律

有人说,纵观《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蜕变史。

取经之初的孙悟空,像极了那些鲁莽好斗、心性不成熟的人,常常为逞一时之快,肆意妄为。

可越是由着性子来,越容易惹出祸端。所以,上天特地给他安排了一个师父,一个紧箍,时时管束他的言行。每当悟空冲动犯事时,唐僧都会念紧箍咒,提醒他莫忘好生之德,常养清净之心。

《西游记》后期,悟空明显收敛了当初的毛躁心性。

面对被逼到绝境的九头虫,他劝八戒“穷寇莫追”,放了对方一条生路;面对嫌自己长相粗鄙的百姓,他也不恼,反而在得知当地闹饥荒后,把自己的吃食分给了对方。

《西游记》大结局时,有这样一个细节: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后,摸了摸头,发现头上的紧箍,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这也意味着,佛法清规,已经被他内化于心,再也不需要旁人约束了。

从上蹿下跳的野猴,到有勇有谋的战佛,孙悟空的改变,其实也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悟空一样的人,一开始很难养成自制力,于是借助他律,修正自身。

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得到外界的鞭策,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受制于他人的目光,才会约束自己的言行。

如果你自控力不强,不妨找个可靠之人监督自己,时时鞭策,为你的行动套上缰绳。

当你不需要他人督促,也能克己慎行,终将突破自身局限,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

第三重境界:沙僧―― 意志力型自律

曾看到过一个热门提问:唐僧师徒里,谁最不能接受取经失败?高赞回答是:非沙僧莫属。

孙悟空大不了回花果山,做齐天大圣,逍遥自在;猪八戒可以回高老庄,老婆孩子热炕头;唐僧要么和女儿国国王成亲,要么回大唐做御弟,反正后路都还不错。而沙僧,只能回流沙河,承受万箭穿心之苦。

很多人可能不记得,沙僧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只因打破了玉帝的琉璃盏,被贬入凡间。每隔七天,他都要在流沙河承受万支飞箭刺穿肋骨的酷刑,生不如死。

取经,是上天给他翻身的机会,只有完成任务,他才能脱离苦海。

所以一路上,沙僧任劳任怨,即便扛下最卖力的活,受过数不清的劫难,也从未动摇初心。

虽然在四人当中,沙僧不是能力最强,也不是最显眼的那个,但他从未说过泄气的话,也从未打过退堂鼓,始终步履坚定地向西而行。

对身负重任的普通人来说,沙僧就是最好的榜样。

许多人现在就如同沙僧一样,没有唐僧的背景,没有悟空的退路,又不甘心像八戒那样,心安理得地躺平。

所以只能像老黄牛一样,一面埋头苦干,一面焦头烂额地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棘手事件,只能咬牙慢慢熬。总有一天,我们能熬到自己的出头之日。

自律的最高境界:唐僧―― 内驱型自律

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觉得唐僧是取经四人团里,最无能、最讨嫌的一个。他战斗力为零,干啥啥不行,每次被妖怪抓走,都只会苦兮兮地叫徒弟。

长大后才知道,唐僧之所以能当师父,根本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他对取经的信念,是师徒四人里最坚定的。

从长安到西天,一共十万八千里路,穷山恶水盘亘,妖魔虎豹横行。好几次,唐僧险些成为山贼的刀下魂,群妖的盘中餐。但他从未畏惧不前,硬是凭肉身凡胎,闯过了一道道生死关。

比行路艰险更考验人心的,还有钱权美色的诱惑。面对泼天富贵,美人缱绻,但凡是个心性不坚定的人,都会有所动摇。

但唐僧抵抗住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一路坚定向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实现了毕生的宏愿。

唐僧无疑是内驱型自律的代表,这一路上,他始终明确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那些源自内心的热情和渴望,会像驱动器一般,驱使他踏平所有坎坷,一路向前。

最高级的自律,不是卖力苦撑,而是将心之所向,变成行动的一部分。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四种境界,四种人生。

每个人的自律程度不同,所成就的高度也不同。

你的自律在哪一重,你的人生就在哪一层。

猜你喜欢
沙僧心性猪八戒
心性与现实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3:10
SUMMARIES OF ARTICLES
猪八戒下凡
浅谈《西游记》中沙僧的大局观
唐山文学(2017年12期)2017-11-25 05:45:40
沙僧套路最深?
猪八戒开超市
猪八戒失眠
文身我也有
故事会(2015年14期)2015-05-14 15:24:31
猪八戒减肥记
郭靖与沙僧形象之比较